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3D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8212发布日期:2019-08-13 20:2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3D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3D眼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眼镜都是戴在用户的眼镜上;观众在观看电影时需要佩戴3d眼镜,由于电影的播放时间较长,当用户长时间佩戴眼镜时会对头部造成挤压,甚至在头部出现压痕,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

当用户需要调整观看角度时,只能将眼镜取下,而没有更多的调整角度可以选择,调整范围较小;当用户将眼镜取下是就不能正常的使用3D眼镜了。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进行调整,且不需要取下的眼镜,不需要长时间佩戴在头上的眼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3D眼镜,用以解决现有眼镜只能佩戴在头部,且不能根据需要随意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持式3D眼镜,包括固定架,于所述固定架的上侧用螺栓固定有螺杆,于所述螺杆的上端用螺纹固定有横向架,于所述横向架的上侧转动的旋接有镜框,于所述镜框上卡接有镜片。

优选的,所述横向架包括安装框,于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凹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于所述导向槽内滑动的设有支撑块,于所述支撑块的上端用螺纹旋接有第二转向座,于所述第二转向座的上侧用螺栓固定有第一转向座;

于所述安装框的底部铰接有纵向杆,于所述纵向杆和所述支撑块之间铰接有横向杆;于所述支撑块的远离所述横向杆的一侧绑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绑定于所述安装框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外壁为圆柱曲面的外壳,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用螺栓固定有圆弧状的连接板;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凹设有多个圆弧状的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一凹槽内铰接有第一弹簧板;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卡接有第二衔铁和第一衔铁;还包括皮带,于所述皮带的一端绑定有第一磁铁,于所述皮带的一端绑定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吸附于所述第一衔铁上;所述第二磁铁吸附于所述第二衔铁上。

优选的,所述镜框包括外框体,于所述外框体内穿设有观察孔,从所述观察孔的顶部和底部向外框体内分别凹设有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于所述观察孔内设有内框体;于所述内框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卡接有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二移动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于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两侧分别绑定有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所述第一拉线和所述第二拉线均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在使用时,将固定架套设于用户的手臂上或者座椅上,这样用户就不需要将眼镜一直长时间的佩戴在头上,从而避免了长时间带眼镜给用户的头部造成挤压损伤的情况;

(2)当需要调整时,可以拉动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进而带动内框体沿着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从而改变所述内框体倾斜角度,内框体带动放置于其内的镜片移动,实现对镜片的调整;

拉动纵向杆,所述纵向杆带动横向杆,所述横向杆带动支撑块沿着所述导向槽移动,所述支撑块带动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移动;所述横向架移动,进而带动镜框移动,实现对镜框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手持式3D眼镜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中横向架的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中镜框的示意图。

图中:1-镜片;2-镜框;21-外框体;22-第一移动块;23-第一滑动槽;24-第二移动块;25-第一拉线;26-第二拉线;27-内框体;28-观察孔;29-第二滑动槽;3-横向架;31-第一转向座;32-第二转向座;33-支撑块;34-第一弹簧;35-安装框;36-导向槽;37-横向杆;38-纵向杆;4-螺杆;5-固定架;51-连接板;52-外壳;53-第一凹槽;54-第一弹簧板;55-第一磁铁;56-皮带;57-第二磁铁;58-第二衔铁;59-第一衔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手持式3D眼镜,包括固定架5,于所述固定架5的上侧用螺栓固定有圆杆状的螺杆4,于所述螺杆4的上端用螺纹固定有横向架3,于所述横向架3的上侧转动的旋接有镜框2,于所述镜框2上卡接有镜片1。

在使用时,将固定架套设于用户的手臂上或者座椅上,这样用户就不需要将眼镜一直长时间的佩戴在头上,从而避免了长时间带眼镜给用户的头部造成挤压损伤的情况;

当需要调整时,可以拉动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进而带动内框体沿着第一滑动槽和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从而改变所述内框体倾斜角度,内框体带动放置于其内的镜片移动,实现对镜片的调整;

拉动纵向杆,所述纵向杆带动横向杆,所述横向杆带动支撑块沿着所述导向槽移动,所述支撑块带动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移动;所述横向架移动,进而带动镜框移动,实现对镜框的调整。

所述横向架3包括长方体状的安装框35,于所述安装框35的底部凹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36,于所述导向槽36内滑动的设有立方体状的支撑块33,于所述支撑块33的上端用螺纹旋接有圆盘状的第二转向座32,于所述第二转向座32的上侧用螺栓固定有圆弧状的第一转向座31;于所述安装框35的底部铰接有圆杆状的纵向杆38,于所述纵向杆38和所述支撑块33之间铰接有圆杆状的横向杆37;于所述支撑块33的远离所述横向杆37的一侧绑定有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的另一端绑定于所述安装框35上。

所述固定架5包括外壁为圆柱曲面的外壳52,于所述外壳52的外壁上用螺栓固定有圆弧状的连接板51;于所述外壳52的内壁上凹设有多个圆弧状的第一凹槽53,于所述第一凹槽53内铰接有圆弧状的第一弹簧板54;所述外壳52的两端分别卡接有第二衔铁58和第一衔铁59;还包括皮带56,于所述皮带56的一端绑定有第一磁铁55,于所述皮带56的一端绑定有第二磁铁57;所述第一磁铁55吸附于所述第一衔铁59上;所述第二磁铁57吸附于所述第二衔铁58上。

所述镜框2包括立方体状的外框体21,于所述外框体21内穿设有观察孔28,从所述观察孔28的顶部和底部向外框体21内分别凹设有圆弧状的第一滑动槽23和第二滑动槽29;于所述观察孔28内设有内矩形的框体27;于所述内框体2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卡接有圆弧状的第一移动块22和圆弧状的第二移动块24;所述第一移动块22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23内;

所述第二移动块24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槽29内;于所述第一移动块22的两侧分别绑定有第一拉线25和第二拉线26;所述第一拉线25和所述第二拉线26均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23内。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