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6678发布日期:2021-02-20 19:4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在治疗中人们经需要拍摄ct,为了方便医务人员观察,人们一般会将这些拍摄的ct子平面影像拼成立体图像,此时需要使用到一种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
[0003]
现有的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0004]
1、现有的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一般是在矩形盒内部设置放置槽,然后依次将拍摄的ct平面影像放入到放置槽内部形成立体影响模型,然后在灯光的作用下,在白板上显示病变部位,但是通过放置槽放置ct平面影像,放置槽是固定的,无法做到精确放置;
[0005]
2、而且ct平面影像在取放的过程中会与放置槽产生摩擦对ct平面影像造成磨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包括底板、侧板、白板、照明机构和电控盒;所述底板顶部的前后侧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之间滑动安装有工型滑块,所述工型滑块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杆,所述工型滑块的内侧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部通过弹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侧板之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白板,所述白板内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照明机构,所述白板外侧面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控盒,所述电控盒通过导线与照明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盒的顶部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控盒的一侧通过导线连接有插头。
[0008]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焊接块,焊接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拧环。
[0009]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中央位置处设有矩形通孔,所述侧板外侧面位于矩形通孔的上侧设有防滑板。
[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护垫,所述固定板另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拉杆,拉杆延伸至放置板的外侧端设有拉孔。
[0011]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护垫,所述放置板另一侧的中央位置处设有圆形通孔。
[0012]
优选的,所述照明机构的内侧设有灯管,灯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玻璃罩。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工型滑块、放置板,当ct平面影像放入到放置板内部后,通过工型滑块可以带动放置板滑动,从而带动ct平面影像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处,从而可以保证ct 平面影像可以放到精确的位置处,使得通过ct平面影像组成的立体影像更加精准。
[0015]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防护垫和第二防护垫,当ct平面影像插入到放置板的内部后,放置板内部的固定板对ct平面影像进行固定,固定板上的第二防护垫和放置板内部的第一防护垫与ct平面影像接触,从而可以避免固定板和放置板内侧面直接与ct平面影像接触,对ct平面影像产生磨损。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机构放大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
图中:1、底板;2、侧板;201、矩形通孔;202、防滑板;3、白板;4、照明机构;401、灯管;402、玻璃罩;5、工型滑块;6、推动杆;601、焊接块;602、固定螺栓;603、拧环; 7、连接杆;8、放置板;801、第一防护垫;802、圆形通孔;9、固定板;901、第二防护垫;902、拉杆;903、拉孔;10、电控盒;1001、控制开关;1002、插头;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5]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ct平面影像三维立体转换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2、白板3、照明机构4和电控盒10;底板1顶部的前后侧焊接有侧板2,侧板2之间滑动安装有工型滑块5,工型滑块5可以自由的在侧板2上进行滑动,从而可以带动放置板8上的ct平面影像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处,保证通过ct平面影像组成的立体模型图像
的精确性,工型滑块5的外侧端焊接有推动杆6,推动杆6便于人员手持推动工型滑块5,工型滑块5的内侧端焊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之间固定安装有放置板8,放置板8用于对ct平面影像进行固定放置,放置板8的内部通过弹簧11固定安装有固定板9,当ct平面影像插入到放置板8的内部后,在弹簧11的作用下推动固定板9可以将ct平面影像固定在放置板8内部,侧板2之间的一侧焊接有白板3,白板3内侧面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照明机构4,照明机构4为现有技术,当ct平面影像组成的立体模型图像后,照明机构4可以将立体模型图像中的病变部位照射在白板3上,便于医务人员快速的找到病因,白板3外侧面的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控盒10,电控盒10对照明机构4进行供电,电控盒 10通过导线与照明机构4电性连接,电控盒10的顶部设有控制开关1001,控制开关1001对照明机构4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电控盒10的一侧通过导线连接有插头1002,电控盒10通过插头1002连接电源。
[0026]
进一步,推动杆6顶部的前侧焊接有焊接块601,焊接块601的表面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602,固定螺栓602的外侧端焊接有拧环603,当手持推动杆6推动工型滑块5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处后,可以手持拧环603拧动固定螺栓602,固定螺栓602顶在侧板2上,从而可以对工型滑块5进行固定。
[0027]
进一步,侧板2的中央位置处设有矩形通孔201,矩形通孔201便于工型滑块5卡入滑动,侧板2外侧面位于矩形通孔201的上侧设有防滑板202,防滑板202便于固定螺栓602 固定,固定螺栓602顶在防滑板202表面,防滑板202增大与固定螺栓602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固定螺栓602可以牢固的对工型滑块5进行固定。
[0028]
进一步,固定板9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护垫901,第二防护垫901可以对ct平面影像起到防护作用,避免ct平面影像与固定板9接触受到磨损,固定板9另一侧的中央位置处焊接有拉杆902,拉杆902延伸至放置板8的外侧端设有拉孔903,手指扣动拉孔903,然后拉动拉杆902带动固定板9向一侧移动,然后将ct平面影像插入到放置板8的内部,然后松开拉孔 903,在弹簧11的作用下推动固定板9将ct平面影像固定在放置板8内部。
[0029]
进一步,放置板8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护垫801,第一防护垫801可以对ct平面影像起到防护作用,避免ct平面影像与放置板8的内侧面接触受到磨损,放置板8另一侧的中央位置处设有圆形通孔802,圆形通孔802便于拉杆902通过。
[0030]
进一步,照明机构4的内侧设有灯管401,灯管401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玻璃罩 402,灯管401产生光线照射在ct平面影像组成的立体模型图像上,然后将立体模型图像上的病变处折射到白板3。
[0031]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插头1002连接电源,然后手指扣动拉孔903,然后拉动拉杆902 带动固定板9向一侧移动,然后将ct平面影像插入到放置板8的内部,然后松开拉孔903,在弹簧11的作用下推动固定板9将ct平面影像固定在放置板8内部,然后手持推动杆6将ct平面影像推动到合适的位置处,然后手持拧环603拧动固定螺栓602,固定螺栓602顶在侧板2上,从而可以对工型滑块5进行固定,然后ct平面影像组成立体模型图像,然后通过控制开关1001控制灯管401产生光线照射在ct平面影像组成的立体模型图像上,然后将立体模型图像上的病变处折射到白板3。
[0032]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0033]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