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用硅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6654发布日期:2019-07-17 05:54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用硅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芯管领域,尤其是一种通信用硅芯管。



背景技术:

硅芯管是一种内壁带有硅胶质固体润滑剂的新型复合管道,具有韧性好、耐水性好、防锈蚀、寿命长、内管壁光滑、摩擦系数很小、密封性能好、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由于通信行业中,要求保护管的内壁光滑以减少光缆穿管时保护管对光缆的损害,故硅芯管在通信行业应用广泛。实际应用中,由于硅芯管在存放、运输、铺设中常常会发生碰撞和摩擦,会对硅芯管产生损害,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磨性好的硅芯管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磨性好的硅芯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通信用硅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层和内管层;所述外管层为多层结构,沿径向方向由内而外设置聚乙烯层、阻燃层、致密二氧化硅层;所述内管层为硅芯层;所述硅芯层内壁设置有若干沿通信用硅芯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通信用硅芯管端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插头或者向内凹陷的插口;所述插头外表面沿周向设置若干第一环状锯齿,所述插口内表面沿周向设置若干第二环状锯齿;所述插头可以正好完全插入插口中,且通过第一环状锯齿和第二环状锯齿的咬合而紧密地贴合;所述外管层外表面设置若干变温标签。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致密二氧化硅层由全氢聚硅氮烷固化得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变温标签沿着所述通信用硅芯管周向方向设置,环绕通信用硅芯管一周。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通信用硅芯管外表面设置与变温标签相匹配的标签槽,所述变温标签设置其中。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标签糟还设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覆盖在变温标签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的底部呈圆弧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状锯齿及第二环状锯齿均呈倒刺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信用硅芯管一端设置插头,另一端设置插口。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插头及插口呈圆锥台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耐磨性好的硅芯管。

(1)本硅芯管外表面设置有全氢聚硅氮烷固化得到的致密二氧化硅层。全氢聚硅氮烷是一种主链为Si-N键,侧链全部是H的无机聚合物。该物质可以在常温下与水和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性二氧化硅层。与普通二氧化硅层相比,全氢聚硅氮烷形成的二氧化硅层通过Si-O键形成结构稳定的单层片状结构,其表面形貌较为均匀,无气孔和裂纹的出现,使二氧化硅结构更加致密,赋予硅芯管良好的耐摩擦性能;同时致密二氧化硅层还具有防腐蚀、防水等特性,有利于提高对硅芯管内设置的光缆光纤的保护,同时延长硅芯管的使用寿命。

(2)本硅芯管在内管层的内表面设置沿硅芯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当硅芯管受到冲击时,凹槽可以被压缩,从而吸收冲击,起到缓冲的作用,以提高硅芯管整体耐冲击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径向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变温标签的设置示意图。

图中:1为外管层、11为聚乙烯层、12为阻燃层、13为致密二氧化硅层、2为内管层、21为凹槽、3为插头、31为第一环状锯齿、4为插口、41为第二环状锯齿、5为变温标签、6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中未详细描述的结构、连接关系及方法,均可以理解为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

如图1-3所示,一种通信用硅芯管,包括外管层1和内管层2;两者可以通过粘接或者其他常规方式结合在一起。

外管层1为多层结构,沿径向方向而内而外设置聚乙烯层11、阻燃层12、致密二氧化硅层13。聚乙烯层11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阻燃层12采用不含磷、不含卤素的阻燃材料,如氢氧化镁;也可以采用聚碳酸丙烯酯,该物质在燃烧条件下会受热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从而稀释了硅芯管周边微环境中的氧浓度,起到阻燃的作用。致密二氧化硅层13由全氢聚硅氮烷固化得到。全氢聚硅氮烷是一种主链为Si-N键,侧链全部是H的无机聚合物。该物质可以在常温下与水和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性二氧化硅层。与普通二氧化硅层相比,全氢聚硅氮烷形成的二氧化硅层通过Si-O键形成结构稳定的单层片状结构,其表面形貌较为均匀,无气孔和裂纹的出现,使二氧化硅结构更加致密,赋予硅芯管良好的耐摩擦性能;同时致密二氧化硅层还具有防腐蚀、防水等特性,有利于提高对硅芯管内设置的光缆光纤的保护,同时延长硅芯管的使用寿命。内管层2为硅芯层,由硅垸类润滑剂制成,使管道内壁光滑,摩擦系数很小,用于光缆套管时,施工安装既方便又快捷。

内管层2(硅芯层)内壁设置有若干沿通信用硅芯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21,其的底部呈圆弧状。当硅芯管受到冲击时,凹槽21可以被压缩,从而吸收冲击,起到缓冲的作用,以提高硅芯管整体耐冲击的能力。

通信用硅芯管一端端部设置有向外突出的、中空的、圆锥台状的插头3,插头3外表面沿周向设置若干第一环状锯齿31;另一端设置向内凹陷的、中空的、与插头3形状相匹配圆锥台状的插口4,插口4内表面沿周向设置若干与第一环状锯齿31相匹配的第二环状锯齿41;插头3可以正好完全插入插口4中,且通过第一环状锯齿31和第二环状锯齿41的咬合而紧密地贴合,使两段通信用硅芯管稳定连接。第一环状锯齿31与第二环状锯齿41均为HDPE材质,可用胶接、一体成型或者其他常规方法设置。第一环状锯齿31及第二环状锯齿41均呈环形倒刺状。相比于其他结构,倒刺状的锯齿使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密封性也更加好。

通信用硅芯管外表面设置变温标签5。设置于通信用硅芯管外表面设置若干与变温标签5相匹配的标签槽(由于装配,未图示)中,并在上面覆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6,保护变温标签5,减少其磨损。变温标签5的颜色会根据温度发生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在不需要额外测温装置的情况下,可以直观的判断硅芯管所处的环境的温度情况;在过热或者过冷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简化了通信用硅芯管保养的步骤,提高了保养的效率。变温标签5沿着通信用硅芯管周向方向设置,环绕通信用硅芯管一周,该设计使操作人员在各个角度均可以观察到变温标签5。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