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驱动力接收构件的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36160发布日期:2020-01-18 04:2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具有驱动力接收构件的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510004817.0、申请日为2015年01月05日、发明名称为“具有驱动力接收构件的显影盒”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安装在电子照相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能够安装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显影盒的一个例子具有用于承载调色剂的显影辊。该显影盒在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中之前,首先安装在具有感光鼓的鼓盒中。

日本特开2011-39561提出了一种显影盒,其设有驱动力接收显影齿轮。驱动力接收显影齿轮接收所输入的驱动力,用于驱动显影辊等。

在上述专利文献所提出的显影盒中,在驱动力接收显影齿轮的外端面设有两个剖面呈大体l形的接触接收部。因此,当主壳体内侧的进退构件前进,从而配合到驱动力接收显影齿轮时,进退构件上的配合部有时卡在驱动力接收显影齿轮的接触接收部。

可以增加驱动力接收显影齿轮的尺寸,从而提高驱动力接收显影齿轮的刚度。但是,增加驱动力接收显影齿轮的尺寸将会需要更大量树脂材料来模铸齿轮。这将导致显影盒的制造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盒,其能够从显影盒外部平顺地接收驱动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盒,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外壳、显影辊和驱动力接收构件。所述外壳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显影剂,具有支撑部。所述驱动力接收构件被构成为从所述显影盒的外部接收驱动力,由所述支撑部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部绕着旋转轴线旋转。所述驱动力接收构件包括第一圆筒部、第二圆筒部和接收部。所述第一圆筒部具有齿轮部,所述齿轮部被构成为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显影辊。所述第二圆筒部位于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径向内侧,在所述第一圆筒部与所述第二圆筒部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圆筒部与所述支撑部接触。所述接收部被构成为从所述显影盒的外部接收驱动力。所述接收部在所述旋转轴线所延伸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圆筒部和所述第二圆筒部两者的外侧。所述接收部具有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与形成在所述第一圆筒部与所述第二圆筒部之间的所述间隙连通。当在所述轴向上看所述接收部时,所述接收部位于使得所述接收部与所述第一圆筒部和所述第二圆筒部之间的所述间隙重叠的位置。所述接收部具有在所述轴向上的外端,所述接收部的所述外端的至少一部分是封闭的。

较佳地,将径向定义为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所述接收部具有在所述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轴线最远的径向外端,所述接收部的所述径向外端在所述径向上比所述齿轮部更靠近所述旋转轴线,所述接收部的所述径向外端在所述径向上比所述第二圆筒部更远离所述旋转轴线。

较佳地,当在所述轴向上看所述驱动力接收构件时,所述驱动力接收构件与所述显影辊重叠。

较佳地,将径向定义为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所述接收部具有在所述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轴线最近的径向内端,所述支撑部的外周面在所述径向上比所述接收部的所述径向内端更远离所述旋转轴线。

较佳地,将径向定义为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所述驱动力接收构件包括:基部,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圆筒部和所述第二圆筒部两者的外侧,并且与所述径向对齐;以及第三圆筒部,从所述基部在所述轴向上向外延伸,使得所述接收部位于所述第三圆筒部的径向内侧,所述接收部连接到所述基部和所述第三圆筒部两者,所述接收部包括:第一壁,从所述第三圆筒部在垂直方向上向内延伸,所述垂直方向与所述轴向垂直并且不通过所述旋转轴线,所述第一壁具有在所述垂直方向上的内端;第二壁,从所述第一壁的所述内端在所述驱动力接收构件旋转所沿着的旋转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壁具有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的下游端;第三壁,从所述第二壁的所述下游端大体在所述径向上向外延伸,所述第三壁连接到所述第三圆筒部;以及第四壁,与所述径向对齐,位于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基部离开的位置,所述第四壁连接到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三圆筒部。

较佳地,将径向定义为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所述接收部包括接收面,所述接收面被构成为从位于所述显影盒的外部的驱动源接收驱动力,所述接收面包括第一径向端和第二径向端,所述第一径向端在所述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轴线最远,所述第二径向端在所述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轴线最近,将所述接收面的所述第一径向端和所述第二径向端之间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将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接收面的所述第一径向端之间在所述径向上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的1/2。

较佳地,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的1/2.8。

较佳地,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的1/8。

较佳地,将径向定义为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所述接收部包括接收面,所述接收面被构成为从位于所述显影盒的外部的驱动源接收驱动力,所述接收面包括第一径向端和第二径向端,所述第一径向端在所述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轴线最远,所述第二径向端在所述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轴线最近,将所述接收面的所述第一径向端和所述第二径向端之间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2.8mm,并且小于或等于2.95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外壳,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显影剂;显影辊;以及驱动力接收构件,包括接收部和齿轮部,所述接收部具有接收面,所述接收面被构成为从位于所述显影盒的外部的驱动源接收驱动力,所述齿轮部被构成为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显影辊,所述驱动力接收构件被构成为绕着旋转轴线旋转,将径向定义为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所述接收面包括第一径向端和第二径向端,所述第一径向端在所述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轴线最远,所述第二径向端在所述径向上距离所述旋转轴线最近,将所述接收面的所述第一径向端和所述第二径向端之间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将所述旋转轴线和所述接收面的所述第一径向端之间在所述径向上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的1/2。

较佳地,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的1/2.8。

较佳地,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的1/8。

较佳地,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2.8mm,并且小于或等于2.95mm。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方面将变得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中央剖视图。

图2是安装有图1所示显影盒的打印机的中央剖视图。

图3是从左后侧看图1所示显影盒的立体图,其中,为了示出齿轮系,省略示出齿轮盖。

图4是图3所示显影盒的左视图。

图5是处于显影联结被卸下的状态的显影盒的图。

图6是图5所示显影联结的左视图。

图7是图5所示显影联结的右视图。

图8a是显影联结沿着图6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8b是显影联结沿着图6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从右下侧看设备侧联结的立体图。

图10a是俯视图,示出设备侧联结联结到显影联结的状态。

图10b是沿着图10a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其中,类似的部分或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以避免重复说明。

1、显影盒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显影盒1包括:显影辊2;供给辊3;厚度限制片4;以及调色剂容纳部5,其作为外壳的内部的一个例子。

在以下说明中,方向是基于显影盒1在水平方向上放置时的状态的。因此,图1中的上侧是显影盒1的上侧,图1中的下侧是显影盒1的下侧。图1中的右侧是显影盒1的前侧,图1中的左侧是显影盒1的后侧。此外,显影盒1的左右侧是基于从前方看显影盒1的使用者而言的。因此,图1中的近前侧是显影盒1的左侧,图1中的远离侧是显影盒1的右侧。左右方向是轴向的一个例子。

显影辊2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盒1的后端部。显影辊2包括显影辊轴2a和显影辊本体2b。

显影辊轴2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呈大体圆柱状。显影辊轴2a由金属制成。

显影辊本体2b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呈大体圆筒状。显影辊本体2b由导电性橡胶制成。显影辊本体2b不覆盖显影辊轴2a的左端部和右端部,覆盖显影辊轴2a的中间部分。

供给辊3位于显影辊2的前下方,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盒1。供给辊3包括供给辊轴3a和供给辊本体3b。

供给辊轴3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呈大体圆柱状。供给辊轴3a由金属制成。

供给辊本体3b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呈大体圆筒状。供给辊本体3b由导电性海绵制成。供给辊本体3b不覆盖供给辊轴3a的左端部和右端部,覆盖供给辊轴3a的中间部分。供给辊本体3b与显影辊本体2b的前下部接触。

厚度限制片4位于显影辊2的前上方,与显影辊2的前端部接触。

调色剂容纳部5位于供给辊3和厚度限制片4的前方。调色剂容纳部5用于容纳作为显影剂的一个例子的调色剂。调色剂容纳部5包括搅拌器6。

搅拌器6可旋转地支撑在调色剂容纳部5内。

2、显影盒的动作

如图2所示,显影盒1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1中。

图像形成设备11是电子照相型的黑白打印机,包括:设备本体12,其作为显影盒的外部的一个例子;处理盒13;扫描单14;以及定影单元15。

设备本体12呈大体盒状,包括:开口部16;前盖17;片材供给盘18;以及排出盘19。

开口部16位于设备本体12的前端部。开口部16使设备本体12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在前后方向上连通,用于允许处理盒13通过开口部16。

前盖17位于设备本体12的前端部,呈大体平板状。前盖17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具有可转动地支撑在设备本体12的前壁的下端部。前盖17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部16。

片材供给盘18位于设备本体12的底部。片材供给盘18用于在其中容纳堆叠的片材p。

排出盘19位于设备本体12的上壁的后半部。排出盘19从设备本体12的上表面向下凹,从而接收片材p。

处理盒13容纳在设备本体12的竖直方向中央部分,可以安装到设备本体12和从设备本体12卸下。处理盒13包括鼓盒20和显影盒1。

鼓盒20包括感光鼓21、电晕型(scorotron)带电器22、以及转印辊23。

感光鼓21可旋转地支撑在鼓盒20的后端部。

电晕型带电器22位于感光鼓21的后上方,并且与感光鼓21隔着间隔。

转印辊23位于感光鼓21的下方,并且与感光鼓21的下端部接触。

显影盒1安装在鼓盒20,从而显影盒1位于鼓盒21的前方,并且显影辊2与感光鼓21的前端部接触。

扫描单元14位于处理盒13的上方。扫描单元14用于基于图像数据向感光鼓21射出激光束。

定影单元15位于处理盒13的后方。定影单元15包括加热辊24和与加热辊24的后下部有压力地接触的加压辊25。

当图像形成设备11开始图像形成动作时,电晕型带电器22使感光鼓21的表面均匀带电,感光鼓21的表面被扫描单元14曝光。这样,在感光鼓21的表面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搅拌器6搅拌调色剂容纳部5中的调色剂,将调色剂供给到供给辊3。供给辊3将来自调色剂容纳部5的调色剂供给到显影辊2。这时,调色剂在显影辊2与供给辊3之间的位置正极性摩擦带电,并且承载在显影辊2上。层厚限制片4将承载在显影辊2上的调色剂层的厚度限制成均匀厚度。

承载在显影盒2上的调色剂被供给到感光鼓21的表面。这样,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承载与静电潜像相对应的调色剂图像。

通过各种辊的旋转,将每个片材p在预定时刻供给到感光鼓21与转印辊23之间的部分。当片材p通过感光鼓21与转印辊23之间的部分时,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p上。

然后,当片材p通过加热辊24与加压辊25之间的部分时,片材p被加热和加压。这样,片材p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到片材p。然后,片材p被排出到排出盘19。

3、显影盒的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显影盒1包括:显影盒框体31,其作为外壳的一个例子;以及齿轮系33。

(1)显影盒框体

如图1和图3所示,显影盒框体31呈大体盒状。显影盒框体31包括:一对侧壁35;下壁36;前壁37;上壁38;以及轴承构件32。

侧壁35在显影盒框体31的左端和右端各布置一个。侧壁35呈板状,侧视时呈大体矩形状,在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延伸。

下壁36呈大体板状,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下壁36的左端和右端与相应侧壁35的下缘连续而形成。

前壁37呈大体板状,在竖直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前壁37的下缘与下壁36的前缘连续而形成。前壁37的左缘和右缘与相应侧壁35的前缘连续而形成。

上壁38形成为大体板状,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上壁38的前缘与前壁37的上缘连续而形成。上壁38的左缘和右缘与相应侧壁35的上缘连续而形成。

如图5所示,轴承构件32支撑在左侧壁35的后侧。轴承构件32呈板状,侧视时呈大体矩形状。轴承构件32在其后侧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轴2a,在其下侧可旋转地支撑供给辊轴3a。轴承构件32具有作为本发明的支撑部的一个例子的联结支撑凸起39。

联结支撑凸起39位于轴承构件32的前上角。联结支撑凸起39呈大体圆筒状,从轴承构件32的左表面向左突出。

(2)齿轮系

如图3和图4所示,齿轮系33位于显影盒1的左端,比显影盒框体31更靠左。齿轮系33由图未示的齿轮盖覆盖。齿轮系33包括:显影联结41,其作为驱动力接收构件的一个例子;显影齿轮42;供给齿轮43;惰轮44;搅拌器齿轮45;以及传感器齿轮46。

(2-1)显影联结

显影联结41位于显影盒1左侧后端附近。显影联结41呈大体圆柱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在左右方向上投影时,显影联结41的后部与显影辊2的显影辊本体2b重叠。换句话说,当在左右方向上看显影联结41时,显影联结41的后部与显影辊本体2b重叠。如图6和图8a所示,显影联结41包括第一圆筒部50、第二圆筒部53和联结部52。

第一圆筒部50构成显影联结41的大体右半部。第一圆筒部50呈大体圆筒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一圆筒部50的中心轴线a也是显影联结41的中心轴线。第一圆筒部50具有齿轮齿部51。

齿轮齿部51位于第一圆筒部50的整个外周面。齿轮齿部51具有齿轮齿。

如图7和8a所示,第二圆筒部53位于第一圆筒部50的径向内侧。第二圆筒部53呈大体圆筒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二圆筒部53与第一圆筒部50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a。第二圆筒部53的外径比第一圆筒部50的内径小。第二圆筒部53的内径与联结支撑凸起39的外径大体相同。在第二圆筒部53的外周面53a与第一圆筒部50的内周面50a之间形成有间隙60。第二圆筒部53的右端比齿轮齿部51的右端更向右突出。第二圆筒部53配合在设置在显影盒框体31的联结支撑凸起39的径向外侧,能够相对于联结支撑凸起39旋转。第二圆筒部53的内周面与联结支撑凸起39的外周面接触。

如图6、8a和8b所示,联结部52构成显影联结41的大体左半部。联结部52呈大体圆筒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右端封闭。联结部52具有与第一圆筒部50相同的中心轴线a。联结部52具有基部52a,第三圆筒部52b,以及作为本发明的接收部的一个例子的一对配合部54。

基部52a位于联结部52的右端,构成联结部52的右壁。基部52a呈盘状,在联结部52的径向上延伸。基部52a的右表面与第一圆筒部50和第二圆筒部53的左缘连续而形成。这样,基部52a封闭第一圆筒部50和第二圆筒部53的左侧。

第三圆筒部52b呈大体圆筒状,从基部52a的周缘向左延伸,构成联结部52的周壁。第三圆筒部52b的外径比齿轮齿部51的齿轮齿所限定的齿顶圈的直径小。第三圆筒部52b的内径比第二圆筒部53的外径大。具体来说,第三圆筒部52b的外径d1为19.6mm,内径d2为16.05mm。

配合部54位于中心轴线a的沿着联结部52径向的相反两侧。配合部54呈侧视时大体梯形状,从联结部52的内周面径向向内突出,并且沿着联结部52的周向延伸。每个配合部54具有作为第一壁的一个例子的上游壁55,作为第三壁的一个例子的下游壁56,作为第二壁的一个例子的内周壁57,以及作为第四壁的一个例子的左壁58。

上游壁55相对于左视时顺时针方向设置在相应配合部54的上游端。上游壁55从第三圆筒部52b的内周面在垂直方向上向内延伸。这里的垂直方向是与联结部52的中心轴线a所延伸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它不通过联结部52的中心轴线a。上游壁5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上游壁55的右缘与基部52a连续而形成。上游壁55的左缘是坡面,使得上游壁55的左缘的表面随着向左而向着左视时顺时针方向的下游倾斜。

上游壁55具有作为接收面的一个例子的配合面55a。配合面55a是上游壁55的一部分的表面,该部分位于左视时顺时针方向的上游端。换句话说,配合面55a是上游壁55的坡面的左缘以外的主体部的表面。配合面55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如图6所示,配合面55a随着向联结部52的中心轴线a而从径向外缘e1向着左视时顺时针方向下游倾斜。径向外缘e1作为第一径向端的一个例子。将各配合部54的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彼此相连接的虚拟线l1通过联结部52的中心轴线a。配合面55a与虚拟线l1之间的角度例如大于等于5度并且小于等于20度,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是15.3度。形成相应配合部54的配合面55a的延长线的虚拟线l2相互平行,隔着间隙d3,并且不通过联结部52的中心轴线a。径向外缘e1与作为第二径向端的一个例子的配合面55a的径向内缘e2之间的距离d4例如大于等于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与联结部52的中心轴线a之间的距离d5的1/8。距离d4例如小于等于距离d5的1/2,较佳小于等于距离d5的1/2.8。换句话说,较佳距离d4大于等于距离d5的1/8,小于等于距离d5的1/2。更佳距离d4大于等于距离d5的1/8,小于等于距离d5的1/2.8。距离d4例如大于等于2.8mm,小于等于2.95mm,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是2.87mm。距离d5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为8.025mm。

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位于形成在齿轮齿部51的齿轮齿所限定的齿顶圈e3的径向内侧,并且位于第二圆筒部53的内周面e4的径向外侧。配合面55a的径向内缘e2位于形成在第二圆筒部53的内周面e4的径向内侧。因此,配合面55a的径向内缘e2位于联结支撑凸起39的外周面的径向内侧。

下游壁56位于各配合部54的左视时顺时针方向下游端。下游壁56从第三圆筒部52b的内周面大体沿着联结部52的径向向内延伸。下游壁56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下游壁56的右缘与基部52a连续而形成。下游壁56的左缘位于上游壁55的左缘的右方。下游壁56的左缘是坡面,使得下游壁56的左缘的表面随着向左而向着左视时顺时针方向上游倾斜。

内周壁57设置在配合部54的径向内侧。内周壁57与第三圆筒部52b在径向上向内隔着间隔。内周壁57呈圆弧形,其中心位于联结部52的中心轴线a。内周壁57的左视时顺时针方向上游端与上游壁55的内端连续而形成。内周壁57的内径d6即两个相对的内周壁57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为10.55mm。内周壁57的左视时顺时针方向下游端与下游壁56的内端连续而形成。内周壁57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内周壁57的右缘与基部52a连续而形成。内周壁57的左缘是坡面,使得内周壁57的左缘的表面随着向左而向着联结部52的径向外侧倾斜。

左壁58位于相应配合部54的左端。左壁58在联结部52的周向上延伸,其宽度沿着联结部52的径向延伸。左壁58的左视时顺时针方向上游端与上游壁55的左端连续而形成。左壁58的左视时顺时针方向下游端与下游壁56的左端连续而形成。左壁58的径向内端与内周壁57的左端连续而形成。左壁58的径向外端与第三圆筒部52b的内周面连续而形成。左壁58沿着左视时顺时针方向向右倾斜。左壁58封闭配合部54的左端,与上游壁55、下游壁56、内周壁57和第三圆筒部52b一起限定相应配合部54的内部空间59。两个配合部54的内部空间59穿透基部52a,从而与形成在第二圆筒部53和第一圆筒部50之间的间隙60连接。

如图8b所示,配合部54在左右方向上与第二圆筒部53和第一圆筒部50之间的间隙60重叠。换句话说,当在左右方向上即在轴向上看配合部54时,配合部54与间隙60重叠。配合部54与第三圆筒部52b一起构成桥接第一圆筒部50和第二圆筒部53的组合结构,使得配合部54的内部空间59与第一圆筒部50与第二圆筒部53之间的间隙60连通。

如图3、4所示,显影齿轮42位于显影联结41的后下侧。显影齿轮42呈盘状,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齿轮齿设置在显影齿轮42的整个周面。显影齿轮42支撑在显影辊轴2a的左端,从而不能相对于显影辊轴2a旋转。显影齿轮42从后下侧与显影联结41的齿轮齿部51啮合。

供给齿轮43位于显影联结41的下方。供给齿轮43呈盘状,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齿轮齿设置在供给齿轮43的整个周面。供给齿轮43支撑在供给辊轴3a的左端,从而不能相对于供给辊轴3a旋转。供给齿轮43从下方与显影联结41的齿轮齿部51啮合。

惰轮44位于显影联结41的前侧。惰轮44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盒框体31的左侧壁35。惰轮44一体地设置有大径齿轮44a和小径齿轮44b。

大径齿轮44a构成惰轮44的左部。大径齿轮44a呈盘状,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齿轮齿设置在大径齿轮44a的整个周面。大径齿轮44a从前侧与显影联结41的齿轮齿部51啮合。

小径齿轮44b呈大体圆柱状,从大径齿轮44a的右表面向右延伸。小径齿轮44b具有与大径齿轮44a相同的中心轴线。小径齿轮44b的外径比大径齿轮44a的外径小。齿轮齿设置在小径齿轮44b的整个周面。

搅拌器齿轮45位于惰轮44的前下侧。搅拌器齿轮45具有第一齿轮部45a和第二齿轮部45b。

第一齿轮部45a构成搅拌器齿轮45的右半部。第一齿轮部45a呈盘状,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齿轮齿设置在第一齿轮部45a的整个周面。第一齿轮部45a从前侧与惰轮44的小径齿轮44b啮合。

第二齿轮部45b构成搅拌器齿轮45的左半部。第二齿轮部45b呈盘状,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并且与第一齿轮部45a的左表面重叠。第二齿轮部45b具有与第一齿轮部45a相同的中心轴线。第二齿轮部45b的外径比第一齿轮部45a的外径小。齿轮齿设置在第二齿轮部45b的整个周面。

传感器齿轮46位于搅拌器齿轮45的前侧。传感器齿轮46呈盘状,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传感器齿轮46是部分齿轮,仅在其周面的一部分具有齿轮齿。当显影盒1首次安装到设备本体12时,传感器齿轮46与搅拌器齿轮45的第二齿轮部45b啮合,并且旋转,直到与第二齿轮部45b解除啮合而停止。通过检测到传感器齿轮46的这种旋转,设备本体12能够判断出显影盒1尚未被使用。

4、设备侧联结

如图9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1的设备本体12还设置有设备侧联结61,以及作为驱动源的一个例子的马达63。设备侧联结61位于设备本体12内的显影盒1的左方。设备侧联结61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圆柱状。设备侧联结61随着前盖17的打开和关闭而动作。即,当前盖17打开时,设备侧联结61从显影盒1向左退回;当前盖17关闭时,向着显影盒1向右前进。设备侧联结61连接到马达63,能够传递来自马达63的驱动力。设备侧联结61设置有配合部62。

配合部62位于设备侧联结61的右端。配合部62呈大体圆柱状,从设备侧联结61的右端向右突出。配合部62具有一对配合突起62a。

配合突起62a呈柱状,呈侧视时大体矩形状。配合突起62a从配合部62的径向两相反侧表面径向向外延伸。

5、显影盒的驱动动作

在将显影盒1安装在设备本体12之后,使用者关闭前盖17。随着前盖17关闭,设备侧联结61向着显影盒1前进。这时,设备侧联结61的配合部62配合到显影联结41的联结部52,如图10a、10b所示。

由于显影联结41的配合部54的左端被相应的左壁58封闭,因此,设备侧联结61的配合突起62a不进入配合部54的内部空间59,而是随着配合部62配合到联结部52而在左视时顺时针方向上沿着所述左壁58的倾斜面被引导。因此,配合突起62a在周向上与显影联结41的相应配合部54面对。

当设备本体12的马达63输出驱动力从而使设备侧联结61左视时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设备侧联结61的配合突起62a从左视时顺时针方向上游侧接触显影联结41的相应配合面55a。

随着设备侧联结61在这种状态下旋转,显影联结41与设备侧联结61一起左视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4所示。

当显影联结41旋转时,显影齿轮42、供给齿轮43、惰轮44左视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显影辊2和供给辊3也左视时逆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随着惰轮44旋转,搅拌器齿轮45左视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搅拌器6也左视时顺时针方向旋转。

6、有益效果

(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中,如图7和8b所示,左壁58封闭相应配合部54的左端。因此,设备本体12内的设备侧联结61在左视时顺时针方向上沿着左壁58的倾斜面被引导,设备侧联结61的配合突起62a不进入配合部54的内部空间59。因此,设备侧联结61能够平顺地配合到显影联结41的联结部52内,来自设备本体12的驱动力能够平顺地由显影联结41接收。

在具有齿轮齿部51的第一圆筒部50和位于相应第一圆筒部50径向内侧并且与之隔着间隔的第二圆筒部53之间所形成的间隙60连接到配合部54的内部空间59。

因此,能够使用这样的模具精密地分别模铸第一圆筒部50和第二圆筒部31,并且能够将配合部54模铸成左端封闭,所述模具具有与第一圆筒部50和第二圆筒部53之间的缝隙60和配合部54的内部空间59相对应的连续形状。因此,这种结构能够更有效率地模铸显影联结41。

(2)如图8a所示,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位于齿轮齿部51的齿轮齿所限定的齿顶圈e3的径向内侧,并且位于第二圆筒部53的径向外侧。因此,配合部54在显影联结41的径向上能够位于配合在联结支撑凸起39的第二圆筒部53与齿轮齿部51之间。

这里,第二圆筒部53具有高刚度,从而使显影联结稳定地旋转。齿轮齿部51也具有高刚度,从而可靠地传递驱动力。因此,通过使配合部54位于均具有高刚度的第二圆筒部53与齿轮齿部51之间,这种结构能够确保显影联结41的整体的刚度。因此,显影联结41能够稳定地接收驱动力。

(3)如图4所示,显影联结41当在左右方向上投影时与显影辊本体2b重叠。换句话说,当在左右方向上看显影联结41时,显影联结41与显影辊本体2b重叠。因此,能够更有效率地布置显影联结41。

(4)如图8a所示,联结支撑凸起39的外周面位于配合面55a的径向内缘e2的径向外侧。因此,联结支撑凸起39能够被布置成在左右方向投影时与配合面55a重叠。换句话说,联结支撑凸起39能够被布置成当在左右方向上看联结支撑凸起39,联结支撑凸起39与配合面55a重叠。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相对于显影联结41的外径增加联结支撑凸起39的外径,从而确保联结支撑凸起39的刚度。因此,这种结构能够确保显影联结41稳定地旋转。

(5)如图6所示,配合部54呈侧视时大体梯形,沿着联结部52的周向延伸。每个配合部54包括上游壁55、下游壁56、内周壁57和左壁58。这种结构在能够有效率地模铸显影联结41的同时,能够确保配合部54可靠地和平顺地从设备本体12接收驱动力。

(6)如图6所示,每个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与径向内缘e2之间的距离d4被设置为不大于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与联结部52的中心轴线a之间的距离d5的1/2。这样,显影联结41能够更大,同时抑制配合部54的径向尺寸的增加。因此,这种结构能够抑制用于形成配合部54的树脂材料的量的增加,因此,能够抑制用于形成显影联结41的树脂材料的量的增加。

因此,上述结构能够抑制显影盒1的制造成本的上升。

(7)如图6所示,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与径向内缘e2之间的距离d4被设置为不大于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与联结部52的中心轴线a之间的距离d5的1/2.8。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用于形成配合部54的树脂材料的量的增加,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显影盒的制造成本的上升。

(8)如图6所示,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与径向内缘e2之间的距离d4被设置为是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与联结部52的中心轴线a之间的距离d5的至少1/8。这种结构能够确保配合面55a具有足够的宽度,从而稳定地接收驱动力。

(9)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中,配合面55a的径向外缘e1与径向内缘e2之间的距离d4被设置为在2.8mm~2.95mm之间。这种设置能够在抑制用于形成配合部54的树脂材料的量的增加的同时,确保配合面55a足够宽。因此,这种结构能够在抑制显影盒1的制造成本的上升的同时,能够确保配合面55a稳定地接收驱动力。

7、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配合部54的左壁58可以被构成为完全或仅部分封闭各配合部54的左端。当左壁58部分封闭配合部54的左端时,左壁58封闭配合部54的左端的足够部分,以防止设备侧联结61的配合突起62a卡在配合部54的内部空间59。更具体地,当沿着左右方向看时,左壁58较佳应该封闭内部空间59的至少一半。

尽管参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