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8028发布日期:2019-08-13 20:2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



背景技术:

光缆交接箱是一种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以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

户外的光纤交接箱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对光缆交接箱的根本要求就是能够抵御剧变的气候和恶劣的工作环境,需要具有水气凝结、防水、防尘、抗冲击损坏等能力,现有技术中的无跳接光缆交接箱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很难达到理想的抗撞击以及密封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能够有效的防止水气凝结,具有抗撞击和密封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箱门和交接仓,所述箱门包括上端板和前端板,所述上端板与所述箱体的顶端壁重叠,所述前端板与所述箱体垂直滑动连接,所述前端板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前端板两侧且沿该前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和对称设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壁的上部且与对应的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之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箱体之间转动配合,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设有齿轮二,所述箱体的顶端壁的内壁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三,所述齿轮三与所述齿轮二啮合。

具体的,上端板与前端板相互垂直呈L形结构,由于上端板与箱体的顶端壁重叠,则在雨天或潮湿的环境,能够保证上端板与箱体的顶端壁之间的密封效果;由于箱门整体上呈L形,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减少连接缝,在保证了密封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箱门整体的结构强度,更能抵抗外部的撞击。

由于在箱门和箱体之间设有传动结构,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能够实现箱门整体的上下移动,前端板与箱体之间垂直滑动配合目的是在齿轮齿条配合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箱门的滑动限位效果,从而保证箱门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实现自由的上下移动。

箱门结构和传动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箱门的自动控制,箱门的开启程度和开启的速度都能够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时长来实现对箱门开启的方式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壁上靠近所述前端板的一侧沿该侧壁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前端板上对称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限位滑动的效果,保证箱门在齿轮齿条的配合下实现上下移动,所述滑槽为T型槽,所述滑块为T型滑块。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上端板与箱体的顶端壁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箱体的顶端壁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所述上端板上设有与所述密封槽卡接配合的凸条,所述凸条的长度与所述密封槽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槽为三条,分别为槽深度一致的密封槽一、密封槽二和密封槽三,所述密封槽一设置在远离所述前端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前端板平行,所述密封槽二和所述密封槽三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端壁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密封槽二与所述密封槽三均与所述密封槽一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板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密封槽一、密封槽二和密封槽三卡接配合的三条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板上与所述密封槽对应的边沿设有超出所述箱体上顶壁的雨沿。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箱体内的温湿度的监控以及调节,保证交接仓内良好的工作环境,所述箱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箱体的两侧壁上设有进风扇和排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进风扇、所述排风扇均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上端板与箱体的顶端壁重叠,则在雨天或潮湿的环境,能够保证上端板与箱体的顶端壁之间的密封效果.

2.由于箱门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减少连接缝,在保证了密封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箱门整体的结构强度,更能抵抗外部的撞击。

3.由于在箱门和箱体之间设有传动结构,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能够实现箱门整体的上下移动,前端板与箱体之间垂直滑动配合目的是在齿轮齿条配合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箱门的滑动限位效果,从而保证箱门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实现自由的上下移动,整个开门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无需手动操作,安全性高。

4.由于在箱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箱体内环境的实时监控,并通过进风扇和排风扇对箱体内部的工作环境进行及时的调控,保证整个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箱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省略箱体的后端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顶端壁1.1;箱门2;上端板2.1;前端板2.2;齿条2.2.1;交接仓3;齿轮一4;转动轴5;齿轮二6;电机7;齿轮三8;T型槽9;密封槽一11;密封槽二12;密封槽三13;雨沿14;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16;控制器17;进风扇18;排风扇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1、箱门2和交接仓3,箱门2包括上端板2.1和前端板2.2,上端板2.1与箱体1的顶端壁1.1重叠,前端板2.2与箱体1垂直滑动连接,前端板2.2与箱体1之间设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包括对称设于前端板2.2两侧且沿该前端板2.2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2.2.1和对称设于箱体1的两侧壁的上部且与对应的齿条2.2.1啮合的齿轮一4,齿轮一4之间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与箱体1之间转动配合,转动轴5与箱体1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转动轴5的中部设有齿轮二6,箱体1的顶端壁的内壁上设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三8,齿轮三8与齿轮二6啮合。

具体的,上端板2.1与前端板2.2相互垂直呈L形结构,由于上端板2.1与箱体1的顶端壁1.1重叠,则在雨天或潮湿的环境,能够保证上端板2.1与箱体1的顶端壁1.1之间的密封效果;由于箱门2整体上呈L形,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减少连接缝,在保证了密封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箱门2整体的结构强度,更能抵抗外部的撞击。

由于在箱门2和箱体1之间设有传动结构,通过齿轮和齿条2.2.1的配合,能够实现箱门2整体的上下移动,前端板2.2与箱体1之间垂直滑动配合目的是在齿轮齿条2.2.1配合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箱门2的滑动限位效果,从而保证箱门2在电机7的驱动下能够实现自由的上下移动。

箱门2结构和传动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箱门2的自动控制,箱门2的开启程度和开启的速度都能够通过控制电机7的转速和转动时长来实现对箱门2开启的方式的控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1、图2所示,箱体1的两侧壁上靠近前端板2.2的一侧沿该侧壁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设于所述箱体侧壁的内壁上,前端板2.2上对称设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为了达到限位滑动的效果,保证箱门2在齿轮齿条2.2.1的配合下实现上下移动,滑槽为T型槽9,滑块为T型滑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上端板2.1与箱体1的顶端壁1.1之间的密封效果,箱体1的顶端壁1.1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上端板2.1上设有与密封槽卡接配合的凸条,凸条的长度与密封槽的长度一致。

具体的,密封槽为三条,分别为槽深度一致的密封槽一11、密封槽二12和密封槽三13,密封槽一11设置在远离前端板2.2的一侧且与前端板2.2平行,密封槽二12和密封槽三13对称设置在箱体1的顶端壁1.1的宽度方向上,密封槽二12与密封槽三13均与密封槽一11垂直,上端板2.1上设有分别与密封槽一11、密封槽二12和密封槽三13卡接配合的三条凸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1、图3所示,上端板2.1上与密封槽对应的边沿设有超出箱体1上顶壁的雨沿1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1-图3所示,为了实现对箱体1内的温湿度的监控以及调节,保证交接仓3内良好的工作环境,箱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6,箱体1内还设有控制器17,箱体1的两侧壁上设有进风扇18和排风扇19,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16均与控制器17的输入端连接,进风扇18、排风扇19均与控制器17的输出端连接。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1-图3所示,箱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控制器17的输入端连接,电机7与控制器17的输出端连接。

实施例7: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1、箱门2和交接仓3,箱门2包括上端板2.1和前端板2.2,上端板2.1与箱体1的顶端壁1.1重叠,箱体1的两侧壁上靠近前端板2.2的一侧沿该侧壁的长度方向设有T型滑槽,前端板2.2上对称设有与T型滑槽滑动配合的T型滑块;前端板2.2与箱体1之间设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包括对称设于前端板2.2两侧且沿该前端板2.2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2.2.1和对称设于箱体1的两侧壁的上部且与对应的齿条2.2.1啮合的齿轮一4,齿轮一4之间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与箱体1之间转动配合,转动轴5与箱体1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转动轴5的中部设有齿轮二6,箱体1的顶端壁的内壁上设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三8,齿轮三8与齿轮二6啮合。

具体的,前端板2.2的宽度尺寸大于箱体1的门口宽度,即前端板2.2的左右侧均超出箱门2的侧壁,前端板2.2左右侧超出箱门2侧壁的部分分别为左驱动部和右驱动部,齿条2.2.1分别设置在左驱动部和右驱动部上靠近箱体1的一侧。

齿轮一4设于箱体1侧壁的外部,齿轮一4与对应的齿条2.2.1啮合实现齿轮对箱门2的驱动。

具体的,上端板2.1与前端板2.2相互垂直呈L形结构,由于上端板2.1与箱体1的顶端壁1.1重叠,则在雨天或潮湿的环境,能够保证上端板2.1与箱体1的顶端壁1.1之间的密封效果;由于箱门2整体上呈L形,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减少连接缝,在保证了密封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箱门2整体的结构强度,更能抵抗外部的撞击。

由于在箱门2和箱体1之间设有传动结构,通过齿轮和齿条2.2.1的配合,能够实现箱门2整体的上下移动,前端板2.2与箱体1之间垂直滑动配合目的是在齿轮齿条2.2.1配合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箱门2的滑动限位效果,从而保证箱门2在电机7的驱动下能够实现自由的上下移动。

箱门2结构和传动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箱门2的自动控制,箱门2的开启程度和开启的速度都能够通过控制电机7的转速和转动时长来实现对箱门2开启的方式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端板2.1与箱体1的顶端壁1.1之间的密封效果,箱体1的顶端壁1.1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上端板2.1上设有与密封槽卡接配合的凸条,凸条的长度与密封槽的长度一致。

具体的,密封槽为三条,分别为槽深度一致的密封槽一11、密封槽二12和密封槽三13,密封槽一11设置在远离前端板2.2的一侧且与前端板2.2平行,密封槽二12和密封槽三13对称设置在箱体1的顶端壁1.1的宽度方向上,密封槽二12与密封槽三13均与密封槽一11垂直,上端板2.1上设有分别与密封槽一11、密封槽二12和密封槽三13卡接配合的三条凸条,上端板2.1上与密封槽对应的边沿设有超出箱体1上顶壁的雨沿14。

为了实现对箱体1内的温湿度的监控以及调节,保证交接仓3内良好的工作环境,箱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6,箱体1内还设有控制器17,箱体1的两侧壁上设有进风扇18和排风扇19,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16均与控制器17的输入端连接,进风扇18、排风扇19均与控制器17的输出端连接,箱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控制器17的输入端连接,电机7与控制器17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