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3531发布日期:2022-09-14 13:2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双联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背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联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2.目前,led背光源技术因为其使用寿命长、功耗低,广泛用于汽车车内仪表照明,常见的背光模组都是通过在导光板的单面或者双面固定焊接好led的柔性电路板,当led发出的光束通过导光板上的锯齿网纹和圆柱网点时,会均匀分布在导光板上,实现汽车仪表盘的照明。
3.现有的双联屏的背光模组中,由于中框的表面积比较大,厚度较薄,容易出现外扒变形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联屏背光模组。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联屏背光模组,包括:底板、第一中框、第二中框、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
6.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7.所述第一中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横向限位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横向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中框的第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扣合槽,所述第一卡扣卡合在所述第一扣合槽内;
8.所述第二中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横向限位板,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横向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二中框的第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扣合槽,所述第二卡扣卡合在所述第二扣合槽内。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粘胶层,和/或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粘胶层。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扣合槽设置为:
11.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扣合槽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卡合块和至少开设有一个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块嵌合在所述第一卡合槽内。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块和所述第一卡合槽设置为:
13.所述第一卡合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卡合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卡扣的侧壁上;
14.或,所述第一卡合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卡合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扣合槽的侧壁上。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扣合槽设置为:
16.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扣合槽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卡合块和至少开设有一个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块嵌合在所述第二卡合槽内。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合块和所述第二卡合槽设置为:
18.所述第二卡合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合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卡合槽开设在所述第二卡扣的侧壁上;
19.或,所述第二卡合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扣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卡合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扣合槽的侧壁上。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框上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块嵌合在第一凹槽内,和/或所述第二中框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块嵌合在第二凹槽内。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框上设置有卡勾,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勾凹槽,所述卡勾卡合在所述卡勾凹槽内。
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抵接,和/或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壁抵接。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限位硅胶,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限位硅胶抵接,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限位硅胶,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硅胶抵接。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联屏背光模组,通过第一中框的两端设置的第一横向限位板卡合在第一限位凹槽内,第二中框的两端设置的第二横向限位板卡合在第二限位凹槽内,配合第一中框的一侧上的第一卡扣卡合在第一扣合槽内,第二中框的一侧上的第二卡扣卡合在第二扣合槽内,能够对第一中框及第二中框在三轴方向上进行限位固定,能够避免第一中框及第二中框出现外扒变形的情况,能够很好地对第一导光板及第二导光板进行固定,使得双联屏背光模组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双联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底板、第一中框和第一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底板、第二中框和第二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10、双联屏背光模组;100、底板;110、第一安装槽;111、第一限位凹槽;112、第一扣合槽;120、第二安装槽;121、第二限位凹槽;122、第二扣合槽;200、第一中框;210、第一横向限位板;220、第一卡扣;230、第一凸块;300、第二中框;310、第二横向限位板;320、第二卡扣;330、第二凸块;400、第一导光板;500、第二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30.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
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双联屏背光模组10,包括:底板100、第一中框200、第二中框300、第一导光板400和第二导光板500;所述底板10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0和第二安装槽120,所述第一导光板40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0内,所述第二导光板500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20内;所述第一中框20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横向限位板210,所述第一安装槽11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111,所述第一横向限位板210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111内,所述第一中框200的第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卡扣220,所述底板100上开设有第一扣合槽112,所述第一卡扣220卡合在所述第一扣合槽112内;所述第二中框300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横向限位板310,所述第二安装槽12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凹槽121,所述第二横向限位板310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凹槽121内,所述第二中框300的第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卡扣320,所述底板100上开设有第二扣合槽122,所述第二卡扣320卡合在所述第二扣合槽122内。
3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中框300的尺寸大于第一中框200的尺寸,例如,第一中框200为12.3寸显示屏的胶框,第二中框300为27寸显示屏的胶框,通过第一中框200的两端设置的第一横向限位板210卡合在第一限位凹槽111内,能够限制第一中框200在x轴及y轴方向上的运动,第二中框300的两端设置的第二横向限位板310卡合在第二限位凹槽121内,能够限制第二中框300在x轴及y轴方向上的运动,配合第一中框200的一侧上的第一卡扣220卡合在第一扣合槽112内,能够限制第一中框200在z轴方向上的运动,第二中框300的一侧上的第二卡扣320卡合在第二扣合槽122内,能够限制第二中框300在z轴方向上的运动,从而能够对第一中框200及第二中框300在三轴方向上进行限位固定,能够避免第一中框200及第二中框300出现外扒变形的情况,能够很好地对第一导光板400及第二导光板500进行固定,能够很好地固定第一导光板400上的光学组件及第二导光板500上的光学组件,使得双联屏背光模组10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3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凹槽1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粘胶层。具体地,第一粘胶层的一面与第一限位凹槽111的底部的侧壁连接,第一粘胶层的另一面与第一横向限位板210连接,能够更好地将第一横向限位板210固定在第一限位凹槽111内,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第一中框200固定在底板100上。
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凹槽1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粘胶层。具体地,第二粘胶层的一面与第二限位凹槽121的底部的侧壁连接,第二粘胶层的另一面与第二横向限位板310连接,能够更好地将第二横向限位板310固定在第二限位凹槽121内,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第二中框300固定在底板100上。
35.需要理解的是,所述双联屏背光模组10还包括:第一光学组件和第二光学组件,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包括:第一反射膜、第一防窥膜、第一上增光膜、第一下增光膜和第一散光膜,所述第一反射膜贴合在所述第一导光板400的第一面上,即所述第一导光板400朝向所述底板100的一面上,所述第一防窥膜、所述第一上增光膜、所述第一下增光膜和所述第一散光膜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板400的第二面上,能够增强第一导光板400的光学效果。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组件包括:第二反射膜、第二防窥膜、第二上增光膜、第二下增光膜和第二散光膜,所述第二反射膜贴合在所述第二导光板500的第一面上,即所述第二导光板500朝向所述底板100的一面上,所述第二防窥膜、所述第二上增光膜、所述第二下增光膜和所述第二散光膜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光板500的第二面上,能够增强第二导光板500的光学效果。
3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槽120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第二导光板500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嵌合在所述限位槽内,第二导光板500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在第二安装槽120内。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220和所述第一扣合槽112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扣220和所述第一扣合槽11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卡合块和至少开设有一个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块嵌合在所述第一卡合槽内,这样,第一卡扣220能够扣合在第一扣合槽112内,第一中框200通过第一卡扣220外包于底板100的侧壁上,能够很好地限制第一中框200在z轴方向上的运动,能够避免第一中框200出现松脱的情况。
3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块和所述第一卡合槽设置为:所述第一卡合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卡合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卡扣的侧壁上。
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块和所述第一卡合槽设置为:所述第一卡合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卡合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扣合槽的侧壁上。
4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扣320和所述第二扣合槽122设置为:所述第二卡扣320和所述第二扣合槽12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卡合块和至少开设有一个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块嵌合在所述第二卡合槽内。这样,第二卡扣320能够扣合在第二扣合槽122内,第二中框300通过第二卡扣320外包于底板100的侧壁上,能够很好地限制第二中框300在z轴方向上的运动,能够避免第二中框300出现松脱的情况。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合块和所述第二卡合槽设置为:所述第二卡合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合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卡合槽开设在所述第二卡扣的侧壁上。
4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合块和所述第二卡合槽设置为:所述第二卡合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扣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卡合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扣合槽的侧壁上。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中框200上设置有第一凸块230,所述第一安装槽11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块230嵌合在第一凹槽内。具体地,第一凸块230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各第一凸块230均匀分布在第一中框200的外侧表面上,第一凹槽的数量与第一凸块230的数量相同,各第一凹槽均匀分布在第一安装槽110的侧壁上,每一第一凸块230嵌合在一第一凹槽内,能够使得第一中框200与第一安装槽110的侧壁之间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第一中框200更稳定地固定在底板100上。
4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中框300上设置有第二凸块330,所述第二安装槽12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块330嵌合在第二凹槽内。具体地,第二凸块330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各第二凸块330均匀分布在第二中框300的外侧表面上,第二凹槽的数量与第二凸块330的数量相同,各第二凹槽均匀分布在第二安装槽120的侧壁上,每一第二凸块330嵌合在一第二凹槽内,能够使得第二中框300与第二安装槽120的侧壁之间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第二中框300更稳定地固定在底板100上。
46.为了更好地对较大尺寸的第二中框300进行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框
300上设置有卡勾,所述第二安装槽120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勾凹槽,所述卡勾卡合在所述卡勾凹槽内。具体地,卡勾设置在第二中框300的第二侧上,卡勾的截面形状为“l”形,通过卡勾嵌合在卡勾凹槽内,且卡勾与第二安装槽120的侧壁抵接,能够对第二中框300的第二侧进行更好地固定。
4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框200的第二侧上设置有第三横向限位板,所述第二安装槽12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限位凹槽,所述第三横向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内,能够对第一中框200的第二侧进行更好地固定。
4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光板40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0的侧壁抵接,第一限位凸台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均匀分布在第一导光板400靠近灯源的一侧上,这样,不仅能够起到限位第一导光板400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避免第一导光板400直接与第一安装槽110的侧壁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光源工作时产生热量导致第一导光板400的锯齿出现发黄或变形的情况。
4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光板50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20的侧壁抵接,第二限位凸台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均匀分布在第二导光板500靠近灯源的一侧上,这样,不仅能够起到限位第二导光板500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避免第二导光板500直接与第二安装槽120的侧壁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光源工作时产生热量导致第二导光板500的锯齿出现发黄或变形的情况。
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110内设置有第一限位硅胶,所述第一导光板40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限位硅胶抵接。具体地,第一限位硅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硅胶间隔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10的一侧壁的两端上,第一导光板400远离光源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硅胶抵过盈配合限位固定,能够避免双联屏背光模组10在运输过程或工作中,第一导光板400出现松动跳脱的情况。
5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槽120内设置有第二限位硅胶,所述第二导光板500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硅胶抵接。具体地,第二限位硅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硅胶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20的一侧壁的两端上,第二导光板500远离光源的一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硅胶抵过盈配合限位固定,能够避免双联屏背光模组10在运输过程或工作中,第二导光板500出现松动跳脱的情况。
5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