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层叠体和具备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9639发布日期:2021-06-22 17:1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光学层叠体和具备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叠体和具备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设置于曲面、弯折面等不为平面的面、通过进行折叠或形成卷状来提高携带性的观点考虑,具有挠性的柔性显示器一直受到关注。这样的柔性显示器中,前面板也要求柔性。已经在不具有柔性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罩玻璃无法搭载于柔性显示器。因此,作为柔性显示器用的前面板,已知有树脂膜的前面板(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349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具有柔性的前面板存在如下问题:与作为不具有柔性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板使用的罩玻璃相比时,耐冲击性并不充分。

本发明提供具有适于柔性显示器的良好弯曲性、而且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的光学层叠体和具备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光学层叠体和具备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1〕一种光学层叠体,由前面板、圆偏振片、以及用于将上述前面板和上述圆偏振片贴合的第1贴合层构成,

上述圆偏振片从上述第1贴合层侧依次具备直线偏振片和相位差层,

上述前面板具备形成上述光学层叠体的最表面的外侧层、以及以与上述外侧层和上述第1贴合层接触的方式设置的内侧层,

上述外侧层为第1树脂膜,

上述内侧层的厚度为100μm以下,

上述光学层叠体的落球试验(balldroptest)中的耐负荷值为20g以上。

〔2〕根据〔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将波长550nm处的上述前面板的面内相位差值设为r0(550)并将波长550nm处的上述前面板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设为rth(550)时,上述前面板满足下述式(1)和式(2)的关系:

2000nm≤r0(550)≤15000nm(1)

5000nm≤rth(550)≤15000nm(2)。

〔3〕根据〔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内侧层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拉伸弹性模量与上述内侧层的厚度之积为80mpa·mm~700mpa·mm。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内侧层包含第2树脂膜、以及用于将上述第2树脂膜和上述外侧层贴合的第2贴合层。

〔5〕根据〔4〕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将上述第2树脂膜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拉伸弹性模量设为a[mpa]、将上述第2树脂膜的厚度设为b[μm]、将上述第2贴合层的厚度设为c[μm]时,满足下述式(3)的关系:

(a×b×10-3)+(c/2)≥55(3)。

〔6〕根据〔4〕或〔5〕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第2树脂膜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拉伸弹性模量a[mpa]为7000mpa以下。

〔7〕根据〔4〕~〔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第2贴合层为粘合剂层。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外侧层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拉伸弹性模量与上述外侧层的厚度之积为100mpa·mm~800mpa·mm。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弯曲性试验中的极限弯曲次数为10万次以上。

〔10〕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光学层叠体为防反射膜。

〔1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上述前面板配置在前面。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能够提供具有适于柔性显示器的良好弯曲性、而且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的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以下的所有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构成要素,适当地调整比例尺而示出,附图中示出的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不一定与实际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一致。

(光学层叠体)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光学层叠体100由前面板10、圆偏振片30和第1贴合层20构成,如图1所示,从可视侧起依次具备前面板10、第1贴合层20和圆偏振片30。第1贴合层20为用于将前面板10和圆偏振片30贴合的层。前面板10具备形成光学层叠体100的最表面的外侧层11、以及以与外侧层11和第1贴合层20相接的方式设置的内侧层12。圆偏振片30从第1贴合层20侧起依次具备直线偏振片31和相位差层32。

光学层叠体100可以如后所述地构成图像显示装置。另外,光学层叠体100由于具备圆偏振片30,因此也可以作为防反射膜使用。

光学层叠体100能够通过使前面板10的外侧层11为第1树脂膜、内侧层的厚度为100μm以下而用于可弯折、卷绕等的图像显示装置(柔性显示器)。光学层叠体100优选具有后述的实施例中的在弯曲性试验中求出的极限弯曲次数为10万次以上的柔性,极限弯曲次数更优选为15万次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万次以上。由此,光学层叠体100能够适合用于柔性显示器。弯曲性试验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的方法来进行。

从具有光学层叠体100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侧通过光学层叠体100出射,并通过具备直线偏振特性的太阳镜(以下,有时称为“偏振太阳镜”)观察到的光(从光学层叠体100的圆偏振片30侧入射并从前面板10侧出射且透过偏振太阳镜的光)呈现出与前面板的相位差值对应的特定的透过色。由此,即便通过偏振太阳镜,也能够视觉辨认显示图像。与此相对,具有r0(550)和rth(550)小于10nm的前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直线偏振片的情况下,通过偏振太阳镜而视觉辨认图像显示装置时,因直线偏振片的吸收轴与偏振太阳镜的起偏器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而亮度大大减少,产生不易看到显示图像的遮光(blackout)这样的现象。

光学层叠体100的落球试验中的耐负荷值为20g以上,优选为21g以上,更优选为22g以上,可以为25g以上,通常为50g以下,可以为40g以下。通过使上述耐负荷值在上述的范围,从而在前面板10的外侧层11为第1树脂膜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光学层叠体100赋予优异的耐冲击性。因此,能够通过使用光学层叠体100来提供具有柔性且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的柔性显示器。落球试验中的耐负荷值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光学层叠体100的落球试验中的耐负荷值可以通过构成光学层叠体100的各层的刚性(拉伸弹性模量、厚度)、屈服点伸长、屈服应力等进行调整。例如,可以通过后述的内侧层12的刚性、内侧层12中包含的形成后述的第2贴合层12b的粘合剂、粘接剂的种类、第2贴合层12b的厚度、形成第1贴合层20的粘合剂、粘接剂的种类、第1贴合层20的厚度等而进行调整。

将光学层叠体100作为防反射膜使用时,反射率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5%以下。反射率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cm-2600d,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进行测定。

光学层叠体10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为了发挥良好的柔性,优选为220μm以下,更优选为18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μm以下,通常,为40μm以上,可以为70μm以上。

对于光学层叠体100,面方向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方形形状,更优选为长方形形状。光学层叠体100为长方形形状时,长边的长度优选为50mm~500mm,可以为100mm~400mm,短边的长度例如优选为30mm~400mm,可以为60mm~300mm。光学层叠体100可以为对方形形状具有的角中的至少1个实施r加工而得的圆角方形形状,可以为至少一边具有切口部的方形形状。另外,光学层叠体100可以设置有贯通于层叠方向的孔部。

(前面板)

如图1所示,前面板10具备形成光学层叠体100的最表面的外侧层11、以及以与外侧层11和第1贴合层20相接的方式设置的内侧层12。前面板10为可透过光的板状体。具备光学层叠体100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前面板10能够作为用于保护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等的层而发挥功能。前面板10不仅具有保护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的功能,也可以具有作为触控传感器的功能、蓝光截止功能等。

前面板10可以具有视野角调整功能。该情况下,将波长550nm处的上述前面板的面内相位差值设为r0(550)并将波长550nm处的上述前面板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设为rth(550)时,优选前面板10满足下述式(1)和式(2)的关系:

2000nm≤r0(550)≤15000nm(1)

5000nm≤rth(550)≤15000nm(2)。

通过使前面板10满足式(1)和式(2)的关系,从而在通过偏振太阳镜从正面方向视觉辨认使用了光学层叠体100的图像显示装置时和从倾斜方向视觉辨认使用了光学层叠体100的图像显示装置时都能够不易产生由光学层叠体的延迟所导致的带有彩虹颜色的颜色不均。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耐冲击性和弯曲性优异且可视性也优异的光学层叠体100。

前面板10的面内相位差值r0(550)更优选为250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0nm以上。前面板10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550)更优选为800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00n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0000nm以上。

由前面板10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与前面板10的厚度之积表示的刚性优选为100mpa·mm以上,可以为150mpa·mm以上,也可以为300mpa·mm以上,另外,优选为5000mpa·mm以下,可以为4000mpa·mm以下,也可以为3000mpa·mm以下。由于前面板10形成光学层叠体100的最表面,因此前面板10的刚性变小时,不易得到图像显示装置所具有的显示面板等的表面保护功能,前面板10的刚性变大时,存在柔性降低的趋势。

前面板10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3000mpa以上,更优选为5000mpa以上,另外,优选为20000mpa以下,更优选为15000mpa以下。

外侧层11的拉伸弹性模量变小时,变得难以得到表面硬度,存在耐擦伤性等降低的趋势,外侧层11的拉伸弹性模量变大时,存在柔性降低的趋势。外侧层11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利用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外侧层11具有相位差特性时,为沿着慢轴方向进行测定的值。

前面板10的慢轴与直线偏振片31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以上,另外,优选为65°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5°以下,最优选为45°。

前面板1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为发挥良好的柔性和良好的耐冲击性,优选为250μm以下,也可以为200μm以下,通常为40μm以上,也可以为70μm以上。

(外侧层)

构成前面板10的外侧层11成为光学层叠体100的最表面的层。外侧层11具有对光学层叠体100赋予所需表面硬度的功能,具有保护层叠于外侧层11的其他层的功能。形成外侧层11的第1树脂膜只要是可透过光的膜,就没有限定,可以为对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设置硬涂层而使表面硬度提高的树脂膜。

由外侧层11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与外侧层11的厚度之积表示的刚性优选为90mpa·mm以上,更优选为100mpa·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0mpa·mm以上,另外,优选为2000mpa·mm以下,更优选为1200mpa·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0mpa·mm以下,也可以为600mpa·mm以下。由于外侧层11形成光学层叠体100的最表面,因此外侧层11的刚性变小时,难以得到光学层叠体100的足够的表面硬度,存在耐擦伤性等降低的趋势,外侧层11的刚性变大时,存在柔性降低的趋势。

外侧层11的刚性优选大于内侧层12的刚性、第1贴合层20的刚性、圆偏振片30的刚性。

外侧层11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3000mpa以上,更优选为5000mpa以上,另外,优选为20000mpa以下,更优选为15000mpa以下。

外侧层11的拉伸弹性模量变小时,变得难以得到表面硬度,存在耐擦伤性等降低的趋势,外侧层11的拉伸弹性模量变大时,存在柔性降低的趋势。外侧层11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利用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外侧层11具有相位差特性时,为沿着慢轴方向测定的值。

外侧层11的厚度通常为30μm以上,也可以为50μm以上,另外,通常为100μm以下,也可以为80μm以下。外侧层11的厚度小时,存在耐冲击性降低的趋势,外侧层11的厚度变大时,存在柔性降低的趋势。

形成外侧层11的第1树脂膜可以为具有相位差特性的第1相位差膜。该情况下,波长550nm处的外侧层11的面内相位差值例如可以为0nm以上,也可以为50nm以上,另外,也可以为300nm以下,还可以为200nm以下。波长550nm处的外侧层11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例如可以为0nm以上,也可以为100nm以上,另外,也可以为3000nm以下,还可以为2000nm以下。

作为第1树脂膜,只要是可透过光的树脂膜,就没有限定。例如,可举出由三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丙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聚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聚酰亚胺、聚醚砜、聚砜、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酰胺酰亚胺等高分子形成的膜。这些高分子可以单独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图像显示装置300为柔性显示器时,优选使用可成为具有优异的挠性并具有高强度和高透明性的构成的由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等高分子形成的树脂膜。

第1树脂膜可以为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设置硬涂层而使硬度进一步提高的膜。硬涂层可以形成于基材膜的一个面,也可以形成于两个面。后述的图像显示装置为触控面板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时,由于外侧层11的表面为触摸面,因此优选使用具有硬涂层的树脂膜。通过设置硬涂层,可形成提高了硬度和耐刮擦性的树脂膜。

硬涂层例如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层。作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等。硬涂层可以含有添加剂来提高强度。添加剂没有限定,可举出无机系微粒、有机系微粒或它们的混合物。

(内侧层)

构成前面板10的内侧层12设置于外侧层11与第1贴合层20之间,与外侧层11和第1贴合层20这两者直接相接。内侧层12可以为了提高光学层叠体100的耐冲击性而设置。内侧层12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由此,容易对光学层叠体100赋予适于柔性显示器的弯曲性。另外,内侧层12可以具有用于对前面板10赋予上述式(1)和(2)表示的相位差值的相位差特性,内侧层12可以具有上述式(1)和(2)表示的相位差值。如图1所示,内侧层12可以包含第2树脂膜12a和用于将第2树脂膜12a与外侧层11贴合的第2贴合层12b。第2树脂膜12a的与第2贴合层12b相反的一侧可以直接与第1贴合层20相接。另外,内侧层12可以进一步包含2层以上的树脂膜、用于将2层以上的树脂膜间贴合的贴合层。

由内侧层12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与内侧层12的厚度之积表示的刚性优选为10mpa·mm以上,更优选为40mpa·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mpa·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00mpa·mm以下,更优选为700mpa·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40mpa·mm以下。通过使内侧层12的刚性在上述范围,从而容易确保光学层叠体100的柔性,而且容易提高耐冲击性。

内侧层12的刚性优选小于外侧层11的刚性、圆偏振片30的刚性,可以大于第1贴合层20的刚性。

内侧层12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1000mpa以上,更优选为1500mpa以上,可以为2000mpa以上,另外,优选为10000mpa以下,更优选为9000mpa以下,也可以为8000mpa以下。通过使内侧层12的刚性在上述范围,从而容易确保光学层叠体100的柔性,而且容易提高耐冲击性。内侧层12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利用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内侧层12具有相位差特性时,为沿着慢轴方向测定的值。

内侧层12包含第2树脂膜12a和第2贴合层12b时,第2树脂膜12a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a[mpa]优选为1000mpa以上,更优选为1500mpa以上,也可以为2000mpa以上,还可以为3000mpa以上,还可以为3500mpa以上,另外,优选为7000mpa以下,更优选为6000mpa以下,也可以为5000mpa以下。第2树脂膜12a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测定。内侧层12包含2层以上的树脂膜并包含用于将2层以上的树脂膜相互贴合的贴合层时,上述第2树脂膜12a的拉伸弹性模量是指包含2层以上的树脂膜和贴合层的整体的拉伸弹性模量。

内侧层12的厚度为100μm以下,优选为8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下,另外,优选为20μm以上,更优选为40μm以上。内侧层12的厚度小时,存在耐冲击性降低的趋势,内侧层12的厚度变大时,存在柔性降低的趋势。

第2树脂膜12a可以为具有相位差特性的第2相位差膜。该情况下,波长550nm处的内侧层12的面内相位差值例如可以为100nm以上,也可以为1000nm以上,还可以为3000nm以上。波长550nm处的内侧层12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例如可以为2500nm以上,也可以为3000nm以上。内侧层12包含2层以上的树脂膜并包含用于使2层以上的树脂膜相互贴合的贴合层时,上述第2树脂膜12a的面内相位差值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是指包含2层以上的树脂膜和贴合层的整体的面内相位差值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

内侧层12包含第2相位差膜且外侧层11为第1相位差膜时,优选在光学层叠体100中,以第1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与第2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一致的方式将外侧层11和内侧层12层叠。

由此,通过偏振太阳镜来视觉辨别使用了光学层叠体100的图像显示装置时能够得到良好的可视性。

另外,第1相位差膜的慢轴与圆偏振片3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以及第2相位差膜的慢轴与圆偏振片30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25°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以上,另外,优选为65°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5°以下,最优选为45°。

第2树脂膜12a的厚度b[μm]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1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可以为30μm以上,也可以为50μm以上。第2树脂膜12a的厚度b[μm]可以为150μm以下,也可以为100μm以下,优选为8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内侧层12包含2层以上的树脂膜并包含用于使2层以上的树脂膜相互贴合的贴合层时,上述的第2树脂膜12a的厚度是指包含2层以上的树脂膜和贴合层的整体的厚度。

由第2树脂膜12a的拉伸弹性模量a[mpa]与第2树脂膜12a的厚度b[μm]之积表示的刚性(后述的式(3)中的“a×b×10-3”)[mpa·mm]优选为10mpa·mm以上,更优选为40mpa·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mpa·mm以上,可以为150mpa·mm以上,也可以为200mpa·mm以上,还可以为300mpa·mm以上。第2树脂膜12a的刚性优选为1500mpa·mm以下,更优选为1000mpa·mm以下,可以为800mpa·mm以下,也可以为500mpa·mm以下。通过使第2树脂膜12a的刚性在上述范围,从而容易确保光学层叠体100的柔性,而且容易提高耐冲击性。

第2树脂膜12a只要是可透过光的膜,就没有限定,例如可举出作为形成外侧层11的第1树脂膜所例示的由高分子形成的膜。第2树脂膜12a为第2相位差膜时,第2树脂膜12a可以优选使用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高分子形成的膜。

(第2贴合层)

第2贴合层12b可以为粘接剂层,优选为粘合剂层。通过使第2贴合层12b为粘合剂层,从而变得容易将内侧层12的刚性调整到上述范围,变得易于提高光学层叠体100的耐冲击性。粘合剂层和粘接剂层可以使用后述的材料而构成。

第2贴合层12b的厚度c[μm]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1μm以上,也可以为3μm以上,还可以为5μm以上,还可以为10μm以上,还可以为15μm以上,还可以为20μm以上,另外,通常优选为50μm以下,也可以为30μm以下。

构成上述前面板10的内侧层12的第2树脂膜12a的拉伸弹性模量a[mpa]、第2树脂膜12a的厚度b[μm]和第2贴合层12b的厚度c[μm]优选满足满足下述式(3)的关系:

(a×b×10-3)+(c/2)≥55(3)。

通过满足上述式(3)的关系,能够提高光学层叠体100对落笔试验的耐久性。认为通过提高对落笔试验的耐久性而能够减少施加于光学层叠体100的底面侧(圆偏振片30侧)的压力。因此,如后述的复合光学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这样在光学层叠体100的底面侧设置有触控面板传感器、显示层叠体时,能够通过使用满足上述式(3)的关系的光学层叠体来提高复合光学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的耐久性。例如,在复合光学层叠体中,变得容易抑制在设置于光学层叠体100的底面侧(圆偏振片30侧)的触控面板传感器中产生动作不良。另外,通过满足式(3),还能够提高对落球试验的耐久性。对落笔试验的耐久性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评价。

上述式(3)的左边的值更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可以为100以上,也可以为2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0以上,还可以为300以上。上述式(3)的左边的值通常为500以下,也可以为400以下。

上述式(3)中的第2树脂膜12a的拉伸弹性模量a[mpa]、厚度b[μm]、第2贴合层12b的厚度c[μm]以及a×b×10-3的值例如可以分别在上述说明的范围。

形成第2贴合层12b的粘合剂层可以由以(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系、聚氨酯系、酯系、有机硅系、聚乙烯醚系这样的树脂为主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构成。其中,优选以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为热固化型。

作为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基础聚合物),例如,优选使用以(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这样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为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优选使极性单体与基础聚合物共聚。作为极性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这样的具有羧基、羟基、酰胺基、氨基、环氧基等的单体。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仅含有上述基础聚合物,但通常进一步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例示2价以上的金属离子且为在与羧基之间形成羧酸金属盐的物质;多胺化合物且为在与羧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的物质;聚环氧化合物、多元醇且为在与羧基之间形成酯键的物质;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且为在与羧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的物质。其中,优选聚异氰酸酯化合物。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含有用于赋予光散射性的微粒、珠(树脂珠、玻璃珠等)、玻璃纤维、基础聚合物以外的树脂、粘合性赋予剂、填充剂(金属粉、其它无机粉末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染料、颜料、着色剂、消泡剂、抗腐蚀剂、光聚合引发剂等添加剂。

可以通过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有机溶剂稀释液涂布于基材上使其干燥而形成。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时,可以通过对所形成的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形成具有所期望的固化度的固化物。

形成第2贴合层12b的粘接剂层可以由粘接剂组合物构成。作为粘接剂组合物,可以举出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水系二液型聚氨酯系乳液粘接剂等水系粘接剂组合物;通过照射紫外线等的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等。

(第1贴合层)

第1贴合层20是介于前面板10的内侧层12与圆偏振片30之间而将它们贴合的层,为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粘合剂层和粘接剂层可以使用上述材料而构成。从确保光学层叠体100的柔性且提高耐冲击性的观点考虑,第2贴合层12b优选为粘合剂层。

第1贴合层20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001mpa以上,可以为0.01mpa以上,也可以为0.1mpa以上,另外,优选为0.5mpa以下,也可以为0.3mpa以下。通过使第1贴合层20的储能弹性模量在上述的范围,从而容易确保光学层叠体100的柔性而且容易提高耐冲击性。第1贴合层20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时的储能弹性模量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第1贴合层20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μm以上,可以为3μm以上,也可以为5μm以上,还可以为10μm以上,另外,通常为100μm以下,优选为50μm以下,可以为30μm以下。

(圆偏振片)

圆偏振片30从第1贴合层20侧起依次具备直线偏振片31和相位差层32。另外,圆偏振片30由于能够抑制外光的反射光的出射,因此能够对光学层叠体100赋予作为防反射膜的功能。

圆偏振片30的厚度通常为5μm以上,可以为20μm以上,也可以为25μm以上,还可以为30μm以上,另外,优选为8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下。圆偏振片30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时,给光学层叠体100的落球试验中的耐负荷值造成的影响比形成光学层叠体100的其它层小,可以忽略该影响。

(直线偏振片)

直线偏振片31具有从自然光等非偏振光的光线中选择性地透过某一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的功能。对于直线偏振片31,可举出包含吸附有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的拉伸膜、或涂布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并使其固化的膜作为起偏器的膜等。作为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例如,可举出二色性色素。作为二色性色素,具体而言,可使用碘、二色性的有机染料。二色性有机染料包含c.i.直接红39等由双偶氮化合物构成的二色性直接染料、由三唑、四唑等化合物构成的二色性直接染料。作为可用作起偏器的涂布了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的膜,可举出吸附了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的拉伸膜、或者具备涂布包含具有液晶性的二色性色素的组合物或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液晶的组合物并使其固化而得到的层的膜等。涂布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并使其固化而得的膜与吸附了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的拉伸膜相比,对弯曲方向没有限制,因而优选。

直线偏振片31中包含的起偏器的视觉灵敏度校正偏振度(py)通常为97%以上,优选为98%以上,更优选为99%以上。另外,起偏器的视觉灵敏度校正透射率(ty)通常为40%以上,优选为4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2%以上,也可以为44%以上。

(1)具备拉伸膜作为起偏器的偏振片

对具备吸附了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的拉伸膜作为起偏器的直线偏振片进行说明。作为起偏器的吸附了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的拉伸膜通常经过以下工序来制造,即,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通过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染色来吸附该二色性色素的工序、将吸附了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硼酸水溶液处理的工序、以及在基于硼酸水溶液的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可以将上述起偏器直接作为直线偏振片使用,也可以将在其单面或两面贴合有透明保护膜的物体作为直线偏振片使用。由此得到的起偏器的厚度优选为2μm~40μm。

聚乙烯醇系树脂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而得到。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了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可使用乙酸乙烯酯与可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它单体,例如,可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具有铵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100摩尔%左右,优选为98摩尔%以上。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被改性,例如,也可以使用由醛类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左右,优选为1500~5000的范围。

将这样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成膜后的膜可作为起偏器的原料膜使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成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而成膜。聚乙烯醇系原料膜的膜厚例如可以为10μm~150μm左右。

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单轴拉伸可以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之前、与染色同时或者在染色之后进行。在染色之后进行单轴拉伸时,该单轴拉伸可以在硼酸处理之前进行,也可以在硼酸处理中进行。另外,也可以在这些的多个阶段中进行单轴拉伸。当单轴拉伸时,可以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以单轴进行拉伸,也可以使用热辊以单轴进行拉伸。另外,单轴拉伸可以为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以为以使用溶剂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溶胀的状态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通常为3~8倍左右。

作为贴合于起偏器的单面或两面的保护膜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膜、由三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这样的树脂构成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膜、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这样的树脂构成的聚酯系树脂膜、聚碳酸酯系树脂膜、(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聚丙烯系树脂膜等本领域公知的膜。从薄型化的观点考虑,保护膜的厚度通常为100μm以下,优选为8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下,另外,通常为5μm以上,优选为20μm以上。保护膜可以具有相位差,也可以不具有相位差。

(2)具备由液晶层形成的膜作为起偏器的偏振片

对具备由液晶层形成的膜作为起偏器的直线偏振片进行说明。作为用作起偏器的涂布了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的膜,可举出将包含具有液晶性的二色性色素的组合物或包含二色性色素和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涂布于基材进行固化而得到的膜等。该膜可以将基材剥离或与基材一起作为直线偏振片使用,或者以在其单面或两面具有保护膜的构成作为直线偏振片使用。作为该保护膜,可举出与上述具备拉伸膜作为起偏器的直线偏振片相同的膜。

涂布具有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进行固化而得到的膜越薄越好,但过薄时强度降低,存在加工性差的趋势。该膜的厚度通常为20μm以下,优选为5μm以下,更优选为0.5μm~3μm。

作为涂布具有上述吸收各向异性的色素而得到的膜,具体而言,可举出日本特开2013-3735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3324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膜。

(相位差层)

相位差层32可以为1层,也可以为2层以上。相位差层32包含λ/4层,进而可以包含λ/2层、正c层。相位差层32包含λ/2层时,从直线偏振片31侧依次层叠λ/2层和λ/4层。相位差层32包含正c层时,可以从直线偏振片31侧依次层叠λ/4层和正c层,也可以从直线偏振片31侧依次层叠正c层和λ/4层。

相位差层32可以由作为上述保护膜的材料例示的树脂膜形成,也可以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的层形成。相位差层32可以进一步包含取向膜、基材膜,也可以具有用于将λ/4层与λ/2层或正c层贴合的贴合层。贴合层为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可以使用上述的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

(复合光学层叠体)

复合光学层叠体包含光学层叠体100和触控面板传感器。触控面板传感器设置于光学层叠体100的圆偏振片30侧。光学层叠体100和触控面板传感器例如可以介由触控面板传感器用的贴合层进行层叠。

贴合层为粘合剂层和粘接剂层,粘合剂层和粘接剂层可以使用上述材料而构成。

(图像显示装置)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包含配置于其前面(可视侧)的前面板10的光学层叠体100、包含显示单元的显示层叠体200、以及第3贴合层40,介由第3贴合层40将显示层叠体200层叠于光学层叠体100的圆偏振片30侧。第3贴合层40用于将光学层叠体100中的圆偏振片30与显示层叠体200贴合。将光学层叠体100与显示层叠体200层叠时,例如,可以在光学层叠体100的圆偏振片30上设置第3贴合层40,并在该第3贴合层40上层叠显示层叠体200。显示层叠体用的贴合层为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粘合剂层和粘接剂层可以使用上述材料而构成。

图像显示装置300可以为柔性显示器面板。作为柔性显示器的图像显示装置可以为以可视侧表面为内侧的可折叠的构成,也可以为可卷绕的构成。

图像显示装置300可以作为触控面板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而构成。触控面板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可以使用上述复合光学层叠体而构成,复合光学层叠体的触控面板传感器侧和显示层叠体200例如可以介由显示层叠体用的贴合层而层叠。显示层叠体用的贴合层为粘合剂层和粘接剂层,粘合剂层和粘接剂层可以使用上述材料而构成。触控面板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复合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层叠体100所具备的前面板10构成触摸面。

作为显示层叠体200中包含的显示单元,例如,可举出包含液晶显示元件、有机el显示元件、无机el显示元件、等离子体显示元件、电场放射型显示元件等显示元件的显示单元。

图像显示装置300可以作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电视、数码相框、电子广告牌、测量仪器、仪表类、办公设备、医疗仪器、计算机设备等使用。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限定。实施例、比较例中的“%”和“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为质量%和质量份。

[厚度的测定]

各层的厚度使用ellipsometer(m-220,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或接触式膜厚仪(株式会社尼康制的mh-15m,countertc101,ms-5c)进行测定。

[拉伸弹性模量的测定]

拉伸弹性模量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使用拉伸试验机(ag-1s,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进行测定。测定对象为相位差膜时,测定慢轴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

[面内相位差值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的测定]

面内相位差值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使用双折射率测定装置(axosacn,axometrics制)进行测定。

[落球试验]

制作将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圆偏振片侧介由厚度为5μm的丙烯酸系粘合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贴合于0.7mm的无碱玻璃而成的试验用样品(1)。将该试验用样品(1)以前面板侧为上表面的方式设置于钢铁制的工作台,使材质为钢铁的落球试验球从高度50cm的位置垂直自由落下,隔着光学层叠体与上述无碱玻璃碰撞。

试验球使用重量为1g、3g、4g、7g、12g、16g、19g、22g、25g、32g、36g这11种而进行,将试验用样品(1)(光学层叠体、无碱玻璃)中看不到龟裂、划痕、凹陷的试验球重量中的最大值称为落球试验耐负荷值(g),作为耐冲击性的指标。

[弯曲性试验]

将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圆偏振片侧介由厚度20μm的丙烯酸系粘合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以平坦状态(未弯曲的状态)固定于弯曲性评价装备(cft-150ac,covotech公司制)后,在曲率半径为3mm、温度25℃的条件下按照每1分钟30次的速度以前面板侧为内侧的方式折弯并恢复到原本的平坦状态,重复以上的弯曲操作,将产生折弯位置的龟裂、白化时的弯曲次数计数为极限弯曲次数。在弯曲次数达到20万次也看不到因弯曲操作而在弯曲的区域发生裂纹、贴合层(粘合剂层)发生浮起的情况(极限弯曲次数为20万次以上)记为a,在弯曲次数为10万次以上且小于20万次时看到上述情形的情况(极限弯曲次数为10万次以上且小于20万次)记为b,在弯曲次数小于10万次时看到上述情形的情况(极限弯曲次数小于10万次)记为c,进行弯曲性试验的评价。

[可视性试验]

将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圆偏振片侧配置于背光灯单元(制造商:株式会社进光公司,品名:lightningledviewer5000a4)上。

通过偏振太阳镜,从前面板侧视觉辨认光学层叠体,确认光学层叠体染上彩虹颜色的颜色不均的产生状态。可视性试验是从与前面板的面垂直的方向即正面方向以及与前面板的面呈45°的方向即倾斜方向这二个方向进行,分别确认颜色不均的产生状态。将几乎视觉辨认不到颜色不均而得到良好可视性的情况判断为“无”颜色不均,将视觉辨认到明显颜色不均的情况判断为“有”颜色不均。

[落笔试验]

使用超级切割机(supercut)从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得到的光学层叠体中切出长边150mm×短边70mm的长方形的大小的小片。将切出的小片的圆偏振片侧介由粘合剂层贴合于触控面板传感器的ito层侧而得到试验用样品(2)。作为触控传感器面板,使用仅由触控传感器图案层构成的面板。触控传感器图案层包含作为透明导电层的ito层和作为分离层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的固化层,厚度为7μm。

接下来,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以重约5.6g的评价用笔(笔尖的直径:0.75mm)的笔尖位于距试验用样品(2)的前面板的最表面10cm的距离且尖部向下的方式保持,使评价用笔从该位置朝向前面板侧落下。在试验用样品(2)的前面板预先标记有触控面板传感器的导电层的桥接配线(将触控电极彼此电连接的配线)部分,以笔尖落下到该标记了的桥接部的方式使评价用笔落下。对使评价用笔落下后的试验用样品(2)进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u8010,horiba公司制)的观察和触控面板传感器功能的确认。基于裂纹的产生和触控面板传感器的动作,将没有裂纹且触控面板传感器正常动作的情况记为a,将有裂纹且触控面板传感器正常动作的情况记为b,将具有裂纹且触控面板传感器不正常动作的情况记为c,进行落笔试验的评价。

〔实施例1〕

(前面板的准备)

作为外侧层,准备在基材膜的单面形成了硬涂层的厚度60μm的第1树脂膜。基材膜为厚度50μm的聚酰亚胺系树脂膜。硬涂层是厚度为10μm且由包含末端具有多官能丙烯酸基的树枝状化合物的组合物形成的层。得到的外侧层的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为133nm,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为1754nm,拉伸弹性模量为8000mpa。

作为内侧层,准备在第2树脂膜上形成有第2贴合层的层叠体。第2树脂膜为厚度34μm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膜(“teonex”,帝人株式会社制),第2贴合层为厚度5μm的丙烯酸系粘合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上述第2树脂膜的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为6933nm,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为8959nm,拉伸弹性模量为2400mpa。另外,内侧层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500mpa,刚性为98mpa·mm。

将上述得到的外侧层的与形成有硬涂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与内侧层的第2贴合层贴合而得到前面板。外侧层和内侧层以形成外侧层的第1树脂膜的慢轴方向与形成内侧层的第2树脂膜的慢轴方向一致的方式贴合。对得到的前面板,测定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0(550)和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550)。将其结果示于表1。

(直线偏振片的准备)

准备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厚度20μm的聚乙烯醇(pva)膜。将pva膜浸渍于30℃的纯水后,以30℃浸渍于碘/碘化钾/水的质量比为0.02/2/100的水溶液进行碘染色(碘染色工序)。将经过碘染色工序的pva膜以56.5℃浸渍于碘化钾/硼酸/水的质量比为12/5/100的水溶液而进行硼酸处理(硼酸处理工序)。将经过硼酸处理工序的pva膜用8℃的纯水清洗后,以65℃进行干燥,得到碘吸附取向于聚乙烯醇的起偏器。pva膜的拉伸在碘染色工序和硼酸处理工序中进行。pva膜的总拉伸倍率为5.3倍。得到的起偏器的厚度为8μm。

将上述得到的起偏器和厚度13μm的环烯烃聚合物(cop)膜(zf-14,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为1nm)介由水系粘接剂用捏合辊进行贴合。将得到的贴合物的张力保持于430nm,并以60℃干燥2分钟,得到单面具有cop膜的直线偏振片。应予说明,水系粘接剂通过在水100份中添加羧基改性聚乙烯醇(“kuraraykl318”,株式会社kuraray制)3份和水溶性聚酰胺环氧树脂(“sumirez650”(固体成分浓度30%的水溶液),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5份来制备。

(相位差层的准备)

将下述的成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以温度80℃搅拌1小时,由此得到水平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

·光取向性材料(5份)(重均分子量:30000):

·溶剂(95份):环戊酮

另外,将下述的成分混合,进一步添加n-甲基-2-吡咯烷酮(nmp)以使固体成分浓度为13%,以80℃搅拌1小时,由此得到水平取向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下述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通过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合成,下述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b依据日本特开2009-17389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合成。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90份):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b(10份):

·流平剂(1份):

f-556(dic株式会社制)

·聚合引发剂(6份):

2-二甲基氨基-2-苄基-1-(4-吗啉代苯基)丁烷-1-酮(irgacure369,basfjapan株式会社制)

对环状烯烃系树脂(cop)膜(zf-14-50,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实施电晕处理。电晕处理使用tec-4ax(牛尾电机株式会社制)以输出功率0.78kw、处理速度10m/分钟的条件进行1次。用棒涂机将上述得到的水平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该cop膜的电晕处理面,以80℃干燥1分钟。使用偏振光uv照射装置(“spotcuresp-9”,牛尾电机株式会社制)对该涂布膜以波长313nm处的累积光量达到100mj/cm2的方式以轴角度45°进行偏振光uv曝光,得到厚度100nm的水平取向膜。

接着,使用棒涂机将上述得到的水平取向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该水平取向膜,以120℃干燥1分钟。使用高压汞灯(“unicurevb-15201by-a”,牛尾电机株式会社制)对涂布膜照射紫外线(氮气氛下,波长365nm的累积光量:500mj/cm2),由此形成作为水平取向液晶层的λ/4相位差层而得到相位差层。λ/4相位差层的厚度为2.3μm。得到的相位差层依次具有cop膜、水平取向膜、λ/4相位差层。

在得到的相位差层的λ/4相位差层侧层叠厚度5μm的丙烯酸系粘合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将该粘合剂与玻璃贴合后,剥离cop膜而得到测定用样品。对该测定用样品测定波长λ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0p(λ),结果如下:r0p(450)=119nm,r0p(550)=140nm,r0p(650)=144nm,r0p(450)/r0p(550)=0.85,r0p(650)/r0p(550)=1.03,λ/4相位差层表现出逆波长分散性。λ/4相位差层满足nx>ny≈nz的关系,为正a板。

另外,对上述的测定用样品测定波长λ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p

(λ),结果如下:rthp(450)=61nm,rthp(550)=71nm,rthp(650)=73nm。

(圆偏振片的准备)

将上述得到的直线偏振片的起偏器侧与上述得到的相位差层的λ/4相位差层侧介由厚度5μm的丙烯酸系粘合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贴合,剥离相位差层的cop膜,得到圆偏振片。直线偏振片和相位差层以起偏器的吸收轴与λ/4相位差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45°的方式贴合。圆偏振片依次具有cop膜(直线偏振片的cop膜)、起偏器、丙烯酸系粘合剂、λ/4相位差层。

(光学层叠体的制作)

将上述得到的前面板的内侧层侧与圆偏振片的直线偏振片侧介由厚度5μm的丙烯酸系粘合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贴合,得到厚度132μm的光学层叠体。使用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进行落球试验、弯曲性试验、可视性试验、落笔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作为形成内侧层的第2树脂膜,使用厚度80μm的高双折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cosmoshinesrf”,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前面板,得到光学层叠体。上述第2树脂膜的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为6187nm,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为6320nm,拉伸弹性模量为3800mpa。另外,内侧层的拉伸弹性模量为3900mpa,刚性为332mpa·mm。

对得到的前面板,测定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0(550)和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550)。另外,使用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而进行落球试验、弯曲性试验、可视性试验、落笔试验。将它们的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作为形成内侧层的第2树脂膜,使用厚度45μm的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lumirror”,东丽株式会社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前面板,得到光学层叠体。上述第2树脂膜的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为2655nm,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为3455nm,拉伸弹性模量为4000mpa。另外,内侧层的拉伸弹性模量为4100mpa,刚性为205mpa·mm。

对得到的前面板测定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0(550)和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550)。另外,使用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进行落球试验、弯曲性试验、可视性试验、落笔试验。将这些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作为形成内侧层的第2树脂膜,使用厚度23μm的单轴拉伸环烯烃聚合物(cop)膜(“zf-14-23”,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作为形成内侧层的第2贴合层,使用厚度20μm丙烯酸系粘合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前面板,得到光学层叠体。上述第2树脂膜的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小于1nm,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小于1nm,拉伸弹性模量为2100mpa。另外,内侧层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300mpa,刚性为99mpa·mm。

对得到的前面板测定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0(550)和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550)。另外,使用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进行落球试验、弯曲性试验、可视性试验、落笔试验。将它们的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不具备内侧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前面板,得到光学层叠体。对所得到的前面板测定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0(550)和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550)。另外,使用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进行落球试验、弯曲性试验、可视性试验、落笔试验。将它们的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作为形成内侧层的第2树脂膜,使用厚度23μm的单轴拉伸环烯烃聚合物(cop)膜(“zf-14-23”,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前面板,得到光学层叠体。上述第2树脂膜的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小于1nm,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小于1nm,拉伸弹性模量为2100mpa。另外,内侧层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200mpa,刚性为62mpa·mm。

对所得到的前面板测定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0(550)和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550)。另外,使用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进行落球试验、弯曲性试验、可视性试验、落笔试验。将它们的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作为形成内侧层的第2树脂膜,使用在厚度23μm的单轴拉伸环烯烃聚合物(cop)膜(“zf-14-23”,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涂布有厚度80μm的丙烯酸系软涂层(“uf8003g”,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前面板,得到光学层叠体。上述第2树脂膜的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小于1nm,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小于1nm,拉伸弹性模量为2100mpa。另外,内侧层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300mpa,刚性为248mpa·mm。

对所得到的前面板测定波长550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0(550)和波长550nm处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550)。另外,使用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进行落球试验、弯曲性试验、可视性试验、落笔试验。将它们的结果示于表1。

[表1]

符号说明

10前面板,11外侧层,12内侧层,12a第2树脂膜,12b第2贴合层,20第1贴合层,30圆偏振片,31直线偏振片,32相位差层,40第3贴合层,100光学层叠体,200显示层叠体,300图像显示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