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9929发布日期:2022-09-07 09: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框架;电路板,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具有第一表面、相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端面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且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包含靠近所述第一端面设置的垫高部;导光板,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上方并具有入光面,所述电路板的第二端面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下方;至少一个发光件,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垫高部上,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件对准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及反射片,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反射片的至少一端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垫高部与第二端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包含靠近所述第二端面设置的凹陷部,所述背光模组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固定胶,所述固定胶将所述电路板黏贴于所述框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基板层及设置于所述基板层的一侧的垫高层,所述垫高部由所述垫高层形成,所述垫高层与所述基板层的段差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射片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延伸至所述垫高层与所述基板层的段差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层的另一侧的增厚层,所述增厚层位于所述垫高层的下方,所述凹陷部由所述增厚层与所述基板层的段差形成,所述增厚层的厚度与所述固定胶的厚度实质上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层的面积不小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件的底面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厚度方向上,所述增厚层涵盖所述垫高层的范围。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垫高部在厚度方向上不重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的膜片单元。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含:框架、设置于该框架上的电路板、位于该电路板的上方的导光板、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发光件及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反射片。该电路板的上方形成垫高部,该发光件设置于该垫高部上且对准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该反射片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至少一端位于该导光板与该电路板之间。借助于上述结构设计,能够使该发光件对准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从而达到改善光晕的功效。的功效。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洪国丰 张智强 钟智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3
技术公布日:2022/9/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