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用防冻尾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4489发布日期:2019-05-24 21:1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室外用防冻尾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外用防冻尾缆。



背景技术:

数字化变电站中数据的采集、通讯、跳闸等大多通过光缆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通常采用尾缆连接,尾缆两端做好接头后,在现场即插即用。现有的尾缆用紧套光纤制作,紧套光纤是在裸光纤外挤附一层缓冲材料(紧套层)而成,缓冲材料一般为PVC、LSZH等塑料材料。

光纤的温度特性是指在高、低温条件下对光纤损耗的影响。这是由于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引起的。在低温条件下,与光纤接触的紧套材料线性膨胀系数大,差不多两个数量级以上,遇低温收缩严重,甚至容易硬化,龟裂等,导致光纤损耗增大。

现有的尾缆一般使用环境温度范围为-20℃~+70℃,在北方极寒地区,有的地方温度低于-40℃,甚至低于-50℃时,由于紧套材料和光缆结构设计缺陷,轻者,导致光纤损耗急剧增加,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重者,在系统维护时,一旦触碰,将直接导致光纤断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外用防冻尾缆,旨在提高室外用防冻尾缆的耐低温性能,有效保护光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外用防冻尾缆,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光纤、松套层、不锈钢螺旋铠装层、芳纶纱层、以及外护套层,其中,所述光纤穿设于所述松套层内,且所述光纤与所述松套层之间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松套层的制作材料为Hytrel。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室外用防冻尾缆的两端设置有光纤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护套层采用PE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室外用防冻尾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光纤、松套层、不锈钢螺旋铠装层、芳纶纱层、以及外护套层,其中,所述光纤穿设于所述松套层内,且所述光纤与所述松套层之间间隙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室外用防冻尾缆的耐低温性能,能有效保护光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做成的多芯尾缆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做成的多芯尾缆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考虑到目前使用的尾缆由于紧套材料和光缆结构设计缺陷,轻者,导致光纤损耗急剧增加,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重者,在系统维护时,一旦触碰,将直接导致光纤断纤,由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室外用防冻尾缆的耐低温性能,从而对光纤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的解决方案。

具体的,请参照图1及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室外用防冻尾缆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光纤1、松套层2、不锈钢螺旋铠装层3、芳纶纱层4、以及外护套层5,其中,所述光纤1穿设于所述松套层2内,且所述光纤1与所述松套层2之间间隙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松套层2可以采用由Hytrel制作而成的耐低温微收缩微管。

值得提出的是,由Hytrel制作而成的耐低温微收缩微管的膨胀系数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中采用PVC、LSZH等材料制成的紧套层的膨胀系数,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光纤1穿设于松套管内,且所述光纤1与所述松套层2之间间隙配合,由此,本实施例中由Hytrel制作而成的耐低温微收缩微管因热胀冷缩产生的纵向和轴向收缩力对光纤1几乎没有影响,由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室外用防冻尾缆的耐低温性能,从而对光纤1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在松套层2外加不锈钢螺旋铠装层3,能进一步的保护所述松套层2和光纤1,且具有抗压抗拉伸、防鼠咬虫蛀的作用。

芳纶纱具有质量轻、抗拉强度大、且膨胀系数接近与钢和玻璃等特点,能起到增加所述室外用防冻尾缆纵向抗拉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套层5可以采用PE材料制成。由PE材料制成外护套层5在低温状态下仍然能保持一定的柔软性,从而进一步对光纤1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冻光缆的两端设置有光纤连接器6(ST、LC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及图4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做成单芯尾缆,也可以经过分支器7做成多芯尾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室外用防冻尾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光纤1、松套层2、不锈钢螺旋铠装层3、芳纶纱层4、以及外护套层5,其中,所述光纤1穿设于所述松套层2内,且所述光纤1与所述松套层2之间间隙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室外用防冻尾缆的耐低温性能,能有效保护光纤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