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平版印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59530发布日期:2020-07-04 04:32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平版印刷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18年3月30日、最早优先权日为2017年3月31日、申请号为201880003893.1、发明名称为“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其制造方法、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以及平版印刷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公开涉及一种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其制造方法、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以及平版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平版印刷版原版常常作为重叠多张而成的层叠体而保管、传送。该层叠体中,通常以防止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堆积偏移,防止平版印刷版原版彼此粘接,防止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图像记录层侧表面的刮伤等为目的,在平版印刷版原版之间插入衬纸。然而,衬纸的使用本身包括成本上升、废弃处理等问题,并且由于需要在曝光工序之前去除,因此还会成为制版工序的负载、产生衬纸剥离不良故障的风险。因此,要求开发无衬纸便能够层叠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作为现有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08-258381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54645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08985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206495号公报或日本特表2008-50336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日本特开2008-258381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负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在支撑体上具有记录层,在最上层具有保护层,该保护层含有被亲水性聚合物及二氧化硅覆盖了表面的有机树脂微粒。

日本专利第4546453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可形成图像要件,其包括基体及上述基体的可形成图像层,其中,上述可形成图像层根据可形成图像的组合物及上述可形成图像层的重量含有0.1wt%~2wt%的硅酸盐涂层聚合物粒子,上述硅酸盐涂层聚合物粒子具有1μm~20μm的直径,而且上述可形成图像要件含有光热转换材料。

日本特开2008-89858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亲水性表面的铝支撑体上依次具备感光层,含有辐射线吸收剂、聚合引发剂及聚合性化合物;及保护层,含有聚乙烯醇而成,且在其表面具有附着使树脂溶解或分散而成水性液的微细的液滴并使其干燥而形成的凸状部。

日本特开2012-206495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在亲水性支撑体上具有图像记录层,该图像记录层含有(a)聚合物微粒、(b)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及(c)红外线吸收染料,其中,(a)聚合物微粒通过如下反应而得到,即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的多元酚化合物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即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反应。

日本特表2008-503365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可形成图像要件,其具有平版用基板;以及a)自由基聚合性成分;b)暴露在图像形成用放射线时生成能够充分引发聚合反应的自由基的引发剂系;及c)疏水性主链,而且包含i)具有与上述疏水性主链直接键合的侧基/氰基的构成单元、及ii)具有包含亲水性聚(亚烷基氧化物)链的侧基的构成单元这两者的高分子粘合剂而成。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关于平版印刷版原版(以下,简称为“原版”。),通常为了防止原版制造时的版堆积偏移,防止原版彼此的粘附,防止将版从堆积物一张一张取出的制版工序中的多重供版,防止原版制造堆积~输送~用户制版时~印刷前的刮伤等,在原版与原版之间夹着衬纸,但有时以防止用户制版时的衬纸剥离不良故障,提高制版速度,降低成本为目的而设为不包含衬纸。当设为无衬纸时,如日本特开2008-258381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第4546453号公报那样在支撑体表面的涂布层内或如日本特开2008-89858号公报那样在涂布层外形成凸部,由此赋予版位移防止功能、粘附防止、多重供版防止及刮伤防止。

但是,这些技术通过用碱处理液显影的平版印刷版(以下,称为“经处理版”)来实现,但在印刷机上进行显影(以下,称为“机上显影”)的平版印刷版(以下,成为“未处理版”)中,保护层为薄膜或不存在,并且为了赋予利用了油墨粘性的剥离显影性而图像记录层为脆弱的设计,粒子的脱落或针对图像记录层的不良影响成为问题。尤其,如日本特开2008-258381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546453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8-89858号公报那样若对未处理版对图像记录层表面赋予粗糙度,则压力会集中到该凸部而图像记录层(感光层)受到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发生部分机上显影延迟且印刷初期的损纸(直至成为所希望的质量所产生的印刷物)会增加。并且,在使用了显影液的显影中,也存在显影速度慢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欲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显影延迟防止性及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优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平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机构中包含以下方案。

<1>一种平版印刷版原版,其在经亲水化的铝支撑体上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负型图像记录层,

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为0.3μm以上且20μm以下。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图像记录层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化合物及具有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图像记录层中所含有的具有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的多元酚化合物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即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反应而得到。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在上述图像记录层上还具有保护层。

<5>根据上述<2>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图像记录层中所含有的具有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疏水性主链,且包含i)具有与上述疏水性主链直接键合的氰侧基的构成单元及ii)具有包含亲水性聚亚烷基氧化物链段的侧基的构成单元这两者。

<6>根据上述<1>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图像记录层包含红外线吸收剂及热塑性聚合物粒子。

<7>根据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图像记录层包含至少一种平均粒径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粒子,并且包含平均粒径分别不同的两种以上的粒子。

<8>根据上述<4>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保护层包含至少一种平均粒径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粒子。

<9>根据上述<7>或<8>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平均粒径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粒子的面内密度为10000个/mm2以下。

<10>根据上述<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平均粒径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粒子为选自包括有机树脂粒子及无机粒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粒子。

<11>根据上述<2>或<6>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图像记录层为最外层,并且在上述图像记录层上具有包含高分子化合物为主成分的多个的突起物。

<12>根据上述<4>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保护层为最外层,并且在上述保护层上具有包含高分子化合物为主成分的多个突起物。

<13>根据上述<11>或<12>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构成上述突起物的高分子化合物包含选自包括苯酚甲醛树脂、间甲酚甲醛树脂、对甲酚甲醛树脂、间/对混合甲酚甲醛树脂、苯酚/甲酚混合甲醛树脂等线型酚醛树脂及甲阶酚醛树脂、邻苯三酚、丙酮树脂、环氧树脂、饱和共聚聚酯树脂、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偏二氯乙烯共聚树脂、聚丁烯、聚丁二烯、聚酰胺、不饱和共聚聚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聚脲、聚酰亚胺、聚硅氧烷、聚碳酸酯、氯化聚乙烯、烷基酚的醛缩合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盐、羧乙烯聚合物、丙烯酸系树脂共聚树脂、羟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乙酸酯、甲基纤维素以及羧甲基纤维素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上述<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为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

<15>根据上述<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和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合计值大于0.3μm且20μm以下。

<16>根据上述<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当将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a秒,将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b秒时,满足下述式(1)及式(2):

a≤1000、b≤1000……(1);

1/a+1/b≥0.002……(2)。

<17>根据上述<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在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作为最外层具有包含平均粒径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粒子的背涂层。

<18>根据上述<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在与上述图像记录层相反的面的最外层表面具有多个突起物。

<19>根据上述<18>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在设置于与上述图像记录层相反的一侧的面的上述突起物与上述铝支撑体之间具有至少一层。

<20>根据上述<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铝支撑体包括铝板和配置在上述铝板上的铝的阳极氧化皮膜,上述阳极氧化皮膜位于比上述铝板更靠上述图像记录层侧,上述阳极氧化皮膜具有从上述图像记录层侧的表面向深度方向延伸的微孔,上述微孔在上述阳极氧化皮膜表面的平均直径为7nm~150nm。

<21>根据上述<20>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微孔在上述阳极氧化皮膜表面的平均直径为10nm~100nm。

<22>根据上述<20>或<21>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上述微孔由从上述阳极氧化皮膜表面延伸至深度10nm~1000nm的位置的大径孔部和与上述大径孔部的底部连通,并从连通位置延伸至深度20nm~2000nm的位置的小径孔部构成,上述大径孔部在上述阳极氧化皮膜表面的平均直径为15nm~150nm,上述小径孔部在上述连通位置的平均直径为13nm以下。

<23>一种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中,

在经亲水化的铝支撑体上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负型图像记录层,当将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a秒,将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b秒时,满足下述式(1)及式(2):

a≤1000、b≤1000……(1);

1/a+1/b≥0.002……(2)。

<24>一种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其通过层叠多张<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而成,使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和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最外层直接接触而层叠。

<25>根据上述<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后经过了1天以上的铝支撑体上形成上述图像记录层的工序。

<26>一种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其包括对上述<1>至<23>中任一项上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图像曝光的工序以及供给印刷油墨及润版液中的至少任一种而在印刷机上去除图像记录层的未曝光部来制作平版印刷版的工序。

<27>一种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其包括对上述<1>至<23>中任一项上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图像曝光的工序、供给ph为2以上且14以下的显影液而去除图像记录层的未曝光部来制作平版印刷版的工序。

<28>一种平版印刷方法,其包括对上述<1>至<23>中任一项上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图像曝光的工序、供给印刷油墨及润版液中的至少任一种而在印刷机上去除图像记录层的未曝光部来制作平版印刷版的工序以及通过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进行印刷的工序。

<29>一种平版印刷方法,其包括对上述<1>至<23>中任一项上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图像曝光的工序、供给ph为2以上且14以下的显影液而去除图像记录层的未曝光部来制作平版印刷版的工序及通过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进行印刷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显影延迟防止性及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优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平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铝支撑体的制造方法中的使用了交流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的径向型电解槽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2使用了交流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的径向型电解槽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3为阳极氧化处理中所使用的阳极氧化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能够优选地使用本公开的显影处理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铝支撑体的制作中的机械粗糙化处理中所使用的刷粒化工序的概念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基于本公开的代表性实施方式而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以将其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的含义而使用。

并且,本说明书中的基团(原子团)的标记中,未标有经取代及未经取代的标记不仅包含不具有取代基的基团,而且还包含具有取代基的基团。例如,“烷基”不仅包含不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未经取代的烷基),还包含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经取代的烷基)。

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为用作以包含丙烯酸基及甲基丙烯酸这两者的概念的术语,“(甲基)丙烯酰基”为用作包含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这两者的概念的术语。

并且,本说明书中,“工序”这一术语不仅指独立的工序,即使在无法与其他工序明确区分的情况下,若可实现该工序所期望的目的,则也包含于本术语中。并且,本公开中,“质量%”与“重量%”的定义相同,“质量份”与“重量份”的定义相同。

而且,本公开中,2以上的优选的方式的组合为更优选为方式。

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则本公开中的重均分子量(mw)及数均分子量(mn)为通过使用了tskgelgmhxl、tskgelg4000hxl、tskgelg2000hxl(均为tosohcorporation制商品名)的管柱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装置,通过溶剂thf(四氢呋喃)、差示折光仪进行检测,作为标准物质使用聚苯乙烯换算的分子量。

本说明书中,“平版印刷版原版”这一术语不仅包含平版印刷版原版,还包含废弃版原版。并且,“平版印刷版”这一术语不仅包含根据需要对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曝光、显影等操作而制作的平版印刷版,还包含废弃版。当为废弃版原版时,无需一定进行曝光、显影操作。另外,废弃版是指,例如当在彩色报纸印刷中用单色或2色对一部分纸面进行印刷时,用于安装到未使用的印版滚筒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以下,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

(平版印刷版原版)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在经亲水化的铝支撑体(还简称为“支撑体”。)上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负型图像记录层(还简称为“图像记录层”。),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为0.3μm以上且20μm以下或当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a秒,将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b秒时,满足下述式(1)及式(2)。

a≤1000、b≤1000……(1)

1/a+1/b≥0.002……(2)

即,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经亲水化的铝支撑体(简称为“支撑体”。)上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负型图像记录层(简称为“图像记录层”。),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为0.3μm以上且20μm以下。

并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第2实施方式中,在经亲水化的铝支撑体上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负型图像记录层,当将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a秒,将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b秒时,满足下述式(1)及式(2)。

a≤1000、b≤1000……(1)

1/a+1/b≥0.002……(2)

以下,当叙述为“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时,包括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这两者。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上述构成能够提供显影延迟防止性及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优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基于此的优异的效果的作用机制虽不明确,但如下推定。

本发明人等发现平版印刷版原版中,当单纯对表面赋予了凹凸时,通过层叠等,相对于具有图像记录层的面压力会部分集中,从而导致该部分的图像记录层受到不良影响,发生部分机上显影延迟而印刷初期的损纸增加的问题及在使用了显影液的显影中也存在显影速度也变慢的问题。

本发明人等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将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设为0.3μm以上且20μm以下或满足上述式(1)及式(2),无如上所示那样的机上显影延迟或能够减少该机上显影延迟,且显影延迟防止性优异。

并且,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将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设为0.3μm以上且20μm以下或满足上述式(1)及式(2),即使在从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将平版印刷版原版一张一张取出的情况下,通过最外层表面的凹凸而抑制了多重供版,且供版性优异。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在支撑体上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负型图像记录层。

并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可以在支撑体与图像记录层之间具有底涂层,并且可以在图像记录层上具有保护层,且在支撑体的与具有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具有背涂层。

并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第1实施方式中,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为0.3μm以上且20μm以下。

而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第2实施方式中,从机上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的观点考虑,由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为0.3μm以上且20μm以下。

关于上述最外层表面,当图像记录层为最外层时,其为图像记录层表面,当保护层为最外层时,其为保护层表面。

例如,当形成后述的突起物时,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可以是上述图像记录层为最外层,并且在上述图像记录层上具有包含高分子化合物为主成分的多个突起物,也可以是上述保护层为最外层,并且在上述保护层上具有包含高分子化合物为主成分的多个突起物。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第1实施方式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的观点考虑,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优选为小于0.3μm以上且20μm,更优选为0.5μm以上且小于10μm,尤其优选为0.5μm以上且小于7μm。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第2实施方式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的观点考虑,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更优选为0.3μm以上且小于20μm,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且小于10μm,尤其优选为0.5μm以上且小于7μm。

本公开中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测定方法根据iso25178中所记载的方法来进行。具体而言,使用mitsubishichemicalsystems,inc.制micromapmm3200-m100,从同一样品选择3个部位以上来测定,并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算术平均高度sa。关于测定范围,测定从样品表面随机选择的1cm×1cm的范围。

并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上述与具有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优选为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更优选大于0.3μm且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大于0.5μm且10μm以下,尤其优选大于0.5μm且7μm以下。

另外,作为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可举出支撑体的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或背涂层表面。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及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设置在与上述图像记录层相反的一侧的面的上述突起物与上述铝支撑体之间具有至少一层,更优选在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作为最外层具有包含平均粒径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粒子的背涂层。

而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及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支撑体的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或背涂层表面具有多个突起物。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的观点考虑,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和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的合计值优选为大于0.3μm且20μm以下,更优选为大于1.0μm且小于20μm,尤其优选为大于1.0μm且小于14μm。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第2实施方式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的观点考虑,当将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a秒,将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b秒时,满足下述式(1)及式(2)。

并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第1实施方式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的观点考虑,当将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a秒,将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设为b秒时,优选满足下述式(1)及式(2)。

a≤1000、b≤1000……(1)

1/a+1/b≥0.002……(2)

本公开中的bekk平滑度(bekk秒)的测定方法依照jisp8119(1998)进行测定。作为具体的测定方法,使用kumagairikikogyoco.,ltd.制贝克平滑度试验机,以标准空气量的1/10、即1ml的空气量进行测定。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的观点考虑,当将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a优选为1000秒以下,更优选为300秒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秒以下。

并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最外层表面的bekk平滑度b优选为1000秒以下,更优选为300秒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秒以下。

并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的观点考虑,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及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bekk平滑度的倒数的合计值即1/a+1/b的值优选为0.002s-1以上,更优选为0.004s-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1s-1以上。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为了实现上述算术平均高度sa,作为在最外层形成凹凸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优选地举出向用于形成最外层的组合物添加粒子的方法及向最外层表面涂布选自包括粒子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组合物来形成突起物的方法。

作为用于形成上述凹凸的粒子,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选自包括有机树脂粒子及无机粒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粒子。

作为有机树脂粒子,可优选地举出由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苯乙烯及其衍生物、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聚氨基甲酸酯类、聚脲类、聚酯类等合成树脂组成的粒子及由壳多糖、壳聚糖、纤维素、交联淀粉、交联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组成的粒子等。

其中,合成树脂粒子具有容易控制粒子尺寸、通过表面改性而容易控制所希望的表面特性等优点。

这种有机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中,以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那样的比较硬的树脂,还能够通过破碎法而微粒化,但从粒径控制的容易性、精度考虑,优选采用通过乳化悬浮聚合法而合成粒子的方法。

有机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详细记载在“超微粒和材料”日本材料科学会编,shokabo、1993年发行,“微粒、粉体的制作和应用”川口春马监修、cmc出版、2005年发行等。

有机树脂粒子还能够作为市售品而获得,例如可举出sokenchemical&engineeringco.,ltd.制、交联丙烯酸树脂mx-40t、mx-80h3wt、mx-150、mx-180ta、mx-300、mx-500、mx-1000、mx-1500h、mr-2hg、mr-7hg,mr-10hg、mr-3gsn、mr-5gsn、mr-7g、mr-10g、mr-5c、mr-7gc、苯乙烯树脂系的sx-350h、sx-500h、sekisuiplasticsco.,ltd.制丙烯酸树脂mbx-5、mbx-8、mbx-12、mbx-15、mbx-20,mb20x-5、mb30x-5、mb30x-8、mb30x-20、sbx-6、sbx-8、sbx-12、sbx-17、mitsuichemicals,inc.制聚烯烃树脂、chemipearlw100、w200、w300、w308、w310、w400、w401、w405、w410、w500、wf640、w700、w800、w900、w950、wp100等。

作为无机粒子,可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钛、炭黑、石墨、baso4、zns、mgco3、caco3、zno、cao、ws2、mos2、mgo、sno2、α-fe2o3、α-feooh、sic、ceo2、bn、sin、moc、bc、wc、碳化钛、刚玉、人造金刚石、石榴石、柘榴石、硅石、风化硅石、硅藻土、白云石等。

上述粒子优选为具有亲水性表面的粒子。具有亲水性表面的粒子包含具有亲水性表面的有机树脂粒子或具有亲水性表面的无机粒子。

具有亲水性表面的有机树脂粒子优选为被选自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及氧化锆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无机化合物覆盖的有机树脂粒子,尤其优选为被二氧化硅覆盖的有机树脂粒子。

构成具有亲水性表面的有机树脂粒子的有机树脂优选为选自包括聚丙烯酸系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酚系树脂及三聚氰胺树脂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

以下,以被二氧化硅覆盖的有机树脂粒子(以下,还称为“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为例对具有亲水性表面的有机树脂粒子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中的具有亲水性表面的有机树脂粒子并不限定于此。

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为用二氧化硅覆盖由有机树脂组成的粒子而成的粒子表面。构成芯的有机树脂粒子优选不会根据空气中的湿气或温度而被软化,或者发粘。

作为构成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中的有机树脂粒子的有机树脂,例如可举出聚丙烯酸类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苯酚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

作为形成覆盖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的表面的二氧化硅层的材料,可优选地举出烷氧基硅氧烷类化合物的缩合物等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化合物,尤其可优选地举出硅氧烷类材料,具体而言,可优选地举出二氧化硅溶胶、胶体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等二氧化硅粒子等。

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的结构可以是在有机树脂粒子表面作为固体成分而粘附有二氧化硅粒子的结构,也可以是使烷氧基硅氧烷类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而在有机树脂粒子表面形成了硅氧烷类化合物层的结构。

二氧化硅未必一定要覆盖有机树脂粒子表面的整个区域,优选至少相对于有机树脂粒子的总质量,以0.5质量%以上的量覆盖表面。即,在有机树脂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存在二氧化硅,由此能够实现有机粒子表面中的与共存的水溶性高分子、例如,聚乙烯醇(pva)的亲和性的提高,且即使受到外部应力的情况下也抑制粒子的脱落,并维持优异的抗刮伤性、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因此,本公开中的“覆盖有二氧化硅”是指,还包括如此在有机树脂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二氧化硅的状态。

二氧化硅的表面覆盖状态能够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等进行形态观察而确认。并且,二氧化硅的覆盖量能够通过利用荧光x射线分析等元素分析检测si原子,并计算存在于si原子中的二氧化硅的量而进行确认。

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是使二氧化硅粒子或二氧化硅前体化合物与成为有机树脂粒子的原料的单体成分共存而形成有机树脂粒子的同时形成二氧化硅表面覆盖层的方法,并且也可以是在形成有机树脂粒子之后,将二氧化硅粒子物理性地粘附于表面,然后固定化的方法。

以下,举出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的1例。首先,向包含从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等水溶性高分子或磷酸钙、碳酸钙等无机类悬浮剂等中适当选择的悬浮稳定剂的水添加二氧化硅和原料树脂(更具体而言,构成上述有机树脂的、能够悬浮聚合的单体、能够悬浮交联的预聚物或树脂液等原料树脂)并搅拌、混合而制备分散有二氧化硅和原料树脂的悬浮液。此时,通过调节悬浮稳定剂的种类、其浓度、搅拌转速等,能够形成具有目标粒径的悬浮液。接着,对该悬浮液加温而使其引发反应,且使树脂原料悬浮聚合或悬浮交联而生成树脂粒子。此时,共存的二氧化硅固定于通过聚合或交联反应而固化的树脂粒子,尤其由于其物性而固定于树脂粒子表面附近。然后,对悬浮液进行固液分离,并清洗而去除粘附在粒子的悬浮稳定剂,且使其干燥。如此,可得到固定二氧化硅而成的所希望粒径的大致球形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

如此,能够在悬浮聚合或悬浮交联时控制条件而得到所希望的粒径的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且还能够在未严密进行这种控制的情况下生成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之后,通过筛网过滤法等而得到所希望大小的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粒子。

关于通过上述方法制造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粒子时的混合物中的原料的添加量等,例如可优选地举出当原料树脂与二氧化硅的总量为100质量份时,首先对作为分散介质的水200质量份~800质量份添加悬浮稳定剂0.1质量份~20质量份,并使其充分溶解或分散,向该液中投入上述100质量份的原料树脂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以分散粒子成为规定粒度的方式调整搅拌速度的同时进行搅拌,且在进行了该粒度调整之后将液温升温至30~90℃而反应1~8小时的方式。

关于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上述的方法为其1例,例如还能够将通过日本特开2002-32703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17341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30783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6-038246号公报等中详细记载的方法得到的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优选地使用于本公开中。

并且,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还能够作为市售品而获得,具体而言,作为二氧化硅/三聚氰胺复合粒子,可举出nissanchemicalindustries,ltd.制optbeads2000m、optbeads3500m、optbeads6500m、optbeads10500m、optbeads3500s、optbeads6500s。作为二氧化硅/丙烯酸复合粒子,可举出negamichemicalindustrialco.,ltd制artpearlg-200透明、artpearlg-400透明、artpearlg-800透明、artpearlgr-400透明、artpearlgr-600透明、artpearlgr-800透明、artpearlj-7p。作为二氧化硅/氨基甲酸酯复合粒子,可举出negamichemicalindustrialco.,ltd制artpearlc-400透明、c-800透明、p-800t、u-600t、u-800t、cf-600t、cf800t、dainichiseikacolor&chemicalsmfg.co.,ltd.制dynamicbeadscn5070d、danplacoatthu。

以上,以覆盖有二氧化硅的有机树脂粒子为例,对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有机树脂粒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被二氧化铝、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锆覆盖的有机树脂粒子,还能够通过替代二氧化硅而使用二氧化铝,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锆而以相同的方式实施。

上述粒子的形状优选为球形,但也可以是如平板形状或投影图成为椭圆形状那样的所谓的纺锤形。

从显影延迟防止性的观看考虑,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的凹凸形成中所使用的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5μm以上且小于20μm,更优选为0.5μm以上且小于10μm,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且小于7μm,尤其优选为0.5μm以上且小于5μm。

并且,从显影延迟防止性的观点考虑,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最外层的凹凸形成中所使用的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更优选为0.3μm以上且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且7μm以下,尤其优选为0.5μm以上且5μm以下。

本公开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径是指体积平均粒径,所述体积平均粒径通过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计进行测定。作为测定装置,例如可举出粒度分布测定装置“micro-tracmt-3300ii”(nikkisoco.,ltd.制)。

并且,本公开中,除非另有说明,则关于其他粒子,也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测定平均粒径。

当为了形成凹凸,向用于形成最外层的组合物添加上述粒子时,最外层中的上述粒子的面内密度优选为10000个/mm2以下,更优选为100个/mm2以上且5000个/m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个/mm2以上且3000个/mm2以下。若为上述范围,则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供版性进一步优异。

并且,本公开中,上述面内密度能够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平版印刷版原版的表面来确认。

并且,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供版性的观点考虑,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至少一种平均粒径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粒子,并且包含平均粒径分别不同的两种以上的粒子。

平均粒径0.5μm以上且20μm以下的粒子优选为用于形成上述凹凸的粒子,作为其他粒子,可举出后述的具有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等。

另外,本公开中,“包含平均粒径分别不同的两种以上的粒子”是在粒径分布中,通过具有2个以上的峰而确认的。粒径分布的测定以与上述粒子的平均粒径的测定相同的方式进行或拍摄粒子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在照片上测定总计5000个粒子的粒径,以对数标度将所得到的粒径测定值的最大值至0之间分割成50份并绘制各粒径的出现频率而求出。另外,关于非球形粒子,将具有与照片的粒子面积相同的粒子面积的球形粒子的粒径值作为粒径。

并且,上述2个以上的峰优选为分离10nm以上的峰,更优选为分离50nm以上的峰,进一步优选为分离100nm以上的峰。

作为构成上述突起物的高分子化合物,从显影延迟防止性、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供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选自包括苯酚甲醛树脂、间甲酚甲醛树脂、对甲酚甲醛树脂、间/对混合甲酚甲醛树脂、苯酚/甲酚(可以是间、对或间/对混合中的任一种。)混合甲醛树脂等线型酚醛树脂及甲阶酚醛树脂、邻苯三酚、丙酮树脂、环氧树脂、饱和共聚聚酯树脂、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偏二氯乙烯共聚树脂、聚丁烯、聚丁二烯、聚酰胺、不饱和共聚聚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聚脲、聚酰亚胺、聚硅氧烷、聚碳酸酯、氯化聚乙烯、烷基酚的醛缩合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盐、羧乙烯聚合物、丙烯酸系树脂共聚树脂、羟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乙酸酯、甲基纤维素以及羧甲基纤维素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其中,从机上显影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水溶性高分子。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聚丙烯酸盐、羧乙烯聚合物、丙烯酸系树脂共聚树脂、羟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乙酸酯、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

作为改性聚乙烯醇,可优选地使用具有羧基或磺基的酸改性聚乙烯醇。具体而言,优选日本特开2005-250216号、日本特开2006-259137号的公报中所记载的改性聚乙烯醇。

若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sa满足0.3μm以上且20μm以下,则上述突起物的形状及高度并无特别限制。

作为在最外层表面形成突起物的情况下的突起物的优选的方式,能够举出条形涂膜、点涂膜、虚线涂膜等。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形态。

作为形成条状突起物(条纹涂膜)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能够通过选自包括棒涂方式、喷墨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方式、丝网印刷方式、喷涂方式及狭缝模具涂布方式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涂布包含选自包括粒子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物来轻松地形成。

并且,作为形成点状突起物(点涂膜)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能够通过选自包括喷涂方式、喷墨印刷方式及丝网印刷方式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涂布包含选自包括粒子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物来轻松地形成。

作为形成虚线状突起物(虚线涂膜)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能够通过选自包括喷墨印刷方式及丝网印刷方式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涂布包含选自包括粒子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物来轻松地形成。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从摩擦剥离抑制性及抗刮伤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设置在与上述图像记录层相反的一侧的面的上述突起物与上述铝支撑体之间具有至少一层(例如,背涂层)。

具体而言,可优选地一层举出支撑体、背涂层及上述突起物。

<支撑体>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具有经亲水化的铝支撑体。

作为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所使用的支撑体,可使用公知的支撑体。其中,优选为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更优选为经粗糙化处理,且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

上述粗糙化处理及阳极氧化处理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来进行。

对铝板,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进行日本特开2001-253181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1-32236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阳极氧化皮膜的微孔的放大处理或封孔处理及基于如美国专利第2,714,066号、美国专利第3,181,461号、美国专利第3,280,734号及美国专利第3,902,734号的各说明书中所记载那样的碱金属硅酸盐或如美国专利第3,276,868号、美国专利第4,153,461号及美国专利第4,689,272号的各说明书中所记载那样的聚乙烯膦酸等的表面亲水化处理。

支撑体中,优选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10μm~1.2μm。

并且,支撑体的微孔的阳极氧化皮膜表面的平均直径优选为10~100nm。

铝支撑体优选具有铝板和配置在铝板的铝的阳极氧化皮膜。

铝板(铝支撑体)为尺寸稳定且以铝为主成分的金属,由铝或铝合金构成。作为铝板,可举出层压或沉积有纯铝板、以铝为主成分并包含微量的异质元素的合金板或铝(合金)的塑料膜或纸张。而且,可以是如日本特公昭48-018327号公报中所记载那样的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结合有铝片的复合物片材。

铝合金中所含有的异质元素中有硅、铁、锰、铜、镁、铬、锌、铋、镍及钛等,合金中的异质元素的含量相对于合金的总质量为10质量%以下。作为铝板18,优选为纯铝板,但在冶炼技术上难以制造完全的纯铝,因此可以略微含有异质元素。

作为铝板,其组成并无限定,能够适当利用公知公用的原材料(例如jisa1050、jisa1100、jisa3103及jisa3005)。

并且,铝板的宽度优选为400mm~2000mm左右,厚度优选大致0.1mm~0.6mm左右。该宽度或厚度能够根据印刷机的大小、印刷版的大小及以得到为目的的印刷物等而适当变更。

<<阳极氧化皮膜>>

阳极氧化皮膜是指,通过阳极氧化处理而在铝板的表面制作且具有微孔的阳极氧化铝皮膜。微孔从与铝板相反的一侧的阳极氧化皮膜表面沿厚度方向(铝板侧、深度方向)延伸。

从色调再现性、耐刷性及毯状污渍的观点考虑,上述微孔的阳极氧化皮膜表面的平均直径(平均开口直径)优选为7nm~150nm,更优选为10nm~100nm,进一步优选为10nm~60nm,尤其优选为15nm~60nm,最优选为18nm~40nm。

阳极氧化皮膜中的微孔优选由从阳极氧化皮膜表面延伸至深度10nm~1000nm的位置的大径孔部和与大径孔部的底部连通,且从连通位置进一步延伸至深度20~2000nm的位置的小径孔部构成。

以下,对大径孔部及小径孔部进行详细叙述。

-大径孔部-

从色调再现性、耐刷性及毯状污渍的观点考虑,大径孔部的阳极氧化皮膜表面的平均直径(平均开口直径)优选为7nm~150nm,更优选为15nm~150nm,进一步优选为15nm~60nm,尤其优选为18nm~40nm。

关于大孔部的平均直径,用倍率15万倍的场发射型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n=4张阳极氧化皮膜表面,在所得到的4张图像中,测定在400×600nm2的范围存在的微孔(大径孔部)的直径,并作为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来计算。

另外,当大孔径部的形状并非圆形时,利用当量圆直径。“当量圆直径”是指,将开口部的形状假设为具有与开口部的投影面积相同的投影面积的圆时的圆的直径。

大径孔部的底部优选位于从阳极氧化皮膜表面至深度70nm~1000nm(以下,还称为深度a)。即,大径孔部优选为从阳极氧化皮膜表面向深度方向(厚度方向)延伸70nm~1000nm的孔部。其中,从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的效果进一步优异的方面考虑,深度a更优选为90nm~850nm,进一步优选为90nm~800nm,尤其优选为90nm~600nm。

另外,上述深度通过拍摄阳极氧化皮膜的截面的照片(15万倍),测定25个以上的微孔的深度,并作为算术平均值而计算。

大径孔部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大致直管状(大致圆柱状)及直径朝向深度方向(厚度方向)变小的圆锥状,优选大致直管状。并且,大径孔部的底部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曲面状(凸状),也可以是平面状。

大径孔部的内径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与开口部的直径相同程度的大小或比开口部的直径小。另外,与开口部的直径相比,大径孔部的内径可以具有1nm~10nm左右的差。

-小径孔部-

小径孔部为与大径孔部的底部连通,且通过连通位置进一步向深度方向(厚度方向)延伸的孔部。一个小径孔通常与一个大径孔部连通,但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小径孔部与一个大径孔部的底部连通。

小径孔部的连通位中的平均直径优选为13nm以下,更优选为11nm以下,尤其优选为10nm以下。下限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5nm以上。

关于小孔部的平均直径,用倍率15万倍的fe-sem观察n=4张阳极氧化皮膜20表面,在所得到的4张图像中,测定在400×600nm2的范围存在的微孔(小径孔部)的直径,并作为算术平均值来计算。另外,当大径孔部的深度深时,可以根据需要切割(例如通过氩气进行切割)阳极氧化皮膜上部(大径孔部的某一区域),然后用上述fe-sem观察阳极氧化皮膜20表面,并求出小径孔部的平均直径。

另外,小径孔部的形状并非圆形时,利用当量圆直径。“当量圆直径”是指,将开口部的形状假设为具有与开口部的投影面积相同的投影面积的圆时的圆的直径。

小径孔部的底部优选位于从与上述大径孔部的连通位置(相当于上述的深度a)进一步向深度方向延伸20nm~2000nm的部位。换言之,小径孔部为从与上述大径孔部的连通位置进一步向深度方向(厚度方向)延伸的孔部,小径孔部的深度优选为20nm~2000nm,更优选为100nm~1,500nm,尤其优选为200nm~1000nm。

另外,上述深度通过拍摄阳极氧化皮膜的截面的照片(5万倍),测定25个以上的微孔的深度,并作为算术平均值而计算。

小径孔部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大致直管状(大致圆柱状)及直径向深度方向变小的圆锥状,优选大致直管状。并且,小径孔部的底部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曲面状(凸状),也可以是平面状。

小径孔部的内径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是与连通位置中的直径相同程度的大小或比上述直径小或大。另外,与开口部的直径相比,小径孔部的内径通常可以具有1nm~10nm左右的差。

大径孔部的阳极氧化皮膜表面的平均直径与小径孔部的连通位置的平均直径之比、(大径孔部的阳极氧化皮膜表面的平均直径)/(小径孔部的连通位置的平均直径)优选为1.1~13,更优选为2.5~6.5。

并且,大径孔部的深度与小径孔部的深度之比、(大径孔部的深度)/(小径孔部的深度)优选为0.005~50,更优选为0.025~40。

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支撑体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方法。

以下示出支撑体的制造方法,但当然并不限定于这些。

作为铝支撑体的制造方法,例如作为具备具有从图像记录层侧的表面向深度方向延伸的微孔的阳极氧化皮膜的铝支撑体的制造方法,优选依次实施以下工序的制造方法。

(粗糙化处理工序)对铝板实施粗糙化处理的工序

(阳极氧化处理工序)对经粗糙化处理的铝板阳极氧化的工序

(扩孔处理工序)使具有在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中得到的阳极氧化皮膜的铝板与酸性水溶液或碱性水溶液接触,并放大阳极氧化皮膜中的微孔的直径的工序

以下,对各工序的步骤进行详细叙述。

-粗糙化处理工序-

粗糙化处理工序为对铝板的表面实施包括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粗糙化处理的工序。本工序优选在后述的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之前实施,但若铝板的表面已具有优选的表面形状,则可以不实施。

关于粗糙化处理,可以仅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也可以组合电化学粗糙化处理和机械粗糙化处理和/或化学粗糙化处理来实施。

当组合机械粗糙化处理和电化学粗糙化处理时,优选在机械粗糙化处理之后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优选在以硝酸或盐酸为主体的水溶液中,使用直流或交流来进行。

机械粗糙化处理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公昭50-04004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方法。

化学粗糙化处理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公知的方法。

优选在机械粗糙化处理之后,实施以下化学蚀刻处理。

在机械粗糙化处理之后实施的化学蚀刻处理是为了如下目的而进行,即使铝板的表面的凹凸形状的边缘部分平滑,防止印刷时的油墨的堵塞,提高印刷版的耐污性的同时去除残留在表面的磨粒等杂质。

作为化学蚀刻处理,可举出基于酸的蚀刻及基于碱的蚀刻,作为在蚀刻效率方面尤其优异的方法,可举出使用碱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以下,还称为“碱蚀刻处理”。)。

碱性水溶液中所使用的碱剂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偏硅酸钠、碳酸钠、铝酸钠及葡萄糖酸钠。

碱性水溶液可以包含铝离子。

碱性水溶液的碱剂的浓度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质量%以上,并且优选为30质量%以下。

当实施了碱蚀刻处理时,为了去除因碱蚀刻处理生成的生成物,优选使用低温酸性水溶液实施化学蚀刻处理(以下,还称为“去污处理”。)。

酸性水溶液中所使用的酸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硫酸、硝酸及盐酸。并且,酸性水溶液的温度优选为20℃~80℃。

作为粗糙化处理工序,优选按以下所示的顺序实施a方式或b方式中所示的处理的方法。

-a方式-

(2)使用了碱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1碱蚀刻处理)

(3)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1去污处理)

(4)使用了以硝酸为主体的水溶液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第1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5)使用了碱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2碱蚀刻处理)

(6)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2去污处理)

(7)在以盐酸为主体的水溶液中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第2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8)使用了碱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3碱蚀刻处理)

(9)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3去污处理)

-b方式-

(10)使用了碱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4碱蚀刻处理)

(11)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4去污处理)

(12)使用了以盐酸为主体的水溶液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第3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13)使用了碱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5碱蚀刻处理)

(14)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5去污处理)

在上述a方式的(2)的处理之前或b方式的(10)的处理之前,可以根据需要实施(1)机械粗糙化处理。

第1碱蚀刻处理及第4碱蚀刻处理中的铝板的溶解量优选为0.5g/m2~30g/m2,更优选为1.0g/m2~20g/m2

作为a方式中的第1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所使用的以硝酸为主体的水溶液,可举出使用了直流或交流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所使用的水溶液。例如,可举出向1g/l~100g/l的硝酸性水溶液添加硝酸铝、硝酸钠或硝酸铵等而得到的水溶液。

作为a方式中的第2电化学粗糙化处理及b方式中的第3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所使用的以盐酸为主体的水溶液,可举出使用了通常的直流或交流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所使用的水溶液。例如,可举出向1g/l~100g/l的盐酸水溶液添加0g/l~30g/l的硫酸而得到的水溶液。另外,还可以向该溶液添加硝酸铝、硝酸钠及硝酸铵等硝酸离子;氯化铝、氯化钠及氯化铵等盐酸离子。

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交流电源波形能够使用正弦波、矩形波、梯形波及三角波等。频率优选为0.1hz~250hz。

图1为表示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所使用的交替波形电流波形图的一例的图表。

图1中,ta为,阳极反应时间,tc为阴极反应时间,tp为电流从0达到峰的时间,ia为阳极循环侧的峰时的电流、ic为阴极循环侧的峰时的电流。梯形波中,电流从0达到峰的时间tp优选为1msec~10msec。电化学粗糙化中所使用的交流的1循环的条件优选在如下范围内,即铝板的阳极反应时间ta与阴极反应时间tc之比tc/ta为1~20,铝板为阴极时的电量qc与阳极时的电量qa之比qc/qa为0.3~20,阳极反应时间ta为5msec~1000mesc。电流密度优选以梯形波的峰值计电流的阳极循环侧ia、阴极循环侧ic均为10~200a/dm2。ic/ia优选为0.3~20。在电化学粗糙化结束时点的用于铝板的阳极反应的电量的总和优选为25c/dm2~1000c/dm2

在使用了交流的电化学粗糙化中能够使用图2所示的装置。

图2为表示使用了交流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的径向型电解槽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2中,50为主电解槽,51为交流电源,52为径向滚筒式辊,53a及53b为主极,54为电解液供给口,55为电解液,56为狭缝,57为电解液通路,58为辅助阳极,60为辅助阳极槽,w为铝板。当使用2个以上的电解槽时,电解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铝板w被卷装于浸渍并配置在主电解槽50中的径向滚筒式辊52,在传送过程中通过与交流电源51连接的主极53a及主极53b被电解处理。电解液55从电解液供给口54通过狭缝56被供给到径向滚筒式辊52与主极53a及主极53b之间的电解液通路57。在主电解槽50被处理的铝板w接着在辅助阳极槽60被电解处理。该辅助阳极槽60中辅助阳极58与铝板w对置配置,电解液55以在辅助阳极58与铝板w之间的空间流动的方式被供给。

从容易制造规定的印刷版原版的方面考虑,第2碱蚀刻处理中的铝板的溶解量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2.0g/m2~10g/m2

从容易制造规定的印刷版原版的方面考虑,第3碱蚀刻处理及第4碱蚀刻处理中的铝板的溶解量优选为0.01g/m2~0.8g/m2,更优选为0.05g/m2~0.3g/m2

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化学蚀刻处理(第1~第5去污处理)中,可优选地使用含有磷酸、硝酸、硫酸、铬酸、盐酸或包含它们的2以上的酸的混酸的酸性水溶液。

酸性水溶液的酸的浓度优选为0.5质量%~60质量%。

-阳极氧化处理工序-

关于阳极氧化处理工序的步骤,只要可得到上述的微孔则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公知的方法。

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中,能够将硫酸、磷酸及草酸等水溶液用作电解浴。例如,硫酸的浓度可举出100g/l~300g/l。

阳极氧化处理的条件可通过所使用的电解液而适当设定,例如可举出液温5℃~70℃(优选为℃10~60℃)、电流密度0.5a/dm2~60a/dm2(优选为5a/dm2~60a/dm2)、电压1v~100v(优选为5v~50v)、电解时间1秒~100秒(优选为5秒~60秒)及皮膜量0.1g/m2~5g/m2(优选为0.2g/m2~3g/m2)。

-扩孔处理-

扩孔处理为放大在通过上述的阳极氧化处理工序形成的阳极氧化皮膜中存在的微孔的直径(孔径)的处理(孔径放大处理)。

扩孔处理能够通过使通过上述的阳极氧化处理工序得到的铝板与酸性水溶液或碱性水溶液接触而进行。接触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浸渍法及喷雾法。

支撑体中,根据需要能够在背面设置包含日本特开平5-04588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日本特开平6-03517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硅的烷氧基化合物的背涂层。

<图像记录层>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在支撑体上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负型图像记录层。

本公开中,“水溶性”是指在20℃的水100g中溶解0.5g以上,水溶性层是指在20℃的水100g中溶解0.5g以上的层即可。并且,本公开中,“水分散性”是指均匀分散在20℃的水中,水分散性层是指能够均匀地分散在20℃的水的层。

本公开中的图像记录层优选为下述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

第一方式:含有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

第二方式:含有红外线吸收剂及热塑性聚合物粒子。

第三方式:第一方式中,还含有聚合物粒子或微凝胶。

第四方式:第一方式中,还含有热塑性聚合物粒子。

第五方式:第四方式中,还含有微凝胶。

根据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可得到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的印刷耐久性优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根据上述第三方式,可得到机上显影性优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根据上述第四方式,可得到印刷耐久性进一步优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根据上述第五方式,可得到印刷耐久性进一步优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并且,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的优选的1个方式,图像记录层为含有红外线吸收剂、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化合物及粘合剂聚合物的图像记录层(以下,还称为“图像记录层a”。)。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的优选的另1个方式,图像记录层为含有红外线吸收剂、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化合物及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图像记录层(以下,还称为“图像记录层b”。)。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的优选的又1个方式,图像记录层为含有红外线吸收剂及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的图像记录层(以下,还称为“图像记录层c”。)。

-图像记录层a-

图像记录层a含有红外线吸收剂、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化合物及粘合剂聚合物。以下,对图像记录层a的构成成分进行说明。

<<红外线吸收剂>>

红外线吸收剂具有将所吸收的红外线转换为热的功能和通过红外线激发并向后述聚合引发剂进行电子移动和/或能量移动的功能。本公开中所使用的红外线吸收剂优选为在波长760nm~1200nm具有吸收极大的染料或颜料,更优选为染料。

作为染料,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14-104631号公报的0082~0088段中所记载的染料。

颜料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μm~1μm,更优选为0.01μm~0.5μm。分散颜料时,能够使用油墨制造或调色剂制造等中所使用的公知的分散技术。详细内容记载在“最新颜料应用技术”(cmc出版、1986年发行)等中。

红外线吸收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红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05质量%~30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10质量%。

<<聚合引发剂>>

聚合引发剂为引发、促进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的化合物。作为聚合引发剂,能够使用公知的热聚合引发剂、具有键离解能小的键的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等。具体而言,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14-104631号公报的0092~0106段中所记载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聚合引发剂中,作为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鎓盐。其中,可尤其优选地举出碘盐及锍盐。各种盐中优选的具体化合物与日本特开2014-104631号公报的0104~0106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30质量%,尤其优选为0.8质量%~20质量%。在该范围内可得到更良好的灵敏度和印刷时的非图像部的更良好的耐污性。

<<聚合性化合物>>

聚合性化合物为具有至少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加成聚合性化合物,优选选自具有至少一个末端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更优选选自具有两个以上的化合物。这些例如具有单体、预聚物、即二聚体、三聚体及低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等化学形态。具体而言,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14-104631号公报的0109~0113段中所记载的聚合性化合物。

上述中,从与机上显影性有关的亲水性和与印刷耐久性有关的聚合能力的均衡优异的方面考虑,尤其优选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双(丙烯酰氧基乙基)羟乙基异氰脲酸酯等异氰脲酸环氧乙烷改性丙烯酸酯类。

聚合性化合物的结构、单独使用或同时使用、添加量等的使用方法的详细内容能够对应于最终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性能设计而任意设定。聚合性化合物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在5质量%~75质量%,更优选在10质量%~70质量%,尤其优选在15质量%~60质量%的范围内使用。

<粘合剂聚合物>

粘合剂聚合物主要以提高图像记录层的膜强度的目的而使用。粘合剂聚合物能够使用以往公知的聚合物,优选具有成膜性的聚合物。其中,优选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作为优选的粘合剂聚合物,可举出如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在主链或侧链具有用于提高图像部的成膜强度的交联性官能团的聚合物,优选在侧链具有的聚合物。通过交联性基团在聚合物分子间形成交联,并促进固化。

作为交联性官能团,优选(甲基)丙烯酸基、乙烯基、烯丙基、苯乙烯基等烯属不饱和基团或环氧基等,交联性官能团能够通过高分子反应或共聚而导入于聚合物。例如,能够利用在侧链具有羧基的丙烯酸聚合物或聚氨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反应,或具有环氧基的聚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等含有烯属不饱和基团的羧酸的反应。

粘合剂聚合物中的交联性基团的含量对每1g粘合剂聚合物优选为0.1~10.0mmol,更优选为0.25~7.0mmol,尤其优选为0.5~5.5mmol。

并且,粘合剂聚合物优选具有亲水性基团。亲水性基团有助于向图像记录层赋予机上显影性。尤其,通过使交联性基团与亲水性基团共存,能够兼备印刷耐久性与机上显影性。

作为亲水性基团,例如可举出羟基、羧基、亚烷基氧化物结构、氨基、铵基、酰胺基、磺基、磷酸基等。其中,优选具有1个~9个碳原子数2或3的亚烷基氧化物单位的亚烷基氧化物结构。向粘合剂聚合物赋予亲水性基团时,例如能够通过使具有亲水性基团的单体共聚而进行。

为了控制着墨性,粘合剂聚合物中还能够导入烷基、芳基、芳烷基、烯基等亲油性基团。例如,能够通过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含亲油性基团的单体共聚来进行。

粘合剂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2,000以上,更优选为5,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00~300,000。

粘合剂聚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3质量%~90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70质量%。

作为粘合剂聚合物的优选的例子,可举出在侧链具有聚氧化烯链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在图像记录层中含有在侧链具有聚氧化烯链的高分子化合物(以下,还称为“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促进润版液的浸透性,并提高机上显影性。

作为构成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的主链的树脂,可举出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脲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酚醛清漆型酚醛类树脂、聚酯树脂、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等,尤其优选丙烯酸树脂。

另外,本公开中,“主链”表示在构成树脂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中相对最长的连接链,“侧链”表示从主链分支的支链。

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为实质上不包含全氟烷基的化合物。“实质上不包含全氟烷基”为高分子化合物中作为全氟烷基而存在的氟原子的质量比小于0.5质量%,优选不包含氟原子。氟原子的质量比可通过元素分析法测定。

并且,“全氟烷基”为烷基的所有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基团。

作为聚氧化烯链中的环氧烷(氧化烯基)优选碳原子数为2~6的环氧烷,更优选环氧乙烷(氧乙烯)或环氧丙烷(氧丙烯),进一步优选环氧乙烷。

聚氧化烯链、即聚环氧烷部位中的环氧烷的重复数优选2~50,更优选4~25。

若环氧烷的重复数为2以上,则可充分提高润版液的浸透性,并且,若重复数为50以下,则印刷耐久性不会因磨损而降低,因此优选。

关于聚亚烷基氧化物部位,优选日本特开2014-104631号公报的0060~0062段中所记载的结构。

为了提高图像部的皮膜强度,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具有交联性。关于具有交联性的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记载在日本特开2014-104631号公报的0063~0072段中。

相对于构成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的总重复单元,具有聚环氧烷部位的重复单元的比率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0.5摩尔%~80摩尔%,更优选0.5摩尔%~50摩尔%。关于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日本特开2014-104631号公报的0075~0076段中所记载的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

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能够根据需要而同时使用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聚丙烯酸、聚乙烯醇等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并且,还能够同时使用亲油性高分子化合物和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

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在图像记录层中的形态为如下:作为发挥连接图像记录层成分的功能的粘合剂而存在,除此以外,还可以以粒子形状存在。当以粒子形状存在时,平均粒径优选为10nm~10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20nm~300n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0nm~120nm的范围。

含poa链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3质量%~90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80质量%。若为上述范围,则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兼备润版液的浸透性和图像形成性。

作为粘合剂聚合物的另一优选的粒子,可举出以6官能以上且10官能以下的多官能硫醇为核,并具有通过硫醚键键合到该核的聚合物链,且该聚合物链具有聚合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以下,还称为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例如能够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12-14855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关于星型高分子化合物,可举出在主链或侧链,优选在侧链具有如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用于提高图像部的成膜强度的烯属不饱和键等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通过聚合性基团在聚合物分子间形成交联,且促进固化。

作为聚合性基团,优选(甲基)丙烯酸基、乙烯基、烯丙基、苯乙烯基等烯属不饱和基团或环氧基等,从聚合反应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甲基)丙烯酸基、乙烯基或苯乙烯基,尤其优选(甲基)丙烯酸基。这些基团能够通过高分子反应或共聚而导入于聚合物。例如,能够利用在侧链具有羧基的聚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反应或具有环氧基的聚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等含烯属不饱和基团的羧酸的反应。这些基团可以同时使用。

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中的交联性基团的含量在每1g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中优选为0.1mmol~10.0mmol,更优选为0.25mmol~7.0mmol,尤其优选为0.5mmol~5.5mmol。

并且,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优选还具有亲水性基团。亲水性基团有助于向图像记录层赋予机上显影性。尤其,通过使聚合性基团与亲水性基团共存,能够兼备印刷耐久性和显影性。

作为亲水性基团,可举出-so3m1、-oh、-conr1r2(m1表示氢原子,金属离子、铵离子或鏻离子,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芳基。r1与r2可以键合而形成环。)、-n+r3r4r5x-(r3~r5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8的烷基,x-表示抗衡阴离子。)、-(ch2ch2o)nr及-(c3h6o)mr。

上述式中,n及m分别独立地表示1~100的整数,r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8的烷基。

其中,当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为在侧链具有聚氧化烯链(例如,-(ch2ch2o)nr及-(c3h6o)mr)的星型高分子化合物时,这种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也是在侧链具有上述聚氧化烯链的高分子化合物。

这些亲水性基团中,优选-conr1r2、-(ch2ch2o)nr或-(c3h6o)mr,更优选-conr1r2或-(ch2ch2o)nr,尤其优选-(ch2ch2o)nr。而且-(ch2ch2o)nr中,n也优选为1~10,尤其优选为1~4。并且,r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尤其优选氢原子或甲基。这些亲水性基团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并且,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优选实质上不具有羧酸基、磷酸基、膦酸基。具体而言,优选比0.1mmol/g少,更优选比0.05mmol/g少,尤其优选为0.03mmol/g以下。若这些酸基比0.1mmol/g少这时显影性进一步提高。

并且,为了控制着墨性,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中能够导入烷基、芳基、芳烷基、烯基等亲油性基团。具体而言,使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含亲油性基团单体共聚即可。

作为星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日本特开2014-104631号公报的0153~0157段中所记载的星型高分子化合物。

存在上述多官能硫醇化合物的情况下,星型高分子化合物能够通过将构成聚合物链的上述单体自由聚合等公知的方法来合成。

星型高分子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500,000,更优选为10,000~250,000,尤其优选为20,000~150,000。在该范围内,机上显影性及印刷耐久性进一步良好。

星型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并且,可以与通常的直链型粘合剂聚合物同时使用。

星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含有率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5质量%~95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90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15~85质量%以下。

尤其,润版液的浸透性得以促进,机上显影性得以提高,从而优选日本特开2012-14855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星型高分子化合物。

<<其他成分>>

图像记录层a能够根据需要含有以下所记载的其他成分。

(1)低分子亲水性化合物

为了不降低印刷耐久性便提高机上显影性,图像记录层可以含有低分子亲水性化合物。

作为低分子亲水性化合物,例如作为水溶性有机化合物,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等乙二醇类及其醚或酯衍生物类、甘油、季戊四醇、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等多元醇类、三乙醇胺、二乙醇胺、单乙醇胺等有机胺类及其盐、烷基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磺酸等有机磺酸类及其盐、烷基氨基磺酸等有机氨基磺酸类及其盐、烷基硫酸、烷基醚硫酸等有机硫酸类及其盐、苯基膦酸等有机膦酸类及其盐、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葡萄糖酸、氨基酸类等有机羧酸类及其盐、甜菜碱类等。

这些中,优选含有选自包括多元醇类、有机硫酸盐类、有机磺酸盐类及甜菜碱类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作为有机磺酸盐的具体化合物,可举出日本特开2007-276454号公报的0026~0031段、日本特开2009-154525号公报的0020~0047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等。盐可以是钾盐、锂盐。

作为有机硫酸盐,可举出日本特开2007-276454号公报的0034~0038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作为甜菜碱类,优选为针对氮原子的烃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5的化合物,作为具体例,可举出三甲基铵醋酸盐、二甲基丙基铵醋酸盐、3-羟基-4-三甲基铵丁酸盐、4-(1-吡啶基)丁酸盐、1-羟基乙基-1-咪唑醋酸盐、三甲基铵甲烷磺酸盐、二甲基丙基铵甲烷磺酸盐、3-三甲基铵基-1-丙烷磺酸盐、3-(1-吡啶基)-1-丙烷磺酸盐等。

低分子亲水性化合物由于疏水性部分的结构小,因此润版液不会浸透于图像记录层曝光部(图像部)而降低图像部的疏水性或成膜强度,且能够良好地维持图像记录层的受墨性或印刷耐久性。

低分子亲水性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5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10质量%。在该范围内可得到良好的机上显影性及印刷耐久性。

低分子亲水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2)感脂化剂

为了提高着墨性,图像记录层中能够使用鏻化合物、含氮低分子化合物、含铵基聚合物等感脂化剂。尤其,当保护层含有无机质层状化合物时,这些化合物作为无机质层状化合物的表面覆盖剂而发挥功能,并具有防止因无机质层状化合物而印刷中途的着墨性降低的作用。

鏻化合物、含氮低分子化合物、含铵基聚合物具体记载在日本特开2014-104631号公报的0184~0190段中。

感脂化剂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01质量%~30.0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1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10质量%。

(3)其他

图像记录层中,作为其他成分还能够含有表面活性剂、着色剂、印相剂、聚合抑制剂、高级脂肪酸衍生物、增塑剂、无机粒子、无机质层状化合物、共增感剂、链转移剂等。具体而言,能够优选地使用日本特开2008-284817号公报的0114~0159段、日本特开2006-091479号公报的0023~0027段、美国专利公开第2008/0311520号说明书的0060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及添加量。

<<图像记录层a的形成>>

图像记录层a如下形成:例如,如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的0142~0143段中所记载,将必要的上述各成分分散或溶解于公知的溶剂来制备涂布液,在支撑体上将该涂布液直接或隔着底涂层并通过棒涂布机涂布等公知的方法进行涂布并干燥。涂布、干燥之后得到的支撑体的图像记录层涂布量(固体成分)根据用途而不同,但优选0.3g/m2~3.0g/m2。在该范围内,可得到良好的灵敏度和图像记录层的良好的皮膜特性。

-图像记录层b-

图像记录层b含有红外线吸收剂、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化合物及具有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以下,对图像记录层b的构成成分进行说明。

关于图像记录层b中的红外线吸收剂、聚合引发剂及聚合性化合物,能够同样使用图像记录层a中所记载的红外线吸收剂、聚合引发剂及聚合性化合物。

<<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

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优选选自包括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热反应性聚合物粒子、具有聚合性基的聚合物粒子、内含疏水性化合物的微胶囊及微凝胶(交联聚合物粒子)的组。其中,优选具有聚合性基的聚合物粒子及微凝胶。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包含至少一个烯属不饱和聚合性基。通过这种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存在,可得到提高曝光部的印刷耐久性及未曝光部的机上显影性的效果。

并且,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优选为热塑性聚合物粒子。

作为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优选1992年1月的researchdisclosureno.33303、日本特开平9-12338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3185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7124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71250号公报及欧洲专利第931647号说明书等中所记载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

作为构成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的聚合物的具体例,能够举出乙烯、苯乙烯、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乙烯咔唑、具有聚亚烷基结构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能够举出聚苯乙烯、包含苯乙烯及丙烯腈的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μm~3.0μm。

作为热反应性聚合物粒子,可举出具有热反应性基的聚合物粒子。热反应性聚合物粒子通过基于热反应的交联及此时的官能团变化而形成疏水化区域。

作为具有热反应性基团的聚合物微粒中的热反应性基团,若可形成化学键,则可以为进行任何反应的官能团,但优选为聚合性基团,作为其例,优选举出进行自由聚合反应的烯属不饱和基团(例如,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烯丙基等)、阳离子聚合性基团(例如,乙烯基、乙烯氧基、环氧基、氧杂环丁基等)、进行加成反应的异氰酸酯基或其嵌段物、环氧基、乙烯氧基及作为这些的反应对象的具有活性氢原子的官能团(例如,氨基、羟基、羧基等)、进行缩合反应的羧基及作为反应对象的羟基或氨基、进行开环加成反应的酸酐及作为反应对象的氨基或羟基等。

作为微胶囊,例如如日本特开2001-27774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277742号公报中所记载,在微胶囊内含图像记录层的构成成分的至少一部分。图像记录层的构成成分还可在微胶囊外含有。含有微胶囊的图像记录层的优选方式为如下结构,即在微胶囊内含疏水性构成成分,且在微胶囊外含有亲水性构成成分。

微凝胶(交联聚合物粒子)能够在其表面或内部的至少一方含有图像记录层的构成成分的一部分。尤其,从图像形成灵敏度或印刷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其表面具有自由聚合性基团的反应性微凝胶。

将图像记录层的构成成分微胶囊化或微凝胶化时,能够应用公知的方法。

并且,作为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从印刷耐久性、耐污性及保存安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通过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的多元酚化合物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即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反应而得到。

作为上述多元酚化合物,优选含有多个具有酚性羟基的苯环的化合物。

作为含有具有上述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化合物,优选多元醇化合物或多胺化合物,更优选多元醇化合物,进一步优选选自包括丙二醇、甘油及三羟甲基丙烷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作为通过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的多元酚化合物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即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反应而得到的树脂的粒子,可优选地举出日本特开2012-206495号公报的0032~0095段中所记载的聚合物粒子。

而且,作为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从印刷耐久性及耐溶剂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疏水性主链,且含有i)具有与上述疏水性主链直接键合的氰侧基的构成单元及ii)具有包含亲水性聚亚烷基氧化物链段的侧基的构成单元这两者。

作为上述疏水性主链,可优选地举出丙烯酸树脂链。

作为上述氰侧基的例子,可优选地举出-[ch2ch(c≡n)-]或-[ch2c(ch3)(c≡n)-]。

并且,具有上述氰侧基的构成单元能够从乙烯系不饱和型单体、例如,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或从它们的组合轻松地衍生。

并且,作为上述亲水性聚亚烷基氧化物链段中的亚烷基氧化物,优选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更优选环氧乙烷。

上述亲水性聚亚烷基氧化物链段中的亚烷基氧化物结构的重复数量优选为10~100,更优选为25~75,进一步优选为40~50。

作为具有疏水性主链,且含有i)具有与上述疏水性主链直接键合的氰侧基的构成单元及ii)具有包含亲水性聚亚烷基氧化物链段的侧基的构成单元这两者的树脂的粒子,可优选地举出日本特表2008-503365号公报的0039~0068段中所记载的粒子。

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μm~3.0μm,更优选为0.03μm~2.0μm,进一步优选为0.10μm~1.0μm。在该范围内可得到良好的分辨率和经时稳定性。

粒子形状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5质量%~90质量%。

<<其他成分>>

图像记录层b根据需要能够含有上述图像记录层a中所记载的其他成分。

<图像记录层b的形成>

关于图像记录层b的形成,能够应用上述图像记录层a的形成的记载。

-图像记录层c-

图像记录层c含有红外线吸收剂及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以下,对图像记录层c的构成成分进行说明。

<<红外线吸收剂>>

图像记录层c中所含有的红外线吸收剂优选为在波长760nm~1,200nm的范围具有吸收极大的染料或颜料。更优选染料。

作为染料,能够利用市售的染料及文献(例如“染料便览”有机合成化学协会编辑,昭和45年发行,“化学工业”1986年5月号p.45~51的“近红外吸收色素”,“90年代功能性色素的开发和市场动向”第2章2.3项(cmc出版,1990年发行))或日本专利中所记载的公知的染料。具体而言,优选偶氮染料、金属络盐偶氮染料、吡唑啉酮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酞菁染料、碳鎓染料、醌亚胺染料、聚次甲基染料、花青染料等红外线吸收染料。

这些中,添加于图像记录层c时尤其优选的染料为具有水溶性基的红外线吸收染料。

以下示出红外线吸收染料的具体例,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学式1]

[化学式2]

作为颜料,能够利用市售的颜料及比色指数(c.i.)便览、“最新颜料便览”(日本颜料技术协会编,1977年发行),“最新颜料应用技术”(cmc出版,1986年发行),“印刷油墨技术”(cmc出版,1984年发行)中所记载的颜料。

颜料的粒径优选为0.01μm~1μm,更优选为0.01μm~0.5μm。作为分散颜料的方法,可使用油墨制造或调色剂制造等中所使用的公知的分散技术。详细内容记载于“最新颜料应用技术”(cmc出版,1986年发行)。

红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30质量%,更优选为0.25质量%~25质量%,尤其优选为0.5质量%~20质量%。若在上述范围内,则不会损害图像记录层的膜强度便可得到良好的灵敏度。

<<热塑性聚合物粒子>>

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60℃~250℃。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的tg更优选为70℃~140℃,进一步优选为80℃~120℃。

作为tg为60℃以上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例如作为优选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能够举出1992年1月的reseachdisclosureno.33303、日本特开平9-12338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3185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7124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71250号公报及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931647号公报等中所记载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

具体而言,能够例示由乙烯、苯乙烯、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乙烯咔唑等单体构成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优选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可举出包含聚苯乙烯、苯乙烯及丙烯腈的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从分辨率及经时稳定性的观点考虑,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05μm~2.0μm。该值还可作为将热塑性聚合物粒子混合两种以上的情况下的平均粒径而应用。平均粒径更优选为0.01μm~1.5μm,尤其优选为0.05μm~1.0μm。将热塑性聚合物粒子混合两种以上的情况下的多分散性优选为0.2以上。平均粒径及多分散性可通过激光散射法来计算。

热塑性聚合物粒子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具体而言,可举出粒子尺寸不同的至少两种的使用或tg不同的至少两种的使用。通过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图像部的皮膜固化性进一步提高,作为平版印刷版的情况下印刷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例如,当作为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使用了粒子尺寸相同的粒子时,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隙,即使通过图像曝光使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熔融固化,皮膜的固化性也有时不会成为所希望的程度。相对于此,当作为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使用粒子尺寸不同的粒子时,能够减少位于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之间的空隙率,其结果,能够提高图像曝光之后的图像部的皮膜固化性。

并且,当作为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使用tg相同的粒子时,基于图像曝光的图像记录层的温度上升不充分时,有时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不会充分溶融固化而皮膜的固化性不会成为所希望的程度。相对于此,当作为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使用tg不同的粒子时,即使基于图像曝光的图像记录层的温度上升不充分时,也能够提高图像部的皮膜固化性。

当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的tg不同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时,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中的至少一种tg优选为60℃以上。此时,tg的差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并且,优选相对于总热塑性聚合物粒子含有70质量%以上的tg为60℃以上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

热塑性聚合物粒子可以具有交联性基团。通过使用具有交联性基团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通过在图像曝光部产生的热而交联性基团进行热反应并在聚合物之间形成交联,图像部的皮膜强度得以提高,印刷耐久性进一步优异。作为交联性基团只要形成化学键则可以是进行任何反应的官能团,例如能够举出进行聚合反应的烯属不饱和基团(例如,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烯丙基等)、进行加成反应的异氰酸酯基或其嵌段物及作为其反应对象的具有活性氢原子的基团(例如,氨基、羟基、羧基等)、同样地进行加成反应的环氧基及作为其反应对象的氨基、羧基或羟基、进行缩合反应的羧基和羟基或氨基、进行开环加成反应的酸酐和氨基或羟基等。

作为具有交联性基团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具体而言,能够举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烯丙基、环氧基、氨基、羟基、羧基、异氰酸酯基、酸酐及保护这些的基团等具有交联性基团的微粒。将这些交联性基团导入到聚合物时,可在聚合物粒子聚合时进行,也可以在聚合物粒子聚合之后利用高分子反应来进行。

在聚合物粒子聚合时导入交联性基团的情况下,优选乳液聚合或悬浮聚合具有交联性基团的单体。作为具有交联性基团的单体的具体例、能够举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丙烯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丙烯酸异氰基乙酯或基于其醇等的封端异氰酸酯、2-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或基于其醇等的封端异氰酸酯、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氨乙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2官能丙烯酸酯、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在聚合物粒子聚合之后进行交联性基团的导入时所利用的高分子反应,例如能够举出国际公开第96/34316号中所记载的高分子反应。

关于热塑性聚合物粒子,聚合物粒子彼此可以经由交联性基团而反应,也可以与添加在图像记录层的高分子化合物或低分子化合物反应。

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50质量%~95质量%,更优选为60质量%~90质量%,尤其优选为70质量%~85质量%。

<<其他成分>>

图像记录层c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其他成分。

作为其他成分,可优选地举出具有聚氧化烯基或羟基的表面活性剂。

作为具有聚氧化烯基(以下,还记载为“poa基”。)或羟基的表面活性剂,能够适当地使用具有poa基或羟基的表面活性剂,但优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poa基或羟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具有poa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poa基,优选聚氧化烯基、聚氧丙烯基、聚氧丁烯基等,尤其优选聚氧化烯基。

氧化烯基的平均聚合度优选为2~50,更优选为2~20。

羟基的数量优选为1~10,更优选为2~8。但是,氧化烯基中的末端羟基不包含于羟基的数量中。

作为具有poa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聚氧化烯烷基醚羧酸盐类、聚氧化烯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类、聚氧化烯烷基醚硫酸酯盐类、烷基苯氧基聚氧化烯丙基磺酸盐类、聚氧化烯烷基磺基苯基醚类、聚氧化烯芳基醚硫酸酯盐类、聚氧化烯多环苯基醚硫酸酯盐类、聚氧化烯苯乙烯基苯基醚硫酸酯盐类、聚氧化烯烷基醚磷酸酯盐类、聚氧化烯烷基苯基醚磷酸酯盐类、聚氧化烯全氟烷基醚磷酸酯盐类等。

作为具有羟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羟基羧酸盐类、羟烷基醚羧酸盐类、羟烷基磺酸盐类、脂肪酸单甘油酯硫酸酯盐类、脂肪酸单甘油酯磷酸酯盐类等。

具有poa基或羟基的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05质量%~15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

以下,举出具有poa基或羟基的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下述表面活性剂a-12为zonylfsp的产品名且能够从dupont公司得到。并且,下述表面活性剂n-11为zonylfso100的产品名且能够从dupont公司得到。另外,a-12中的m及n分别独立地表示1以上的整数。

[化学式3]

[化学式4]

以确保图像记录层的涂布的均匀性为目的,图像记录层中可以含有不具有聚氧化烯基及羟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只要实现上述目的,则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无特别限制。其中,优选烷基苯磺酸或其盐、烷基萘磺酸或其盐、(二)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或其盐、烷基硫酸酯盐。

不具有聚氧化烯基及羟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相对于具有聚氧化烯基或羟基的表面活性剂的总质量优选为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30质量%。

以下,举出不具有聚氧化烯基及羟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学式5]

并且,以确保图像记录层的涂布均匀性为目的,可以使用不具有聚氧化烯基及羟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氟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优选地使用日本特开昭62-17095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氟系表面活性剂。

图像记录层能够含有亲水性树脂。作为亲水性树脂,例如优选具有羟基、羟乙基、羟丙基、氨基、氨乙基、氨丙基、羧基、羧酸盐基、磺基、磺酸基、磷酸基等亲水基团的树脂。

作为亲水性树脂的具体例,能够举出阿拉伯胶、酪蛋白、明胶、淀粉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及其钠盐、醋酸纤维素、海藻酸钠、醋酸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类、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类、聚丙烯酸类及其盐、聚甲基丙烯酸类及其盐、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羟乙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羟丙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羟丁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及共聚物、聚乙二醇类、羟丙烯聚合物类、聚乙烯醇类、水解度优选至少为60%、更优选至少为80%的水解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酰胺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及共聚物、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及共聚物等。

从可得到充分的皮膜强度或印刷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亲水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以上

亲水性树脂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5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30质量%。

图像记录层可以与上述凹凸形成用分开地含有无机粒子。作为无机粒子,可将二氧化硅、二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钛、碳酸镁、海藻酸钙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优选的例子而举出。无机粒子能够以皮膜的强化等为目的而使用。

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10μm,更优选为10nm~1μm。在该范围内,能够与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稳定地分散,充分保持图像记录层的膜强度,从而形成不易产生印刷污染且亲水性优异的非图像部。

无机粒子能够作为胶体二氧化硅分散物等市售品而轻松地得到。

无机粒子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1.0质量%~70质量%,更优选为5.0质量%~50质量%。

为了赋予涂膜的柔软性等,图像记录层中能够含有增塑剂。作为增塑剂,例如可举出聚乙二醇、柠檬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四氢糠基油酸酯等。

增塑剂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30质量%。

图像记录层中,使用具有热反应性官能团(交联性基团)的聚合物粒子的情况下,能够根据需要添加引发或促进热反应性官能团(交联性基团)的反应的化合物。作为引发或促进热反应性官能团的反应的化合物,能够举出通过热而产生如自由基或阳离子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包含洛粉碱二聚体、三卤甲基化合物、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重氮盐、二苯碘鎓盐等的鎓盐、酰基膦、酰亚胺磺酸等。这种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10质量%。在该范围内,不会损害机上显影性,且可得到良好的反应引发或促进效果。

<<图像记录层c的形成>>

图像记录层c如下形成:将必要的上述各成分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来制备涂布液,并在支撑体上直接或隔着底涂层涂布该涂布液。作为溶剂,可使用水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但从使涂布后的面状为良好的方面考虑,优选混合使用水与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量根据有机溶剂的种类而不同,因此无法一概而论,但优选通常在混合溶剂中为5~50容量%。但是,有机溶剂需要以热塑性聚合物粒子不凝聚的范围的量使用。图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1质量%~50质量%。

被用作涂布液的溶剂的有机溶剂优选为可溶解于水的有机溶剂。具体而言,可举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1-甲氧基-2-丙醇等醇溶剂、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溶剂、乙二醇二甲醚等二醇醚溶剂、γ-丁内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等。尤其,优选沸点为120℃以下,且相对于水的溶解度(相对于水100g的溶解量)为10g以上的有机溶剂,更优选20g以上的有机溶剂。

作为图像记录层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能够利用各种方法。例如,可举出棒涂布机涂布、旋转涂布、喷射涂布、帘式涂布、浸渍涂布、气刀涂布、刮板涂布、辊式涂布等。涂布、干燥之后得到的支撑体的图像记录层的涂布量(固体成分)根据用途而不同,但优选为0.5g/m2~5.0g/m2,更优选为0.5g/m2~2.0g/m2

以下,对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其他构成要件进行记载。

<底涂层>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根据需要能够在图像记录层与支撑体之间设置底涂层。关于底涂层,由于在曝光部强化支撑体与图像记录层的密合,在未曝光部使得容易产生图像记录层从支撑体剥离,因此不会损害印刷耐久性且有助于提高机上显影性。并且,红外线激光曝光的情况下,底涂层作为绝热层而发挥功能,由此具有通过曝光而产生的热扩散于支撑体而防止灵敏度下降的作用。

作为使用于底涂层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举出日本特开平10-28267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可加成聚合的烯属双键反应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日本特开平2-30444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烯属双键反应性基团的磷化合物。作为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如日本特开2005-125749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6-188038号公报中所记载那样,具有可吸附于支撑体表面的吸附性基团、亲水性基团及交联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这种高分子化合物,优选为具有吸附性基团的单体、具有亲水性基团的单体及具有交联性基团的单体的共聚物。更具体而言,可举出酚性羟基、羧基、-po3h2、-opo3h2、-conhso2-、-so2nhso2-、-coch2coch3等具有吸附性基团的单体、磺基等具有亲水性基团的单体及甲基丙烯酸基、烯丙基等具有可聚合交联性基团的单体的共聚物。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具有通过高分子化合物的极性取代基与具有相反电荷的取代基及具有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盐形成而导入的交联性基团。并且,可以进一步共聚上述以外的单体,优选亲水性单体。

底涂层用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烯属不饱和键的含量在每1g高分子化合物中优选为0.1~10.0mmol,更优选为2.0~5.5mmol。

底涂层用高分子化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以上,更优选为10,000~300,000。

底涂层中,除了上述底涂层用化合物以外,为了防止经时产生的污染,还能够含有螯合剂、仲胺或叔胺、聚合抑制剂、具有氨基或具有聚合抑制能的官能团和与铝支撑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基团的化合物等(例如,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2,3,5,6-四羟基-对苯醌、氯醌、磺基邻苯二甲酸、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二羟乙基乙二胺二乙酸、羟乙基亚氨二乙酸等)。

底涂层可通过公知的方法而涂布。底涂层的涂布量为干燥之后的涂布量,优选为0.1mg/m2~100mg/m2,更优选为1mg/m2~30mg/m2

<保护层>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在图像记录层上,根据需要能够设置保护层。除了通过阻氧来抑制图像形成阻碍反应的功能以外,保护层还具有防止图像记录层中产生伤痕的功能及防止高照度激光曝光时的烧蚀的功能。

关于具有这种功能的保护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14-104631号公报的0202~0204段中所记载的保护层。

保护层可通过公知方法而涂布。保护层的涂布量为干燥之后的涂布量,优选为0.01g/m2~10g/m2,更优选为0.02g/m2~3g/m2,尤其优选为0.02g/m2~1g/m2

平版印刷版原版能够通过如下来制造,即依照通常的方法涂布各结构层的涂布液,并干燥而形成各结构层。涂布中使用模具涂布法、浸渍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帘式涂布法、辊式涂布法、线棒涂布法、凹版涂布法、滑动式涂布法等。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优选包括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后经过了1天以上的铝支撑体上形成上述图像记录层的工序。

通过使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后经过了1天以上的铝支撑体,详细机制虽不明确,但显影延迟防止性进一步优异。

并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中,从显影延迟防止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使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后,经过了3天以上且1.6年以下的铝支撑体,进一步优选使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后经过了7天以上且1年以下的铝支撑体。

并且,当形成底涂层时,从显影延迟防止性的观点考虑,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后经过了1天以上的铝支撑体上形成上述底涂层的工序。

(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及平版印刷版层叠体)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为层叠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而成的层叠体,优选为层叠多张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而成,并使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的最外层和与具有上述图像记录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最外层直接接触而层叠的层叠体。

并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优选为不经由衬纸而层叠多张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而成的层叠体。

作为层叠张数,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2张~500张。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层叠体因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所具有的特定表面粗糙度而在粘合性、刮伤及压伤中的任意性能方面也优异,并且不易产生堆积偏移。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层叠体为层叠后述的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而成的层叠体。

关于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层叠体,例如当在制作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之后,直至开始印刷有几小时~几天左右时,在将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重叠多张左右而在适当的部位静置的情况下形成。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层叠体因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所具有的特定表面粗糙度而在粘合性、刮伤及压伤中的任意性能方面也优异,并且不易产生堆积偏移。

(平版印刷版及其制版方法以及平版印刷方法)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为制作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而成的平版印刷版。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只要为制作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方法,则并无特别限制,但优选为使用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来制作平版印刷版,并印刷的方法,且包括对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图像曝光的工序(还称为“图像曝光工序”。)以及供给印刷油墨及润版液中的至少任一种而在印刷机上去除图像记录层的未曝光部并制作平版印刷版的工序(还称为“显影处理工序”。)。

上述制版方法以下还称为“机上显影方式”。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方法优选为使用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来制作平版印刷版,并印刷的方法,且包括对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图像曝光的工序(还称为“图像曝光工序”。)、供给印刷油墨及润版液中的至少任一种而在印刷机上去除图像记录层的未曝光部并制作平版印刷版的工序(还称为“显影处理工序”。)以及通过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进行印刷的工序(还称为“印刷工序”。)。

另外,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废弃版原版不经图像曝光工序而进行显影处理工序。

<图像曝光工序>

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图像曝光能够依照通常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图像曝光操作而进行。

关于图像曝光,通过具有线图像、网点图像等的透明原图而激光曝光或通过基于数字数据的激光扫描等进行。可优选地使用波长为700nm~1,400nm的光源。作为700nm~1,400nm的光源,优选辐射红外线的固体激光及半导体激光。关于红外线激光,输出优选为100mw以上,每1像素的曝光时间优选为20μ秒以内,照射能量优选为10mj/cm2~300mj/cm2。为了缩短曝光时间,优选使用多束激光设备。曝光机构可以为内鼓方式、外鼓方式、平板方式等中的任一个。图像曝光能够使用板定型机等并通过常规方法来进行。

<显影处理工序>

显影处理能够通过通常的方法来进行。机上显影时,对经图像曝光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在印刷机上供给润版液及印刷油墨中的至少任一个,则在图像记录层的曝光部中,由通过曝光而固化的图像记录层形成具有亲油性表面的印刷油墨容纳部。另一方面,在未曝光部分,通过所供给的润版液及印刷油墨中的至少任一个,未固化的图像记录层通过溶解或分散而被去除,且亲水性表面露出于该部分。其结果,润版液附着于露出的亲水性表面,印刷油墨着墨于曝光区域的图像记录层而开始进行印刷。

在此,最初向平版印刷版原版的表面供给的可以为润版液也可以为印刷油墨,但为了使润版液浸透而促进机上显影性,优选最初供给润版液。

<印刷工序>

基于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的印刷能够通过通常的方法来进行。向平版印刷版供给所希望的印刷油墨且根据需要供给润版液,从而能够进行印刷。

印刷油墨及润版液的供给量并无特别限制,根据所希望的印刷适当设定即可。

向平版印刷版供给印刷油墨及润版液的供给方法并无特别限定,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来进行。

并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能够通过适当选择作为图像记录层的构成成分的粘合剂聚合物等,并通过使用显影液的显影处理来制作平版印刷版。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的制版方法的另一方式优选包括对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图像曝光的工序(还称为“图像曝光工序”。)及供给ph为2以上且14以下的显影液而去除上述未曝光部的显影工序(还称为“显影液显影工序”。)。

上述制版方法以下还称为“显影液处理方式”。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方法的另一方式优选为使用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来制作平版印刷版,并印刷的方法,且包括对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图像曝光的工序(还称为“图像曝光工序”。)及供给ph为2以上且14以下的显影液而去除上述未曝光部的显影工序(还称为“显影液显影工序”。)及通过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进行印刷的工序(还称为“印刷工序”。)。

〔图像曝光工序〕

显影液处理方式中的图像曝光工序与上述机上显影方式中的图像曝光工序相同。

〔显影液处理方式〕

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能够通过适当选择图像记录层的构成成分即粘合剂聚合物等,还通过使用显影液的显影处理来制作平版印刷版。使用显影液的显影处理包括使用可以含有选自包括表面活性剂及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且ph2~11的显影液的方式(还称为简易显影处理。)。

通过根据需要使显影液中含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等的方法,还能够同时进行显影及胶溶液处理工序。

因此尤其无需进行后水洗工序,在以1液1工序进行显影和胶溶液处理之后,还能够进行干燥工序。因此,作为使用显影液的显影处理,优选包括通过ph为2~11的显影液对图像曝光之后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处理的工序的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显影处理之后,优选使用挤压辊去除剩余的显影液之后进行干燥。

即,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的显影工序中,优选以1液1工序进行显影处理和胶溶液处理。

以1液1工序进行显影和胶溶液处理是指,并不是将显影处理与胶溶液处理作为分开的工序来进行,而是通过1液在一个工序中进行显影处理和胶溶液处理。

显影处理能够通过具备显影液的供给机构及摩擦部件的自动显影处理机而优选地实施。作为摩擦部件,尤其优选使用旋转刷辊的自动显影处理机。

旋转刷辊优选为2根以上。而且自动显影处理机优选在显影处理机构之后具备挤压辊等去除剩余的显影液的机构、暖风装置等干燥机构。并且,自动显影处理机优选在显影处理机构之前具备用于对图像曝光之后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加热处理的前加热机构。

通过这种自动显影处理机进行的处理具有从源自在所谓的机上显影处理的情况下产生的图像记录层(及平版印刷版原版具有保护层的情况下为保护层)的针对显影残渣的对应释放的优点。

显影中,当为手动处理时,作为显影处理方法,例如可优选地举出使海绵、脱脂棉等中含有水溶液,一边擦拭整个版面一边进行处理,并在处理结束之后进行干燥的方法。当为浸渍处理时,例如可优选地举出将平版印刷版原版在含有水溶液的大桶、深槽等中浸渍越60秒并搅拌之后,用脱脂棉、海绵等一边擦拭一边干燥的方法。

显影处理中优选使用将结构简单化,并将工序简单化的装置。

例如,碱显影处理中,通过前水洗工序去除保护层,接着通过高ph碱性显影液进行显影,然后通过后水洗工序去除碱,通过涂胶工序进行胶处理,通过干燥工序进行干燥。简单显影处理中,能够用1液同时进行显影及涂胶。因此,能够省略后水洗工序及胶处理工序,优选在用1液进行显影和涂胶(胶溶液处理)之后,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工序。

而且,优选不进行前水洗工序而用1液同时进行保护层的去除、显影及涂胶。并且,优选在显影及涂胶之后,使用挤压辊去除剩余的显影液之后,进行干燥。

显影处理中,可以是在显影液中浸渍1次的方法,也可以是浸渍2次以上的方法。其中,优选在上述显影液中浸渍1次或2次的方法。

关于浸渍,可以使已曝光的平版印刷版原版钻进蓄积有显影液的显影液槽中,也可以通过喷雾器等向已曝光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版面上喷射显影液。

另外,即使在显影液中浸渍2次以上的情况下,当使用相同的显影液或使用显影液和通过显影处理图像记录层的成分溶解或分散的显影液(疲劳液)浸渍2次以上时,称为用1液进行的显影处理(1液处理)。

显影处理中优选使用摩擦部件,去除图像记录层的非图像部的显影浴中优选设置刷子等摩擦部件。

关于显影处理,能够按照常规方法,并通过优选在0℃~60℃的温度下,更优选在15℃~40℃的温度下,例如能够将经曝光处理的平版印刷版原版浸渍在显影液中并用刷子摩擦或用泵抽吸注入到外部的罐中的处理液而从喷嘴喷射并用刷子摩擦等来进行。这些显影处理还能连续进行多次。例如,能够通过用泵抽吸注入到外部的罐中的处理液而从喷嘴喷射并用刷子摩擦之后,再次从喷嘴喷射处理液并用刷子摩擦等来进行。当使用自动显影处理机来进行显影处理时,根据处理量的增大而显影液会疲劳,因此优选使用补充液或新鲜的显影液恢复处理能力。

显影处理中,以往还能够使用已知为ps版(presensitizedplate:预制感光版)及ctp(computerto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用的胶涂布机、自动显影处理机。当使用自动显影处理机时,例如还能够应用用泵抽吸注入到显影槽中的显影液或注入到外部的罐中的显影液而从喷嘴喷射并进行处理的方式、在装满显影液的槽中通过液中导辊等浸渍传送印刷版并进行处理的方式、将实质上未使用的显影液向每一版供给所需要的量而进行处理的所谓的一次性处理方式中的任意方式。在任意方式中,更优选有基于刷子、双面绒等擦洗机构。例如,能够利用市售的自动显影处理机(cleanoutunitc85/c125、clean-outunit+c85/120、fcf85v、fcf125v、fcfnews(glunz&jensen公司制)、azuracx85、azuracx125、azuracx150(agfagraphics公司制)。并且,还能够利用将激光曝光部和自动显影处理机部分组装成一体的装置。

以下对显影工序中所使用的显影液的成分等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ph-

显影液的ph优选为2~11,更优选为5~9,进一步优选为7~9。从显影性及图像记录层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有利的是将ph的值设定为较高,但关于印刷性、特别是污染的抑制,有效的是将ph的值设定为较低。

在此,ph为使用ph计(型号:hm-31、dkk-toacorporation制)在25℃下测定的值。

-表面活性剂-

显影液中能够含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

从刷子污染性的观点考虑,上述显影液优选包含选自包括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及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并且,上述显影液优选包含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更优选包含选自包括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优选地举出由下述式(i)表示的化合物。

r1-y1-x1(i)

式(i)中,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环烷基、烯基、芳烷基或芳基。

作为烷基,例如优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具体而言,能够优选地举出甲基、乙基、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己基、2-乙基己基、辛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等。

作为环烷基,可以是单环型,也可以是多环型。作为单环型,优选为碳原子数3~8的单环型环烷基,更优选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或环辛基。作为多环型,例如能够优选地举出金刚烷基、降冰片基、异冰片基、莰基、二环戊基、α-菔基、三环癸烷基等。

作为烯基,例如优选为碳原子数2~20的烯基,具体而言,能够优选地举出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环己烯基等。

作为芳烷基,例如优选为碳原子数7~12的芳烷基,具体而言,能够优选地举出苄基、苯乙基、萘甲基等。

作为芳基,例如优选为碳原子数6~15的芳基,具体而言,能够优选地举出苯基、甲苯基、二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萘基、蒽基、9,10-二甲氧基蒽基等。

作为取代基,可使用除了氢原子以外的一价非金属原子团,作为优选的例子,可举出卤素原子(f、cl、br或i)、羟基、烷氧基、芳氧基、酰基、酰胺基、酯基、酰氧基、羧基、羧酸阴离子基、磺酸阴离子基等。

作为取代基中的烷氧基的具体例,可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十二烷氧基、硬脂氧基、甲氧基乙氧基、聚(乙烯氧基)、聚(丙烯氧基)基等优选为碳原子数1~40的烷氧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作为芳氧基,可举出苯氧基、甲苯氧基、二甲苯氧基、均三甲苯基氧基、枯烯氧基、甲氧基苯氧基、乙氧基苯氧基、氯苯氧基、溴苯氧基、萘氧基等碳原子数6~18的芳氧基。作为酰基,可举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苯甲酰基、萘甲酰基等碳原子数2~24的酰基。作为酰胺基,可举出乙酰胺基、丙酸酰胺基、十二烷酸酰胺基、棕榈酸酰胺基、硬脂酸酰胺基、苯甲酸酰胺基、萘甲酸酰胺基等碳原子数2~24的酰胺基。作为酰氧基,可举出乙酰氧基、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萘甲酰氧基等碳原子数2~20的酰氧基。作为酯基,可举出甲酯基、乙酯基、丙酯基、己酯基、辛酯基、十二烷基酯基、十八烷基酯基等碳原子数1~24的酯基。取代基可以由上述取代基的2个以上的组合构成。

x1表示磺酸盐基、硫酸单酯盐基、羧酸盐基或磷酸盐基。

y1表示单键、-cnh2n-、-cn-mh2(n-m)ocmh2m-、-o-(ch2ch2o)n-、-o-(ch2ch2ch2o)n-、-co-nh-或由它们的2个以上的组合构成的2价连接基团,且满足n≥1及n≥m≥0。

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中,从抗刮伤污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由下述式(i-a)或式(i-b)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6]

式(i-a)及式(i-b)中,ra1~ra1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烷基,na表示1~3的整数,xa1及xa2分别独立地表示磺酸盐基、硫酸单酯盐基、羧酸盐基或磷酸盐基,ya1及ya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cnh2n-、-cn-mh2(n-m)ocmh2m-、-o-(ch2ch2o)n-、-o-(ch2ch2ch2o)n-、-co-nh-或组合它们的2个以上而成的2价连接基团,且满足n≥1及n≥m≥0,ra1~ra5或ra6~ra10中及ya1或ya2中的碳原子数的总和为3以上。

由上述式(i-a)或式(i-b)表示的化合物中的ra1~ra5及y1a或ra6~ra10及ya2的总碳原子数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4~20。上述的烷基的结构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

由式(i-a)或式(i-b)表示的化合物中的xa1及xa2优选为磺酸盐基或羧酸盐基。并且,xa1及xa2中的盐结构中,碱金属盐尤其对水系溶剂的溶解性良好,因此优选。其中,尤其优选钠盐或钾盐。

作为由上述式(i-a)或式(i-b)表示的化合物,能够参阅日本特开2007-206348号公报的0019~0037段的记载。

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还能够优选地使用日本特开2006-65321号公报的0023~0028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显影液中所使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等氧化胺系、烷基甜菜碱、脂肪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烷基咪唑等甜菜碱系、烷基氨基脂肪酸钠等氨基酸系。

尤其,可优选地使用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羧基甜菜碱、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磺基甜菜碱。作为这些的具体例,能够举出日本特开2008-203359号公报的0256段的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日本特开2008-276166号公报的0028段的由式(i)、式(ii)、式(vi)表示的化合物、日本特开2009-47927号公报的0022~0029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作为显影液中所使用的两性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优选为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7]

式(1)及(2)中,r1及r11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8~20的烷基或具有总碳原子数8~20的连接基团的烷基。

r2、r3、r12及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或含有环氧乙烷结构的基团。

r4及r14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亚烷基。

并且,r1、r2、r3及r4中的2个基团可以彼此键合而形成环结构,r11、r12、r13及r14中的2个基团可以彼此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若总碳原子数值变大则疏水部分变大,水系向显影液的溶解性降低。该情况下,通过助溶解的醇等有机溶剂作为溶解助剂混合于水中,溶解性得以优化,但当总碳原子数值过度变大时,无法在适当混合范围内溶解表面活性剂。因此,r1~r4或r11~r14的碳原子数总和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12~30。

由r1或r11表示的具有连接基团的烷基表示在烷基之间具有连接基团的结构。即,当连接基团为1个时,能够由“-亚烷基-连接基团-烷基”表示。作为连接基团,可举出酯键、羰基键、酰胺键。连接基团可以是2个以上,但优选为1个,尤其优选为酰胺键。与连接基团键合的亚烷基的总碳原子数优选为1~5。该亚烷基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但优选为直链亚烷基。与连接基团键合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19,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但优选为直链烷基。

当r2或r12为烷基时,碳原子数优选为1~5,尤其优选为1~3。可以是直链、支链中的任一种,但优选为直链烷基。

当r3或r13为烷基时,碳原子数优选为1~5,尤其优选为1~3。可以是直链、支链中的任一种,但优选为直链烷基。

作为由r3或r13表示的含有环氧乙烷结构的基团,能够举出由-ra(ch2ch2o)nrb表示的基团。其中,ra表示单键、氧原子或2价有机基团(优选为碳原子数10以下),rb表示氢原子或有机基团(优选为碳原子数10以下),n表示1~10的整数。

当r4及r14为亚烷基时,碳原子数优选为1~5,尤其优选为1~3。可以是直链、支链中的任一种,但优选为直链亚烷基。

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优选具有酰胺键,作为r1或r11的连接基团更优选具有酰胺键。

以下示出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代表性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

[化学式8]

[化学式9]

[化学式10]

由式(1)或(2)表示的化合物能够按照公知的方法进行合成。并且,还能够使用市售的化合物。作为市售品,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举出kawakenfinechemicalsco.,ltd.制softazolinelpb、softazolinelpb-r、vistamap、takemotooil&fatco.,ltd制takesafuc-157l等。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可举出kawakenfinechemicalsco.,ltd.制softazolinelao、dai-ichikogyoseiyakuco.制amogenaol等。

两性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在显影液中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烷基醚类、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类、聚氧乙烯聚苯乙烯基苯基醚、甘油脂肪酸偏酯类、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偏酯类、新戊四醇脂肪酸偏酯类、丙二醇单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偏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偏酯类、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偏酯类、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类、聚甘油脂肪酸偏酯类、聚氧乙烯甘油脂肪酸偏酯类、聚氧乙烯二甘油类、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类、n,n-双-2-羟基烷基胺类、聚氧乙烯烷基胺、三乙醇胺脂肪酸酯、三烷基氧化胺、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类等。

并且,还同样地能够使用乙炔二醇系与乙炔醇系的氧乙烯加成物、氟系等表面活性剂。这些表面活性剂能够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尤其优选地举出由下述式(n1)表示的非离子性芳香族醚系表面活性剂。

xn-yn-o-(a1)nb-(a2)mb-h(n1)

式中,xn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基,yn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a1及a2为彼此不同的基团,且表示-ch2ch2o-或-ch2ch(ch3)o-中的任一个,nb及mb分别独立地表示0~100的整数,其中,nb与mb不会同时为0,并且当nb及mb中的任一个为0时,nb及mb不会为1。

式中,作为xn的芳香族基,可举出苯基、萘基、蒽基等。这些芳香族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碳原子数1~100的有机基团。另外,式中,a及b同时存在时,可以是无规则或嵌段共聚物。

作为上述碳原子数1~100的有机基团的具体例,可以是饱和也可以是不饱和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的脂肪族烃基、芳香族烃基,例如可举出烷基、烯基、炔基、芳基、芳烷基等,除此以外可举出烷氧基、芳氧基、n-烷基氨基、n,n-二烷基氨基、n-芳基氨基、n,n-二芳基氨基、n-烷基-n-芳基氨基、酰氧基、氨基甲酰氧基、n-烷基氨基甲酰氧基、n-芳基氨基甲酰氧基、n,n-二烷基氨基甲酰氧基、n,n-二芳基氨基甲酰氧基、n-烷基-n-芳基氨基甲酰氧基、酰氨基、n-烷基酰氨基、n-芳基酰氨基、酰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n-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烷基氨基甲酰基、n-芳基氨基甲酰基、n,n-二芳基氨基甲酰基、n-烷基-n-芳基氨基甲酰基、与聚氧化烯链、聚氧化烯链键合的上述有机基团等。上述烷基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

并且,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还能够优选地使用日本特开2006-065321号公报的0030~0040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作为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以往公知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烷基胺盐类、季铵盐类、烷基咪唑啉翁盐、聚氧乙烯烷基胺盐类、聚乙烯多胺衍生物等。

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显影液的总质量优选为1质量%~25质量%,更优选为2质量%~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15质量%,尤其优选为5质量%~10质量%。若为上述范围,则抗刮伤污染性进一步优异,显影残渣的分散性优异,并且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的油墨着墨性优异。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从调整显影液的粘度且保护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的版面的观点考虑,显影液能够包含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能够含有大豆多糖类、改性淀粉、阿拉伯树胶、糊精、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等)及其改性体、普鲁兰多糖、聚乙烯基醇及其衍生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及丙烯酰胺共聚物、乙烯基甲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上述大豆多糖类,能够使用以往已知的物质,例如作为市售品有soyafibe(fujioilco.,ltd.制),且能够使用各种品级的物质。能够优选使用的物质的10质量%水溶液的粘度在10mpa·s~100mpa·s的范围。

作为上述改性淀粉,优选由下述式(iii)表示的淀粉。作为由式(iii)表示的淀粉,还能够使用玉米、马铃薯、木薯、米、小麦等中的任一种淀粉。这些淀粉的改性能够通过利用酸或酶等在每1分子中葡萄糖残基数为5~30的范围内进行分解,进而在碱中加成氧化丙烯的方法等来进行。

[化学式11]

式中,醚化度(取代度)为每葡萄糖单元0.05~1.2的范围,n表示3~30的整数,m表示1~3的整数。

作为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中也尤其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大豆多糖类、改性淀粉、阿拉伯胶、糊精、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等。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能够同时使用两种以上。

当显影液包含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时,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显影液的总质量优选为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若为上述方式,则显影液的粘度适当,从而能够抑制显影残渣等堆积在自动显影处理机的辊部件中。

-其他添加剂-

除了上述以外,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显影液还能够含有湿润剂、防腐剂、螯合化合物、消泡剂、有机酸、有机溶剂、无机酸、无机盐等。

作为湿润剂,可优选地使用乙二醇、丙二醇、三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二甘油等。湿润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湿润剂的含量相对于显影液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5质量%。

作为防腐剂,能够优选地举出苯酚或其衍生物、福尔马林、咪唑衍生物、脱氢乙酸钠、4-异噻唑啉-3-酮衍生物、苯并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苯并三唑衍生物、脒胍衍生物、季铵盐类、吡啶、喹啉、胍等衍生物、二嗪、三唑衍生物、噁唑、噁嗪衍生物、硝基溴醇系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1,1-二溴-1-硝基-2-乙醇、1,1-二溴-1-硝基-2-丙醇等。

防腐剂的添加量为相对于细菌、霉菌、酵母等稳定地发挥其效力的量,且根据细菌、霉菌、酵母的种类而不同,但相对于显影液的总质量优选为0.01质量%~4质量%的范围。并且,优选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防腐剂,以使对各种霉菌、杀菌有效力。

作为螯合化合物,例如能够举出如乙二胺四乙酸、其钾盐、其钠盐;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其钾盐、其钠盐;三亚乙基四胺六乙酸、其钾盐、其钠盐;羟基乙基乙二胺三乙酸、其钾盐、其钠盐;次氮基三乙酸、其钠盐;1-羟基乙烷-1,1-二膦酸、其钾盐、其钠盐;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其钾盐、其钠盐等那样的有机膦酸类。替代螯合剂的钠盐、钾盐,有机胺盐也有效。

螯合剂优选为稳定地存在于处理液组成中,且不阻碍印刷性。螯合剂的含量相对于显影液的总质量优选为0.001质量%~1.0质量%。

作为消泡剂,能够使用通常的聚硅氧系的自乳化型、乳化型、非离子系的hlb(hydrophilic-lipophilicbalance:亲水亲油平衡值)为5以下等化合物。优选硅酮系消泡剂。

另外,将聚硅氧系表面活性剂视为消泡剂。

消泡剂的含量相对于显影液的总质量优选为0.001质量%~1.0质量%的范围。

作为有机酸,可举出柠檬酸、乙酸、草酸、丙二酸、水杨酸、辛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酰丙酸、对甲苯磺酸、二甲苯磺酸、植酸、有机膦酸等。有机酸还能够以其碱金属盐或铵盐的形态使用。有机酸的含量相对于显影液的总质量优选为0.01质量%~0.5质量%。

作为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脂肪族烃类(己烷、庚烷、“isopare、isoparh、isoparg”(essochemicalco.,ltd.制)等)、芳香族烃类(甲苯、二甲苯等)、卤化烃(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一氯苯等)、极性溶剂等。

作为极性溶剂,可举出醇类(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苄醇、乙二醇单甲醚、2-乙氧基乙醇、二甘醇单乙基醚、二甘醇单己基醚、三甘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丙二醇、四甘醇、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苄醚、乙二醇单苯基醚、甲基苯基甲醇、正戊醇、甲基戊醇等)、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乙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乙酸苄酯、乳酸甲酯、乳酸丁酯、乙二醇单丁基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二甘醇乙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乙酰丙酸丁酯等)、其它(磷酸三乙酯、磷酸三甲苯酯、n-苯基乙醇胺、n-苯基二乙醇胺等)。

当上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时,还能够使用表面活性剂等使其可溶于水而使用,当显影液中含有有机溶剂时,从安全性、可燃性的观点考虑,显影液中的溶剂的浓度优选小于40质量%。

作为无机酸及无机盐,可举出磷酸、偏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钾、六偏磷酸钠、硝酸镁、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铵、亚硫酸钠、亚硫酸铵、硫酸氢钠、硫酸镍等。无机盐的含量相对于显影液的总质量优选为0.01质量%~0.5质量%的量。

显影液可根据需要将上述各成分溶解或分散于水中而制备。显影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2质量%~25质量%。作为显影液,还能够制作浓缩液,并在使用时用水稀释来使用。

显影液优选为水性显影液。

从显影残渣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显影液优选含有醇化合物。

作为醇化合物,可举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苄醇等。其中,优选为苄醇。

从显影残渣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醇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显影液的总质量优选为0.0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2质量%,尤其优选为0.2质量%~1质量%。

〔印刷工序〕

作为使用通过显影液处理方式得到的平版印刷版的印刷方法,并无特别限定,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印刷即可。

例如,可举出向平版印刷版供给油墨而进行印刷的方法及根据需要供给润版液而进行印刷的方法。

除了上述工序以外,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方法还可以包括公知的其他工序。作为其他工序,例如可举出在各工序之前确认平版印刷版原版的位置或朝向等的检版工序或者在显影处理工序之后确认印刷图像的确认工序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另外,本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则“%”、“份”分别是指“质量%”、“质量份”。另外,高分子化合物中,除了特别规定的情况以外,分子量为重均分子量(mw),构成重复单元的比率为摩尔百分率。并且,重均分子量(mw)为作为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pc)法的聚苯乙烯换算值而测定的值。

<支撑体1及支撑体4~支撑体6的制作>

作为粗糙化处理,实施了下述(a)~(e)的处理。另外,在所有的处理工序之间实施了水洗处理。

(a)碱蚀刻处理

从喷雾管向厚度0.3mm的铝板(材质jis1052)喷射氢氧化钠浓度25质量%、铝离子浓度100g/l、温度60℃的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在铝板之后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蚀刻量为3g/m2

(b)去污处理

接着,从喷雾管将温度35℃的硫酸性水溶液(浓度300g/l)喷射5秒钟而进行了去污处理。

(c)电解粗糙化处理

然后,使用使氯化铝溶解于1质量%盐酸水溶液而将铝离子浓度设为4.5g/l的电解液(液温35℃),使用60hz的交流电源,并使用扁平型电解槽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交流电源的波形使用了正弦波。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交流的峰时的铝板的阳极反应时的电流密度为30a/dm2。铝板的阳极反应时的电量总和与阴极反应时的电量总和之比为0.95。电量以铝板的阳极反应时的电量总和计为480c/dm2。电解液通过使用泵使液循环而在电解槽内进行了搅拌。

(d)碱蚀刻处理

从喷雾管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铝离子浓度5g/l、温度35℃的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铝板的实施了电解粗糙化处理的面的蚀刻量为0.05g/m2

(e)去污处理

从喷雾管将硫酸浓度300g/l、铝离子浓度5g/l、液温35℃的水溶液喷射5秒钟而进行了去污处理。

对进行了上述粗糙化处理的铝板,将22质量%磷酸性水溶液作为电解液,以处理温度38℃、电流密度15a/dm2实施了阳极氧化处理。

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最终氧化皮膜量为1.5g/m2。使用电子显微镜以15万倍拍摄该基板的表面,并实际测定n=90的平均孔径时为30nm。

支撑体1为将所得到的支撑体从阳极氧化处理经过了10天之后使用的支撑体。

支撑体4为将所得到的支撑体从阳极氧化处理经过了1天之后使用的支撑体。

支撑体5为将所得到的支撑体从阳极氧化处理经过了3天之后使用的支撑体。

支撑体6为将所得到的支撑体从阳极氧化处理经过了1小时之后使用的支撑体。

<支撑体2的制作>

对厚度0.3mm的表1所示的组成的铝合金板实施下述(a)~(m)的处理而制作了支撑体2。另外,在所有的处理工序之间实施水洗处理,在水洗处理之后用轧辊进行了排液。

并且,支撑体2为将所得到的支撑体从阳极氧化处理经过了10天之后使用的支撑体。

[表1]

(a)机械粗糙化处理(刷粒法)

将浮石悬浮液(比重1.1g/cm3)作为研磨浆液一边向铝板的表面供给一边通过旋转的硬毛束刷进行了机械粗糙化处理。

机械性粗糙化处理中,将研磨材料的浮石的中值粒径设为30μm,将硬毛束刷的数量设为4,将硬毛束刷的转速设为250rpm来进行。硬毛束刷的材质为6·10尼龙,刷毛的直径为0.3mm,毛长为50mm。硬毛束刷为在φ300mm的不锈钢制筒中开孔并进行植毛而使其变密的刷子。硬毛束刷下部的2根支撑辊(φ200mm)的距离为300mm。将硬毛束刷按压至使刷子旋转的驱动马达的负载比向铝板按压硬毛束刷之前的负载大10kw为止。硬毛束刷的旋转方向与铝板的移动方向相同。

(b)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70℃下通过喷射管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来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铝溶解量为10g/m2

(c)酸性水溶液中的去污处理

接着,在硝酸性水溶液中进行了去污处理。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硝酸水溶液使用了在下一工序的电化学粗糙化中所使用的硝酸电解液。液温为35℃。通过喷雾器喷射去污液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

(d)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使用60hz的交流电压来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使用了向温度35℃、硝酸10.4g/l的水溶液添加硝酸铝来将铝离子浓度调整为4.5g/l的电解液。交流电源波形使用电流值从零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tp为0.8msec,duty比1:1,梯形的矩形波交流,且将碳电极作为对电极来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辅助阳极使用了铁氧体。电流密度以电流的峰值计为30a/dm2,使从电源流过的5%的电流向辅助阳极分流。电量以铝板为阳极时的电量的总和计为185c/d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e)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50℃下通过喷雾管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铝溶解量为0.5g/m2

(f)酸性水溶液中的去污处理

接着,在硫酸性水溶液中进行了去污处理。去污处理中使用了硫酸浓度170g/l、铝离子浓度5g/l的硫酸性水溶液。液温为60℃。通过喷雾器喷射去污液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

(g)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使用60hz的交流电压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使用了向液温35℃、盐酸6.2g/l的水溶液添加氯化铝而将铝离子浓度调整为4.5g/l的电解液。交流电源波形使用电流值从零达到峰为止的时间tp为0.8msec、duty比1:1,梯形矩形波交流,将碳电极作为对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辅助阳极使用了铁氧体。电流密度以电流的峰值计为25a/dm2,盐酸电解中的电量以铝板为阳极时的电量的总和计为63c/d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h)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50℃下通过喷雾管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铝溶解量为0.1g/m2

(i)酸性水溶液中的去污处理

接着,在硫酸性水溶液中进行了去污处理。使用在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中所使用的硫酸性水溶液(硫酸170g/l水溶液中含有铝离子5g/l),并在液温35℃下进行了4秒钟的去污处理。去污液通过喷雾器喷射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

(j)第1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通过表2所示的条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从而形成了规定皮膜厚度的阳极氧化皮膜。电解液中使用了包含表2所示的成分的水溶液。表2~表4中,“成分浓度”表示“液体成分”栏中所记载的各成分的含有浓度(g/l)。

[表2]

(k)第2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通过表3所示的条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从而形成了规定皮膜厚度的阳极氧化皮膜。电解液中使用了包含表3所示的成分的水溶液。

[表3]

(l)第3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3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通过表4所示的条件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从而形成了规定皮膜厚度的阳极氧化皮膜。电解液中使用了包含表4所示的成分的水溶液。

[表4]

(m)亲水化处理

为了确保非图像部的亲水性,使用2.5质量%的3号硅酸钠水溶液在50℃下浸渍7秒钟来实施了硅酸盐处理。si的附着量为8.5mg/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将在上述中得到的具有微孔的阳极氧化皮膜中的大径孔部的阳极氧化皮膜表面中的平均直径(表层平均直径)、大径孔部的连通位置中的平均直径(底部平均直径)、小径孔部的连通位置中的平均直径(小径孔部直径)、大径孔部及小径孔部的平均深度、小径孔部的底部至铝板表面为止的阳极氧化皮膜的厚度(阻挡层厚度)、小径孔部的密度等示于表5及表6。上述小径孔部包含深度不同的第1小径孔部及第2小径孔部,将较深的一方称为第1小径孔部。

[表5]

[表6]

表6中,作为阻挡层厚度,示出平均值和最小值。平均值为如下:在50处测定第1小径孔部的底部至铝板表面为止的阳极氧化皮膜的厚度,并进行算数平均而得到。

微孔的平均直径(大径孔部及小径孔部的平均直径)为如下值:以倍率15万倍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n=4张大径孔部表面及小径孔部表面,在所得到的4张图像中,测定存在于400×600nm2的范围的微孔(大径孔部及小径孔部)的直径,并进行平均而得到。另外,大径孔部的深度较深,且很难测定小径孔部的直径的情况下,切削阳极氧化皮膜上部,之后求出各种直径。

大径孔部的平均深度为以倍率50万倍的fe-tem观察支撑体(阳极氧化皮膜)的截面,在所得到的图像中,测定60个(n=60)任意的微孔表面至连通位置为止的距离,并进行平均而得到的值。并且,小径孔部的平均深度为通过fe-sem(5万倍)观察支撑体(阳极氧化皮膜)的截面,在所得到的图像中,测定任意25个微孔的深度,并进行平均而得到的值。

“连通部密度”是指,连通位置中的阳极氧化皮膜截面的小径孔部的密度。“表面积增加倍率”是指,根据下述式(a)计算的值。

式(a)

表面积增加倍率=1+孔密度×((π×(表层平均直径/2+底部平均直径/2)×((底部平均直径/2-表层平均直径/2)2+深度a2)1/2+π×(底部平均直径/2)2-π×(表层平均直径/2)2))

小径孔部的“平均深度(nm)”栏中,第2小径孔部的平均深度示于左侧,且将第1小径孔部的平均深度示于右侧。表e中的小径孔部的“连通部密度”栏中,将第1小径孔部的密度与小径孔部的连通部密度一同示于括号内。

并且,位于从第2小径孔部的底部至第1小径孔部的底部为止的第1小径孔部的平均直径为12nm左右。

<支撑体3的制作>

在40g/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将厚度0.19mm的铝板以60℃浸渍8秒钟来脱脂,并以脱盐水清洗2秒钟。接着,利用15秒钟交流在含有12g/l的盐酸及38g/l的硫酸铝(18水合物)的水溶液中,将铝板以33℃的温度及130a/dm2的电流密度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以脱盐水清洗2秒钟之后,将铝板通过155g/l的硫酸水溶液以70℃蚀刻4秒钟,由此进行去污处理,并以脱盐水在25℃下清洗了2秒钟。在155g/l的硫酸水溶液中,将铝板以45℃的温度及22a/dm2的电流密度进行13秒钟的阳极氧化处理,以脱盐水清洗了2秒钟。而且,使用4g/l的聚乙烯基膦酸水溶液在40℃下处理10秒钟,以脱盐水在20℃下清洗2秒钟,并干燥来制作了支撑体。所得到的支撑体的表面粗糙度ra为0.21μm,且阳极氧化皮膜量为4g/m2

支撑体3为将所得到的支撑体从阳极氧化处理经过了10天之后使用的支撑体。

<支撑体7~支撑体13的制造>

对厚度0.3mm的材质1s的铝板(铝合金板)实施下述中的任意处理而制造了铝支撑体。另外,在所有的处理工序之间实施了水洗处理,且在水洗处理之后用轧辊进行了排液。

<处理a:支撑体7的制作>

(a-a)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70℃下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及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之后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溶解量为5g/m2

(a-b)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3秒钟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去污处理。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浓度150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a-c)使用了盐酸性水溶液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接着,使用盐酸浓度14g/l、铝离子浓度13g/l及硫酸浓度3g/l的电解液,并使用交流电流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的液温为30℃。铝离子浓度通过添加氯化铝而进行了调整。

交流电流的波形为正波形与负波形对称的正弦波,频率为50hz,交流电流1周期中的阳极反应时间与阴极反应时间为1:1,电流密度以交流电流波形的峰电流值计为75a/dm2。并且,电量以铝板在阳极反应中保管的电量的总和计为450c/dm2,电解处理是以112.5c/dm2隔开4秒钟的通电间隔而分4次进行的。铝板的对电极中使用了碳电极。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a-d)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45℃下通过喷雾器喷射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对电化学粗糙化处理后的铝板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实施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的溶解量为0.2g/m2

(a-e)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3秒钟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去污处理。作为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在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中所产生的废液(硫酸浓度170g/l及铝离子浓度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a-f)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阳极氧化处理。在表2所示的“第1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另外,图3所示的阳极氧化处理装置410中,如图3中箭头所示那样传送铝板416。在贮藏有电解液418的供电槽412,铝板416通过供电电极420而带(+)电。而且,铝板416在供电槽412中通过辊422而被传送至上方,且通过轧辊424向下方改变方向之后,被传送至贮藏有电解液426的电解处理槽414,并通过辊428向水平方向改变方向。接着,铝板416通过电解电极430带(-)电,由此在其表面形成阳极氧化皮膜,脱离电解处理槽414的铝板416在后续工序中被传送。上述阳极氧化处理装置410中,由上述辊422、轧辊424及辊428构成方向转换机构,铝板416在供电槽412与电解处理槽414的槽间部,通过辊422、轧辊424及轧辊428,以山形及倒u字形传送。供电电极420和电解电极430与直流电源434连接。

(a-g)扩孔处理

在表7所示的温度下,在表7所示的时间条件下将经上述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浸渍于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并进行了扩孔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处理b:支撑体8的制作>

(b-a)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70℃下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及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之后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溶解量为5g/m2

(b-b)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3秒钟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去污处理。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浓度150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b-c)使用了盐酸性水溶液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接着,使用盐酸浓度14g/l、铝离子浓度13g/l及硫酸浓度3g/l的电解液,并使用交流电流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的液温为30℃。铝离子浓度通过添加氯化铝而进行了调整。

交流电流的波形为正波形与负波形对称的正弦波,频率为50hz,交流电流1周期中的阳极反应时间与阴极反应时间为1:1,电流密度以交流电流波形的峰电流值计为75a/dm2。并且,电量以铝板在阳极反应中保管的电量的总和计为450c/dm2,电解处理是以112.5c/dm2隔开4秒钟的通电间隔而分4次进行的。铝板的对电极中使用了碳电极。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b-d)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45℃下通过喷雾器喷射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对电化学粗糙化处理后的铝板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实施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的溶解量为0.2g/m2

(b-e)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3秒钟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去污处理。作为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在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中所产生的废液(硫酸浓度170g/l及铝离子浓度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b-f)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表2所示的“第1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b-g)扩孔处理

在温度40℃下,在表7所示的时间条件下将经上述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浸渍于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并进行了扩孔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b-h)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表2所示的“第2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处理d:支撑体9的制作>

(d-a)机械粗糙化处理(刷粒法)

使用如图5所示那样的装置,将浮石的悬浮液(比重1.1g/cm3)作为研磨浆液一边向铝板的表面供给一边通过旋转的硬毛束刷进行了机械粗糙化处理。图5中,1为铝板,2及4为辊状刷(本实施例中为硬毛束刷),3为研磨浆液。5、6、7及8为支撑辊。

机械性粗糙化处理中,将研磨材料的中值粒径(μm)设为30μm,将刷子的根数设为4,将刷子的转速(rpm)设为250rpm。硬毛束刷的材质为6·10尼龙,刷毛的直径为0.3mm,毛长为50mm。硬毛束刷为在φ300mm的不锈钢制筒中开孔并进行植毛而使其变密的刷子。硬毛束刷下部的2根支撑辊(φ200mm)的距离为300mm。将硬毛束刷按压至使刷子旋转的驱动马达的负载比向铝板按压硬毛束刷之前的负载大10kw为止。刷子的旋转方向与铝板的移动方向相同。

(d-b)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70℃下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及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之后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溶解量为10g/m2

(d-c)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3秒钟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去污处理。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在下一工序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所使用的硝酸的废液。其液温为35℃。

(d-d)硝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使用硝酸电解60hz的交流电压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此时的电解液使用了通过向硝酸10.4g/l的水溶液添加硝酸铝而将铝离子浓度调整为4.5g/l且液温35℃的电解液。交流电源波形为图1所示的波形,且使用电流值从零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tp为0.8msec,duty比1:1,梯形的矩形波交流,将碳电极作为对电极来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辅助阳极使用了铁氧体。电解槽使用了图2所示的电解槽。电流密度以电流的峰值计为30a/dm2,使从电源流过的5%的电流向辅助阳极分流。电量(c/dm2)以铝板为阳极时的电量的总和计为185c/dm2

(d-e)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50℃下通过喷雾器向在上述中的得到的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27质量%及铝离子浓度2.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另外,铝溶解量为3.5g/m2

(d-f)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硫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3秒钟的硫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去污处理。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硫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浓度170g/l及铝离子浓度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d-g)使用了盐酸性水溶液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使用盐酸电解60hz的交流电压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使用了通过向盐酸6.2g/l的水溶液添加氯化铝而将铝离子浓度调整为4.5g/l且液温35℃的电解液。交流电源波形为图1所示的波形,且使用电流值从零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tp为0.8msec,duty比1:1,梯形的矩形波交流,将碳电极作为对电极来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辅助阳极使用了铁氧体。电解槽使用了图2所示的电解槽。电流密度以电流的峰值计为25a/dm2,盐酸电解中的电量(c/dm2)以铝板为阳极时的电量的总和计为63c/d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d-h)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60℃下通过喷雾器向在上述中的得到的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铝溶解量为0.2g/m2

(d-i)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硫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4秒钟的硫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硫酸性水溶液使用了在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中所产生的废液(硫酸浓度170g/l及铝离子浓度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5℃。

(d-j)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阳极氧化处理。在表2所示的“第1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d-k)扩孔处理

在温度40℃下,将经上述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在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渍3秒钟,并进行了扩孔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d-l)亲水化处理

为了确保非图像部的亲水性,使用2.5质量%的3号硅酸钠水溶液在50℃下经7秒钟浸渍所得到的铝板而实施了硅酸盐处理。si的附着量为8.5mg/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处理(f):支撑体10的制作>

(f-a)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70℃下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及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之后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溶解量为5g/m2

(f-b)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150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f-c)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接着,使用盐酸浓度14g/l、铝离子浓度13g/l及硫酸浓度3g/l的电解液,并使用交流电流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的液温为30℃。铝离子浓度通过添加氯化铝而进行了调整。

交流电流的波形为正波形与负波形对称的正弦波,频率为50hz,交流电流1周期中的阳极反应时间与阴极反应时间为1:1,电流密度以交流电流波形的峰电流值计为75a/dm2。并且,电量以铝板在阳极反应中保管的电量的总和计为450c/dm2,电解处理是以112.5c/dm2隔开4秒钟的通电间隔而分4次进行的。铝板的对电极中使用了碳电极。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f-d)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45℃下通过喷雾器喷射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对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之后的铝板进行了蚀刻处理。实施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的溶解量为0.2g/m2。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f-e)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作为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浓度170g/l及铝离子浓度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5℃。

(f-f)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表2所示的“第1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f-g)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表3所示的“第2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处理(g):支撑体11的制作>

(g-a)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70℃下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及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之后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溶解量为5g/m2

(g-b)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150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g-c)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接着,使用盐酸浓度14g/l、铝离子浓度13g/l及硫酸浓度3g/l的电解液,并使用交流电流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的液温为30℃。铝离子浓度通过添加氯化铝而进行了调整。

交流电流的波形为正波形与负波形对称的正弦波,频率为50hz,交流电流1周期中的阳极反应时间与阴极反应时间为1:1,电流密度以交流电流波形的峰电流值计为75a/dm2。并且,电量以铝板在阳极反应中保管的电量的总和计为450c/dm2,电解处理是以112.5c/dm2隔开4秒钟的通电间隔而分4次进行的。铝板的对电极中使用了碳电极。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g-d)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45℃下通过喷雾器喷射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对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之后的铝板进行了蚀刻处理。实施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的溶解量为0.2g/m2。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g-e)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作为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浓度170g/l及铝离子浓度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5℃。

(g-f)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表2所示的“第1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g-g)扩孔处理

在温度40℃下,在表7所示的时间条件下将经上述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浸渍于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并进行了扩孔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g-h)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表3所示的“第2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处理(h):支撑体12的制作>

(h-a)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70℃下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及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之后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溶解量为5g/m2

(h-b)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150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h-c)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接着,使用盐酸浓度14g/l、铝离子浓度13g/l及硫酸浓度3g/l的电解液,并使用交流电流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的液温为30℃。铝离子浓度通过添加氯化铝而进行了调整。

交流电流的波形为正波形与负波形对称的正弦波,频率为50hz,交流电流1周期中的阳极反应时间与阴极反应时间为1:1,电流密度以交流电流波形的峰电流值计为75a/dm2。并且,电量以铝板在阳极反应中保管的电量的总和计为450c/dm2,电解处理是以112.5c/dm2隔开4秒钟的通电间隔而分4次进行的。铝板的对电极中使用了碳电极。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h-d)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45℃下通过喷雾器喷射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对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之后的铝板进行了蚀刻处理。实施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的溶解量为0.2g/m2。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h-e)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将酸性水溶液喷射到铝板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作为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浓度170g/l及铝离子浓度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5℃。

(h-f)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表2所示的“第1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h-g)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表3所示的“第2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处理(i):支撑体13的制作>

(i-a)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70℃下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及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之后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溶解量为5g/m2

(i-b)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150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i-c)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接着,使用盐酸浓度14g/l、铝离子浓度13g/l及硫酸浓度3g/l的电解液,并使用交流电流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的液温为30℃。铝离子浓度通过添加氯化铝而进行了调整。

交流电流的波形为正波形与负波形对称的正弦波,频率为50hz,交流电流1周期中的阳极反应时间与阴极反应时间为1:1,电流密度以交流电流波形的峰电流值计为75a/dm2。并且,电量以铝板在阳极反应中保管的电量的总和计为450c/dm2,电解处理是以112.5c/dm2隔开4秒钟的通电间隔而分4次进行的。铝板的对电极中使用了碳电极。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i-d)碱蚀刻处理

在温度45℃下通过喷雾器喷射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对电化学粗糙化处理后的铝板进行了蚀刻处理。实施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的溶解量为0.2g/m2。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i-e)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去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去污处理。具体而言,通过喷雾器向铝板喷射酸性水溶液而进行了3秒钟的去污处理。作为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浓度170g/l及铝离子浓度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5℃。

(i-f)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表2所示的“第1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i-g)扩孔处理

在温度40℃下,在表1所示的时间条件下将经上述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浸渍于氢氧化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并进行了扩孔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i-h)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图3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表3所示的“第2阳极氧化处理”栏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形成了规定皮膜量的阳极氧化皮膜。

将在上述中得到的阳极氧化皮膜的与铝板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平均直径总结表示在表7中。

另外,微孔的平均直径为用倍率15万倍的fe-sem观察n=4张,在所得到的4张图像中,测定在400×600nm2的范围存在的微孔的直径,并进行平均而得到的值。

另外,当微孔的形状并非圆状时,使用当量圆直径。“当量圆直径”是指,将开口部的形状假设为具有与开口部的投影面积相同的投影面积的圆时的圆的直径。

<底涂层的形成>

在支撑体的一个表面,以干燥涂布量成为20mg/m2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底涂层涂布液(1)而形成了底涂层。

〔底涂层涂布液(1)〕

·底涂层用化合物(uc-1)(下述结构):0.18份

·羟乙基亚氨基二乙酸:0.05份

·表面活性剂(emalex710、nihonemulsionco.,ltd.制):0.03份

·水:28.0份

[化学式12]

<图像记录层1的形成>

在未形成有底涂层的支撑体上棒涂下述组成的图像记录层涂布液(2)之后,在70℃下烘干60秒而形成了干燥涂布量0.6g/m2的图像记录层。

(图像记录层涂布液(2))

·热塑性聚合物粒子水分散液(下述):20.0份

·红外线吸收剂(2)(下述结构):0.2份

·聚合引发剂(irgacure250、basf公司制):0.4份

·聚合引发剂(2)(下述结构):0.15份

·聚合性化合物sr-399(sartomercompany,inc制):1.50份

·巯基-3-三唑:0.2份

·byk336(bykchemiegmbh制):0.4份

·klucelm(herculesincorporated制):4.8份

·elvacite4026(ineosacrylicsinc.制):2.5份

·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1(下述结构):0.15份

·正丙醇:55.0份

·2-丁酮:17.0份

以上述组成中的商品名记载的化合物如下述。

·irgacure250:(4-甲基苯基)[4-(2-甲基丙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75质量%的碳酸丙烯酯溶液)

·sr-399:二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

·byk336:改性二甲聚硅氧烷共聚物(25质量%二甲苯/甲氧基乙酸丙酯溶液)

·klucelm:羟丙基纤维素(2质量%水溶液)

·elvacite4026:高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质量%2-丁酮溶液)

[化学式13]

[化学式14]

另外,ph表示苯基。

[化学式15]

(热塑性聚合物粒子水分散液的制作)

对4口烧瓶设置搅拌机、温度计、滴液漏斗、氮导入管、回流冷却器,导入氮气来进行脱氧,并且添加聚乙二醇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a,乙二醇的平均重复单元数:20)10份、蒸馏水200份及正丙醇200份来加热至内温成为70℃为止。接着将预混合的苯乙烯(st)10份、丙烯腈(an)80份及2,2’-偶氮二异丁腈0.8份的混合物经1小时进行滴加。滴加结束后原封不动地继续反应5小时,之后添加0.4份的2,2’-偶氮二异丁腈,将内温升温至80℃。接着,将0.5份的2,2’-偶氮二异丁腈经6小时来添加。在合计反应了20小时的阶段,聚合物化进行了98%以上,从而得到了以质量比计为pegma/st/an=10/10/80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水分散液。该热塑性聚合物粒子的粒径分布在体积平均粒径150nm具有极大值。

在此,如下求出粒径分布:拍摄聚合物粒子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在照片上测定总计5000个粒子的粒径,将所得到的粒径测定值的最大值至0之间以对数刻度分割为50份来标绘各粒径的出现频率。另外,关于非球状粒子,将具有与照片的粒子面积相同的粒子面积的球状粒子的粒径值作为粒径。

<图像记录层2的形成>

在形成有上述底涂层的支撑体的底涂层上棒涂下述组成的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之后,在100℃下烘干60秒而形成了干燥涂布量1.0g/m2的图像记录层。

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是通过在将涂布之前混合下述感光液(1)及微凝胶液(1)并进行搅拌而得到的。

(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

(感光液(1))

·粘合剂聚合物(1)(下述结构、mw:55,000、n(环氧乙烷(eo)重复单元数):2):0.240份

·红外线吸收剂(1)(下述结构):0.020份

·硼酸盐化合物(1)(四苯基硼酸钠):0.010份

·聚合引发剂(1)(下述结构):0.162份

·聚合性化合物(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nk酯a-9300、shin-nakamurachemicalco.,ltd.制):0.192份

·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1(上述结构):0.050份

·氟系表面活性剂(1)(下述结构):0.008份

·2-丁酮:1.091份

·1-甲氧基-2-丙醇:8.609份

(微凝胶液(1))

·微凝胶(1):2.640份

·蒸馏水:2.425份

[化学式16]

[化学式17]

(微凝胶(1)的制作)

以下示出上述微凝胶液中所使用的微凝胶(1)的制备法。

<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1)的制备>

向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7.78份(80摩尔当量)与下述多元酚化合物(1)7.35份(20摩尔当量)的乙酸乙酯(25.31份)悬浮溶液添加三(2-乙基己酸酯)铋(neostannu-600、nittokaseico.,ltd.制)0.043份而进行了搅拌。在发热得到抑制的时点将反应温度设定在50℃,并搅拌3小时而得到了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1)的乙酸乙酯溶液(50质量%)。

[化学式18]

<微凝胶(1)的制备>

将下述油相成分及水相成分进行混合,并使用均质器以12000rpm乳化了10分钟。将所得到的乳化物在45℃下搅拌4小时之后,添加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辛酸盐(u-catsa102,san-aproltd.制)10质量%水溶液5.20份,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并在45℃下静置了24小时。用蒸馏水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20质量%而得到了微凝胶(1)的水分散液。使用动态光散射式粒径分布测定装置lb-500(horiba,ltd.制),通过光散射法测定了体积平均粒径的结果,为0.28μm。

(油相成分)

(成分1)乙酸乙酯:12.0份

(成分2)将三羟甲基丙烷(6摩尔)与二甲苯二异氰酸酯(18摩尔)进行加成,并对其加成甲基侧链聚氧乙烯(1摩尔,氧乙烯单元的重复数量:90)而成的加成物(50质量%乙酸乙酯溶液,mitsuichemicals,inc.制):3.76份

(成分3)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1)(作为50质量%乙酸乙酯溶液):15.0份

(成分4)二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sr-399、sartomercompany,inc制)的65质量%乙酸乙酯溶液:11.54份

(成分5)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pionina-41-c、takemotooil&fatco.,ltd制)的10%乙酸乙酯溶液:4.42份

(水相成分)

蒸馏水:46.87份

<图像记录层3的形成>

制备下述所示的具有热可塑性树脂粒子、红外线吸收剂等成分的图像记录层用水系涂布液,并将ph调整为3.6之后将其涂布在上述支撑体上,且在50℃下干燥1分钟而形成了图像记录层3。

上述图像记录层用涂布液中所使用的热可塑性粒子聚合物san、红外线吸收剂ir-01、其他成分paa及表面活性剂如下所示。

热可塑性树脂粒子san: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摩尔比50/50)、平均粒径:61nm、涂布量:0.6927(g/m2)

其他成分paa:聚丙烯酸、重均分子量:250,000、涂布量:0.09(g/m2)

表面活性剂:zonylfso100(dupont公司制)、涂布量:0.0075(g/m2)

红外线吸收剂ir-01:下述结构的红外线吸收剂(et表示乙基。)、涂布量:1.03×10-4(mol/m2)

[化学式19]

<保护层的形成>

在图像记录层上棒涂下述组成的保护层涂布液(1)之后,在120℃下烘干60秒而形成了干燥涂布量0.15g/m2的保护层。

(保护层用涂布液(1))

·无机层状化合物分散液(1)(下述):1.5份

·亲水性聚合物(1)(下述结构、mw:30,000)(固体成分):0.03份

·聚乙烯醇(nipponsyntheticchemicalindustryco.,ltd.制、cks50、磺酸改性、皂化度99摩尔%以上、聚合度300)6质量%水溶液:0.10份

·聚乙烯醇(kurarayco.,ltd.制、pva-405、皂化度81.5摩尔%、聚合度500)6质量%水溶液:0.03份

·表面活性剂(emalex710、nihonemulsionco.,ltd.制、下述结构)1质量%水溶液):0.86份

·离子交换水:6.0份

[化学式20]

(无机层状化合物分散液(1)的制备)

向离子交换水193.6份添加合成云母somasifme-100(co-opchemicalco.,ltd.制)6.4份,使用均质器分散至体积平均粒径(激光散射法)成为3μm。所得到的分散粒子的纵横比为100以上。

<凹凸形成方法>

如表8~表10的记载,在支撑体的具有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及根据需要在支撑体的与具有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通过下述所示的粒子涂布法或突起形成法形成了凹凸。

(粒子涂布法(粒子))

将表8~表10中所记载的粒子添加到表8~表10中所记载的凹凸形成位置中所记载的形成最外层的涂布液中,并进行了涂布。此时,将添加量调整为表8~表10中所记载的面内密度。

另外,表8~表10中的“artpearl”系列为negamichemicalindustrialco.,ltd.制丙烯酸树脂粒子,“chemisnow”系列为sokenchemical&engineeringco.,ltd.制丙烯酸树脂系粒子或苯乙烯树脂系粒子。

(向最上层的突起形成(突起))

在表8~表10中所记载的最外层即图像记录层或保护层的表面,将pva405(聚乙烯醇、kurarayco.,ltd.制povalpva405)水溶液或聚丙烯酸钠(wakopurechemicalindustries,ltd.制)水溶液设为固体成分浓度5.0质量%而进行制备,通过旋转雾化静电涂装法涂布上述水溶液,并在100℃下干燥了30秒钟。

(实施例1~实施例39及比较例1~比较例5)

<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作>

在表8~表10中所记载的支撑体,当设置上述图像记录层2时形成上述底涂层,并形成表8~表10中所记载的图像记录层,当设置有上述图像记录层2时形成表8~表10中所记载的保护层,并通过表8~表10中所记载的凹凸形成方法在最外层形成凹凸,从而得到了平版印刷版原版。

实施例25~实施例27中,将以下组成的背涂层涂布液涂布于支撑体的与具有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并在100℃下干燥30秒钟而形成了背涂层。

-背涂层涂布液的组成-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sigma-aldrichco.llc.制、mw120,000):10.0质量份

·氟系表面活性剂(1)(上述结构):0.05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90.0质量份

·artpearlj-6p(上述结构):0.13质量份

并且,实施例28中,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通过旋转雾化静电涂装法进一步将上述pva405水溶液涂布于支撑体的与具有图像记录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并在100℃下干燥了30秒钟。

使用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了以下评价。将评价结果总结表示在表8~表10。

<机上显影延迟防止性>

使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具有图像记录层的面和与其相反的一侧的面直接接触并层叠共50张之后,以25kgf/cm2的压力压接了8天。将进行了该操作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安装在creo公司制trendsetter3244,以分辨率2,400dpi、输出7w,并以外鼓转速150rpm、版面能量110mj/cm2进行了图像曝光。将图像曝光后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安装于tokyokikaiseisakusho,ltd.制胶印滚筒印刷机,作为报发行用印刷油墨使用inktecco.,ltd.制soybikkst-s(红),并作为润版液而使用sakatainxcorporation.制ecosevenn-1,对报发行用纸以100,000张/小时的速度进行了印刷。结束图像记录层的未曝光部在印刷机的机上显影,将直至成为油墨不会转印到非图像部的状态所需要的印刷纸的张数作为机上显影张数而进行测量,并以以下基准进行了评分。

5:未进行压接操作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机上显影张数+3张以下的机上显影张数

4:未进行压接操作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机上显影张数为+5张以下的机上显影张数

3:未进行压接操作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机上显影张数为+10张以下的机上显影张数

2:未进行压接操作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机上显影张数为+15张以下的机上显影张数

1:未进行压接操作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机上显影张数为+30张以下的机上显影张数

<定型机供版性(供版性)>

将以相同朝向不使用衬纸而堆积100张平版印刷版原版而成的层叠体安装在necengineering,ltd.制ctp版定型机“amzisetter”,将从层叠体的最上部一张一张取出版的操作连续进行了100次。以下述基准对此时的版分离性赋予进行了评价。评价以1~5的官能评价进行,3以上为实际使用水准,3以下为无法实际使用的水准。

5:版上升时下一版不被抬起的现象为100%。

4:版上升时下一版被抬起,且不会即可掉落的现象为整体的1%以下。

3:版上升时下一版被抬起,不会通过第1次的分离动作而剥离的现象为整体的1%以下。

2:版上升时下一版被抬起,不会通过第1次的分离动作而剥离的现象大于整体的1%且为5%以下。

1:版上升时下一版被抬起,不会通过第1次的分离动作而剥离的现象大于整体的5%。

<摩擦剥离抑制性(凸部的脱落防止性)>

在25℃60%rh的环境下对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2小时的调湿之后,以2.5cm×2.5cm进行冲压,并安装于shintoscientificco.,ltd.制连续负载型抗刮伤强度测试器type-18,以未冲压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表面与已冲压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背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安装,以0~1,500gf的负载对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多个部位进行了摩擦。用肉眼及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经摩擦的上述背面进行观察,并以以下基准对图像记录层侧的最外层表面的凸部的脱落水准进行了评价。评价以1~5的官能评价进行,3以上为实际使用水准,2以下为无法实际使用的水准。

5:完全未脱落。

4:凸部100个中,脱落为1个以上且小于5个

3:凸部100个中,脱落为5个以上且小于10个

2:凸部100个中,脱落为10个以上且小于50个

1:凸部100个中,脱落为50个以上

<抗刮伤性>

在25℃60%rh的环境下对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2小时的调湿之后,以2.5cm×2.5cm进行冲压,并安装于shintoscientificco.,ltd.制连续负载型抗刮伤强度测试器type-18,以未冲压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表面与已冲压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背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安装,以0gf~1,500gf的权重对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多处施加刮伤。将施加刮伤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安装于creo公司制trendsetter3244,以分辨率2,400dpi,输出7w、外鼓转速150rpm、版面能量110mj/cm2进行了图像曝光。将图像曝光后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安装于tokyokikaiseisakusho,ltd.制胶印滚筒印刷机,作为报发行用印刷油墨使用inktecco.,ltd.制soybikkst-s(红),并作为润版液而使用sakatainxcorporation.制ecosevenn-1,对报发行用纸以100,000张/小时的速度进行了印刷。在印刷过程中,将第1,000张印刷物作为样品而取样,用肉眼观察因刮伤而导致的刮伤污染的程度。

抗刮伤性的评价以1~5的官能评价进行,3以上为实际使用水准,2以下为无法实际使用的水准。

5:无刮伤污染。

4:视觉辨认中无法确认,但存在1处能够用6倍率的放大镜确认到的刮伤污染。

3:视觉辨认中无法确认,但存在多处能够用6倍率的放大镜确认到的刮伤污染。

2:在多处存在能够通过视觉辨认而确认到的刮伤污染。

1:整个面都有刮伤污染。

<粘合性(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

在25℃75%rh的环境下对平版印刷版原版(10cm×10cm)3张进行2小时的调湿之后,沿相同方向在未夹入衬纸的状态下依次重叠来作为层叠体。用具有铝层压层的牛皮纸将该层叠体密封包装,在施加4kg的荷载的状态下,在30℃环境下放置了5天。然后,剥离平版印刷版原版,并通过肉眼观察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图像记录层侧的最外层表面和与层叠时上下相邻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图像记录层侧相反的一侧的最外层表面的粘合状态。评价以1~5的官能评价进行,3以上为实际使用的水准,2以下为无法实际使用的水准。

5:未粘合。

4:有轻微粘合。

3:有少许粘合。

2:若用力则勉强用手剥离的强力粘合。

1:粘合且不易用手剥离的非常强的粘合。

<算术平均高度sa的测定>

算术平均高度sa的测定是依照iso25178中所记载的方法进行的。即,使用mitsubishichemicalsystems,inc.制micromapmm3200-m100,从同一样品选择3个部位以上来测定,并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算术平均高度sa。关于测定范围,测定了从样品表面随机选择的1cm×1cm的范围。

<bekk平滑度(bekk秒)的测定>

依照jisp8119(1998)进行了测定。测定使用kumagairikikogyoco.,ltd.制贝克平滑度试验机,并以标准空气量的1/10、即1ml的空气量进行了测定。bekk平滑度越小,表示层叠平版印刷版原版来作为层叠体时,上下相邻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彼此的接面的排气性越良好,且平版印刷版原版彼此越不易粘合。

[表7]

从表8~表10中所记载的结果可知,与比较例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相比,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延迟防止性及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更优异。而且,可知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均良好。

并且,使用上述测定装置测定了实施例1~实施例39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图像记录层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径的结果,观察到两个峰。

(实施例40)

<支撑体14的制作>

-铝板-

含有si:0.06质量%、fe:0.30质量%、cu:0.005质量%、mn:0.001质量%、mg:0.001质量%、zn:0.001质量%、ti:0.03质量%,余量使用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铝合金来制备熔液,在进行了熔液处理及过滤的基础上,通过dc铸造法制作了厚度500mm、宽度1,200mm的铸块。通过表面切割机将表面切取成平均10mm的厚度之后,在550℃下,均热保持约5小时,并降低至温度400℃的结果,使用热轧机而形成为厚度2.7mm的轧制板。而且,使用连续退火机在500℃下进行热处理之后,通过冷轧精加工成厚度0.24mm而得到了jis1050材的铝板。将该铝板制成宽度1,030mm之后,进行了以下所示的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通过连续进行以下(b)~(j)的各种处理而进行的。

另外,各处理及水洗之后通过轧辊进行了排液。

(b)碱蚀刻处理

使用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铝离子浓度6.5质量%、温度70℃的水溶液,对在上述中得到的铝板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蚀刻处理而将铝板溶解了6g/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c)去污处理

用温度30℃的硝酸浓度1质量%水溶液(包含0.5质量%的铝离子。)进行基于喷雾器的去污处理,然后用喷雾器进行了水洗。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硝酸性水溶液使用了在硝酸性水溶液中使用交流进行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工序的废液。

(d)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使用60hz的交流电压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此时的电解液为硝酸10.5g/l水溶液(包含5g/l的铝离子,且包含0.007质量%的铵离子。),且为液温50℃。交流电源波形为图1所示的波形,且使用电流值从零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tp为0.8msec,duty比1:1,梯形的矩形波交流,将碳电极作为对电极来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辅助阳极使用了铁氧体。所使用的电解槽使用了图2所示的电解槽。电流密度以电流的峰值计为30a/dm2,电量以铝板为阳极时的电量的总和计为220c/dm2。使从电源流过的5%的电流向辅助阳极分流。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e)碱蚀刻处理

使用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水溶液,在32℃下对铝板进行基于喷雾器的蚀刻处理而将铝板溶解0.25g/m2,去除以使用前级交流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时所生成的氢氧化铝为主体的污迹成分,并且溶解所生成的凹坑的边缘部分而使边缘部分平滑。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f)去污处理

用温度30℃的硫酸浓度15质量%水溶液(包含4.5质量%的铝离子。)进行基于喷雾器的去污处理,然后用喷雾器进行了水洗。去污处理中所使用的硝酸性水溶液使用了在硝酸性水溶液中使用交流而进行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工序的废液。

(g)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使用60hz的交流电压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此时的电解液为盐酸2.5g/l水溶液(包含5g/l的铝离子。),且温度为35℃。交流电源波形为图1所示的波形,且使用电流值从零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tp为0.8msec,duty比1:1,梯形的矩形波交流,将碳电极作为对电极来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辅助阳极使用了铁氧体。所使用的电解槽使用了图2所示的电解槽。电流密度以电流的峰值计为25a/dm2、电量以铝板为阳极时的电量的总和计为50c/d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h)碱蚀刻处理

使用氢氧化钠浓度26质量%、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水溶液,在32℃下对铝板进行基于喷雾器的蚀刻处理而将铝板溶解0.1g/m2,去除以使用前级交流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时所生成的氢氧化铝为主体的污迹成分,并且溶解所生成的凹坑的边缘部分而使边缘部分平滑。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i)去污处理

用温度60℃的硫酸浓度25质量%水溶液(包含0.5质量%的铝离子。)进行基于喷雾器的去污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j)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图3所示的结构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而得到了支撑体14。作为向第一电解部及第二电解部供给的电解液,使用了硫酸。电解液均为硫酸浓度170g/l(包含0.5质量%的铝离子。),且温度为38℃。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最终的氧化皮膜量为2.7g/m2

<底涂层用涂布液(1)>

·下述结构的底涂层用化合物(2):0.18份

·乙二胺四乙酸四钠:0.10份

·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0.03份

·水:61.39份

[化学式21]

上述底涂层用化合物(2)中的各构成单元的括号的右下侧的数值表示质量比,并且乙烯氧基单元的括号右下侧的数值表示重复数量。

[平版印刷版原版a的制作]

(3)图像记录层的形成

在如上述那样形成的支撑体1的底涂层上棒涂下述组成的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之后,在100℃下烘干60秒而形成了干燥涂布量1.0g/m2的图像记录层。

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是通过将要涂布下述感光液(1)及微凝胶液(1)之前进行混合并搅拌而得到的。

<感光液(1)>

·粘合剂聚合物(1)〔下述结构、mw:50,000、n:环氧乙烷(eo)单元数=4〕:0.480份

·红外线吸收剂(1)〔下述结构〕:0.030份

·硼酸盐化合物〔四苯基硼酸钠〕:0.014份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1)〔下述结构〕:0.234份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nk酯a-9300、shin-nakamurachemicalco.,ltd.制〕:0.192份

·低分子亲水性化合物(1)〔三(2-羟基丁基)异氰脲酸酯〕:0.052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下述结构〕:0.099份

·感脂化剂鏻化合物(1)〔下述结构〕:0.12份

·感脂化剂含铵基聚合物(1)[下述结构、比浓粘度44ml/g]:0.035份

·感脂化剂苄基二甲基辛基铵·pf6盐:0.032份

·着色剂乙基紫[下述结构]:0.030份

·氟系表面活性剂(1)〔下述结构〕:0.02份

·2-丁酮:1.091份

·1-甲氧基-2-丙醇:8.609份

[化学式22]

另外,me表示甲基,上述粘合剂聚合物(1)及含铵基聚合物的各构成单元的括号右下侧的数字表示摩尔比。

[化学式23]

[化学式24]

另外,上述氟系表面活性剂(1)的各构成单元的括号右下侧的数字表示摩尔比,并且环氧乙烷单元或环氧丙烷单元的括号右下的数值表示重复数量。

[化学式25]

<微凝胶液(1)>

·微凝胶(1):1.580份

·蒸馏水:1.455份

上述微凝胶(1)的合成法如下所示。

-微凝胶(1)的合成-

作为油相成分,将三羟甲基丙烷与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加成体(mitsuichemicalspolyurethanes,inc.制、takenated-110n)10份、二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sartomerjapaninc.制、sr399)5.54份及pionina-41c(takemotooil&fatco.,ltd制)0.1份溶解在乙酸乙酯17份中。作为水相成分制备了pva-205的4质量%水溶液40份。将油相成分及水相成分进行混合,并使用均质器以12000rpm乳化了10分钟。将所得到的乳化物添加到蒸馏水25份中,在室温(25℃,以下相同)下搅拌30分钟之后,在50℃下搅拌了3小时。使用蒸馏水进行稀释以使如此得到的微凝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成为15质量%而将其作为上述微凝胶(1)。通过光散射法对微凝胶的平均粒径进行测定的结果,平均粒径为0.2μm。

(4)保护层的形成

在上述图像记录层上进一步棒涂下述组成的保护层涂布液(1)之后,在120℃下烘干60秒而形成了干燥涂布量0.15g/m2的保护层,从而得到了实施例40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保护层用涂布液(1)>

·无机质层状化合物分散液(1)(下述中得到的物体):1.5份

·亲水性聚合物(1)(固体成分)〔下述结构、mw:3万〕:0.55份

·聚乙烯醇(nipponsyntheticchemicalindustryco.,ltd.制、cks50、磺酸改性、皂化度99摩尔%以上、聚合度300)6质量%水溶液:0.10份

·聚乙烯醇(kurarayco.,ltd.制pva-405、皂化度81.5摩尔%、聚合度500)6质量%水溶液:0.03份

·表面活性剂(rapisola-80、商品名:nofcorporation.制)80质量%水溶液:0.011份

·离子交换水:6.0份

[化学式26]

另外,上述亲水性聚合物(1)的各构成单元的括号右下侧的数字表示摩尔比。

<无机质层状化合物分散液(1)的制备>

向离子交换水193.6份添加合成云母somasifme-100(co-opchemicalco.,ltd.制)6.4份,使用均质器分散至体积平均粒径(激光散射法)成为3μm。所得到的分散粒子的纵横比为100以上。

<曝光及显影>

通过搭载红外线半导体激光的fujifilmcorporation制luxelplatesettert-6000iii,在外鼓转速1000rpm(次/分钟)、激光输出70%、分辨率2,400dpi(dotperinch)的条件下对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了曝光。曝光图像中包括实心图像及50%网点图。

接着,使用下述组成的显影液1,并使用图4所示的结构的自动显影处理机实施显影处理而得到了平版印刷版。

图4中例示的显影处理装置为具有2根旋转刷辊111的自动显影处理机。作为旋转刷辊111,使用植入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制纤维(毛的直径200μm、毛的长度7mm)的外径55mm的刷辊,沿与传送方向相同的方向每分钟旋转了120次(刷子的前端的周速0.94m/s)。

关于已曝光的平版印刷版原版130的传送,以平版印刷版原版130通过旋转刷辊111与和其对置的传送导板114之间的方式,在两对传送辊113间沿图示的传送方向,从供版台118至排版台119在传送导板114上以传送速度60cm/min进行。

3个部位的喷淋管115中,通过管路116通过滤波器117,通过循环泵121供给储藏在显影液罐120中的显影液,从各喷淋管115对版面进行淋浴并向其供给。另外,显影液罐120的容量为20升,并循环使用了显影液。从显影处理机排出的平版印刷版未进行水洗而通过干燥机122进行了干燥。

<显影液1>

·下述表面活性剂-1(kaocorporation制:pelexnbl):7.43g

·下述表面活性剂-2(nipponnyukazaico,ltd.制:newcolb13):1.45g

·下述表面活性剂-3(airproducts公司制:surfynol2502):0.4g

·苄醇:0.6g

·葡萄糖酸钠:2.77g

·磷酸一氢二钠:0.3g

·碳酸氢钠:0.22g

·消泡剂(bluestarsilicones公司制silcolapse432):0.005g

·水:86.83g

[化学式27]

<显影延迟防止性>

显影结束之后,以以下基准进行了评分。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1。

用倍率25倍的放大镜对显影后的平版印刷版的5cm×5cm进行观察,并计算了残膜的个数。

〔评价基准〕

5:残膜的个数为0个

4:残膜的个数为1~2个

3:残膜的个数为3~10个

2:残膜的个数为11~50个

1:残膜的个数为50个以上

并且,使用实施例40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对机上显影延迟防止性以外的功能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1。

(比较例6~8)

<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作>

在表11中所记载的支撑体形成表11中所记载的图像记录层,并形成表11中所记载的保护层,通过表11中所记载的凹凸形成方法在最外层形成了凹凸,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法得到了平版印刷版原版。

并且,使用所得到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并通过与实施例40相同的方法进行了曝光、显影及评价。将评价结果总结表示于表11。

从表11中所记载的结果可知,与比较例6~比较例8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相比,实施例40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显影延迟防止性及从层叠体取出原版的供版性更优异。而且,可知本公开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摩擦剥离抑制性、抗刮伤性及无衬纸层叠时的剥离容易性均良好。

2017年3月31天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72053号中公开的所有内容以引证的方式并入本说明书中。

关于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以与具体且分别记载了以引证的方式并入各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的情况相同的程度,以引证的方式并入本说明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