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423发布日期:2018-10-12 23:2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接光纤用的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适配器。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已知用于配接光纤线路的设备,是将数个第一适配器11,以及数个与第一适配器11规格不同的第二适配器12搭配,并安装于一配线装置10上来达到配接光纤线路目的。其中,该配线装置10包含一盒体101,及一设置于该盒体101的一侧,并界定出配合不同种类适配器的一个配接槽108及多个配接孔109的面板102。因应光纤网络的配接需求,该面板102的配接槽108可供配置彼此连接的所述第一适配器11,而每一个配接孔109则可供各自的第二适配器12插设。

由于现代人对于信息的大量需求,为了因应庞大的数据传输量,用来传递信息的设备像是光纤线路在配置上会逐渐复杂,并且往密集化配置来发展。因此,在进行配线施工时,施工人员可能需要同时使用不同规格的第一适配器11以及第二适配器12,甚至是更多种其他不同规格的适配器,以配合复杂的线路配接工程。另外,为了避免线路密集化配置可能产生的讯号干扰现象,每一个第一适配器11中嵌设有一第一金属片13,而每一个第二适配器12中嵌设有一第二金属片14。每一个第一金属片13以及每一个第二金属片14得以通过金属材质的屏蔽效果,有效防止所配置的多条光纤彼此产生讯号干扰。

然而,同时使用规格不同的所述第一适配器11及所述第二适配器12时,在施工厂商的角度看来,除了会造成施工难度提高以外,也会因此影响施工效率;在制造厂商的角度看来,除了需要制造多种规格的适配器外,也需要制作特定规格的该面板102来配合适配器的选用。也就是说,针对渐趋复杂化、多元化的光纤网络配置需求而言,无论在施工或者制造上皆有许多尚待克服的问题。况且,若进一步从要求防止讯号干扰的层面来看,当制造厂商考虑嵌设所述第一金属片13及所述第二金属片14的制程时,势必又会影响制造效率并提高制造成本,且在所述第一适配器11及所述第二适配器12嵌设额外组件的同时,又必须重新考虑该面板102的规格是否得以配合,在制造上甚至是使用上都并非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配合规格需求而改变型态,并能依据施工需求简单产生电磁干扰屏蔽的光纤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适用于安装在配线装置上,所述配线装置具有以金属材质制成并供所述光纤适配器插设的面板,所述光纤适配器包含界定出至少一个安装孔的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的选用单元,及以导电材质制成且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本体外围的辅助环件。

所述选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中的端子件。而所述辅助环件能在所述本体插设于所述面板时接触所述面板,并与所述面板电性连接而共同产生防止电磁干扰的屏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本体界定出一个安装孔,并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的基板,及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基板相反两侧的衔接板,所述基板与所述衔接板共同围绕界定出所述安装孔,每一个基板朝向所述安装孔的表面呈凹陷状并形成有沿插设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选用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子件具有用于插设于所述滑槽中的插接部,及连接于所述插接部的一端的框型部。

较佳地,前述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本体界定出两个安装孔,并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的基板、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基板相反两侧的衔接板,及一个介于所述衔接板间且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分隔板,所述基板、所述衔接板,与所述分隔板共同围绕界定出所述安装孔,每一个基板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分隔板相反两侧且呈凹陷状,并沿插设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选用单元包括两个端子件,每一个端子件具有用于插设于同侧的所述滑槽中的插接部,及连接于所述插接部的一端的框型部。

较佳地,前述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选用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端子件还具有两个分别横向连接于所述插接部的相反两侧,且用于供光纤穿设的穿设部。

较佳地,前述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选用单元的每一个端子件还具有两个分别横向连接于所述插接部的相反两侧,且用于供光纤穿设的穿设部。

较佳地,前述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辅助环件是以导电纤维布制成,并具有弹性。

较佳地,前述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本体还包括环绕凸设于所述基板与所述衔接板的环凸件,所述辅助环件套设于所述本体上时是接触所述环凸件。

较佳地,前述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环凸件相较于任一个基板呈倾斜状。

较佳地,前述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光纤适配器还包含套设于所述本体外,并用于使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型态得以配合插设于所述面板的固定夹片。

较佳地,前述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选用单元包括多个不同颜色以供辨识选用的端子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用户能通过选择组合于该本体上的端子件,配合规格的需求而改变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型态,且当所述本体套设所述辅助环件,即能配合所述面板而简单产生防止电磁干扰的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现有的多个第一适配器以及多个第二适配器配合安装于一配线装置的情况;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的一第一实施例,并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选用单元的两个端子件中的其中一个型态;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组装完成的该第一实施例安装于一配线装置的情况;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该选用单元的所述端子件中的另一个型态,图4的该端子件的型态与图2、图3的该端子件的型态不同;

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的一第二实施例;

图6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组合图;

图7是一立体组合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以及该第二实施例搭配安装于该配线装置上;及

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的一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的一第一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一配线装置9上,该配线装置9具有一以金属材质制成并具有多个供该光纤适配器插设的插设孔910(为了便于说明,于图3中仅绘示一个)的面板91。本第一实施例包含一本体2、一可拆卸地安装于该本体2上的选用单元3、一以导电材质制成且可拆卸地套设于该本体2外围的辅助环件4,及一套设于该本体2外,并用于使该光纤适配器的型态得以配合插设于该面板91的插设孔910的固定夹片5。

该本体2包括两个彼此上下平行间隔的基板21、两个分别衔接于所述基板21的左右相反两侧的衔接板22,及一环绕凸设于所述基板21与所述衔接板22的环凸件23。所述基板21与所述衔接板22共同围绕界定出一安装孔200,每一基板21的朝向该安装孔200的表面呈凹陷状而形成有一沿一插设方向N延伸的滑槽211。

参阅图2~图4,该选用单元3包括多个可自由选择其一,且分别可拆卸地插设于该安装孔200中的端子件31。具体而言,本第一实施例的选用单元3的端子件31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端子件31的型态略有不同,图2、3显示所述端子件31的其中一个型态,图4显示所述端子件31的另一个型态。每一个端子件31具有一用于插设于所述滑槽211中的插接部311、一连接于该插接部311的一端的框型部312,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该插接部311的左右相反两侧,且用于供光纤穿设的穿设部313。所述端子件31的框型部312可依据各种既定规格的适配器,制作为多种型态而供用户选择,使各端子件31连接于该本体2后,即能呈现特定规格的外观。实际实施时,可配合将该框型部312制作为LC(Lucent Connector/Local Connector)、SC(Subscriber Connector/Standard Connector),或者MPO(Multi-Fibre Push On)的规格等等,有利于使用者施工时依据需求选用不同的端子件31而快速切换,借此提高光纤网络施工的效率。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端子件31能依据所述框型部312的型态不同,分别制作为多种不同的颜色,以让使用者辨识而选用。因此,使用者不需详加端详所述框型部312的型态,即能快速地依据颜色差异而准确选用,借此也能提高施工的效率。

该辅助环件4是以导电纤维布制成,除了因能导电而具有屏蔽电磁波的特性外,还因具有弹性而可拉伸,易于供使用者操作而套设于该本体2的外围,或者自该本体2上拆卸。该辅助环件4套设于所述本体2上时是接触所述环凸件23。而该辅助环件4产生的屏蔽电磁波效果,将于后续连同得以产生相同功效的一第二实施例一同说明。

参阅图5与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的一第二实施例,本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本体2的所述基板21的左右向延伸长度较长,且该本体2除了包括所述基板21、所述衔接板22外,还包括一介于所述衔接板22间且连接于所述基板21间的分隔板24,所述基板21、所述衔接板22,与该分隔板24共同围绕界定出两个安装孔200。每一基板21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分隔板24相反两侧且呈凹陷状,并沿该插设方向N延伸的滑槽211。而本实施例的所述端子件31可分别插设于所述安装孔200。也就是说,本第二实施例的该本体2可一次同时连接两个所述端子件31,能配合极性不同的光纤配接需求。除此以外,本第二实施例的所述端子件31虽然以相同型态为例,但实施时不以两者相同为限,所述端子件31同样得以自由选用各种不同外型,使本第二实施例配合规格需求而呈现所需的型态。

参阅图7,呈现该第一实施例以及该第二实施例皆插设于该面板91上的对应插设孔910的情况,当每一个辅助环件4套设于各自的该本体2上时,能在每一个本体2插设于该面板91的插设孔910时接触该面板91,并与该面板91电性连接,通过所述辅助环件4的导电性质,能吸收电磁波并传递至同样得以导电的该面板91,与该面板91共同产生防止电磁干扰的屏蔽效果。

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的一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环凸件23相较于任一基板21呈倾斜状,而该辅助环件4也是配合该环凸件23的倾斜状态而呈倾斜状。该第三实施例所呈现的外观,易于供使用者通过该环凸件23来辨识插设的方向性。除此以外,本第三实施例的该选用单元3亦能供用户选择特定规格的端子件31,且该辅助环件4同样得以产生防止电磁干扰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