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接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286发布日期:2019-02-10 23:1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动力接收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显影盒以及位于显影盒中的动力接收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常用的例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一般的,激光打印机分为激光黑色打印机和激光彩色打印机,激光黑色打印机中可拆卸地安装一个其中容纳有黑色显影剂的显影盒,激光彩色打印机中可拆卸地安装四个分别容纳有四种颜色显影剂的显影盒。

已知的,电子成像是利用安装在显影盒中的旋转件将显影剂供应至形成有静电潜像的光敏件上,并利用显影剂将静电潜像显影,被显影后的静电潜像再被转印至成像介质的过程;被安装在显影盒中的旋转件旋转所需的驱动力来自打印机,对于激光黑色打印机而言,分别在打印机和显影盒上设置动力输出件和动力接收件,在打印机工作时,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并从动力输出件接收驱动力以驱动旋转件旋转;对于激光彩色打印机而言,由于打印机中安装有四个显影盒,每个显影盒上均设置有动力接收件,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优选的,激光彩色打印机中仅设置一个动力输出件,分别安装有动力接收件的显影盒绕中心轴旋转,在显影盒旋转过程中,动力接收件依次与动力输出件结合和脱离结合。

当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时,动力接收件从动力输出件接收驱动力,当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时,动力接收件不从动力输出件接收驱动力;因此,在打印机的工作过程中,动力输出件需要与显影盒中的动力接收件不断的结合和脱离结合。

现有的动力接收件以万向节的方式被安装在显影盒上,为确保动力接收件能够与动力输出件精确的结合,现有的显影盒上还设置有将动力接收件推向动力输出件所在方向的扭簧,在显影盒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需要结合和脱离结合数千次,在高频率的工作后,该扭簧可能会出现松弛的现象,动力接收件可能会被扭簧迫推的不到位,进而导致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和脱离结合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接收件,通过设定动力接收件中用于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爪内外侧最高点的位置,进而保证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顺利的结合和脱离结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与动力输出件结合的动力接收件,所述动力输出件具有旋转轴线L3,包括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动力输出杆,旋转轴包括一体形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的直径,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交线上具有离旋转轴线L3最远的最外点P3;所述动力接收件具有旋转轴线L21,包括杆状体、位于杆状体一个末端的动力接收爪,所述动力接收爪用于与动力输出杆结合,并具有相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内表面面向旋转轴线L21,外表面远离旋转轴线L21,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具有内顶点P1和外顶点P2,内顶点P1为内表面上最靠近旋转轴线L21的点,外顶点P2为外表面上最远离旋转轴线L21的点;当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时,沿旋转轴线L3,最外点P3比内顶点P1和外顶点P2中的任意一个更远离杆状体。

动力接收件还包括与旋转轴线L21相交的动力接收爪顶面,沿旋转轴线L21,动力接收爪顶面位于动力接收件的末端。

当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沿垂直于旋转轴线L21的方向观察时,动力接收爪不超过动力输出杆。

当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沿垂直于旋转轴线L21的方向观察时,动力接收爪与动力输出杆齐平。

沿旋转轴线L21,内顶点P1和外顶点离杆状体的距离不同。

沿旋转轴线L21,内顶点P1比外顶点P2更远离杆状体。

沿旋转轴线L21,内顶点P1和外顶点离杆状体的距离不同。

内顶点P1比外顶点P2更靠近动力接收爪顶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整体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与显影盒端盖和护盖的分解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的侧视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另一种动力接收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合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合件的俯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驱动齿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驱动齿轮的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护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护盖的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端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沿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动力接收件向靠近动力输出件的方向运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9B是从护盖的出口观察动力接收件向靠近动力输出件的方向运动的立体图。

图10A是沿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0B是从护盖的出口观察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的立体图。

图11A是沿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11B是从护盖的出口观察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立体图。

图12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中动力接收爪内侧与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12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中动力接收爪顶端与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12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中动力接收爪外侧与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整体运动轨迹示意图。

如图1所示,显影盒D包括显影盒壳体10、位于显影盒壳体10一个末端的端盖11、护盖12和动力传递装置20;显影盒壳体10中容纳有显影所需的显影剂,所述显影剂被可旋转地安装在显影盒壳体10中的旋转件向外供应,动力传递装置20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以驱动旋转件旋转,所述端盖11与显影盒壳体10连接,用于支撑动力传递装置20或旋转件,护盖12位于显影盒D的最外侧,用于保护动力传递装置20,因而,端盖11、护盖12和动力传递装置20位于显影盒壳体10的同一侧,动力传递装置20的一部分位于显影盒壳体10与护盖12之间;如图所示,护盖12位于比端盖11更远离显影盒壳体10的位置;当端盖11仅支撑旋转件时,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0可以直接被显影盒壳体10支撑,也可以通过端盖11被支撑在显影盒壳体10上。

如图2所示,动力输出件30被设置在成像装置的固定位置,显影盒D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在显影盒D被安装的状态下,显影盒D可绕位于成像装置中心轴上的C点为圆心沿r所示方向在成像装置内旋转做圆周运动,随着显影盒D的旋转,动力传递装置20与动力输出件30结合和脱离结合。动力输出件30具有旋转轴线L3,包括旋转轴31以及设置在旋转轴31上的动力输出杆32,所述动力输出杆32与动力传递装置20结合,随着旋转轴31的旋转,动力输出杆32将驱动力传递至动力传递装置20。

[动力传递装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与显影盒端盖和护盖的分解图。

如图3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0具有旋转轴线L2,包括动力接收件21、均与动力接收件21结合的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其中,在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结合和脱离结合的过程中,第一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动力接收件21相对于显影盒壳体10做曲线运动,第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动力接收件21相对于显影盒壳体10做伸缩运动;动力接收件21具有旋转轴线L21,用于与动力输出件30结合,当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0结合时,动力接收件21接收动力输出件30输出的驱动力,旋转轴线L21与旋转轴线L2共轴;动力传递装置20随着显影盒D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动力接收件21相对于显影盒壳体10做曲线运动,当显影盒D旋转时,沿动力接收件21的旋转轴线L21观察,动力接收件21的运动轨迹与显影盒D的旋转轨迹重合;所述第二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动力接收件21相对于显影盒壳体10做伸缩运动,即在第二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动力接收件21可向靠近显影盒壳体10的方向以及远离显影盒壳体10的方向运动,且动力接收件21相对于显影盒壳体10做曲线运动的同时相对于显影盒壳体10做伸缩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统称“控制机构”)均与动力接收件21结合,所述结合方式包括机械结合、磁性结合和机电结合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与动力接收件21结合的结合件22以及导引结合件22的导引件,当动力接收件21受到外力作用时,动力接收件21迫使结合件22被所述导引件导引,在导引件的作用下,结合件22带动动力接收件21相对于显影盒壳体10做曲线运动。

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与动力接收件21结合的滑动件23以及位于动力接收件21与显影盒壳体10之间的弹性件24,如图3所示,优选的,弹性件24为锥形压缩弹簧,更优选的,弹性件24为压缩弹簧,被安装在端盖11与滑动件23之间,当滑动件23滑动时,锥形压缩弹簧24能够更稳定的支撑滑动件23或动力接收件21。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23构成为十字滑槽联轴器,当滑动件23与动力接收件21结合时,动力接收件21可在与旋转轴线L21垂直的平面内移动。

继续如图3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0还包括用于接收并传递驱动力的驱动齿轮25,所述驱动齿轮25与动力接收件21和滑动件23中的至少一个结合,用于接收动力接收件21传递过来的驱动力,并件驱动力传递出去。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的侧视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另一种动力接收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合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合件的俯视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驱动齿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驱动齿轮的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3、图4A和图4B所示,动力接收件21包括杆状体211、位于杆状体211一个末端的动力接收爪212,沿动力接收件21的旋转轴线L21,所述动力接收爪212从杆状体211的一个末端向远离杆状体211的方向延伸,优选的,动力接收爪212为相对设置的两个,如图所示,动力接收爪212具有相对的内表面212a和外表面212b以及与旋转轴线L21相交的动力接收爪顶面214,其中,内表面212a面向旋转轴线L21,外表面212b远离旋转轴线L21,也就是说,内表面212a比外表面212b更靠近旋转轴线L21;沿动力接收件21自身的旋转方向,动力接收爪顶面214位于动力接收件21的末端,所述两个动力接收爪212之间形成空间S,当动力传递装置20与动力输出件30结合时,动力输出杆32与动力接收爪212结合。

当动力接收件21受到外力作用时,动力接收件21迫使结合件22运动,从降低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组装难度以及动力接收件21的生产工艺方面考虑,优选的,动力接收件21还包括用于与结合件22结合的结合部215,例如,结合部215为沿杆状体211的外表面向远离旋转轴线L21的方向突出的突起,结合部215还可以是设置在杆状体211上的凹槽,卡簧卡接在该凹槽中。

如图5A和图5B所示,结合件22包括运动体221、穿过运动体221的穿孔222、以及设置在运动体221上的导引部223,动力接收件21穿过穿孔222,具体为,杆状体211穿过穿孔222,所述导引部223用于与导引件结合,如图所示,导引部223为设置在运动体221上的导引槽,导引件为与导引槽223结合的导引突起126(如图7A和图7B所示)。

回到图3,滑动件23包括滑动体231和支撑杆232,二者为松配合,所述滑动体231可沿支撑杆232滑动,如图所示,沿旋转轴线L2,滑动体231具有顶面234和底面235,所述顶面234面向动力接收件21,底面235远离动力接收件21。

如上所述,滑动件23构成为十字滑槽联轴器结构,因而,滑动体231还设置有滑动槽233和滑动突起213中的一个,优选的,滑动槽233设置在滑动体231上,如图所示,滑动槽233形成为在与旋转轴线L2垂直的方向上贯穿滑动体231,且沿旋转轴线L2,滑动槽233从顶面234向滑动体231内凹陷,更优选的,滑动槽233形成为燕尾槽;滑动突起213形成为与滑动槽233匹配的形状,且滑动突起213与动力接收件21结合,优选的,滑动突起213与杆状体211一体形成,如图4A和图4B所示,滑动突起213与动力接收爪212分别位于杆状体211的两个末端。

为固定锥形压缩弹簧24,所述滑动件23还包括设置在底面235上的固定部236,如图3所示,固定部236为沿旋转轴线L21从底面235向远离滑动体231突出的凸块,锥形压缩弹簧24的小直径部与凸块236结合,因而,锥形压缩弹簧24被固定。

如图6A和图6B所示,驱动齿轮25包括圆筒体251、圆筒体251围合形成的腔体252、位于圆筒体251外表面的第一驱动齿253和第二驱动齿254、以及设置在圆筒体251内表面的动力接收部258,因而,动力接收部257位于腔体252内,优选的,动力接收部258为从圆筒体251内表面向腔体252内延伸的突起,并具有用于与支撑杆232结合的动力接收面255;如图所示,圆筒体251具有相对的上下开口,也就是说,腔体252与外部连通,动力接收部258在圆筒体251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布置,为防止支撑杆232从腔体252内脱出,驱动齿25还包括设置在动力接收部258上的活动槽256,支撑杆232的一部分位于活动槽256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齿253和第二驱动齿254具有不同的直径,其中,第一驱动齿253的直径大于第二驱动齿254的直径,动力接收部258具有下表面257,如图6B所示,下表面257靠近第二驱动齿254设置。

[护盖]

图7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护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护盖的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护盖12可随着显影盒壳体10沿着r所示方向旋转,包括本体121、设置在本体121上的通孔122、以及在本体121上与通孔122相邻设置的进口123和出口124;动力传递装置21穿过通孔122,沿旋转方向r,进口123和出口124分别位于通孔122的下游和上游,由于进口123和出口124的设置,当护盖12随着显影盒壳体10沿r所示方向旋转,动力输出件30可以不受护盖12阻碍的与动力接收件21结合和脱离结合,也就是说,在护盖12的旋转轨迹上,护盖12不对动力输出件30形成干涉。

如上所述,在显影盒壳体10旋转的过程中,导引件126用于导引结合件22,进而确保动力接收件21的运动轨迹稳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引件126被固定在护盖12上,优选的,导引件126被固定在通孔122内,更优选的,导引件126通过固定部128被固定在通孔122内,如图7B所示,固定部128可以看做是从通孔122内表面径向向内的突起,并具有径向末端面125,导引件126从该径向末端面125进一步向内突出;为适应显影盒D的圆周运动,径向末端面125优选为曲面,同时,为保证动力接收件21做曲线运动,更明确的说,保证动力接收件21随着显影盒壳体10一起绕C点旋转,进而防止动力接收件21在运动过程中被护盖12干涉,导引件(导引突起)126整体为非直线状,如图7B所示,沿着旋转轴线L2的方向观察,导引件126为扭曲状,且导引件126的扭曲方向与旋转方向r相反。

继续如图7A和图7B所示,导引件126具有第一末端126a和第二末端126b,沿旋转方向r,第一末端126a位于第二末端126b的下游,第一末端126a比第二末端126b更远离显影盒壳体10,且第一末端126a比第二末端126b更靠近进口123,换句话说,第二末端126b比第一末端126a更靠近出口124,因而,在导引件126的导引作用下,结合件22能够从第一末端126a滑动至第二末端126b,动力接收件21同时沿图7A中箭头d1和d2所示方向运动,也就是说,动力接收件21在沿d1所示方向在旋转轴线L2的方向上靠近显影盒壳体10运动的同时,还沿d2所示方向在与旋转轴线L2垂直的方向上远离显影盒壳体10运动;为防止结合件22从导引件126脱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影盒D还包括与导引件的第二末端126b相邻设置的限制件127。

[端盖]

图8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端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端盖11包括与显影盒壳体10结合的端盖体110、从端盖体110同轴突出的第一圆柱111和第二圆柱112,其中,第一圆柱111和端盖体115围合形成容纳腔116、第二圆柱体112、第一圆柱体111和端盖体115围合形成环形腔113,压缩弹簧24的大直径部被容纳腔116容纳,下表面257与第一圆柱111的末端面114抵接,圆筒体251进入环形腔116;进一步的,为确保驱动齿轮25的驱动力传递出去,第二圆柱112设置有缺口115,也就是说,在第二圆柱112的圆周方向上,环形腔113与通过缺口115与外部连通。

[动力传递装置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和脱离结合]

图9A是沿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动力接收件向靠近动力输出件的方向运动的状态示意图;图9B是从护盖的出口观察动力接收件向靠近动力输出件的方向运动的立体图;图10A是沿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的状态示意图;图10B是从护盖的出口观察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结合的立体图;图11A是沿动力接收件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状态示意图;图11B是从护盖的出口观察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立体图。

如图9A和图9B所示,动力接收件21相对于动力输出件30位于第一位置,此时,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0不结合,二者的旋转轴线L2和L3相互平行,沿旋转方向r,旋转轴线L2位于旋转轴线L3的上游。

动力传递装置20随着显影盒壳体10沿r所示方向旋转,动力传递装置20逐渐靠近动力输出件30,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动力接收件21逐渐与动力输出件30结合,在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旋转方向r所在的弧线穿过空间S,则动力接收件21可以与动力输出件30顺利的结合;

第二种情况,旋转方向r所在的弧线不穿过空间S,则动力接收爪212会对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0的结合形成干涉。

当出现上述第二种情况时,动力接收件21会受到来自动力输出件30的作用力,随着显影盒D的进一步旋转,该作用力迫使动力接收件21向靠近显影盒壳体10的方向运动,同时,动力接收件21带动结合件22被导引件126导引,结合件22开始从导引件126的第一末端126a向第二末端126b运动,由于导引件126为扭曲状,结合件22的运动轨迹也为扭曲曲线,进而,结合件22再迫使动力接收件21在靠近显影盒壳体10的同时做曲线运动。

随着显影盒D的旋转,当动力接收爪212不再对动力输出件30形成干涉时,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0完成结合,如图10B所示,动力接收件21的旋转轴线L21与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轴线L3共线,动力接收件21相对于动力输出件30位于第二位置;因而,动力接收件21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动力接收件21在第一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且动力接收件21做曲线运动的方向与显影盒D的旋转方向相反。

如上所述,滑动件23构成为十字滑槽联轴器,与滑动件23结合的动力接收件21可在与旋转轴线L2垂直的平面移动,因此,不论动力接收件21做何种曲线运动,在滑动件23的作用下,动力接收件21的运动总能实现。在上述第二种情况中,动力接收件21受到来自动力输出件30的作用力后,在导引件126的导引作用下,在旋转方向r上,动力接收件21逐渐靠近出口124,同时,动力接收件21靠近显影盒壳体10的运动将迫使压缩弹簧24被压缩。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动力接收件21相对于动力输出件30处于第三位置,此时,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0脱离结合。在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0逐渐脱离结合的过程中,动力接收件21逐渐不再受到来自动力输出件30的作用力,在压缩弹簧24的弹性复位力作用下,动力接收件21带动结合件22在导引件126的导引作用下逐渐复位,因而,动力接收件21在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动力接收件21在第一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且动力接收件21做曲线运动的方向与显影盒D的旋转方向相同;当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0完全脱离结合时,如图11B所示,动力输出件30运动至出口124,沿旋转轴线r,旋转轴线L21位于旋转轴线L3的下游。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换,所述导引件(导引突起)126与导引槽223还可以互换,即导引槽223设置在固定部128上,导引件126被设置在结合件22上。

[动力接收爪的形状]

图12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中动力接收爪内侧与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图12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中动力接收爪顶端与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图12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接收件中动力接收爪外侧与动力输出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如上所述,动力接收爪212具有相对的内表面212a和外表面212b,如图4A所示,内表面212a和外表面212b均为曲面,并分别具有内顶点P1和外顶点P2,所述内顶点P1为内表面212a上最靠近旋转轴线L21的点,外顶点P2为外表面212b上最远离旋转轴线L21的点,因而,内顶点P1相对于外顶点P2更靠近旋转轴线L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旋转轴线L21,内顶点P1和外顶点P2离杆状体211的距离不同,如图所示,内顶点P1比外顶点P2更远离杆状体211,或者说,内顶点P1比外顶点P2更靠近动力接收爪顶面214。

如图12A所示,旋转轴31包括一体形成的第一部分31a和第二部分31b,第一部分31a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31b的直径,在第一部分31a与第二部分31b的交线上具有离旋转轴线L3最远的最外点P3。当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1结合时,沿旋转轴线L3,最外点P3比内顶点P1更远离杆状体211,如图12B所示,沿垂直于旋转轴线L21的方向观察时,动力接收爪顶面214不超过动力输出杆32,优选的,动力接收爪顶面214与动力输出杆32齐平。

当动力接收件21需要与动力输出件30脱离结合时,动力输出件30更容易向动力接收件21施加迫使动力接收件21向远离动力输出件30的作用力,即动力接收件21向靠近显影盒壳体10的方向运动,因而,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0更容易脱离结合。

沿旋转轴线L3,最外点P3比外顶点P2更远离杆状体211,因而,上述最外点P3、内顶点P2和外顶点P3的位置关系可以概括为:沿旋转轴线L3/L21,最外点P3比内顶点P1和外顶点P2中的任意一个更远离杆状体211;如图12C所示,当动力接收件21逐渐靠近动力输出件30时,动力输出件30更容易向动力接收件21施加迫使动力接收件21向远离动力输出件30的作用力,即动力接收件21向靠近显影盒壳体10的方向运动,因而,在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0结合的过程中,动力接收爪212对动力输出件30的干涉更少,更有利于动力接收件21与动力输出件30更快的结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