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板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3165发布日期:2019-08-30 22:1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偏振板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偏振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偏振板是构成液晶电视、有机el电视或智能手机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学部件之一。偏振板具有膜状的偏振子、和在偏振子上重叠的光学膜(例如保护膜)。常规的图像显示装置几乎具有四边形状的画面,因此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搭载的以往的偏振板也是四边形,其整体具有相同的偏振能力。另一方面,特殊的图像显示装置根据它们的用途或设计方面的理由而具有不规则形状,在该装置上搭载的以往的偏振板也是不规则的。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作为液晶的注入口而在偏振子的端部形成缺损部(cut-outportion)。或者,智能手表或车载仪表中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有时不得不形成用于使指针的旋转轴贯通的孔。因此,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搭载的偏振板中,也必须形成贯通孔。偏振板的用途·目的多种多样,因此根据用途·目的,预想了许多不得不在偏振板上形成缺损部或贯通孔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5532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偏振子伴随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与温度变化相伴的偏振子的收缩,形成了缺损部或贯通孔中偏振子的裂纹(crack)。特别地,容易因热冲击(剧烈的温度变化)而形成裂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偏振子的裂纹的偏振板、和包含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偏振板具有膜状的偏振子、和包含树脂固化物的树脂层,树脂层与偏振子重合,且与偏振子密合,凹状的缺损部形成于偏振子的端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偏振板具有膜状的偏振子、和包含树脂固化物的树脂层,树脂层与偏振子重合,且与偏振子密合,形成有贯通偏振子的孔。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所涉及的偏振板可以进一步具有粘合层,粘合层可以与树脂层重合,且与树脂层密合。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树脂固化物可以包含环氧系化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树脂固化物可以包含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树脂固化物可以包含(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树脂层可以是外涂层。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包含上述偏振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抑制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偏振子的裂纹的偏振板、和包含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偏振板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偏振板所具有的偏振子的顶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4中的(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具有的偏振子的顶视图,图4中的(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具有的偏振子的顶视图,图4中的(c)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具有的偏振子的顶视图,图4中的(d)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具有的偏振子的顶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具有的偏振子的顶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偏振板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针对本发明的适合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各图所示的x、y和z是指彼此正交的3个坐标轴。各坐标轴所示的方向在所有图中是共通的。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偏振板1a具有膜状的偏振子7、树脂层9、和多个光学膜(3,5,13)。偏振子7、树脂层9和光学膜(3,5,13)均为四边形。“光学膜”是指构成偏振板的膜状的构件(偏振子本身除外)。光学膜可以与层、或光学层替换。光学膜是指包含例如保护膜和脱模膜。第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光学膜(3,5,13)是指第一保护膜5、第二保护膜3、和脱模膜13(隔离膜)。即,偏振板1a具有偏振子7、第一保护膜5、树脂层9、第二保护膜3、和脱模膜13。偏振板1a还具有位于树脂层9与脱模膜13之间的粘合层11。

树脂层9与偏振子7的一个表面整体重叠,且与偏振子7的一个表面整体密合。粘合层11与树脂层9的表面整体重叠,且与树脂层9的表面整体牢固地密合。脱模膜13覆盖粘合层11的表面整体。第一保护膜5与偏振子7的另一个表面整体重叠,且粘接在偏振子7的另一个表面整体上。第二保护膜3覆盖第一保护膜5的表面整体。

树脂层9包含树脂固化物(curedresin)。树脂层9可以仅由树脂固化物组成。树脂层9是指通过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curableresincomposition)固化而形成的层。树脂层9具有三维的交联结构,因此树脂层9比光学膜(3,5,13)等树脂膜更硬。树脂层9基于交联结构或单体的组成或分子结构的区别而识别为光学膜(3,5,13)等树脂膜。

在偏振子7的端部(第一端部7e),形成凹状的缺损部7c(concavecut-outportion)。该缺损部7c贯通偏振子7、树脂层9、光学膜(3,5,13)和粘合层11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中、偏振子7、树脂层9、光学膜(3,5,13)和粘合层11中的全部。即,在偏振板1a的端面上,形成构成偏振板1a的偏振子7、树脂层9、光学膜(3,5,13)和粘合层11中的全部所共通的凹状的缺损部。从层叠方向(z轴方向)来看的偏振子7的缺损部7c的形状可以与从层叠方向来看的偏振板1a的缺损部的形状相同或相似。从层叠方向来看的偏振板1a的缺损部的形状可以视为从层叠方向来看的偏振子7的缺损部7c的形状。以下,不仅偏振子7的缺损部7c,包含缺损部7c的偏振板1a的缺损部也有时表述为“缺损部7c”。缺损部7c例如是长方形。

如以下说明那样,偏振子7容易沿着偏振子7的吸收轴线开裂。即,偏振子7的裂纹容易沿着偏振子7的吸收轴线形成。在此,吸收轴线是指可以替换为例如与偏振子7中的聚乙烯醇(pva)分子的取向方向大致平行的直线。吸收轴线是指可以替换为例如与偏振子7中聚乙烯醇中吸附的色素分子(例如聚碘或有机染料)的取向方向大致平行的直线。构成一个pva分子的多个碳原子可以替换为通过沿着吸收轴线的共有键(c-c键)而彼此键合。另一方面,在与吸收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中,pva分子彼此通过经由交联剂(例如硼酸)的交联键而键合。换言之,在与吸收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中,各pva分子所具有的羟基通过与位于pva分子间的硼酸形成氢键或氧-硼间键(o-b键),从而将pva分子彼此交联。沿着吸收轴线而形成的c-c键比沿着与吸收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而形成的交联键更牢固。因此,与吸收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偏振子7的机械强度比与吸收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偏振子7的机械强度高。换言之,与吸收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偏振子7的热收缩和与吸收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偏振子7的热收缩相比,难以引起裂纹。另一方面,在与吸收轴线垂直的方向中,形成与pva分子内的c-c键相比更弱的交联键。因此,与吸收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偏振子7的热收缩和与吸收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偏振子7的热收缩相比,容易引起裂纹。上述那样的偏振子7中的机械强度的各向异性特别容易引起在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裂纹。在缺损部7c露出的偏振子7的端面的朝向相对于偏振子7的吸收轴线并非恒定/一致,因此偏振子7伴随温度变化而收缩时,缺损部7c不会一致地收缩。其结果是,在缺损部7c露出的偏振子7的端面的局部处,容易产生应力。根据该应力,以缺损部7c作为起点的裂纹容易沿着偏振子7的吸收轴线而形成。例如,缺损部7c的深部(内部)如果在与吸收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收缩,则缺损部7c的深部中裂纹容易沿着吸收轴线而形成。此外,在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裂纹还因用于形成缺损部7c的加工而引起。与形成偏振板1a的直线端部的情况不同,在偏振板1a的端部形成凹状的缺损部7c的加工中,容易对构成偏振板1a的层叠体、特别是偏振子7施加负载。因该加工时的负载,在缺损部7c露出的偏振子7的端部容易产生微小的伤痕。该微小的伤痕在偏振子7的热收缩时容易成为裂纹的起点。

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以下说明那样,树脂层9与偏振子7密合,因此抑制了与温度变化相伴的缺损部7c处的偏振子7的裂纹。即使在伴随温度变化而收缩的偏振子7中产生了应力,与偏振子7密合的树脂层9硬且难以破裂,因此还抑制了与树脂层9密合的偏振子7的裂纹。如上所述,通过树脂层9而抑制偏振子7的裂纹的机理与树脂层9的硬度和热行为相关。根据这样的机理,不受缺损部7c的位置·朝向·形状与偏振子7的吸收轴线的位置关系影响,抑制了在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裂纹。但是,通过树脂层9而抑制偏振子7的裂纹的机理尚未阐明。抑制偏振子7的裂纹的理由不限于上述。此外,通过使偏振板1a具有树脂层9,抑制了偏振板1a(特别是缺损部7c的周围)中的漏光(亮点)和热不均。

树脂层9可以是外涂层。外涂层是指可以替换为通过将覆盖偏振子7的表面的未固化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层。例如,可以将未固化的固化性树脂直接涂在偏振子7的表面上,形成包含未固化的固化性树脂的层(未固化层),将未固化层固化,由此得到树脂层9。或者,可以在基材膜的表面上形成未固化层,将未固化层从基材膜转印至偏振子7的表面上,将转印在偏振子7的表面上的未固化层固化,由此得到树脂层9。如果使未固化层与偏振子7的表面密合,则比较软的未固化层容易在偏振子7的表面的微细凹凸中嵌入而无间隙,通过未固化层的固化而得到的树脂层9也容易在偏振子7的表面的微细凹凸中嵌入而无间隙。其结果是,产生锚固(anchor)效果,有可能通过锚固效果而容易抑制在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裂纹。

树脂层9的吸光度上升率可以为0以上且%30%以下。吸光度上升率通过下述数学式(a)而定义。

吸光度上升率(%)={(absf-absi)/absi}×100(a)。

“absf”是指浸渍处理后的树脂层9的360nm下的吸光度。浸渍处理是指在温度23℃、相对湿度60%的大气中,将树脂层9在50%碘化钾水溶液中浸渍100小时。吸光度的测定前,浸渍处理后的树脂层9的表面用纯水洗涤,纯水从树脂层9的表面擦去。“absi”是指浸渍处理前的树脂层9的360nm下的吸光度。

树脂层9的吸光度上升率越低,则树脂层9越难以吸收碘(二色性色素)。树脂层9的吸光度上升率为30%以下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了偏振子7中包含的碘(二色性色素)向树脂层9的移动,抑制因碘(二色性色素)而导致的其他层(例如ito层等导电层)的腐蚀。此外,树脂层9的吸光度上升率为30%以下的情况下,容易维持偏振板1a的光学性能。

树脂层9的吸光度上升率越低越优选。树脂层9的吸光度上升率可以为0%以上且25%以下、0%以上且20%以下、0%以上且15%以下、0%以上且10%以下、或0%以上且3%以下。树脂层9的吸光度上升率越低,则如上所述,越容易抑制偏振子7中包含的碘(二色性色素)向树脂层9的移动,容易抑制其他层(例如导电层)的腐蚀,并且容易抑制偏振板1a的光学性能的劣化。

树脂层9的光弹性系数可以为0以上且低于10-12(低于检测限)、或0以上且10-13以下。树脂层9的光弹性系数小,与其他光学膜(例如保护膜)的光弹性系数相比越小,则越容易抑制偏振板1a中的漏光(亮点)和热不均。光弹性系数可以通过相位差测定装置(椭圆偏振测定装置)而测定。作为相位差测定装置,可以使用王子计测机器(株)制的“kobra-wpr”。光弹性系数的测定中,树脂层9的尺寸被调整为2cm×10cm。并且,夹持树脂层9的两端而对树脂层9施加5~15n的应力,同时测定树脂层9的中央的相位差值(23℃/波长590nm)。根据应力和相位差值的函数的斜率,算出光弹性系数。

与偏振子7的端部(第一端部7e)平行的方向上的缺损部7c的宽度wc可以为例如2mm以上且低于600mm、或5mm以上且30mm以下。与形成有缺损部7c的端部(第一端部7e)平行的方向上的偏振子7整体的宽度w可以例如为30mm以上且600mm以下。缺损部7c的宽度wc只要例如低于偏振子7整体的宽度w即可。在缺损部7c的宽度wc为5mm以上且30mm以下的情况下,偏振子7整体的宽度w(偏振板1a整体的宽度)可以大于20mm且为160mm以下、优选大于25mm且为130mm以下、更优选大于30mm且为100mm以下、进一步优选大于30mm且为80mm以下(其中,wc<w)。缺损部7c的宽度wc与偏振子7整体的宽度w之比wc/w可以为0.03以上且低于1.0、0.10以上且低于1.0、或0.13以上且低于1.0、优选为0.15以上且低于1.0、或0.17以上且低于1.0、更优选为0.20以上且低于1.0、或0.22以上且低于1.0、进一步优选为0.30以上且低于1.0、或0.33以上且低于1.0。wc/w可以替换为缺损部7c的宽度wc与偏振板1a整体的宽度w之比。在比wc/w处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容易抑制在缺损部7c的裂纹。其理由如下所述。缺损部7c的宽度wc与偏振子7整体的宽度w相比越小,则因与温度变化相伴的偏振子7整体的收缩,容易产生扩大缺损部7c的宽度wc的力,容易在缺损部7c产生裂纹。即,wc/w越小,则在缺损部7c越容易产生裂纹。另一方面,wc/w越大(偏振子7整体的宽度w越小),则越减少了与温度变化相伴的偏振子7整体的收缩量。即,偏振子7整体的宽度w越小,则越减少了偏振子7的整体的宽度w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由于减少了与温度变化相伴的偏振子7整体的收缩量,因此难以产生扩大缺损部7c的宽度wc的力,容易抑制在缺损部7c的裂纹。但是,即使在wc/w为上述数值范围外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缺损部7c的裂纹。

与端部(第一端部7e)垂直的方向上的缺损部7c的长度dc可以例如为1mm以上且30mm以下。长度dc可以替换为与端部(第一端部7e)垂直的方向上的缺损部7c的深度。与端部(第一端部7e)垂直的方向上的偏振子7整体的长度d可以例如为30mm以上且600mm以下。偏振板1a的厚度可以例如为10μm以上且1200μm以下、1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1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或1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偏振板1a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贴合步骤和加工步骤。贴合步骤中,在长条的带状的偏振子膜的表面上形成树脂层9。此外,贴合步骤中,将偏振子膜与长条的带状的多个光学膜贴合,从而制作层叠体(第一层叠体)。长条的带状的偏振子膜是指加工·成型前的偏振子7。长条的带状的多个光学膜是指加工·成型前的光学膜(3,5,13)。后续的加工步骤中,加工第一层叠体,制作具有期望的尺寸和形状的多个层叠体(第二层叠体)。加工步骤中,可以通过例如将第一层叠体用刀刃切断,从而制作第二层叠体。加工步骤中,通过例如第一层叠体的冲裁加工,从而制作第二层叠体。加工步骤中,可以通过例如将第一层叠体用激光切断,从而制作第二层叠体。激光可以为例如co2激光或准分子激光。加工步骤中,可以例如将使用上述刀刃的切断、冲裁加工、和使用激光的切断组合,从而制作第二层叠体。将第一层叠体通过上述加工方法加工而将第一层叠体的尺寸调整为大于规定的尺寸后,可以将第一层叠体的端部用铣刀切削·研磨,由此制作第二层叠体。

加工步骤中,可以通过例如冲裁加工、或使用刀刃或激光的切断,从而在第二层叠体的第一端部7e形成凹状的缺损部7c。可以在加工步骤中制作形成有缺损部7c的第二层叠体后,进行端部加工步骤。端部加工步骤中,可以例如使用立铣刀(endmill),对包含缺损部7c的第二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切削·研磨。立铣刀是指切削加工用的铣刀中的一种。立铣刀例如用位于与其旋转轴大致平行的侧面的刀刃对包含缺损部7c的第二层叠体的端面进行切削·研磨。其结果是,对包含缺损部7c的第二层叠体的端面平滑地进行精加工。通过使用该立铣刀,能够以短时间将第二层叠体成型为具有期望的形状和尺寸的偏振板1a。即,偏振板1a的生产率提高。可以在加工步骤中冲裁出比以往更大的第一层叠体从而制作第二层叠体,接着在端部加工步骤中对第二层叠体的端面用立铣刀进行切削·研磨。其结果是,从端部加工步骤中第二层叠体去除的端部的边缘(margin)减少,抑制了端部加工步骤中的研磨屑等异物的产生,抑制了异物混入产品(偏振板1a)。

可以在加工步骤中不形成缺损部7c,在加工步骤后续的端部加工步骤中,在第二层叠体的第一端部7e形成凹状的缺损部7c。端部加工步骤中,可以通过例如对第二层叠体的端部照射上述激光从而切断端部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从而在第二层叠体中形成缺损部7c。可以通过使用上述立铣刀的端部加工步骤,在第二层叠体中形成缺损部7c。

构成树脂层9的树脂固化物可以由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构成树脂层9的树脂固化物可以由通过加热而固化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形成。构成树脂层9的树脂固化物可以包含环氧系化合物。构成树脂层9的树脂固化物可以包含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构成树脂层9的树脂固化物可以包含(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以下,针对适合于形成树脂层9(树脂固化物)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具体例进行详细说明。

<用于树脂层9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用于形成树脂层9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环氧基的环氧系化合物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通过使用包含这样的环氧系化合物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树脂层9对偏振子7示出良好的密合性,同时能够得到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等优异且耐久性能高的偏振板1a。“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环氧基的环氧系化合物”是指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环氧基且能够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的化合物。该环氧系化合物特别优选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环氧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是指以环氧系化合物为首,包括后述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和(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能够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总称。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其1: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

构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环氧系化合物可以例示出具有脂环式环的多元醇的缩水甘油基醚、脂环式环氧系化合物、脂肪族环氧系化合物、芳族环氧化合物等。

具有脂环式环的多元醇的缩水甘油基醚是将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脂环式环所键合的羟基的化合物的羟基进行缩水甘油基醚化而得到的化合物。具有脂环式环的多元醇、即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脂环式环所键合的羟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将芳族多元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加压下选择性地对芳香环进行加氢反应而得到。芳族多元醇是例如双酚a、双酚f和双酚s那样的双酚型化合物;苯酚酚醛清漆树脂、甲酚酚醛清漆树脂和羟基苯甲醛苯酚酚醛清漆树脂那样的酚醛清漆型树脂;四羟基二苯基甲烷、四羟基二苯甲酮和聚乙烯基苯酚那样的多官能型的化合物等。通过使对这些芳族多元醇的芳香环进行加氢反应而得到的脂环式多元醇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可以制成缩水甘油基醚。这些之中,作为优选的物质,可以举出氢化的双酚a的二缩水甘油基醚。

脂环式环氧系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脂环式环所键合的环氧基的化合物。“脂环式环所键合的环氧基”是指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中的桥联的氧原子-o-,该式中,m是2~5的整数。

[化1]

去除上述化学式1中的(ch2)m中的氢原子中的1个或多个的形态的基团与其他化学结构键合的化合物可以形成脂环式环氧系化合物。形成脂环式环的(ch2)m中的1个或多个氢原子也可以被甲基、乙基那样的直链状烷基适当替代。脂环式环氧系化合物之中,具有环氧环戊烷环(上述式中m=3)、环氧环己烷环(上述式中m=4)的环氧系化合物的固化物的弹性模量高,与偏振子7的密合性优异,故而更优选使用。

以下,列举脂环式环氧系化合物的具体例。以下,首先举出化合物名,接着示出与各化合物名对应的化学式。对化合物名和与其对应的化学式标记相同标记。

a:3,4-环氧环己烷甲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

b:3,4-环氧-6-甲基环己烷甲酸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酯、

c:亚乙基双(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

d:己二酸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酯、

e:己二酸双(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酯、

f:二乙二醇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醚)、

g:乙二醇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醚)、

h:2,3,14,15-二环氧-7,11,18,21-四氧杂三螺[5.2.2.5.2.2]二十一烷、

i:3-(3,4-环氧环己基)-8,9-环氧-1,5-二氧杂螺[5.5]十一烷、

j:4-乙烯基环己烯二氧化物、

k:柠檬烯二氧化物、

l:双(2,3-环氧环戊基)醚、

m:二环戊二烯二氧化物等。

[化2]

脂肪族环氧系化合物可以是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基醚。脂肪族环氧系化合物是例如1,4-丁二醇的二缩水甘油基醚、1,6-己二醇的二缩水甘油基醚、丙三醇的三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的三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基醚、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基醚、对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那样的脂肪族多元醇加成环氧烷烃(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而得到的聚醚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基醚等。

从提高偏振子7与粘合层11之间的粘接性的观点出发,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脂肪族环氧化合物优选为在分子内具有脂肪族碳原子所键合的2个氧杂环丙烷环的二官能性的环氧化合物(脂肪族二环氧化合物)。通过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含脂肪族二环氧化合物,可以得到粘度低、容易涂布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芳族环氧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芳香环的化合物。以下,列举出芳族环氧化合物的具体例。

苯酚、甲酚、丁基苯酚等具有至少1个芳香环的一元酚或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单/聚缩水甘油基醚化物、例如双酚a、双酚f、或对它们进一步加成环氧烷烃而得到的化合物的缩水甘油基醚化物、环氧酚醛清漆树脂;

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邻苯二酚等具有2个以上的酚性羟基的芳族化合物的缩水甘油基醚;

苯二甲醇、苯二乙醇、苯二丁醇等具有2个以上的醇性羟基的芳族化合物的单/聚缩水甘油基醚化物;

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等具有2个以上的羧酸的多碱酸芳族化合物的缩水甘油基酯;

苯甲酸、甲苯甲酸、萘甲酸等苯甲酸类的缩水甘油基酯;

氧化苯乙烯或二乙烯基苯的环氧化物等。

从固化性组合物的低粘度化的观点出发,芳族环氧化合物优选包含选自酚类的缩水甘油基醚、具有2个以上的醇性羟基的芳族化合物的缩水甘油基醚化物、多元酚类的缩水甘油基醚化物、苯甲酸类的缩水甘油基酯、多碱酸类的缩水甘油基酯、氧化苯乙烯或二乙烯基苯的环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此外,从提高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性的观点出发,作为芳族环氧化合物,环氧当量优选为80~500。可以单独使用一种芳族环氧化合物,也可以组合使用不同的多种芳族环氧化合物。

作为芳族环氧化合物,可以使用市售品。芳族环氧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商品名是例如デナコールex-121、デナコールex-141、デナコールex-142、デナコールex-145、デナコールex-146、デナコールex-147、デナコールex-201、デナコールex-203、デナコールex-711、デナコールex-721、オンコートex-1020、オンコートex-1030、オンコートex-1040、オンコートex-1050、オンコートex-1051、オンコートex-1010、オンコートex-1011、オンコート1012(以上为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公司制);オグソールpg-100、オグソールeg-200、オグソールeg-210、オグソールeg-250(以上为大阪ガスケミカル公司制);hp4032、hp4032d、hp4700(以上为dic公司制);esn-475v(新日铁住金化学公司制);エピコートyx8800(三菱化学公司制);マープルーフg-0105sa、マープルーフg-0130sp(日油公司制);エピクロンn-665、エピクロンhp-7200(以上为dic公司制);eocn-1020、eocn-102s、eocn-103s、eocn-104s、xd-1000、nc-3000、eppn-501h、eppn-501hy、eppn-502h、nc-7000l(以上为日本化药公司制);アデカグリシロールed-501、アデカグリシロールed-502、アデカグリシロールed-509、アデカグリシロールed-529、アデカレジンep-4000、アデカレジンep-4005、アデカレジンep-4100、アデカレジンep-4901(以上为adeka公司制);techmorevg-3101l、epox-mkr710、epox-mkr151(以上为プリンテック公司制)等。

通过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含芳族环氧化合物,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疏水性的树脂,由此所得固化物层(树脂层9)也能够具有疏水性。其结果是,抑制了在高温高湿下从外部向偏振板1a内的水分的侵入,有效地抑制了偏振子7中包含的二色性色素(碘)的移动。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环氧系化合物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从得到对偏振子7的密合性优异的树脂层9的观点出发,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至少包含脂环式环氧系化合物。

环氧系化合物的含量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可以为30~100重量%、优选为35~70重量%、更优选为40~60重量%。如果环氧系化合物的含量低于30重量%,则存在与偏振子7的密合性降低的倾向。

此外,可以向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添加上述环氧系化合物,从而配合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通过添加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能够降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加快固化速度。进一步,还期待防止固化膜的黄变、提高光学耐久性的效果。

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4元环醚的化合物。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是例如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苯酚酚醛清漆氧杂环丁烷等。能够容易地获取这些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市售品。例如,由东亚合成(株)销售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商品名为“アロンオキセタンoxt-101”、“アロンオキセタンoxt-121”、“アロンオキセタンoxt-211”、“アロンオキセタンoxt-221”、“アロンオキセタンoxt-212”等。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的配合量没有特别限定,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总量为基准计,可以为70重量%以下、优选为10~50重量%。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组成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的总量100质量%(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整体),优选为

35~70质量%的(a1)具有2个以上的氧杂环丁烷基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0~40质量%的(a2)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脂肪族环氧化合物,

15~50质量%的(a3)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和

0~20质量%的(a4)具有1个以上的芳香环的芳族环氧化合物。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含有氧杂环丁烷化合物(a)和脂环式环氧化合物(b1)的情况下,脂环式环氧化合物(b1)的含量(wb1)相对于氧杂环丁烷化合物(a)的含量(wa)的质量比(wb1/wa)优选为0.05~1.5。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含有氧杂环丁烷化合物(a)和脂肪族环氧化合物(b2)的情况下,脂肪族环氧化合物(b2)的含量(wb2)相对于氧杂环丁烷化合物(a)的含量(wa)的质量比(wb2/wa)优选为0.1~0.5。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含有氧杂环丁烷化合物(a)和芳族环氧化合物(b3)的情况下,芳族环氧化合物(b3)的含量(wb3)相对于氧杂环丁烷化合物(a)的含量(wa)的质量比(wb3/wa)优选为0.1~1.5。

(聚合引发剂1: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包含环氧系化合物、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那样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况下,其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配合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通过使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能够在常温下形成树脂层9,因此考虑因偏振子7的耐热性、膨胀而导致的应变的需要减少,容易使偏振子7与树脂层9密合。此外,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因光而起催化剂作用,因此即使混合于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保存稳定性、作业性也优异。

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通过照射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电子射线那样的活性能量射线,产生阳离子物种或路易斯酸,引发环氧系化合物和/或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从作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对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赋予潜在性。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中,有例如芳族重氮盐;芳族碘鎓盐、芳族锍盐那样的鎓盐;铁-芳烃络合物等。

芳族重氮盐的具体例如下所述。

六氟锑酸重氮苯、

六氟磷酸重氮苯、

六氟硼酸重氮苯等。

芳族碘鎓盐的具体例如下所述。

二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

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

二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

双(4-壬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等。

芳族锍盐的具体例如下所述。

三苯基锍六氟磷酸盐、

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

三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

4,4'-双(二苯基磺酰鎓基)二苯基硫醚双(六氟磷酸)盐、

4,4'-双[二(β-羟基乙氧基)苯基磺酰鎓基]二苯基硫醚双六氟锑酸盐、

4,4'-双[二(β-羟基乙氧基)苯基磺酰鎓基]二苯基硫醚双(六氟磷酸)盐、

7-[二(对甲苯甲酰基)磺酰鎓基]-2-异丙基噻吨酮六氟锑酸盐、

7-[二(对甲苯甲酰基)磺酰鎓基]-2-异丙基噻吨酮四(五氟苯基)硼酸盐、

4-苯基羰基-4'-二苯基磺酰鎓基二苯基硫醚六氟磷酸盐、

4-(对叔丁基苯基羰基)-4'-二苯基磺酰鎓基二苯基硫醚六氟锑酸盐、

4-(对叔丁基苯基羰基)-4'-二(对甲苯甲酰基)磺酰鎓基二苯基硫醚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

此外,作为铁-芳烃络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下述那样的化合物。

二甲苯-环戊二烯基铁(ii)六氟锑酸盐、

异丙苯-环戊二烯基铁(ii)六氟磷酸盐、

二甲苯-环戊二烯基铁(ii)三(三氟甲基磺酰基)甲基化物等。

能够容易地获取这些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市售品。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市售品的商品名为“カヤラッドpci-220”和“カヤラッドpci-620”[以上为日本化药(株)制]、“アデカオプトマーsp-150”和“アデカオプトマーsp-170”[以上为(株)adeka制]、“uvacure1590”[ダイユニット·サイテック(株)制]、“ci-5102”、“cit-1370”、“cit-1682”、“cip-1866s”、“cip-2048s”和“cip-2064s”[以上为日本曹达(株)制]、“dpi-101”、“dpi-102”、“dpi-103”、“dpi-105”、“mpi-103”、“mpi-105”、“bbi-101”、“bbi-102”、“bbi-103”、“bbi-105”、“tps-101”、“tps-102”、“tps-103”、“tps-105”、“mds-103”、“mds-105”、“dts-102”和“dts-103”[以上为みどり化学(株)制]、“uvi-6990”[ユニオンカーバイド公司制]、“pi-2074”[ローディア公司制]等。

这些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之中,特别是芳族锍盐在300nm以上的波长区域中也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因此固化性优异,能够给出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与偏振子7的良好的密合性的固化物,故而优选使用。

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相对于包含环氧系化合物和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总计100重量份,可以为0.5~20重量份、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重量份。如果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少,则固化变得不充分,存在使机械强度、树脂层9与偏振子7的密合性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如果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过多,则固化物中的离子性物质增加,由此有可能固化物的吸湿性变高、耐久性能降低。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2: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除了上述环氧系化合物等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之外,还可以含有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能够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聚合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此外,还可以仅以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从而构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适合使用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应予说明,(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是指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皆可,除此之外,本说明书中,称(甲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等时的“(甲基)”也为相同含义。

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包括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使2种以上的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且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等。以下,具体说明这些单体、低聚物,但它们除了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期望组合使用2种以上。2种以上的组合包括单体彼此的组合、和低聚物彼此的组合,除此之外,还包括1种或2种以上的单体与1种或2种以上的低聚物的组合。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有在分子内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在分子内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具体例如下所述。

(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或(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

(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

(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酯、

(甲基)丙烯酸苯甲酯、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

(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2-氨基乙酯、

乙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

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

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

此外,在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同时还具有羧基的化合物也能够形成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具有羧基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具体例如下所述。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

(甲基)丙烯酸2-羧基乙酯、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丁二酸、

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偏苯三甲酸等。

有各种各样的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代表性的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聚氧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类、卤素取代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脂肪族多元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类、氢化二环戊二烯或三环癸烷二烷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类、二氧杂环己烷二醇或二氧杂环己烷二烷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类、双酚a或双酚f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类、双酚a或双酚f的环氧二(甲基)丙烯酸酯类等。

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具体例如下所述。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

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二(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

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聚四亚甲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2,2-双[4-{2-(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

2,2-双[4-{2-(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环己基]丙烷、

氢化二环戊二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

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3-二氧杂环己-2,5-二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别名:二氧杂环己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羟基特戊醛与三羟甲基丙烷的缩醛化合物[化学名:2-(2-羟基-1,1-二甲基乙基)-5-乙基-5-羟基甲基-1,3-二氧杂环己烷]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1,3,5-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也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代表性的是3元以上的脂肪族多元醇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其具体例如下所述。

丙三醇三(甲基)丙烯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

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

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

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

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

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

除此之外,3元以上的卤素取代多元醇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的三(甲基)丙烯酸酯、1,1,1-三[2-{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丙烷、1,3,5-三[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等也能够形成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另一方面,(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是例如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等。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是指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同时还具有氨基甲酸酯键(-nhcoo-)的化合物。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可以是例如在分子内分别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和1个羟基的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与多异氰酸酯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产物。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可以是例如使多元醇类与多异氰酸酯反应而得到的含末端异氰酸根合基的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以及在分子内分别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和1个羟基的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产物。

上述氨基甲酸酯化反应中使用的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具体例如下所述。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

(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

(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

(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

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

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

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

供于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的多异氰酸酯的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赖氨酸二异氰酸酯、

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

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

将芳族二异氰酸酯类加氢而得到的化合物、例如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

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

二苯甲基苯三异氰酸酯、

使这些之中的二异氰酸酯类多聚化而得到的多异氰酸酯等。

此外,用于通过与多异氰酸酯的反应而制造含末端异氰酸根合基的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多元醇类可以是脂肪族和脂环式的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脂肪族和脂环式的多元醇是例如1,4-丁二醇、1,6-己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二(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二羟甲基庚烷、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丙三醇、氢化双酚a等。

聚酯多元醇是通过使上述多元醇类与多元羧酸或其酸酐进行脱水缩合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多元羧酸和其酸酐的具体例有丁二酸(酐)、己二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多元羧酸可以不是酸酐。

聚醚多元醇可以是聚亚烷基二醇,此外,也可以是通过使上述多元醇类或双酚类与环氧烷烃反应而得到的聚氧亚烷基改性多元醇。

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是指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同时还具有酯键的化合物。通过(甲基)丙烯酸、多元羧酸或其酸酐、和多元醇的脱水缩合反应,可以得到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脱水缩合反应中使用的多元羧酸或其酸酐的具体例是丁二酸(酐)、己二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也可以不是多元羧酸的酸酐。此外,脱水缩合反应中使用的多元醇的具体例是1,4-丁二醇、1,6-己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二(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二羟甲基庚烷、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丙三醇、氢化双酚a等。

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是指通过聚缩水甘油基醚与(甲基)丙烯酸的加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该加成反应中使用的聚缩水甘油基醚的具体例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三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等。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之中,从密合性和弹性模量均优异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以下的式(i)~(iv)所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

[化3]

上述式(i)和(ii)中,q1和q2彼此独立地表示(甲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q1或q2为(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的情况下,其烷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可以具有1~10的碳原子数,一般而言为1~6左右的碳原子数即充分。此外,式(ii)中,q是氢或碳原子数1~10的烃基,该烃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典型而言可以为烷基。该情况下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也为1~6左右即充分。

另一方面,上述式(iii)中,r1、r2和r3彼此独立地表示(甲基)丙烯酰氧基,式(iv)中,r表示羟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式(i)所示的化合物是氢化二环戊二烯或三环癸烷二烷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是氢化二环戊二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式(i)中,q1和q2两者相同且为(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式(i)中,q1和q2两者相同且为(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的化合物]等。

式(ii)所示的化合物是二氧杂环己烷二醇或二氧杂环己烷二烷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作为式(ii)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为1,3-二氧杂环己-2,5-二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别名:二氧杂环己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式(ii)中,q1和q2两者相同且为(甲基)丙烯酰氧基,q和h相同的化合物]、羟基特戊醛与三羟甲基丙烷的缩醛化合物[化学名:2-(2-羟基-1,1-二甲基乙基)-5-乙基-5-羟基甲基-1,3-二氧杂环己烷]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式(ii)中,q1为(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q2为2-(甲基)丙烯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q为乙基的化合物]等。

式(iii)所示的化合物是1,3,5-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的三丙烯酸酯或三甲基丙烯酸酯。此外,式(iv)所示的化合物是季戊四醇的三或四(甲基)丙烯酸酯,其具体例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优选至少与环氧系化合物组合使用。(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的含量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整体的量为基准计可以为70重量%以下、优选为35~70重量%、特别优选为40~60重量%。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之中,如果(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70重量%,则存在与偏振子7的密合性降低的倾向。

(聚合引发剂2: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在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那样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况下,作为聚合引发剂,优选配合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只要能够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开始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固化,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物质。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是苯乙酮、3-甲基苯乙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和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那样的苯乙酮系引发剂;二苯甲酮、4-氯二苯甲酮和4,4'-二氨基二苯甲酮那样的二苯甲酮系引发剂;苯偶姻丙基醚和苯偶姻乙基醚那样的苯偶姻醚系引发剂;4-异丙基噻吨酮那样的噻吨酮系引发剂;除此之外还有氧杂蒽、芴酮、樟脑醌、苯甲醛、蒽醌等。

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那样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100重量份,可以为0.5~20重量份、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重量份。如果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量少,则固化变得不充分,存在机械强度、树脂层9与偏振子7的密合性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如果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量过多,则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量相对变少,树脂层9的耐久性能有可能降低。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而进一步含有光增敏剂。通过使用光增敏剂,阳离子聚合和/或自由基聚合的反应性提高,能够提高树脂层9的机械强度、树脂层9与偏振子7的密合性。光增敏剂是例如羰基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过硫化物、氧化还原系化合物、偶氮化合物、二偶氮化合物、卤化合物、光还原性色素等。光增敏剂是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和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那样的苯偶姻衍生物;二苯甲酮、2,4-二氯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和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那样的二苯甲酮衍生物;2-氯噻吨酮和2-异丙基噻吨酮那样的噻吨酮衍生物;2-氯蒽醌和2-甲基蒽醌那样的蒽醌衍生物;n-甲基吖啶酮和n-丁基吖啶酮那样的吖啶酮衍生物;除此之外还有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苯偶酰、芴酮、氧杂蒽、铀化合物等。这些光增敏剂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的光增敏剂。光增敏剂的含量相对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整体100重量份,可以为0.1~20重量份。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任选成分)

此外,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用于对偏振板赋予抗静电性能的抗静电剂。抗静电剂可以是例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上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外的具有有机阳离子的离子性化合物、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外的具有有机阴离子的离子性化合物、导电性无机颗粒、导电性高分子等。这些抗静电剂的配合比例根据期望的特性而适当决定。抗静电剂的配合比例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整体作为100重量份,可以为0.1~20重量份左右。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还可以配合在高分子材料中通常使用的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酚系、胺系那样的一次抗氧化剂、硫系的二次抗氧化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hals)、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苯甲酸酯系那样的紫外线吸收剂等。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还可以配合流平剂。在将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偏振子7或基材膜上时,在偏振子7、基材膜上的涂布性差的情况下、在固化物的表面性差的情况下,通过配合流平剂,能够改善这些问题。流平剂可以是硅酮系流平剂、氟系流平剂、聚醚系流平剂、丙烯酸共聚物系流平剂、钛酸酯系流平剂。这些流平剂各自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流平剂的配合比例相对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100重量份,可以为0.01~1重量份、优选为0.1~0.7重量份、更优选为0.2~0.5重量份。如果流平剂的配合量少,则难以充分发挥涂布性、表面性的改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其配合量过多,则有时使偏振子7与树脂层9的密合性降低。

此外,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可以配合微粒、例如二氧化硅微粒。通过配合微粒、特别是二氧化硅微粒,能够进一步提高所得树脂层9的硬度和机械强度。二氧化硅微粒可以以例如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液状物形式配合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在使用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二氧化硅微粒的情况下,有机溶剂中的二氧化硅浓度可以为例如20~40重量%左右。

二氧化硅微粒可以在其表面具有羟基、环氧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等反应性官能团。二氧化硅微粒的粒径可以通常为100nm以下、优选为5~50nm左右。如果微粒的粒径大于100nm,则存在难以得到光学透明的树脂层9的倾向。

二氧化硅微粒的配合比例相对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100重量份可以为5~250重量份、优选为10~100重量份。如果微粒的配合量少,则难以充分发挥通过添加其而得到的树脂层9的硬度提高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微粒的配合量过多,则有时使偏振子7与树脂层9的密合性降低,此外,有时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微粒的分散稳定性降低、或使其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过度上升。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而含有溶剂。溶剂根据构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分的溶解性而适当选择。溶剂是正己烷、环己烷那样的脂肪族烃类;甲苯、二甲苯那样的芳族烃类;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和丁醇那样的醇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和环己酮那样的酮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那样的酯类;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和丁基溶纤剂那样的溶纤剂类;二氯甲烷、氯仿那样的卤代烃类等。溶剂的配合比例从基于成膜性等加工方面的目的而调整粘度等观点出发,适当决定。

偏振子7可以是通过拉伸、染色和交联等步骤而制作的膜状的聚乙烯醇系树脂(pva膜)。偏振子7的详情如下所述。

例如,首先将pva膜沿着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拉伸。沿着单轴方向拉伸的偏振子7的二色比存在高的倾向。接着拉伸后,使用染色液,将pva膜通过碘、二色性色素(聚碘)或有机染料进行染色。染色液可以包含硼酸、硫酸锌、或氯化锌。染色前,可以将pva膜进行水洗。通过水洗,从pva膜的表面去除污脏和抗粘连剂。此外,通过水洗而将pva膜溶胀的结果是,容易抑制染色的不均(不均匀染色)。将染色后的pva膜为了进行交联而用交联剂的溶液(例如硼酸的水溶液)处理。利用交联剂处理后,将pva膜水洗,接着干燥。经过以上的流程,得到偏振子7。聚乙烯醇系树脂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而得到。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可以是例如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或乙酸乙烯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除了乙烯之外,还可以是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或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类。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被醛类改性。经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是例如部分甲醛化聚乙烯醇、聚乙烯基缩醛、或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是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聚烯系取向膜。拉伸前可以进行染色,也可以在染色液中进行拉伸。经拉伸的偏振子7的长度可以是例如拉伸前的长度的3~7倍。

偏振子7的厚度可以是例如50μm以下、30μm以下、15μm以下、10μm以下、或8μm以下。偏振子7越薄,则越抑制了与温度变化相伴的偏振子7本身的收缩,抑制了偏振子7本身的尺寸的变化。其结果是,应力难以作用于偏振子7,容易抑制偏振子7中的裂纹。此外,从膜(偏振子7)的处理性的观点出发,偏振子7的厚度通常可以为1μm以上、可以为4μm以上。

第一保护膜5只要是具有透光性的热塑性树脂即可,可以是光学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第一保护膜5的树脂可以是例如链状聚烯烃系树脂、环状烯烃聚合物系树脂(cop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链状聚烯烃系树脂可以是例如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那样的链状烯烃的均聚物。链状聚烯烃系树脂可以是包含二种以上的链状烯烃的共聚物。

环状烯烃聚合物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可以是例如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或环状烯烃的加成聚合物。环状烯烃聚合物系树脂可以是例如环状烯烃与链状烯烃的共聚物(例如无规共聚物)。构成共聚物的链状烯烃可以是例如乙烯或丙烯。环状烯烃聚合物系树脂可以是将上述聚合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而得到的接枝聚合物、或它们的氢化物。环状烯烃聚合物系树脂可以是例如使用降冰片烯或多环降冰片烯系单体等降冰片烯系单体而得到的降冰片烯系树脂。

纤维素酯系树脂可以是例如纤维素三乙酸酯(三乙酰基纤维素(tac))、纤维素二乙酸酯、纤维素三丙酸酯或纤维素二丙酸酯。可以使用这些共聚物。可以使用羟基中的一部分被其他取代基修饰而得到的纤维素酯系树脂。

可以使用除了纤维素酯系树脂之外的聚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可以是例如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与多元醇的缩聚体。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可以是二羧酸或其衍生物。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可以是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萘二甲酸二甲酯。多元醇可以是例如二醇。多元醇可以是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或环己烷二甲醇。

聚酯系树脂可以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三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聚三亚甲基萘二甲酸酯、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酯、或聚萘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酯。

聚碳酸酯系树脂是经由碳酸酯基而将聚合单元(单体)键合得到的聚合物。聚碳酸酯系树脂可以是具有经修饰的聚合物骨架的改性聚碳酸酯,也可以是共聚聚碳酸酯。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是例如聚(甲基)丙烯酸酯(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例如ms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具有脂环族烃基的化合物的共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烯基酯共聚物等)。

第一保护膜5可以包含选自润滑剂、增塑剂、分散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和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

第一保护膜5的厚度可以是例如5μm以上且90μm以下、5μm以上且80μm以下、或5μm以上且50μm以下。

树脂层9的厚度可以是例如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1μm以上且10μm以下、或1μm以上且5μm以下。树脂层9的厚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二色性色素从偏振子7向其他层(例如粘合层11)的移动。树脂层9的厚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的情况下,能够使固化性组合物充分固化。

第一保护膜5如相位差膜或亮度提高膜那样,可以是具有光学功能的膜。例如,通过将包含上述热塑性树脂的膜拉伸、或在该膜上形成液晶层等,可以得到赋予了任意的相位差值的相位差膜。

第一保护膜5可以经由粘接层而贴合在偏振子7上。粘接层可以包含聚乙烯醇等水系粘接剂,可以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是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的树脂。活性能量射线可以是例如紫外线、可见光、电子射线、或x射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可以是紫外线固化性树脂。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可以是一种树脂,也可以包含多种树脂。例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可以包含阳离子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或自由基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可以包含用于引发上述固化性化合物的固化反应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或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阳离子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可以是例如环氧系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环氧基的化合物)、或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可以是例如(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的固化性化合物可以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双键的乙烯基系化合物。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可以根据需要而包含阳离子聚合促进剂、离子捕捉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粘剂、热塑性树脂、填充剂、流动调整剂、增塑剂、消泡剂、抗静电剂、流平剂、或溶剂等。

粘合层11可以包含例如丙烯酸系压敏型粘接剂、橡胶系压敏型粘接剂、硅酮系压敏型粘接剂、或氨基甲酸酯系压敏型粘接剂等压敏型粘接剂。粘合层11的厚度可以是例如2μm以上且500μm以下、2μm以上且200μm以下、或2μm以上且50μm以下。

构成第二保护膜3的树脂可以与作为构成第一保护膜5的树脂而列举的上述树脂相同。第二保护膜3的厚度可以是例如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构成脱模膜13的树脂可以与作为构成第一保护膜5的树脂而列举的上述树脂相同。脱模膜13的厚度可以是例如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el显示装置等。例如如图3所示那样,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30a具有液晶单元10、和在液晶单元10的一个表面(第一表面)上重叠的偏振板1aa(第一偏振板)。图3所示的偏振板1aa除了不具有脱模膜13和第二保护膜3之外,与图1所示的偏振板1a相同。偏振板1aa(第一偏振板)经由粘合层11而贴合在液晶单元10的第一表面上。偏振板1aa(正面侧偏振板)具有:在液晶单元10的第一表面上重叠的粘合层11、在粘合层11上重叠的树脂层9、在树脂层9上重叠的偏振子7、和在偏振子7上重叠的第一保护膜5。另一偏振板(背面侧偏振板)可以贴合在液晶单元10的第二表面上。液晶单元10、偏振板1aa(正面侧偏振板)、和另一偏振板(背面侧偏振板)可以构成一个液晶面板20a。液晶面板20a、和背光(面光源装置)其他构件构成液晶显示装置30a。背光其他构件在图3中省略。

如图3所示那样,在树脂层9配置在偏振子7与液晶单元10之间的情况下,抑制了偏振子7中的碘化学损伤液晶单元10。其理由在于,偏振子7中的碘在偏振子7的树脂层9侧的表面析出的情况下,碘向液晶单元10的移动被树脂层9抑制。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针对第二实施方式固有的事项(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进行说明。以下未说明的事项中,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

第二实施方式中,替代凹向上的缺损部,形成贯通偏振子的孔。例如,如图6所示那样,偏振板1b具有膜状的偏振子7、树脂层9、第一保护膜5、第二保护膜3、粘合层11和脱模膜13,在偏振板1b中,形成贯通偏振板1b整体的孔(贯通孔21)。贯通孔21与偏振板1b的表面(xy平面)大致垂直,与偏振板1b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大致平行。与偏振板1b的表面平行的方向(xy平面方向)中的贯通孔21的形状例如如图6所示,是圆。但是,贯通孔21的形状没有限定。例如,贯通孔21的形状可以是四边形或三角形等多边形,也可以是椭圆形。

树脂层9与偏振子7的一个表面整体重叠,且与偏振子7的一个表面整体密合。粘合层11与树脂层9的表面整体重叠,且与树脂层9的表面整体牢固地密合。脱模膜13覆盖粘合层11的表面整体。第一保护膜5与偏振子7的另一个表面整体重叠,且粘接在偏振子7的另一个表面整体上。第二保护膜3覆盖第一保护膜5的表面整体。

在贯通孔21的内侧露出的偏振子7的端面的朝向相对于偏振子7的吸收轴线并非恒定/一致,因此偏振子7在伴随温度变化而收缩时,贯通孔21不会一致地收缩。其结果是,在贯通孔21的内侧露出的偏振子7的端面的局部处容易产生应力。通过该应力,容易沿着偏振子7的吸收轴线而形成以贯通孔21的内侧作为起点的裂纹。此外,贯通孔21中的偏振子7的裂纹也因用于形成贯通孔21的加工而产生。在偏振板1b中形成贯通孔21的加工中,容易对构成偏振板1b的层叠体、特别是偏振子7施加负载。通过该加工时的负载,在贯通孔21的内侧露出的偏振子7的端部处容易产生微小的伤痕。该微小的伤痕在偏振子7的热收缩时容易成为裂纹的起点。但是,树脂层9与偏振子7密合,因此抑制了与温度变化相伴的贯通孔21处的偏振子7的裂纹。抑制贯通孔21处的偏振子7的裂纹的机理与抑制在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裂纹的机理相同。此外,通过使偏振板1b具有树脂层9,抑制了偏振板1b(特别是贯通孔21的周围)中的漏光(亮点)和热不均。

贯通孔21的形成方法没有限定。上述加工步骤中,可以在第二层叠体中形成贯通孔21。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冲头和模头的加压加工(打抜き加工)、或利用钻的切削加工,在第二层叠体中形成贯通孔21。可以通过对第二层叠体的表面照射激光,在第二层叠体中形成贯通孔21。例如,可以通过使用co2激光等的加工(热加工)或使用准分子激光的加工(烧蚀加工),在第二层叠体中形成贯通孔21。可以用立铣刀研磨贯通孔21的内壁。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

例如,可以在偏振子和偏振板中形成多个凹状的缺损部。可以在偏振子和偏振板中形成多个贯通孔。可以在偏振子和偏振板中形成凹状的缺损部和贯通孔两者。可以仅在偏振子中形成凹状的缺损部。可以形成仅贯通偏振子的孔。

构成偏振板的光学膜的种类、数量和层叠的顺序没有限定。

例如,偏振子可以在包含树脂固化物的一对树脂层之间夹持。即,可以是包含树脂固化物的第一树脂层与偏振子的第一表面重叠、且第一树脂层与偏振子的第一表面密合,也可以是包含树脂固化物的第二树脂层与偏振子的第二表面(裏面)重叠、且第二树脂层与偏振子的第二表面密合。

可以是包含树脂固化物的树脂层与偏振子的第一表面重叠、且树脂层与偏振子的第一表面密合,也可以是粘合层与偏振子的第二表面重叠、且粘合层与偏振子的第二表面密合。

偏振板1a或偏振板1b可以不具有第二保护膜3和脱模膜13之中的一者或两者。例如,第二保护膜3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可以从偏振板1a或偏振板1b上剥离而去除。即,第二保护膜3可以是暂时的保护膜。脱模膜13也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可以从偏振板1a上剥离而去除。

脱模膜可以经由粘合层而配置在偏振板的两面上。

偏振板所具有的光学膜可以是反射型偏振膜、带有防眩功能的膜、带有表面反射防止功能的膜、反射膜、半透过反射膜、视野角补偿膜、光学补偿层、触控传感器层、抗静电层或防污层。

偏振板可以进一步具有硬涂层。例如,偏振板1a或偏振板1b的变形例中,硬涂层可以位于第一保护膜5与第二保护膜3之间。即,硬涂层可以直接与第一保护膜5的表面重叠。在该情况下,第一保护膜5可以包含三乙酰基纤维素。

硬涂层是由例如在表面上设有微细凹凸形状的丙烯酸系树脂膜构成的层。硬涂层例如可以由含有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的涂膜形成。对该涂膜可以使用按压在具有凹凸形状的辊上的方法(例如压花法等)。形成不含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的涂膜后,对该涂膜可以使用按压在具有凹凸形状的辊上的方法。无机微粒可以是例如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铝溶胶、铝硅酸盐、氧化铝-二氧化硅复合氧化物、高岭土、滑石、云母、碳酸钙、磷酸钙等。此外,有机微粒(树脂颗粒)可以是例如交联聚丙烯酸颗粒、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颗粒、交联聚苯乙烯颗粒、交联聚甲基甲基丙烯酸酯颗粒、硅酮树脂颗粒、聚酰亚胺颗粒等。用于分散无机微粒或有机微粒的粘接剂成分选自形成高硬度(硬涂)的材料即可。粘接剂成分可以是例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电子射线固化性树脂等。从生产率、硬度等观点出发,作为粘接剂成分,优选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硬涂层的厚度可以是例如2μm以上且30μm以下、或3μm以上且30μm以下。

偏振板和缺损部各自的形状可以是根据用途的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如图4中的(a)所示那样,缺损部7c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如图4中的(b)所示那样,缺损部7c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缺损部7c的形状可以是除了四边形和三角形之外的其他多边形。如图4中的(c)所示那样,偏振子7的外缘(第一端部7e和第二端部17e)可以是圆形。如图4中的(d)所示那样,可以在缺损部7c的深部(角落部)形成倒角部(chamferedpart)7c3和倒角部7c4。位于缺损部7c的两端的角部7c1和角部7c2也可以进行倒角。位于偏振子7的外缘的外角部(outsidecorner)cr1、外角部cr2、外角部cr3和外角部cr4也可以进行倒角。上述倒角例如可以通过立铣刀所用的缺损部和外缘的切削·研磨而进行。图4中的(a)、图4中的(b)、图4中的(c)和图4中的(d)所示的偏振子7各自的形状视为具有各个偏振子7的偏振板的形状。换言之,图4中的(a)、图4中的(b)、图4中的(c)和图4中的(d)所示的各偏振子7中形成的缺损部7c的形状视为具有各偏振子7的偏振板中形成的缺损部的形状。如图4中的(d)所示那样,通过对缺损部7c的深部进行倒角,容易抑制在缺损部7c的裂纹。图4中的(d)所示的倒角部7c3和倒角部7c4可以替换为缺损部的曲面状的深部(角落部)。缺损部7c的曲面状的深部(角落部)的曲率半径越大,则越容易抑制在缺损部7c的裂纹。例如,通过使缺损部7c的曲面状的深部(角落部)的曲率半径为0.07mm以上,容易抑制在缺损部7c的裂纹。缺损部7c的曲面状的深部(角落部)的曲率半径只要为例如0.07mm以上且30mm以下、或0.07mm以上且10mm以下、优选为0.09mm以上且30mm以下、或0.09mm以上且10mm以下即可。

可以是偏振子的外缘中的一部分是直线状、且偏振子的外缘中的其余部分为曲线状。可以是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中的一部分为直线状、且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中的其余部分为曲线状。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可以仅由一个以上的直线(一个以上的边)组成。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6e可以仅由曲线组成。可以是偏振子7的第二端部17e中的一部分为直线状、且偏振子7的第二端部17e中的其余部分为曲线状。偏振子7的第二端部17e可以仅由一个以上的直线(一个以上的边)组成。偏振子7的第二端部17e可以仅由曲线组成。偏振子和偏振板各自的形状可以为除了四边形之外的多边形。偏振子和偏振板各自的形状可以为例如椭圆形。树脂层9和各光学膜(3,5,13)各自的形状可以与偏振子7的形状大致相同。

此外,根据本发明,还能够抑制在缺损部7c或贯通孔21的周边的漏光。例如,在偏振板1a或1b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上的情况下,将脱模膜13从偏振板1a或1b上剥离,经由粘合层11而将偏振板1a或1b贴合在液晶单元的表面上。如果液晶显示装置运转,则因在液晶显示装置内产生的热(例如因背光而引起的热),偏振子7沿着其吸收轴方向大幅收缩。假如替代树脂层9,在保护膜与偏振子7的表面直接重叠的情况下,伴随偏振子7的大的热收缩,保护膜本身中也产生应变,产生相位差。在产生相位差的部分中,漏光,在产生相位差的部分中观察到不均匀。这样的漏光使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品质降低。特别是根据上述理由,应力容易集中于在缺损部7c或贯通孔21的周边,容易在缺损部7c或贯通孔21的周边发生漏光。上述相位差依赖于产生相位差的部位处的各层的厚度或光弹性系数。例如,伴随保护膜的厚度的增加、或保护膜的光弹性系数的增加,容易产生相位差。因此,通过将与以往的保护膜相比更薄、且光弹性系数更小的树脂层9(例如厚度为0.5~10μm的树脂层9)配置于偏振子7与液晶单元之间,能够抑制在缺损部7c或贯通孔21的周边的漏光。上述那样的效果可以通过例如使用偏振板1a或1b的耐久性试验(特别是高温下的耐热性试验)而确认。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制作由偏振子膜(切断前的偏振子7)、树脂层9、3张的光学膜(3,5,13)和压敏型的粘合层11构成的长方形状的第一层叠体。第一层叠体具有脱模膜13、在脱模膜13整体上重叠的粘合层11、在粘合层11整体上重叠的树脂层9、在树脂层9整体上重叠的偏振子膜(7)、在偏振子膜(7)整体上重叠的第一保护膜5、和在第一保护膜5整体上重叠的第二保护膜3。作为偏振子膜(7),使用经拉伸且经染色的膜状的聚乙烯醇。

树脂层9按照以下的流程制作。作为未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通过以下述配合比混合二种环氧系化合物(下述的化合物a和b)、一种氧杂环丁烷系化合物(下述的化合物c)、和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下述的化合物d),从而制备混合物。将该混合物涂布在pet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未固化层(树脂层9的前体)。按顺序层叠偏振子膜(7)、第一保护膜5和第二保护膜3,形成层叠体。接着,在偏振子膜(7)的表面(未重叠第一保护膜5的表面)上,贴合在pet基材上形成的未固化层。接着,对未固化层照射紫外线(uvb)。紫外线的照度调整为400mj/cm2。照射紫外线后,通过将pet基材从树脂层9上剥离,得到在偏振子膜(7)的表面整体重叠、与偏振子的表面整体牢固密合的树脂层9。

<未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中包含的各化合物和其配合比>

化合物a: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株式会社ダイユニット制的“セロキサイド2021p”)

化合物a的配合比:35质量份

化合物b:2-[4-(2,3-环氧丙氧基)苯基]-2-[4-[1,1-双[4-([2,3-环氧丙氧基]苯基]乙基]苯基]丙烷((株)プリンテック公司制的“techmorevg3101l”)

化合物b的配合比:15质量份

化合物c: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东亚合成(株)制的“アロンオキセタンoxt-221”)

化合物c的配合比:50质量份

化合物d:三苯基锍六氟磷酸盐

化合物d的配合比:2.25质量份。

作为第一保护膜5,使用三乙酰基纤维素(tac)膜。与第二保护膜3相对的第一保护膜5的表面整体被硬涂层覆盖。第一保护膜5经由水系粘接剂而粘接在偏振子膜(7)上。作为第二保护膜3,使用pet保护膜。作为脱模膜13,使用pet隔离膜。脱模膜13的厚度为38μm。粘合层11的厚度为20μm。树脂层9的厚度为3μm。偏振子7的厚度为7μm。包含硬涂层的第一保护膜5整体的厚度为32μm。第二保护膜3的厚度为58μm。水系粘接剂的厚度为50nm。

用切割机切断上述第一层叠体,制作更小的矩形状的第二层叠体。使第二层叠体吸附在样品台上并固定。对经固定的第二层叠体的外缘照射co2激光,由此在第二层叠体的横边(第一端部)形成凹状的缺损部。形成缺损部时,对缺损部的深部(内)倒角。经过以上的步骤,得到实施例1的偏振板。co2激光的输出功率设定为20w。co2激光的激发波长为10.4μm。

所得偏振板的形状与图5所示的偏振子7的形状相同。即,图5所示的偏振子7是按照上述流程制作的偏振板所具有的偏振子。在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第二层叠体的横边)形成的缺损部7c的深部(深)为半圆。缺损部7c的深部的曲率半径r为2mm。与第一端部7e平行的方向上的缺损部7c的宽度wc为上述曲率半径r的2倍、即4mm。与第一端部7e垂直的方向上的缺损部7c的深度dc为10mm。形成有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整体的宽度w为60mm。即,偏振板的横边的长度(偏振板的横向宽度)为60mm。偏振板的纵边的长度d(偏振板的纵向宽度)为70mm。

将脱模膜13从偏振板的粘合层11上剥离,经由粘合层11而将偏振板贴合在玻璃板上。进一步,将第二保护膜3从偏振板上剥离。通过这样的流程,准备包含玻璃板、和贴合在玻璃板的偏振板的样品。使用该样品,进行加热循环试验。加热循环试验中,反复进行包含下述的步骤1、和接续步骤1的步骤2的循环。

步骤1:将样品在85℃的氛围中加热30分钟的步骤。

步骤2:将样品在-40℃的氛围中冷却30分钟的步骤。

在反复进行下述表1所示的规定次数的上述循环的各时点,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所具有的偏振子7上形成的缺损部7c。

<树脂层9的吸光度上升率的测定>

用棒涂机在环烯烃系膜的单面上涂布上述未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由此形成涂膜。作为环烯烃系膜,使用日本ゼオン(株)制的“zeonor”。环烯烃系膜的厚度为50μm。在涂膜上贴合另一个环烯烃系膜,制作层叠体。通过对层叠体的表面(即环烯烃系膜的表面)照射紫外线,使被一对环烯烃系膜夹持的涂膜固化,形成树脂层9'。树脂层9'的组成与上述树脂层9的组成相同。280nm~320nm的范围中的紫外线的累算光量为1000mj/cm2。紫外线的照射使用带有带式输送机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作为紫外线的光源(灯),使用フュージョンuvシステムズ公司制的“dバルブ”。从树脂层9'的两面上剥离环烯烃系膜。树脂层9'的厚度为约30μm。分别测定树脂层9'的吸光度absi和absf。absi和absf的测定使用(株)岛津制作所制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450)。由absi和absf,算出树脂层9'的吸光度上升率。树脂层9'的吸光度上升率为3%。

<偏振度的测定>

裁断实施例1的偏振板,将偏振板的尺寸调整为30mm×30mm。接着,将脱模膜13从偏振板的粘合层11上剥离。并且,经由粘合层11,将偏振板贴合在玻璃板上。进一步,将第二保护膜3从偏振板上剥离。作为玻璃板,使用コーニング公司制的无碱玻璃“eaglexg”。对按照以上的流程制作的样品,实施温度50℃、压力5kg/cm2(490.3kpa)下的压热釜处理。1小时的压热釜处理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将样品放置24小时。接着,将可选配件的“带偏振膜的膜样品架”安装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作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株)岛津制作所制的“uv2450”)。使用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380~700nm的范围中的偏振板的透过轴方向的透射光谱。同样地,测定偏振板的吸收轴方向的透射光谱。基于这些透射光谱,求出偏振板的初始偏振度pyi(单位:%)。接着,在80℃、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将样品静置24小时。最后,通过与pyi相同的方法,求出偏振板的最终偏振度pyf(单位:%)。实施例1的偏振度的变化δpy(即pyf-pyi)为-0.03。

(比较例1)

比较例1中,不形成树脂层9。比较例1中,替代树脂层9,经由水系粘接剂而将第三保护膜粘接在偏振子膜(7)上。作为第三保护膜,使用由环状烯烃聚合物系树脂(cop系树脂)构成的膜。水系粘接剂的厚度为50nm。第三保护膜的厚度为13μm。比较例1中使用的偏振子膜(7)的厚度为12μm。

比较例1的偏振板具有脱模膜13、在脱模膜13整体上重叠的粘合层11、在粘合层11整体上重叠的第三保护膜、在第三保护膜整体上重叠的偏振子7、在偏振子7整体上重叠的第一保护膜5、和在第一保护膜5整体上重叠的第二保护膜3。

除了以上那样的层叠结构的区别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1的偏振板。所得偏振板的形状与图5所示的偏振子7的形状相同。与实施例1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比较例1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比较例2)

比较例2中使用的第三保护膜的厚度为23μm。

除了第三保护膜的厚度的区别之外,通过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2的偏振板。比较例2的偏振板的形状与图5所示的偏振子7的形状相同。与实施例1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比较例2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比较例3)

比较例3中,作为第三保护膜,使用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膜。比较例3中使用的第三保护膜的厚度为20μm。

除了第三保护膜的组成和厚度的区别之外,通过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3的偏振板。比较例3的偏振板的形状与图5所示的偏振子7的形状相同。与实施例1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比较例3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比较例4)

比较例4中,不形成树脂层9。比较例4中,替代树脂层9,经由水系粘接剂而将第三保护膜粘接在偏振子膜(7)的一个表面上。作为第三保护膜,使用由环状烯烃聚合物系树脂(cop系树脂)构成的膜。第三保护膜的厚度为13μm。比较例4中使用的偏振子膜(7)的厚度为7μm。比较例4中,不使用第一保护膜5。比较例4中,替代第一保护膜5,用第二粘合层直接覆盖偏振子膜(7)的另一个表面整体。第二粘合层(与粘合层11不同的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进一步,将第二粘合层的表面整体用亮度提高膜直接覆盖。作为亮度提高膜,使用スリーエムジャパン株式会社制的apf-v3。亮度提高膜的厚度为26μm。

比较例4的偏振板具有脱模膜13、在脱模膜13整体上重叠的粘合层11(第一粘合层)、在粘合层11整体上重叠的第三保护膜、在第三保护膜整体上重叠的偏振子7、在偏振子7整体上重叠的第二粘合层、和在第二粘合层整体上重叠的亮度提高膜。

除了以上那样的层叠结构的区别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4的偏振板。比较例4的偏振板的形状与图5所示的偏振子7的形状相同。

比较例4的加热循环试验中,贴合在玻璃板上的偏振板具有与玻璃板密合的粘合层11(第一粘合层)、在粘合层11整体上重叠的第三保护膜、在第三保护膜整体上重叠的偏振子7、在偏振子7整体上重叠的第二粘合层、和在第二粘合层整体上重叠的亮度提高膜。除了偏振板的层叠结构之外,与实施例1的的情况同样地,进行比较例4的加热循环试验。

实施例1和比较例1~4各自的加热循环试验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表中的“a”是指在偏振子7的缺损部7c无裂纹。“b”是指在偏振子7的缺损部7c形成长度为200μm以下的裂纹。“c”是指在偏振子7的缺损部7c形成长度为201μm以上且500μm以下的裂纹。“d”是指在偏振子7的缺损部7c形成长度为501μm以上的裂纹。“e”是指在偏振子7的缺损部7c形成的裂纹沿着偏振板的表面贯通偏振板。即“e”是指裂纹从缺损部7c的深部朝向第二端部17e横断偏振板的整体。

[表1]

(实施例1a)

实施例1a中,将形成有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的宽度w(偏振板的横向宽度)调整为120mm。除了偏振板的横向宽度的调整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1a的偏振板。与实施例1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实施例1a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比较例1a)

比较例1a中,将形成有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的宽度w(偏振板的横向宽度)调整为120mm。除了偏振板的横向宽度的调整之外,通过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1a的偏振板。与比较例1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比较例1a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比较例2a)

比较例2a中,将形成有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的宽度w(偏振板的横向宽度)调整为120mm。除了偏振板的横向宽度的调整之外,通过与比较例2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2a的偏振板。与比较例2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比较例2a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比较例3a)

比较例3a中,将形成有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的宽度w(偏振板的横向宽度)调整为120mm。除了偏振板的横向宽度的调整之外,通过与比较例3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3a的偏振板。与比较例3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比较例3a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比较例4a)

比较例4a中,将形成有缺损部7c的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的宽度w(偏振板的横向宽度)调整为120mm。除了偏振板的横向宽度的调整之外,通过与比较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4a的偏振板。与比较例4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比较例4a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实施例1a和比较例1a~4a各自的加热循环试验的结果示于下述表2。

[表2]

(实施例1b)

实施例1b中,在第二层叠体的横边(第一端部)不形成凹状的缺损部。如图6所示那样,实施例1b中,在第二层叠体的表面的中心部形成贯通第二层叠体的圆形的孔。该贯通孔的内径φ为2.5mm。贯通孔通过使用尖顶刀片的加压加工而形成。实施例1b中,将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的宽度w(偏振板的横向宽度)调整为120mm。

除了以上的事项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1b的偏振板。与实施例1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实施例1b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比较例1b)

比较例1b中,在第二层叠体的横边(第一端部)不形成凹状的缺损部。如图6所示那样,比较例1b中,在第二层叠体的表面的中心部形成贯通第二层叠体的圆形的孔。该贯通孔的内径φ为2.5mm。贯通孔通过使用尖顶刀片的加压加工而形成。比较例1b中,将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的宽度w(偏振板的横向宽度)调整为120mm。

除了以上的事项之外,通过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1b的偏振板。与比较例1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比较例1b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比较例2b)

比较例2b中,在第二层叠体的横边(第一端部)不形成凹状的缺损部。如图6所示那样,比较例2b中,在第二层叠体的表面的中心部形成贯通第二层叠体的圆形的孔。该贯通孔的内径φ为2.5mm。贯通孔通过使用尖顶刀片的加压加工而形成。比较例2b中,将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的宽度w(偏振板的横向宽度)调整为120mm。

除了以上的事项之外,通过与比较例2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2b的偏振板。与比较例1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比较例2b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比较例3b)

比较例3b中,在第二层叠体的横边(第一端部)不形成凹状的缺损部。如图6所示那样,比较例3b中,在第二层叠体的表面的中心部形成贯通第二层叠体的孔。该贯通孔的内径φ为2.5mm。贯通孔通过使用尖顶刀片的加压加工而形成。比较例3b中,将偏振子7的第一端部7e的宽度w(偏振板的横向宽度)调整为120mm。

除了以上的事项之外,通过与比较例3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3b的偏振板。与比较例1的的情况同样地,使用比较例3b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

实施例1b和比较例1b~3b各自的加热循环试验的结果示于下述表3。

<热不均的评价>

偏振子7的吸收轴方向da与缺损部7c拉伸的方向dc平行,除此之外,制作与实施例1相同的实施例1c的偏振板。偏振子7的吸收轴方向da与缺损部7c拉伸的方向dc平行,除此之外,制作与比较例1相同的比较例1c的偏振板。偏振子7的吸收轴方向da与缺损部7c拉伸的方向dc所成的角度θ为45°,除此之外,制作与比较例1相同的比较例1c'的偏振板。

通过与上述加热循环试验的情况相同的方法,准备实施例1c的样品。在干燥的烘箱内设置样品,将样品在85℃下加热2小时。在正交尼科耳状态下观察加热后的实施例1c的偏振板。

通过与实施例1c相同的流程,在正交尼科耳状态下观察加热后的比较例1c和比较例1c'各自的偏振板。

上述观察的结果是,比较例1c和1c'各自的偏振板中,存在漏光(亮点)和热不均。漏光(亮点)和热不均的原因在于,各偏振板不具有树脂层9,伴随加热而在偏振子7的拉伸方向上产生大的收缩应力。另一方面,实施例1c的各偏振板中,不存在漏光(亮点)和热不均。

通过与实施例1c相同的流程,在正交尼科耳状态下观察加热后的实施例1b和比较例1b各自的偏振板。

上述观察的结果是,在比较例1b的偏振板中,存在漏光(亮点)和热不均。漏光(亮点)和热不均的原因在于,比较例1b的偏振板不具有树脂层9,伴随加热而在偏振子7的拉伸方向上产生大的收缩应力。另一方面,实施例1b的各偏振板中,不存在漏光(亮点)和热不均。

[表3]

(实施例2~6)

如以下说明那样,树脂层9的组成不同,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2~6各自的偏振板。即,实施例2~6各自的树脂层9的原料中使用的混合物的组成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上述混合物的组成不同。

作为实施例2~6各自的树脂层9的原料,由下述表4所示的各化合物制备混合物。实施例2~6各自的混合物中的各化合物的配合比(单位:质量份)调整为下述表4所示的值。

下述表4中的“cel2021p”是指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化合物a相同。

下述表4中的“ehpe3150”是指株式会社ダイユニット制的2,2-双(羟基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氧杂环丙烷基)环己烷加成物(即环氧系化合物)。

下述表4中的“ex-214l”是指ナガセケムテックス株式会社制的デナコールex-l系列中的一种,是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即环氧系化合物)。

下述表4中的“vg3101l”是指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化合物b相同。

下述表4中的“oxt-221”是指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化合物c相同。

下述表4中的“a-dcp”是指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即(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

下述表4中的“cpi-100p”是指サンアプロ株式会社制的三芳基锍盐型的光产酸剂(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下述表4中的“irgacure1173”是igmresinsb.v.制的旧商品名(现商品名:omnirad1173),是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光聚合引发剂)。

[表4]

通过与实施例1的的情况相同的方法,使用实施例2~6各自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在240次循环后和500次循环后的各时点,在实施例2~6各自的偏振子7的缺损部7c中没有裂纹。

(实施例2b,3b,4b,5b,6b)

实施例2b的树脂层9的组成与实施例2的树脂层9的组成相同。实施例3b的树脂层9的组成与实施例3的树脂层9的组成相同。实施例4b的树脂层9的组成与实施例4的树脂层9的组成相同。实施例5b的树脂层9的组成与实施例5的树脂层9的组成相同。实施例6b的树脂层9的组成与实施例6的树脂层9的组成相同。

除了以上的事项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b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2b,3b,4b,5b和6b各自的偏振板。即,与实施例1b的偏振板同样地,在实施例2b,3b,4b,5b和6b各自的偏振板中形成圆形的贯通孔。

通过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的方法,使用实施例2b,3b,4b,5b和6b各自的偏振板进行加热循环试验。在240次循环后和500次循环后的各时点,在实施例2b,3b,4b,5b和6b各自的偏振子7的缺损部7c中没有裂纹。

与实施例1c的情况同样地,将实施例2b,3b,4b,5b和6b各自的偏振板在85℃下加热2小时后,在正交尼科耳状态下观察实施例2b,3b,4b,5b和6b各自的偏振板。实施例2b,3b,4b,5b和6b的偏振板均不存在漏光(亮点)和热不均。

(实施例2c,3c,4c,5c,6c)

偏振子7的吸收轴方向da与缺损部7c拉伸的方向dc平行,除此之外,制作与实施例2相同的实施例2c的偏振板。

偏振子7的吸收轴方向da与缺损部7c拉伸的方向dc平行,除此之外,制作与实施例3相同的实施例3c的偏振板。

偏振子7的吸收轴方向da与缺损部7c拉伸的方向dc平行,除此之外,制作与实施例4相同的实施例4c的偏振板。

偏振子7的吸收轴方向da与缺损部7c拉伸的方向dc平行,除此之外,制作与实施例5相同的实施例5c的偏振板。

偏振子7的吸收轴方向da与缺损部7c拉伸的方向dc平行,除此之外,制作与实施例6相同的实施例6c的偏振板。

<热不均的评价>

与实施例1c的情况同样地,将实施例2c,3c,4c,5c和6c各自的偏振板在85℃下加热2小时后,在正交尼科耳状态下观察实施例2c,3c,4c,5c和6c各自的偏振板。实施例2c,3c,4c,5c和6c的偏振板均不存在漏光(亮点)和热不均。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偏振板适合用作例如贴合在液晶单元或有机el器件等上且构成液晶电视、有机el电视或智能手机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学部件。

附图标记

1a,1aa,1b…偏振板、3…第二保护膜、5…第一保护膜、7…偏振子、7c…缺损部、7e…偏振子的端部(第一端部)、9…树脂层、10…液晶单元、11…粘合层、13…脱模膜、17e…偏振子的第二端部、20a…液晶面板、30a…液晶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21…贯通偏振子的孔、da…偏振子的吸收轴方向、dc…缺损部拉伸的方向、θ…偏振子的吸收轴方向与缺损部拉伸的方向所成的角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