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投射幕装置及图像投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6876发布日期:2019-10-19 04:0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图像投射幕装置及图像投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图像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图像投射幕装置及图像投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投影幕布往往不再局限于固定位置,例如设于墙上,而是会与其它功能叠加。从而,投影幕会需要有透明度上的变化,相应的,投影幕后方的空间也会因其功能变化而被使用。

举例来说,目前有利用液晶调光膜来制作投影幕的,液晶调光膜是在两张透明导电膜中间注入液晶/聚合物混合材料,俗称通电玻璃,在没有电场作用的情况下,液晶调光膜处于不透明状态;当通入交流电时,液晶分子实现有序排列,而处于透明状态;这样的投影幕就能兼顾投影和透视用途,如在地铁环境中,可应用在屏蔽门上,没有列车进站时可以是不透明的,从而投影装置正投影至投影幕上以供站内人群观看;而列车进站时则将投影幕变化为不透明,以供列车内人群和站内人群可以相互看清对方的状态,以避免冲撞。

然而,通过使用液晶调光膜正投的方案存大以下隐患:液晶调光膜反射率较低,正投成像效果极差,对比度较低,容易产生“雾蒙蒙”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图像投射幕装置及图像投射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图像投射幕想要兼顾图像投射及透明而导致图像投射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标及其他相关目标,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投射幕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片转页,具有子成像面;其中,各所述转页可转动地设置,并能转动至令各子成像面平滑相连形成一成像面;且各所述转页能在位于至第一位置以外的其它位置时形成相互间的间隙以供透视。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片转页设置成横向转动、竖向转动或斜向转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子成像面为曲面、平面、曲面与曲面的组合、平面与平面的组合、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

于一实施例中,在各所述转页处于形成该成像面的位置时,相邻转页间的相对面呈形状配合的曲面、平面、曲面与曲面的组合、平面与平面的组合、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

于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转页的转动为电机驱动或手动驱动。

于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转页的长度在0.5m-3m之间;和/或,各所述转页的宽度在 10mm-300mm之间;和/或,各所述转页的厚度为0.1mm-20mm之间;和/或,各所述转页的数量在2片~100片。

于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转页的转动方向为同向;或者,各所述转页的转动方向为部分同向且部分反向。

于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转页的转动方式为自由旋转、或有限制角度范围的来回转动。

于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转页的能转动角度范围至少有180度,以令各所述转页能转动至在一侧及其相对侧均能形成成像面。

于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转页的至少子成像面涂布有图像投射漆。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转页的材质为金属、PVC或棉布。

为实现上述目标及其他相关目标,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投射系统,包括:所述的图像投射幕装置;图像投射装置,其设置成图像投射方向朝向所述图像投射幕装置能形成的成像面。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图像投射幕装置及图像投射系统,所述图像投射幕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片转页,具有子成像面;其中,各所述转页可转动地设置,并能转动至令各子成像面平滑相连形成一成像面;且各所述转页能在位于至第一位置以外的其它位置时形成相互间的间隙以供透视;在需要图像投射时,转动各转页以形成成像面以供图像投射,而需透视时则转动转页以露出相互间间隙以进行透视,通过机械运动手段实现图像投射幕装置的功能叠加,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达到良好的图像投射效果及透视率。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投射系统在图像投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显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投射系统透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显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投射系统在另一侧形成图像投射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1D显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投射系统在两侧均形成图像投射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转页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图像投射幕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提供的图像投射幕装置,通过机械运动方式以切换图像投射状态或透视状态。

如图1A所示,展示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的图像投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该图像投射系统中,存在图像投射装置11及图像投射幕装置12。

所述图像投射装置11,可以例如为投影机、投影仪、放映机等不同类型的图像投射设备,其用于出光以将图像向外投射等不同类型,其用于出光以将图像向外投射。

如图中所示,所述图像投射幕装置12是由多个页片并排设置,以形成供承接该图像投射装置11投射光线的成像面,该成像面将图像投射装置11的出光反射到人眼中,以令人眼能接收到图像投射装置11的投射图像。

需说明的是,该些页片是可以转动的转页121,当它们转动至如图1A所示的位置时,相互平滑连接形成成像面,也就是说,每个转页121具有用于组成该成像面的子成像面1211。

再如图1B所示,当各所述转页121转开而露出相互间的间隙时,图像投射幕装置12两侧的人可以透过该间隙看到彼此,由于直接透视,透视率达到最高100%,比采用通电玻璃等都要来的高。

并且,在此方案中,对转页121的材质、透视率等皆无要求,较佳的是转页121本身的材质是不透明的,只要能转动至露出相互间隙即可。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转页12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PVC或棉布等。

于一实施例中,为了令成像面的成像效果较高,优选的,可以在各所述转页121的至少子成像面1211涂布有图像投射漆。

为了令各转页121转动至露出间隙时,能尽量小地遮挡透视视线,则可尽量将转页121 的宽度加大,而尽量将转页121的厚度减小,并尽量减少转页121的数量。

于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转页121的长度在0.5m-3m之间;和/或,各所述转页121的宽度在10mm-300mm之间;和/或,各所述转页121的厚度为0.1mm-20mm之间;和/或,各所述转页121的数量在2片~100片。

虽然在图1A和图1B实施例中所展示的转页121均为横向的排列设置,但是需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各转页121也可以是纵向的排列设置,也可以是横向和纵向结合的排列设置。

例如,图像投射幕装置12包括至少两排如图1A和1B实施例所示的转页121,按纵向叠设;又例如,图像投射幕装置12包括一排如图1A和1B实施例所示的转页121,在其横向或纵向又设置一列其转置90度的转页121;组合方式可以很多,如果纵向排列设置转页121 的话,其转动方向也改为纵向(即绕横向轴转动)。

于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转页121的转动结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

例如,转页121设有圆柱形的插孔,与圆柱形的轴部轴接,轴部不动而转页121可以绕其转动;优选的,所述轴部可以位于转页121的中心轴线上,以令转页121可以原地自转;当然,也可以转轴和转页121相互固定,转轴转动而带动转页121转动;另外,转轴也可以设在中心轴线两侧任意位置,并非以此为限。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片转页121可以设置成横向转动(即绕竖轴转动)、竖向转动(即绕横轴转动)或斜向转动,虽然在图1A和图1B实施例中仅展示了多片转页121横向排列设置,进而能横向转动的结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据此推广到向该多片转页121按纵向排列设置,进而能纵向转动的结构;也可以以此类推到斜向排列设置,进而能斜向转动的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转页121的转动角度可以是不受限制的自由旋转,也可以是受限于某个预设角度范围而只能在该范围内来回转动。

于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转页121的转动方向为同向;或者,各所述转页121的转动方向为部分同向且部分反向。

举例来说,例如一共20片转页121,其中,左侧的10片转页121可以逆时针转动,右侧的10片转页121可以顺时针转动。

可参考图1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投射幕装置12的两侧均设有图像投射装置11、 13,当一侧的用户不需要使用图像投射幕装置12时,该多个转页121可以转动180度而到对侧,以供另一用户使用。

具体来说,如图1A至图1B的状态中,各个转页可以是进行了逆时针90度,若各个转页继续再逆时针转动90度,即180度;如图1C所示,令成像面形成于对侧,以供对侧用户使用。

于一实施例中,图1C的实施方式可以结合上述部分转页和另一部分转页的转动方向不同的方案进行实施,例如在图1D所示,图中左侧的部分转页121(例如图中A圈出)的位置维持与图1A一致而供图像投射装置11图像投射使用,而右侧侧部分转页121(例如图中 B圈出)的图像投射面转动180度而供图像投射装置13图像投射使用,在此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用户都能同时使用图像投射幕装置12进行观看。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页的结构未必如图1A和1B所示的长方体,即各面未必都需要是平面。

举例来说,所述子成像面可以为曲面、平面、曲面与曲面的组合、平面与平面的组合、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优选为平面;又或者,所述转页上子成像面的背面是曲面、平面、曲面与曲面的组合、平面与平面的组合、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再或者所述转页上与子成像面相接的多个面中的部分是曲面、平面、曲面与曲面的组合、平面与平面的组合、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

如图2所示,展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转页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转页2的子成像面21为平面,而子成像面21的背面22是曲面。

如图3所示,展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图像投射幕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转页3与其相邻转页对应的侧面为相互凹凸配合的曲面,也能形成平滑的成像面,从而未必以图1A、1B中的转页侧面为平面为限。

需说明的是,从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发现,转页上子成像面的背面或侧面也可以加以利用,例如设计成美观的形状和/或喷涂美观的图案等等,该图像投射幕装置可以设于室内,如家庭、办公室环境中作为例如屏风、墙体等使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图像投射幕装置及图像投射系统,所述图像投射幕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片转页,具有子成像面;其中,各所述转页可转动地设置,并能转动至令各子成像面平滑相连形成一成像面;且各所述转页能在位于至第一位置以外的其它位置时形成相互间的间隙以供透视;在需要图像投射时,转动各转页以形成成像面以供图像投射,而需透视时则转动转页以露出相互间间隙以进行透视,通过机械运动手段实现图像投射幕装置的功能叠加,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能达到良好的图像投射效果及透视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