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8141发布日期:2019-05-22 03:26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全息投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



背景技术:

本发明它是利用平面反射透射成像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信息;此成像过程,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投影屏幕的透明特性使屏幕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不会影响现有的环境布置。这种全新的互动展示技术将装饰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在没有图像时完全透明,给使用者以全新的互动感受,成为科技发展潮流,车载领域也不例外。因车辆空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再加上环境亮度的变化,在兼顾观视视角和投影效果的条件下,投影载体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一种具有较佳观视体验的全息投影载体即为本发明研究的主要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兼顾观视视角和投影效果的全息投影载体,使得观视体验较佳。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与安装在车身的pgu像源模块构成一全息投影光路系统,至少包括承接所述pgu像源模块出射光的全息投影成像面;所述pgu像源模块位于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下方;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为第一立体架构的至少一面,或者被包围在第二立体架构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立体架构为至少拥有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的规则立体架构或不规则立体架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三棱锥,其底面朝上,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为所述三棱锥的至少一个侧面;或者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三棱锥,其底面朝上,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为所述三棱锥的至少一个侧面但所述三棱锥被切去四个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倒梯台,所述倒梯台的斜面为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或者,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竖切圆柱体,其切面为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不规则立体架构的底面为水平面、侧面为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其余包围部分为弧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立体架构为包括规则立体架构或不规则立体架构,所述规则立体架构或不规则立体架构对应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承接面的部分为透光材料。

优选地,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三棱锥,其底面朝上,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对应所述三棱锥的至少一个侧面;或者,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三棱锥,其底面朝上,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对应所述三棱锥的至少一个侧面且所述三棱锥被切去四个角。

优选地,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倒梯台,所述倒梯台的斜面对应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或者,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竖切圆柱体,其切面对应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

优选地,所述不规则立体架构的底面为水平面、侧面对应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其余包围部分为弧面。

优选地,由安装于车身的驱动模块控制其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与所述pgu像源模块相对应。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采用包含全息投影成像面的第一立体架构,或者包围全息投影成像面的第二立体架构,在保证全息投影成像面与所述pgu像源模块相对应的条件下,设置第一立体架构和第二立体架构为规则体或不规则体,并可以设置投影成像面和部分或全部非投影成像面(不包括顶面和底面)镀有全息成像膜,以保证投影成像的清晰明亮,保证了乘客较佳的观视体验。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一光路投影光路系统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另一光路投影光路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0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给出仅仅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包括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因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基础上,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许多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与安装在车身的pgu像源模块构成一全息投影光路系统,该光路系统可参见图1-1或图1-2,所述pgu像源模块20设置在车载中控台中,其出射方向正对所述车载全息投影载体10,也即是所述车载全息投影载体10设置在车载中控台30上。所述的pgu(picturegenerationunit,图像生成单元)像源模块可以采用tft、dlp、lcos、oled等技术,本发明并不作特别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10,至少包括承接所述pgu像源模块20出射光的全息投影成像面11;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与所述pgu像源模块20的夹角可以设置为25°~45°,当所述pgu像源模块20设置为水平时,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因夹角关系的限制,则设置为如图1-1所示,当所述pgu像源模块20设置为偏向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一定夹角时,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因夹角关系的限制,则设置为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还需要设置投影成像面和部分或全部非投影成像面(不包括顶面和底面)镀有全息成像膜,所述全息成像膜的透过率可以设置为20%~50%,以保证投影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由安装于车身的驱动模块控制其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与所述pgu像源模块20相对应,在有多块全息投影成像面11的情况下,则只对应于预定的一块。

实施例1

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为第一立体架构的至少一面,优选为一块。所述pgu像源模块位于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下方;所述第一立体架构为至少拥有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的规则立体架构。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三棱锥,其底面朝上(顶角被切去小部分,便于安装),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为所述三棱锥的至少一个侧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三棱锥,其底面朝上,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为所述三棱锥的至少一个侧面但所述三棱锥被切去四个角,主要考虑因素为车载空间有限和视觉美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倒梯台,所述倒梯台的斜面为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竖切圆柱体,其切面为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立体架构为至少拥有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的规则立体架构。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述不规则立体架构的底面为水平面、侧面为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其余包围部分为弧面。

实施例6

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被包围在第二立体架构中。所述第二立体架构为规则立体架构,所述规则立体架构对应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承接面的部分为透光材料,其透光率根据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而定,使得两者结合的总透光率为大约20%~5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述,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三棱锥,其底面朝上,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对应所述三棱锥的至少一个侧面,优选为一个侧面。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三棱锥,其底面朝上,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对应所述三棱锥的至少一个侧面且所述三棱锥被切去四个角,主要考虑因素为车载空间有限和视觉美观。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倒梯台,所述倒梯台的斜面对应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述规则立体架构为竖切圆柱体,其切面对应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

实施例10

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立体架构为不规则立体架构,如图11所示,所述不规则立体架构的底面为水平面、侧面对应所述全息投影成像面11,其余包围部分为弧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形态的车载全息投影载体10,采用包含全息投影成像面11的第一立体架构,或者包围全息投影成像面11的第二立体架构,在保证全息投影成像面11与所述pgu像源模块20相对应的条件下,设置第一立体架构和第二立体架构为规则体或不规则体,并设置非投影成像面(不是投影成像面的其他面)具有较强的避光属性,以保证投影成像的清晰明亮,保证了乘客较佳的观视体验。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