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盖板、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8031发布日期:2019-03-13 23:0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盖板、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在熄屏状态下,视窗区域为纯黑色,导致电子设备在熄屏状态下的外观单一,且降低了电子设备在熄屏状态下的视觉美感,无法满足用户的更高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在不影响用户观看显示屏显示内容的同时,可以改善电子设备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盖板。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显示屏盖板的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盖设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显示屏盖板,所述显示屏盖板包括无色透明的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包括视窗区和非视窗区,所述视窗区设有第一电致变色层,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所述显示屏的亮屏与熄屏状态;若所述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向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输出第一组预设电压以使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呈现色彩;若所述显示屏处在亮屏状态,向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输出第二组预设电压以使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呈无色透明状;其中,所述第一组预设电压与所述第二组预设电压不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根据显示屏所处的状态,通过控制设在视窗区的第一电致变色层的电压,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在亮屏状态时呈现无色透明状,此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并且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在熄屏状态时呈现色彩,在不影响用户观看显示屏显示内容的同时,可以改善电子设备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为无色透明件,所述盖板本体包括视窗区和非视窗区,所述视窗区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一外观面;第一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设在所述第一内侧面上,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呈现色彩,所述显示屏处在亮屏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呈无色透明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盖板,通过在盖板本体的视窗区设置第一电致变色层,通过控制向第一电致变色层输出的电压,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在亮屏状态时呈现无色透明状,此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并且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在熄屏状态时呈现色彩,在不影响用户观看显示屏显示内容的同时,可以改善电子设备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主板,所述主板设在所述壳体内;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在所述壳体内;显示屏盖板,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显示屏盖板盖设在所述显示屏的外侧,所述显示屏盖板为本申请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显示屏盖板;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盖板变色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板、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均相连。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显示屏盖板,通过控制向第一电致变色层输出的电压,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在亮屏状态时呈现无色透明状,此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并且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在熄屏状态时呈现色彩,在不影响用户观看显示屏显示内容的同时,可以改善电子设备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盖板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盖板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盖板的部分截面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盖板的部分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附图标记:电子设备100;显示屏盖板1;盖板本体11;视窗区111;子视窗区111a;非视窗区112;第一电致变色层12;第一透明导电层121;电致变色功能层122;离子存储层122a;电解质层122b;电致变色材料层122c;第二透明导电层123;第一透明衬底层124;第二透明衬底层125;第一子变色层12a;第二电致变色层13;壳体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和盖设在显示屏上的显示屏盖板1,显示屏盖板1包括无色透明的盖板本体11,盖板本体11可以具有触摸功能。盖板本体11包括视窗区111和非视窗区112,视窗区111设有第一电致变色层12。其中,视窗区是指盖板本体11与显示屏相对区域,盖板本体11的除去视窗区的区域就是非视窗区。参照图8和图9并结合图1-图7,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显示屏的亮屏与熄屏状态,判断显示屏是处在熄屏状态还是亮屏状态,根据显示屏的状态,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相应的电压;若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第一组预设电压以使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色彩,从而使得显示屏盖板1的与视窗区111对应的部分呈现色彩,可以改善电子设备100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若显示屏处在亮屏状态,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第二组预设电压以使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无色透明状,此时显示屏盖板1的与视窗区111对应的部分呈无色透明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其中第一组预设电压与第二组预设电压不同。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时,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色彩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电致变色材料。本申请的第一电致变色层12选用的电致变色材料,在某个电压值或在某个电压值范围内可以呈无色透明结构,在改变电压时,可以从无色透明变为呈现色彩。在第一电致变色层12选用不同的电致变色材料,在特定的电压值或电压范围内可以呈现相应的色彩;或者,在第一电致变色层12采用的电致变色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送的电压,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色彩且在不同的电压下可以呈现不同的色彩。可选地,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色彩可以是单种颜色(例如,参照图1和图2,第一电致变色层12采用单一的电致变色材料制成),也可以是多种颜色的组合(例如,参照图3和图4,第一电致变色层12可以分成多个区域,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可以采用可以呈现不同颜色的电致变色材料)。可选地,第一电致变色层12可以覆盖在盖板本体11的整个视窗区111(参照图1-图4),第一电致变色层12也可以覆盖在盖板本体11的视窗区111的一部分。第一电致变色层12在呈现色彩时,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的图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由此,可以进一步地丰富电子设备100在熄屏时的视觉美观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组预设电压和第二组预设电压可以分别是单个具体的电压值,第一组预设电压和第二组预设电压也可以分别包括多个不同的电压值。例如,在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色彩是单种颜色时,第一组预设电压和第二组预设电压分别是单个具体的电压值;在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的色彩是多种颜色的组合时,第一组预设电压和第二组预设电压也可以分别包括多个不同的电压值,例如第一电致变色层12可以分成多个区域,多个区域均采用呈现不同颜色的电致变色材料,每个区域对应相应的电压值。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根据显示屏所处的状态,通过控制设在视窗区111的第一电致变色层12的电压,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12在亮屏状态时呈现无色透明状,此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并且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12在熄屏状态时呈现色彩,在不影响用户观看显示屏显示内容的同时,可以改善电子设备100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4,视窗区111包括多个子视窗区111a,第一电致变色层12包括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与子视窗区111a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组预设电压包括多个第一预设电压,多个第一预设电压与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一一对应,第二组预设电压包括多个第二预设电压,多个第二预设电压与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对应一个第一预设电压和第二预设电压。每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在相应的第一预设电压下呈现相应的色彩且相应的第二预设电压下呈现无色透明状。其中,多个第一预设电压中的至少两个不同。由此,可以使得显示屏在熄屏状态时,由于多个第一预设电压中的至少两个不同,在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的电致变色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相应的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中的至少两个呈现的颜色深浅不同或者是呈现不同的颜色;在多个第一预设电压均不同时,在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的电致变色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相应的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呈现的颜色深浅均不同或者是呈现彼此不同的颜色,丰富了电子设备100在熄屏状态下的外观状态和视觉美感。可选地,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可以分别单独控制变色。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4,视窗区111包括多个子视窗区111a,第一电致变色层12包括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与子视窗区111a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组预设电压包括多个第一预设电压,多个第一预设电压与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对应一个第一预设电压和第二预设电压。每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在相应的第一预设电压下呈现相应的色彩且在相应的第二预设电压下呈现无色透明状。其中,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中的至少两个不同。由于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中的至少两个不同,不同的第一子变色层12a采用不同的电致变色材料制成,其电致变色的特性可以呈现不同,从而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时,可以使得不同的第一子变色层12a呈现不同的颜色。在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均不同时,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下,可以使得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呈现彼此不同的色彩,使得电子设备100在熄屏状态下的外观更为绚丽多彩。可选地,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可以分别单独控制变色。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及图9,非视窗区112设有第二电致变色层13,向第二电致变色层13输出第三组预设电压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处在第一外观状态,向第二电致变色层13输出第四组预设电压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处在与第一外观状态不同的第二外观状态,第三组预设电压与第四组预设电压不同。由此,不仅可以实现显示屏盖板1的与视窗区111域对应部分的变色,还可以实现显示屏盖板1的与非视窗区112域对应部分的变色,进一步地丰富电子设备100的外观状态。可选地,第一外观状态和第二外观状态中的一个可以呈现色彩且另一个可以是无色透明状态;或者,第一外观状态和第二外观状态呈现不同的色彩。可选地,第二电致变色层13的变色控制可以根据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也可以是响应于电子设备100的其他程序而进行改变,例如在电子设备100为手机等移动终端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的变色控制可以响应于电子设备100的来电或接收信息,在电子设备100来电或接收信息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改变色彩或者可以从无色透明变成有色。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第二电致变色层13处在第一外观状态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呈现第一色彩,第二电致变色层13处在第二外观状态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呈现第二色彩,第二色彩与第一色彩不同。由此,通过控制向第二电致变色层13输出的电压,可以使得显示屏盖板1的与非视窗区112域对应部分呈现不同的色彩。可选地,第二电致变色层13呈现的第一色彩和第二色彩均可以是单种颜色(例如,第二电致变色层13采用单一的电致变色材料制成),也可以是多种颜色的组合(例如,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分成多个区域,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可以采用可以呈现不同颜色的电致变色材料)。可选地,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覆盖在盖板本体11的整个非视窗区112,第二电致变色层13也可以覆盖在盖板本体11的非视窗区112的一部分。第二电致变色层13在呈现色彩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呈现的图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由此,可以进一步地丰富电子设备100在熄屏时的视觉美观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组预设电压和第四组预设电压可以分别是单个具体的电压值,第三组预设电压和第四组预设电压也可以分别包括多个不同的电压值。例如,在第二电致变色层13呈现色彩是单种颜色时,第三组预设电压和第四组预设电压分别是单个具体的电压值;在第二电致变色层13呈现的色彩是多种颜色的组合时,第三组预设电压和第四组预设电压也可以分别包括多个不同的电压值,例如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分成多个区域,多个区域均采用呈现不同颜色的电致变色材料,每个区域对应相应的电压值。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根据显示屏的状态控制第二电致变色层13的外观状态,若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向第二电致变色层13输出第三组预设电压,若显示屏处在亮屏状态,向第二电致变色层13输出第四组预设电压。由此,通过将第二电致变色层13的控制与显示屏的状态进行关联,可以使得显示屏盖板1的与非视窗区112域对应部分在显示屏处在不同的状态时就有不同的外观状态。例如,在显示屏熄屏状态下,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呈现无色透明状态;在显示屏亮屏状态下,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呈现色彩。又例如,在显示屏熄屏状态下,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呈现色彩,第二电致变色层13呈现的色彩可以与第一电致变色层12相同或不同;在显示屏亮屏状态下,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呈现无色透明状态。再例如,在显示屏熄屏状态下,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呈现第一色彩;在显示屏亮屏状态下,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呈现第二色彩。可选地,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呈现的色彩与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的色彩相同,例如第一电致变色层12和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均呈现白色或红色。由此,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时,可以使得显示屏盖板1整体呈现均一的色彩,使得显示屏盖板1的视窗区111和非视窗区112的色彩实现统一,实现视觉上的一体性。可选地,视窗区111可以包括多个子视窗区111a,第一电致变色层12包括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与子视窗区111a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组预设电压包括多个第一预设电压,多个第一预设电压与多个第一子变色层一一对应,第二组预设电压包括多个第二预设电压,多个第二预设电压与多个第一子变色层一一对应,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时,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中的至少两个呈现的色彩不同;非视窗区112包括多个子非视窗区,第二电致变色层13包括多个第二子变色层,多个第二子变色层与子非视窗区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第三组预设电压包括多个第三预设电压,多个第三预设电压与多个第二子变色层一一对应,第四组预设电压包括多个第四预设电压,多个第四预设电压与多个第二子变色层一一对应,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时,多个第二子变色层中的至少两个呈现的色彩不同,每个第二子变色层的色彩与相邻的第一子变色层12a的色彩相同。由此,在显示屏盖板1的视窗区111呈现多种色彩效果的同时,通过将每个第二子变色层与相邻的第一子变色层12a的色彩相同,可以使得非视窗区112色彩的显示与视窗区111的色彩显示相匹配,达到缩减边框的视觉效果。其中,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中的至少两个呈现的色彩不同,呈现不同色彩的第一子变色层12a可以通过控制输入的电压实现,也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电致变色材料实现;类似地,多个第二子变色层中的至少两个呈现的色彩不同,呈现不同色彩的第二子变色层可以通过控制输入的电压实现,也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电致变色材料实现。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第二电致变色层13和第一电致变色层12可以通过同一个控制器进行控制。由此,可以同时控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和第一电致变色层12的变色,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例如,在第二电致变色层13的变色控制可以根据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和第一电致变色层12可以通过同一个控制器控制输入的电压值,从而可以控制变色。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第二电致变色层13和第一电致变色层12通过不同的控制器分别单独控制。由此,可以使得第二电致变色层13和第一电致变色层12的变色控制分别得到独立的控制。例如,第一电致变色层12可以根据显示屏的状态进行变色,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维持呈现色彩的状态,在使用电子设备100的过程中,第二电致变色层13的色彩可以不发生改变(向第二电致变色层13输入的电压一致保持不变),也可以使得第二电致变色层13的色彩发生改变(调整向第二电致变色层13输入的电压)。下面参照图8和图9描述根据本申请两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一,参照图8,在本实施例中,仅在盖板本体11的视窗区111设置第一电致变色层12,盖板本体11的非视窗区112设置油墨衬底层。该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0:检测显示屏的状态;a20:判断显示屏是处在熄屏状态还是亮屏状态,根据显示屏的状态,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相应的电压;a31:若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第一组预设电压以使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色彩,从而使得显示屏盖板1的与视窗区111对应的部分呈现色彩,可以改善电子设备100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a32:若显示屏处在亮屏状态,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第二组预设电压以使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无色透明状,此时显示屏盖板1的与视窗区111对应的部分呈无色透明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其中,第一组预设电压与第二组预设电压不同。其中,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的状态时,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的色彩可以与非视窗区112设置的油墨衬底层的色彩一致,例如可以均为白色或红色。由此,可以使得显示屏盖板1整体呈现均一的色彩,使得显示屏盖板1的视窗区111和非视窗区112的色彩实现统一,实现视觉上的一体性。实施例二,参照图9,在本实施例中,在盖板本体11的视窗区111设置第一电致变色层12且在盖板本体11的非视窗区112设置第二电致变色层13,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变色控制根据显示屏的状态进行控制。该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b10:检测显示屏的状态;b20:判断显示屏是处在熄屏状态还是亮屏状态,根据显示屏的状态,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及第二电致变色层13输出相应的电压;b31:若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第一组预设电压以使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色彩,从而使得显示屏盖板1的与视窗区111对应的部分呈现色彩,可以改善电子设备100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向第二电致变色层13输出第三组预设电压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处在第一外观状态;b32:若显示屏处在亮屏状态,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第二组预设电压以使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无色透明状,此时显示屏盖板1的与视窗区111对应的部分呈无色透明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向第二电致变色层13输出第四组预设电压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处在与第一外观状态不同的第二外观状态.其中,第一组预设电压与第二组预设电压不同,第三组预设电压与第四组预设电压不同。其中,第二电致变色层13处在第一外观状态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呈现第一色彩,第二电致变色层13处在第二外观状态时,第二电致变色层13呈现第二色彩,第二色彩与第一色彩不同。可选地,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时,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的色彩可以与第二电致变色层13的色彩一致,例如可以均为白色或红色。由此,可以使得显示屏盖板1整体呈现均一的色彩,使得显示屏盖板1的视窗区111和非视窗区112的色彩实现统一,实现视觉上的一体性。并且,在显示屏处在亮屏状态时,显示屏盖板1的与非视窗区112对应的部分可以呈现第二色彩,改善了电子设备100的外观状态和视觉美感。参照图1-图7并结合图8和图9,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盖板1,包括:盖板本体11和第一电致变色层12。盖板本体11为无色透明件,盖板本体11包括视窗区111和非视窗区112,视窗区1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一外观面,第一电致变色层12设在第一内侧面上,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时,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色彩,显示屏处在亮屏状态时,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无色透明状。通过在盖板本体11的视窗区111设置第一电致变色层12,通过控制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的电压,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12在亮屏状态时呈现无色透明状,此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12在熄屏状态时呈现色彩,在不影响用户观看显示屏显示内容的同时,可以改善电子设备100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需要说明的是,视窗区111的第一内侧面是指视窗区111的邻近显示屏的侧面。可选地,第一电致变色层12可以采用单一的电致变色材料,第一电致变色层12也可以分割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的电致变色层采用不同的电致变色材料。关于第一电致变色层12的变色控制可以参照上述的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盖板1,通过在盖板本体11的视窗区111设置第一电致变色层12,通过控制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的电压,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12在亮屏状态时呈现无色透明状,此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并且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12在熄屏状态时呈现色彩,在不影响用户观看显示屏显示内容的同时,可以改善电子设备100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视窗区111包括多个子视窗区111a,第一电致变色层12包括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与子视窗区111a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由此,通过将视窗区111划分成多个子视窗区111a且每个子视窗区111a设置相应的第一子变色层12a,可以方便地实现对第一电致变色层12进行调整或实现对部分区域的单独控制,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更多和更丰富的外观状态。例如,在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的电致变色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输入电压,使得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中的每个对应的输入电压不同,从而可以使得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在显示屏熄屏状态下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又例如,将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中的至少两个设置不同。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时,可以使得不同的第一子变色层12a呈现不同的颜色。在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均不同时,在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下,可以使得多个第一子变色层12a呈现彼此不同的色彩,使得电子设备100在熄屏状态下的外观更为绚丽多彩。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和图6,第一电致变色层12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21、电致变色功能层122、第二透明导电层123和第一透明衬底层124,第一透明导电层121与盖板本体11相连。其中,在第一电致变色层12通电时,可以在第一透明导电层121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23之间形成电压,从而通过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21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23,可以向电致变色功能层122施加电压,实现电致变色功能层122的变色功能。第一透明衬底层124为第二透明导电层123提供附着基板,第一透明衬底层124可以为透明的玻璃层、复合板材层、薄膜层等。进一步地,参照图5和图6,电致变色功能层122可以包括依次叠加的离子存储层122a、电解质层122b和电致变色材料层122c。可选地,第一透明导电层121通过溅镀或蒸镀的方式形成在盖板本体11的第一内侧面上。由此,方便将第一透明导电层121形成在盖板本体11上。可选地,第一电致变色层12还包括第二透明衬底层125,第二透明衬底层125设在第一内侧面上,第一透明导电层121形成在第二透明衬底层125的远离盖板本体11的一侧。由此,可以将第一透明导电层121先形成在第二透明衬底层125上,而后将形成有第一透明导电层121的第二透明衬底层125贴附在盖板本体11的第一内侧面上。其中,第二透明衬底层125可以为透明的玻璃层、复合板材层、薄膜层等。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显示屏盖板1包括:第二电致变色层13,非视窗区1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和第二外观面,第二电致变色层13设在第二内侧面上。由此,通过在非视窗区112设置第二电致变色层13,可以使得显示屏盖板1的与非视窗区112对应的部分具有变色功能,进一步地丰富了电子设备100的外观状态。可选地,第二电致变色层13的结构可以与上述第一电致变色层12的结构相同,例如第一电致变色层12包括上述的依次叠加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21、电致变色功能层122、第二透明导电层123和第一透明衬底层124,第一透明导电层121与盖板本体11相连。其中,第二电致变色层13的变色控制可以参照上述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非视窗区112的第二内侧面是指非视窗区112的邻近电子设备100中心的侧面。参照图1-图9,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2、主板、显示屏、显示屏盖板1和用于控制显示屏盖板1变色的控制器。具体而言,主板、显示屏和控制器均设在壳体2内,显示屏盖板1与壳体2相连,且显示屏盖板1盖设在显示屏的外侧,显示屏盖板1为本申请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显示屏盖板1。控制器与主板、第一电致变色层12均相连。例如,在第一电致变色层12包括上述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21、电致变色功能层122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23时,控制器与第一透明导电层121、第二透明导电层123相连。在电子设备100工作的过程中,检测显示屏的状态,判断显示屏是处在熄屏状态还是亮屏状态,根据显示屏的状态,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相应的电压。若显示屏处在熄屏状态,控制器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第一组预设电压以使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现色彩,从而使得显示屏盖板1的与视窗区111对应的部分呈现色彩,可以改善电子设备100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若显示屏处在亮屏状态,控制器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第二组预设电压以使第一电致变色层12呈无色透明状,此时显示屏盖板1的与视窗区111对应的部分呈无色透明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其中第一组预设电压与第二组预设电压不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通过设置上述的显示屏盖板1,通过控制向第一电致变色层12输出的电压,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12在亮屏状态时呈现无色透明状,此时用户可以正常观看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并且可以使得第一电致变色层12在熄屏状态时呈现色彩,在不影响用户观看显示屏显示内容的同时,可以改善电子设备100在熄屏时的视觉美感。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致变色层12与控制器通过fpc相连。由此,可以方便地实现第一电致变色层12与控制器的电连接,且可以保证两者的可靠电连接。可选地,fpc与第一电致变色层12之间以及fpc与控制器之间均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相连。具体地,fpc与第一电致变色层12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21、第二透明导电层123之间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相连,fpc与控制器之间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由此,利用异方性导电胶膜的单向导电及胶合固定的功能,可以实现fpc与第一电致变色层12之间以及fpc与控制器之间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且可以防止第一透明导电层121和第二透明导电层123在连接的过程发生短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致变色层12与控制器通过导线相连。具体地,第一电致变色层12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21、第二透明导电层123与控制器之间分别通过导线相连。由此,可以实现第一电致变色层12与控制器的电连接,且成本较低。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非视窗区112可以不设置上述的第二电致变色层13,非视窗区112可以设置常规的油墨衬底层。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图7中只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形态)。具体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tm,基于android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dstm,playstationportabletm,gameboyadvancetm,iphone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入耳式耳机、吊坠、头戴式耳机等,电子设备100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电子设备100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