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眼膜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692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样P4上滴下规定量的液滴时的蒸发情况的照片图。
[0065] 图44是随时间表示在试样Q1上滴下规定量的液滴时的蒸发情况的照片图。
[0066] 图45是随时间表示在试样Q2上滴下规定量的液滴时的蒸发情况的照片图。
[0067] 图46是随时间表示在试样Q3上滴下规定量的液滴时的蒸发情况的照片图。
[0068] 图47是随时间表示在试样Q4上滴下规定量的液滴时的蒸发情况的照片图。
[0069] 图48是表示评价试验3中的液滴的滴下量和蒸发时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0070] 图49是表示评价试验3中的液滴的接地直径和经过时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0071] 图50是表示评价试验3中的液滴滴落经过一定时间后进一步经过一定时间后的 相对接地直径变化量的坐标图。
[0072] 图51是表示窗玻璃上的结露的产生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以下揭示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 这些实施方式。
[0074]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蛾眼膜"具体地是指具有相邻的凸部的顶点间的宽度为可见 光波长的下限(380nm)以下的多个凸部的膜。
[0075] 实施方式1
[0076] 图1是包含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层叠体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 1的蛾眼膜12隔着基底膜11和粘接层13贴附到成为防反射的对象的物品上。蛾眼膜12 包括凹凸部和基底部,入射到蛾眼膜12的表面的光的大部分在蛾眼膜12到物品之间透射, 所以能得到与以往的防反射膜(例如、光干涉型的膜)相比远远优良的防反射效果。
[0077] 作为成为防反射对象的物品,可适当用于放置在低温环境下的物品例如建筑物的 窗玻璃、信息显示器、展示窗、汽车风挡玻璃、后窗、仪表板、窗玻璃等,但是也可以用于手机 等的显示器、水槽、印刷物、照片、涂漆物品、照明设备等。
[0078] 物品的材质只要能载置蛾眼膜12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玻璃、塑料、金属等 中的任一种,另外,也可以为半透明,还可以为不透明。相对于不透明的物品成为不透明体 的防表面反射效果,例如,在黑色的情况下可得到漆黑的外观,在被着色的情况下可得到高 色纯度的外观,因此可得到外观设计性高的物品。作为物品的外部特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 可列举膜、片、注射成型品、挤压成型品等熔融成型品等。
[0079] 在实际上将蛾眼膜用于物品时,即使不贴附于物品的整个面,也能得到充分的防 反射效果和防止结露产生效果。另外,例如在用于窗玻璃的情况下,有时通过特意设置不进 行贴附的部位,能更加抑制结露的产生。
[0080] 以下对实施方式1中的蛾眼膜进行详述。
[0081] 如图1所示,蛾眼膜12的表面包含多个相邻的凸部的顶点的间隔(非周期结构的 情况下的相邻的凸部的宽度)或者间距(周期结构的情况下的相邻的凸部的宽度)为可见 光波长以下的凸部。凹凸部中的相邻的凸部的顶点间的宽度为可见光波长以下,换言之,在 蛾眼膜12的表面以可见光波长(380nm)以下的间隔或者间距排列配置有多个凸部。此外, 实施方式1中的凸部具有在其排列不具有规则性的情况下(非周期性排列)不产生无用的 衍射光的优点,因此更优选。优选蛾眼膜12的厚度为5?15 y m。当过薄时,容易受到模具 的缺陷部的影响,因此优选至少为3 ym以上。也可以在蛾眼膜12的表面贴附在使用时能 剥离的保护膜。
[0082] 基底膜11的材质例如可使用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环状烯烃系高分子(有代表性 的是作为降冰片烯系树脂等的产品名称为"泽欧农阿(七'才y 7) "(日本泽欧公司(七'才 >社)制造)、和产品名称为"阿同(7-卜> )"(JSR公司制造)等聚烯烃系树脂、三醋酸 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氨酯、聚醚酮、聚砜、聚 醚砜、聚酯、聚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也可以在基底膜11的表面形成用于提高贴 紧性的固定处理层、硬涂层等。当基底膜11薄时,有可能由于蛾眼膜树脂的固化收缩而卷 曲,因此优选基底膜比蛾眼膜厚。
[0083] 粘接层13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在粘接层13的与基底膜11相反侧的表 面上贴附用于保护粘接层13的隔膜(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酯))。
[0084]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凸部更详细地说明。
[0085] 图2和图3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立体示意图。图2表示凸部的单位结构为圆 锥状的情况,图3表示凸部的单位结构为四棱锥状的情况。如图2和图3所示,凸部12a的 顶部为顶点t,各凸部12a彼此相接的点为底点b。如图2和图3所示,相邻的凸部12a的 顶点间的宽度w用从凸部12a的顶点t分别引垂线到相同平面上时的两点间的距离表示。 另外,从凸部12a的顶点到底点的高度h用从凸部12a的顶点t引垂线到底点b位于的平 面时的距离表示。
[0086] 在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中,相邻的凸部12a的顶点间的宽度w为380nm以下,优选 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200nm以下。此外,在图2和图3中,作为凸部12a的单位结构例 示了圆锥和四棱锥,但是实施方式1中的蛾眼膜的表面如果具有形成有顶点和底点、且凸 部的间隔或者间距被控制为可见光波长以下的结构,则该单位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 可以是如图4和图5所示的从底点越靠近顶点则倾斜越平缓的形状(吊钟形、钟罩形或者 圆顶形)、如图6所示的在底点与顶点之间的区域一部分倾斜变得陡峭的形状(正弦形)、 以及如图7所示的从底点越靠近顶点倾斜越陡峭的形状(针状型或者帐篷形)、在锥体的斜 面具有阶梯状的台阶的形状等。
[0087]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凸部也可以具有多种排列性,而且也可以没有排列性。艮口, 作为凸部12a彼此相接的点的底点不限于在相邻的凸部彼此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例如, 如图8?图10所示,也可以是各凸部12a彼此相接的表面上的点(接点)的高度存在多种 的方式。此时,在这些方式中存在鞍部。所谓鞍部是指山脊凹陷的地方(日本"广辞苑(広 辞苑)"第五版)。在此,在以具有一个顶点t的凸部为基准观看时,位于比该顶点t低的位 置的接点存在多个,形成鞍部,在本说明书中,将位于在任意的凸部周围的最低位置的接点 作为底点b,将位于比顶点t靠下的位置且位于底点b之上成为鞍部的平衡点的点也称为鞍 点s。在该情况下,凸部12a的顶点间的宽度w相当于相邻的顶点间的距离,高度h相当于 从顶点到底点的垂直方向的距离。
[0088]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特别是使用如下情况的例子表示:在以具有一个顶点的凸部 为基准观看时,相邻的凸部的接点存在多个,在比顶点t低的位置形成鞍部(鞍点)。图11 和图12是详细地示出蛾眼膜的凸部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吊钟型、具有鞍部和鞍点的情 况下的放大图,图12是针状型、具有鞍部和鞍点的情况下的放大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 相对于凸部12a的一个顶点t,位于比该顶点t低的位置的相邻的凸部的接点存在多个,即 具有鞍部。比较图11和图12可知:在吊钟型和针状型中,鞍部的高度在吊钟型中容易形成 得更高。
[0089] 图13是将蛾眼结构的凸部和凹部进一步放大的平面示意图。图13所示的白圆 (〇)的点表示顶点,黑圆(鲁)的点表示底点,白方框(□)表示鞍部的鞍点。如图13所 示,以一个顶点为中心在同心圆上形成有底点和鞍点。在图13中,示意性地表示在一个圆 上形成有6个底点和6个鞍点的情况,实际上不限于此,也包含更不规则的情况。
[0090] 图14是表示沿图13中的A - A'线的截面和沿图13中的B - B'线的截面的示 意图。顶点用a2、b3、a6、b5表不,鞍部用bl、b2、a4、b4、b6表不,底点用al、a3、a5、a7表 示。此时,a2和b3的关系和b3和b5的关系成为相邻的顶点彼此的关系,a2与b3之间的 距离和b3与b5之间的距离相当于相邻的凸部的顶点间的距离w。另外,a2与al或者a3 之间的高度、a6与a5或者a7之间的高度相当于凸部的高度h。
[0091] 在此,对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能实现低反射的原理进行说明。图15和图16是表 示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能实现低反射的原理的示意图。图15表示蛾眼膜的截面结构,图16 表示入射到蛾眼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