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止调色剂散落的结构的显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1094发布日期:2021-03-30 21:3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止调色剂散落的结构的显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电子照相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将调色剂供应到形成在光导体上的静电潜像以在该光导体上形成可见的调色剂图像,并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然后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打印介质上以在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显影设备容纳调色剂并将该调色剂供应到形成在光导体上的静电潜像以在光导体上形成可见的调色剂图像。

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速度增加,显影辊以高速旋转。空气通过显影辊的高速旋转被引入显影设备中,并且显影设备的内部压力增加,因此,由于调色剂从显影辊泄漏,所以调色剂散落可能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的示意性配置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显影设备的示例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例示图3中示出的显影设备的示例中的磁体应用的视图;

图5是显影设备的示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例示图5中示出的显影设备的示例中的磁体应用的视图;

图7是显影设备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沿着图7中的线e-e’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例示图8中的显影设备的示例中的磁体应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现在将参见附图详细描述显影设备的示例和使用该显影设备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在以下描述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配置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多余的描述。

图1是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的示意性配置图。本示例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电子照相方法打印彩色图像。参见图1,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包括显影设备10、曝光设备50、转印单元和熔凝器80。

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容纳显影剂的多个显影盒20。多个显影盒20可以被分别连接到多个显影设备10,并且容纳在多个显影盒20中的显影剂被供应到多个显影设备10中的每个显影设备10。多个显影盒20和多个显影设备10可以可安装在主体1中/可从主体1中拆卸,并且可以被单独更换。

在示例中,多个显影设备10可以包括形成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多个显影设备10c、10m、10y和10k。多个显影盒20可以包括多个显影盒20c、20m、20y和20k,每个显影盒容纳供应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的颜色的显影剂以被供给到多个显影设备10c、10m、10y和10k。除非另有说明,参考符号c、m、y和k是指用于显影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的颜色的显影剂的配置成分。

图2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显影设备10的示例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参见图1至图3,显影设备10可以包括光导鼓14和显影辊13,在该光导鼓14上形成静电潜像,该显影辊13将显影剂供应到静电潜像以显影可见的调色剂图像。光导鼓14是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导体的示例,并且该光导鼓14可以包括传导金属管和形成在该传导金属管的外周的光导层。充电辊15是对光导鼓14充电以具有均匀表面电势的充电器的示例。可以使用充电刷、电晕充电器等来代替充电辊15。

虽然附图中未例示,但是显影设备10可以进一步包括充电辊清洁器、清洁构件17以及调节构件16,该充电辊清洁器移除被附着到充电辊15的异物(诸如显影剂或灰尘),该清洁构件17在执行稍后描述的中间转印操作之后移除残留在光导鼓14表面上的显影剂,该调节构件16调节被供应到光导鼓14和显影辊13彼此面对的区域的显影剂量。废显影剂可以被容纳在废显影剂容器17a中。例如,清洁构件17可以是与光导鼓14的表面接触以刮擦显影剂的清洁刀片。虽然附图中未例示,但是清洁构件17可以是清洁刷,其在旋转时与光导鼓14的表面接触以刮擦显影剂。

容纳在显影盒20中的显影剂,即调色剂和载体,被供应到显影设备10。显影辊13被定位为与光导鼓14分开。显影辊13的外周表面与光导鼓14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例如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显影辊13可以包括图3中可旋转的显影套筒13-1和图3中的布置在显影套筒13-1内的磁性构件13-2。磁性构件13-2不可旋转。在显影设备10中,调色剂与载体混合,并且调色剂被附着到磁性载体的表面。磁性载体被附着在显影辊13的表面上,以被传送到光导鼓14和显影辊13彼此面对的显影区域。调节构件16调节被传送到显影区域的显影剂量。调色剂通过施加在显影辊13与光导鼓14之间的显影偏压被供应到光导鼓14,以将形成在光导鼓14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见的调色剂图像。

曝光设备50通过利用对应于图像信息的调制光照射光导鼓14而在光导鼓14上形成静电潜像。曝光设备50的代表性示例可以包括使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激光扫描单元(lsu)或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led曝光单元。

转印单元将光导鼓14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p。在本示例中,使用中间转印单元。在示例中,转印单元可以包括中间转印带60、中间转印辊61和转印辊70。

中间转印带60暂时容纳在多个显影设备10c、10m、10y和10k的光导鼓14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多个中间转印辊61被布置在面对多个显影设备10c、10m、10y、10k的光导鼓14的位置,其中中间转印带60被介入在多个中间转印辊61与光导鼓14之间。中间转印偏压被施加到多个中间转印辊61,以将在光导鼓14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0。代替中间转印辊61,可以使用电晕转印单元或转印单元的针式电晕方法(pinscorotronmethod)。

转印辊70面向中间转印带60定位。转印偏压被施加到转印辊70,以将从中间转印带60转印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p。

熔凝器80将热量和/或压力施加到被转印到打印介质p的调色剂图像,从而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打印介质p上。熔凝器80的形状不限于图1中示出的示例。

利用上述配置,曝光设备50将根据每种颜色的图像信息调制的光照射到多个显影设备10c、10m、10y和10k的光导鼓14,以在光导鼓14上形成静电潜像。多个显影设备10c、10m、10y和10k的光导鼓14的静电潜像通过从多个显影盒20c、20m、20y和20k供应到多个显影设备10c、10m、10y和10k的显影剂c、m、y和k被显影为可见的调色剂图像。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被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0。装载在纸张馈送单元90上的打印介质p沿着纸张馈送路径91运送,并在转印辊70与中间转印带60之间运送。中间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0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到转印辊70的转印偏压被转印到打印介质p。当打印介质p通过熔凝器80时,调色剂图像通过热量和压力被定影在打印介质p上。已经完成定影的打印介质p由排放辊92排放。

容纳在显影盒20中的显影剂被供应到显影设备10。当容纳在显影盒20中的所有显影剂被消耗时,显影盒20可以利用新的显影盒20替换,并且新的显影剂可以被重新填充到显影盒20中。

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显影剂供应单元30。显影剂供应单元30从显影盒20接收显影剂并将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设备10。显影剂供应单元30通过供应导管40被连接到显影设备10。尽管在附图中未例示,但是显影剂供应单元30可以省略,并且供应导管40可以直接连接显影盒20和显影设备10。

参见图2和图3,显影设备10可以包括显影壳体110和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壳体110上的显影辊13。显影剂容纳在显影壳体110中。如上所述,显影剂可以从显影盒20供应。显影剂运送路径200被提供在显影壳体110内。显影剂沿着显影剂运送路径200被运送并被搅动。显影辊13被安装在显影剂运送路径200中。显影剂运送路径200可以包括显影室210和搅动室220。

显影室210被提供有朝向光导鼓14开口的开口部分120。显影辊13被安装在显影室210中。显影辊13通过开口部分120被部分地暴露于显影室210的外部,并且显影辊13的暴露部分面向光导鼓14。显影辊13通过开口部分120将容纳在显影室210中的调色剂供应到形成在光导鼓14上的静电潜像,以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搅动室220通过隔板230与显影室210分开。

第一传送构件241可以被提供在显影室210中,并且第二传送构件242可以被提供在搅动室220中。第一传送构件241和第二传送构件242在将显影室210和搅动室220内的显影剂在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上分别传送时搅动调色剂和载体。第一传送构件241和第二传送构件242可以是例如具有螺旋翼的螺旋钻。第一传送构件241和第二传送构件242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传送显影剂。例如,第一传送构件241和第二传送构件242分别在第一方向d1上和第二方向d2上传送显影剂。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被提供在隔板230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以连通显影室210和搅动室220。显影室210中的显影剂由第一传送构件241从第二连通孔232传送到第一方向d1。显影剂通过提供在隔板230在第一方向d1上的一端的第一连通孔231传送到搅动室220。搅动室220中的显影剂由第二传送构件242从第一连通孔231传送到第二方向d2。显影剂通过提供在隔板230在第二方向d2上一端的第二连通孔232传送到显影室210。利用上述配置,显影剂沿着由显影室210-第一连通孔231-搅动室220-第二连通孔232-显影室210形成的循环路径循环。在显影室210中在第一方向d1上传送的显影剂的一部分被附着到显影辊13,并且显影剂的调色剂被供应到光导鼓14。

本示例的显影设备10使用自动显影剂再填充(adr)方法。过量显影剂被排放到显影设备10的外部,以保持显影设备10中的显影剂量恒定。

来自显影盒20的显影剂经由显影剂供应孔250被供应到显影设备10内,即显影剂运送路径200。显影剂供应孔250位于显影辊13的有效图像区域c的外部。有效图像区域c是指在显影辊13的长度内用于有效图像形成的区域。有效图像区域c的长度可以略大于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最大尺寸的打印介质p的宽度。有效图像区域c可以是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的内部。显影剂供应孔250可以位于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的外部。

在示例中,显影设备10可以包括在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上从显影剂运送路径200延伸的显影剂供应部分221。显影剂供应孔250可以被提供在显影剂供应部分221中。例如,基于显影剂在搅动室220内的流动方向,即,第二方向d2,显影剂供应部分221可以在第一方向d1上从搅动室220的上游侧延伸。第二传送构件242在显影剂供应部分221内延伸。通过显影剂供应孔250供应到搅动室220的显影剂由第二传送构件242在第二方向d2上传送。

过量显影剂通过显影剂排放孔260排放到显影设备10的外部。排放的过量显影剂可以容纳在废显影剂容器(未示出)中。显影剂排放孔260位于显影辊13的有效图像区域c的外部。显影剂排放孔260可以位于第一连通孔231和第二连通孔232的外部。在示例中,显影设备10可以包括在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上从显影剂运送路径200延伸的显影剂排放部分211。显影剂排放孔260可以被提供在显影剂排放部分211中。例如,基于显影剂在显影室210内的流动方向,即,第一方向d1,显影剂排放部分211可以在第一方向d1上从显影室210的下游侧延伸。第一传送构件241在显影剂排放部分211内延伸。过量显影剂由第一传送构件241传送,并通过显影剂排放孔260排放到显影设备10的外部。

如上所述,显影辊13包括显影套筒13-1和磁性构件13-2。显影套筒13-1被安装在显影室210中,并通过开口部分120被部分暴露于显影室210的外部,以面对光导鼓14。

磁性构件13-2可以包括多个磁极。基于显影套筒13-1的旋转方向,多个磁极包括顺序地位于显影室210的开口部分120的下游侧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具有相同的磁极性。基于显影套筒13-1的旋转方向,第一磁极可以是位于开口部分120的下游侧的分离极s2,以将显影剂从显影套筒13-1分离。第二磁极可以是位于第一磁极的下游侧的接收极s3,也就是说,将显影剂附着到显影套筒13-1的分离极s2。多个磁极可以进一步包括主极s1、运送极n1以及调节极n2,该主极s1位于显影室210的开口部分120中以面向光导鼓14,运送极n1位于主极s1的下游侧,该调节极n2位于接收极s3与主极s1之间。利用上述配置,运送极n1、分离极s2、接收极s3以及调节极n2可以在显影套筒13-1的旋转方向上从主极s1顺序布置。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可以具有相同的磁极性。在本示例中,分离极s2、接收极s3和主极s1的磁极性是s极,运送极n1和调节极n2的磁极性是n极。

随着显影套筒13-1旋转,由接收极s3的磁力在显影套筒13-1的外周形成的显影剂层被运送到调节极n2。在显影剂层通过显影套筒13-1与调节构件16之间时,显影剂层被调节为具有恒定厚度。随着显影套筒13-1旋转,被调节为具有恒定厚度的显影剂层被传送到主极s1。来自形成在显影套筒13-1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层的调色剂通过施加到显影套筒13-1的显影偏压被附着到形成在光导鼓14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在通过主极s1之后残留在显影套筒13-1的外周的显影剂通过运送极n1被传送到分离极s2。分离极s2中的显影剂通过由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形成的排斥磁场与显影套筒13-1的外周分离,并落入显影室210中。利用上述这种循环配置,其中附着有新调色剂的显影剂被供应到显影辊13。

当在面对分离极s2的区域中显影剂与显影套筒13-1分离时,显影剂在显影套筒13-1的切线方向上被分离。分离的显影剂飞向显影室210的内壁112并与内壁112碰撞。由于分离的显影剂和内壁210的碰撞,所以调色剂在显影室210中发生散落,并且调色剂可能泄漏到显影设备10的外部。当显影剂反复与显影室210的内壁112碰撞时,显影剂的性能可能劣化。与内壁112碰撞的显影剂的一部分可以立即附着到接收极s3而不落入显影室210。由于立即附着到接收极s3而不通过显影室210的显影剂处于调色剂和载体没有被充分搅动的状态,所以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低,并且可能导致打印图像的密度降低。当与显影套筒13-1分离时,显影剂的速度随着显影套筒13-1的旋转线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随着打印速度的增加,显影剂与显影室210的内壁112的碰撞和调色剂的散落、显影剂性能的劣化以及由于碰撞导致的图像密度的降低可能变得更差。

参见图3,本示例的显影设备10包括具有相同的磁极性的磁体270,该磁体270具有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该磁体位于显影室210的内壁112与磁性构件13-2之间,以面对分离极s2与接收极s3之间的区域。面向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的磁体270的表面的磁极性与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的磁极性相同。例如,分离极s2、接收极s3和磁体的磁极性可以是s极。磁体270的长度可以近似等于磁性构件13-2的磁极长度。例如,磁体270可以是橡胶磁体,其长度为300mm、宽度为3mm以及厚度为0.4mm。磁体270的表面磁通量密度可以是例如大约5mt至15mt。

图4是例示图3中示出的显影设备10的示例中的磁体270应用的视图。图4中的显影套筒13-1以线性形式示出。尽管显影剂处于调色剂被电附着到载体表面的状态,但是显影剂在图4中示出为圆。参见图4,磁体270具有与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相同的磁极性,并且位于内壁112上以面对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从显影套筒13-1分离的显影剂沿着磁力线移动。然而,由于分离极s2与磁体270之间的排斥磁场以及磁体270与接收极s3之间的排斥磁场,所以显影剂的移动轨迹改变,并且显影剂可以落入显影室210中而不与安装有磁体270的内壁112碰撞。此外,由于排斥磁场可能降低显影剂的速度,即使当显影剂的一部分与内壁112碰撞时,因此,由于碰撞速度低,所以发生调色剂散落的可能性也可能降低。

磁体270可以面对分离极s2在法线方向上的磁通量密度最大的位置与接收极s3在法线方向上的磁通量密度最大的位置之间的区域13-3。根据上述配置,由磁体270产生的排斥磁场可以有效地改变显影剂的轨迹,以使显影剂不可能撞击内壁112。

如上所述,显影剂不与内壁112碰撞,或者甚至当显影剂与内壁112碰撞时,由于碰撞速度低,所以可以降低或防止调色剂散落和显影剂性能的劣化。此外,由于从分离极s2分离的显影剂立即附着到接收极s3的可能性可能降低,所以可能降低或防止图像密度的降低。

如图3中示出的,磁体270可以被被置为从内壁112突出,并且可以被部分或全部陷入内壁112中,如图4中示出的。

当显影套筒13-1旋转时,空气从显影室210的外部流入显影室210内,因此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压力可以增加。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速度增加,显影套筒13-1的旋转速度可以增加,并且从显影设备10的外部引入显影室210的空气流入速度和空气量可以增加。当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压力增加时,调色剂散落(其中调色剂泄漏到显影室210的外部)发生的可能性可能增加。在adr方法的情况下,当过量显影剂通过显影剂排放孔260排放时,显影室210内的空气也一起排放。当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压力增加时,空气通过显影剂排放孔260的排放压力增加。空气的排放压力可以增加显影剂通过显影剂排放孔260的排放速度,因此显影剂可能被过度排放。显影剂的过度排放过度地减少显影室210内的显影剂量,并且显影室210内的显影剂量可能变得不足,从而导致图像密度的降低。

图5是显影设备10的示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是例示图5中示出的显影设备10的示例中的磁体270应用的视图。图6中的显影套筒13-1以线性形式示出。尽管显影剂处于调色剂被电附着到载体表面的状态,但是显影剂在图6中示出为圆。参见图5和图6,在内壁112中提供有排放显影室内的空气的空气排放孔280。空气排放孔280被提供有过滤器281以过滤显影剂,以使显影剂不泄漏。磁体270可以位于过滤器281与磁性构件13-2之间。磁体270可以被安装在过滤器281上。磁体270被定位为面向分离极s2与接收极s3之间的区域,并且具有与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的磁极性相同的磁极性。面向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的磁体270的表面的磁极性与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的磁极性相同。例如,分离极s2、接收极s3和磁体的磁极性可以是s极。磁体270的长度可以近似等于磁性构件13-2的磁极长度。例如,磁体270可以是橡胶磁体,其长度为300mm、宽度为3mm以及厚度为0.4mm。磁体270的表面磁通量密度可以是例如大约5mt至15mt。

当从显影套筒13-1分离的显影剂飞向内壁112并与过滤器281碰撞时,显影剂可能被夹在过滤器281上的纤维之间,因此过滤器281的性能可能劣化。根据本示例,由于分离极s2与磁体270之间的排斥磁场以及磁体270与接收极s3之间的排斥磁场,所以显影剂的轨迹改变,并且显影剂的速度降低。因此显影剂不与过滤器281碰撞,或者甚至当显影剂的一部分与过滤器281碰撞时,由于碰撞速度低,所以显影剂不附着到过滤器281的纤维。因此,可以降低或防止调色剂散落、显影剂性能的劣化以及图像密度的降低,并且可以防止过滤器281性能的劣化。此外,由于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可以通过过滤器281流过空气排放孔280而被排放到显影设备10的外部,所以可以降低或防止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压力的过度上升以及由于空气压力的上升和显影剂的过度排放而导致的调色剂泄漏。

如图5中示出的,磁体270可以被布置为从过滤器281突出,并且可以被部分或全部陷入过滤器281中,如图6中示出的。

图7是显影设备10的示例的侧视图。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图9是沿着图7中的线e-e’截取的截面图;图10是例示图8中的显影设备10的示例中的磁体270应用的视图。图10中的显影套筒13-1以线性形式示出。尽管显影剂处于调色剂被电附着到载体表面的状态,但是显影剂在图10中示出为圆。参见图7至图10,基于显影套筒13-1的旋转方向,空气引入孔113形成在开口部分120的下游侧边缘121与显影套筒13-1的外周之间。由于基于显影套筒13-1的旋转方向,调节构件16被安装在开口部分120的上游侧边缘上,所以显影室210通过空气引入孔113与外部连通。当显影套筒13-1旋转时,来自显影设备10外部的空气通过空气引入孔113被引入显影室210。

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速度增加,显影套筒13-1的旋转速度可以增加,并且从显影设备10的外部引入显影室210的空气流入速度和空气量可以增加。因此,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压力可以增加。当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压力变得饱和时,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引入孔113被排放到显影设备10的外部。此时,显影剂可以与空气一起被排放到外部,从而污染光导鼓14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

本示例的显影设备10可以包括第一空气排放孔140,该第一空气排放孔140被提供在显影室210的内壁112中以排放显影室210内的空气,以使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压力不可能过度增加。第二空气排放孔130可以基于显影套筒13-1的旋转方向被提供在开口部分120的下游侧边缘121中,并且在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上在有效图像区域c的外部。第一空气排放孔140和第二空气排放孔130通过空气排放路径150彼此连接。

第一空气排放孔140可以被形成在显影室210的内壁112中。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第一空气排放孔140可以是在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形式。一个第一空气排放孔140或多个第一空气排放孔140可以被形成在显影室210的中心部分中。第一空气排放孔140可以被形成在显影室210的内壁112在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上的两侧部分中。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形状、数量和位置可以适当地确定,以便将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压力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第二空气排放孔130可以被形成在开口部分120的下游侧边缘121附近。基于重力方向,第二空气排放孔130可以位于开口部分120上方。由于从第二空气排放孔130排放的空气可能包括调色剂,所以第二空气排放孔130可以被安装在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上的有效图像区域c的外部。因此,可以防止打印图像被包含在排放空气中的调色剂污染。第二空气排放孔130可以被形成在有效图像区域c的一侧或有效图像区域c的两侧。此外,多个第二空气排放孔130可以被形成在有效图像区域c的一侧或两侧。第二空气排放孔130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可以适当地确定,以便将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压力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当第二空气排放孔130和空气引入孔113在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重叠时,从第二空气排放孔130排放的空气和朝向空气引入孔113的空气可能彼此汇合以产生涡流。然后,涡流可能加剧调色剂散落。考虑到这点,第二空气排放孔130可以被布置为在显影辊13的纵向方向上不与空气引入孔113重叠。

空气排放路径150可以具有连接第一空气排放孔140和第二空气排放孔130的各种形式。例如,空气排放路径150可以被形成在显影室210的内壁112与显影壳体110的外壁115之间。

磁体270可以被布置为减少和防止显影剂通过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排放。磁体270可以位于第一空气排放孔140附近。磁体270可以位于面对分离极s2与接收极s3之间的区域,并且可以具有与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的磁极性相同的磁极性。面向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的磁体270的表面的磁极性与分离极s2和接收极s3的磁极性相同。例如,分离极s2、接收极s3和磁体的磁极性可以是s极。磁体270的长度可以近似等于磁性构件13-2的磁极长度。例如,磁体270可以是橡胶磁体,其长度为300mm、宽度为3mm以及厚度为0.4mm。磁体270的表面磁通量密度可以是例如大约5mt至15mt。

根据上述配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显影剂通过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泄漏。基于显影套筒13-1的旋转方向,磁体270可以位于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上游侧端附近。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显影剂通过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泄漏。

膜290(显影剂附着防止构件)可以位于磁体270与磁性构件13-2之间,以防止显影剂附着到磁体270。例如,膜290可以被附着到显影室210的内壁112,以覆盖磁体270的面向磁性构件13-2的表面。当显影剂接触膜290时,显影剂由于膜290的小的表面粗糙度而滑动并落入显影室210中。因此,可以防止附着到磁体270的显影剂,并且可以有效地形成在磁体270、分离极s2与接收极s3之间的排斥磁场,而不受附着到磁体270的显影剂的影响。此外,可以防止附着到磁体270边缘的显影剂与显影室210内的空气通过第一空气排放孔140排放。基于显影套筒13-1的旋转方向,膜290的下游侧端291可以延伸超过磁体270的下游侧端271。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显影剂与空气一起通过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泄漏。

可以在磁体270与显影壳体110的外壁115之间,即,在第一空气排放孔140与空气排放路径150之间,提供空气引入构件170,该空气引入构件170将通过第一空气排放孔140引入空气排放路径150的空气向重力方向上方引入。空气引入构件170可以包括例如附着到内壁112的面向空气排放路径150的表面的膜。利用上述配置,由于从显影室210引入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空气的行进方向被改变到重力方向的上侧,也就是说,重力方向的相反侧,所以空气中包含的较重重量的显影剂可能不进入空气排放路径150并落入显影室210中,因此空气可以在没有较重重量的显影剂的情况下被引入空气排放路径150。

参见图10,当从显影套筒13-1分离的显影剂飞向显影室210的内壁112并进入第一空气排放孔140时,显影剂散落到显影设备10的外部。根据本示例,由于分离极s2与磁体270之间的排斥磁场以及磁体270与接收极s3之间的排斥磁场,所以显影剂的轨迹改变,并且显影剂的速度降低。因此,显影剂不与内壁112碰撞,并且落入显影室210中。因此,可以降低或防止调色剂散落、显影剂性能的降低、图像密度的降低。尽管通过旋转显影套筒13-1通过空气引入孔113引入显影室210的空气通过第一空气排放孔140排放,但是由于磁体270、分离极s2以及接收极s3形成的排斥磁场,所以显影剂不流向第一空气排放孔140,因此可以防止显影剂通过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泄漏。由于磁体270被布置在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上游侧,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显影剂泄漏到第一空气排放孔140。此外,由于通过膜290防止显影剂附着到磁体,并且膜290的下游侧端291延伸超过磁体270的下游侧端271,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显影剂通过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泄漏。如上所述,可以降低或防止显影室210内的空气压力的过度上升以及由于空气压力的上升导致的调色剂泄漏和显影剂的过度排放。由于从显影室210引入第一空气排放孔140的空气的行进方向改变到重力方向的相反侧,所以空气中包含的较重重量的显影剂可以落入显影室210中,并且显影剂的泄漏可以降低或防止。

尽管已经参见附图中示出的示例描述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偏离由随附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