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854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光纤主要用在光通信和传感系统中。近几年,开始使用光纤作为光信号的处理媒质,广泛用于民用RF通信、微波信号处理、光信号处理、光计算机、伪随机程序发生器、滤波器、解码器、信号存储、雷达信号处理和电子对抗等技术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0003]光纤所具有的独特优点使它成为优秀的延迟介质。利用光纤进行信号延迟可实现极宽带(1GHz或大于1GHz带宽的高数据速率)的实时信号的信号处理。光纤延迟线的种类很多,按光纤的性质可分为单模光纤延迟线和多模光纤延迟线,按其传输光的性质可分为相干光延迟线和非相干光延迟线,按其结构可分为回波延迟线和抽头延迟线。
[0004]最初,延迟线使用电信号延迟技术、超声波延迟技术。延迟介质有电荷耦合器、电缆、水银或者石英介质。
[0005]现有的延迟线壳体采用单层机构,体积大、重量很重,安装时占用空间大且安装不方便,有时对系统其他部件造成干扰。其内部器件安装不紧凑,很多空间没有被有效利用而造成浪费。其内部连接线比较长,连线时复杂,工作时对性能造成不良影响,比如电磁干扰的影响。此外,现有的壳体加工时使用的材料多,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壳体体积大、重量很重、占用空间大、安装不方便、材料成本高,使用时连线复杂、性能不可靠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材料成本低,使用时连线简单、性能可靠的光纤延迟线外壳。
[0007]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延迟线外壳,设有相互连接的前壁板、后壁板、左壁板和右壁板,前壁板、后壁板、左壁板和右壁板形成上容纳层和下容纳层,上容纳层和下容纳层之间设有隔板,隔板设有层间通孔。
[0008]优选地,前壁板的上部设有与上容纳层连通的端口,隔板上连接有矩形平台,后壁板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设有窗口 ;左壁板的内侧和右壁板的内侧分别连接有上盖板安装柱,下容纳层的四个角分别设有下盖板安装柱。
[0009]优选地,端口包括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第四输出端口,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第四输出端口与上容纳层连通。
[0010]优选地,前壁板的外侧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棱边,安装棱边设有通孔;右壁板和左壁板的外侧分别连接有带沉孔的侧板。
[0011]优选地,光纤延迟线外壳的长度是108?112mm,宽度是108?112mm,高度是56?60mm ;安装棱边的宽度是9?Ilmm,安装棱边的通孔的直径是4.9?5.1mm ;层间通孔的直径是15?17mm ;矩形凹槽的长度是41?43mm,矩形凹槽的宽度是12.5?14.5mm,矩形凹槽的高度是16?18_ ;隔板的厚度是2.98?3.02_,矩形平台的厚度是2.78?2.82mm ;上容纳层的高度是15.95?16.05mm,下容纳层的高度是39.95?40.05mm。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尺寸小、体积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使用时连线方便、功能多、性能可靠。采用两层结构,避免了电源、隔离器、激光器、接受等器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实现了四路射频信号输出。
[0013]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16]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17]图4是在图1基础上的主视图;
[0018]图5是在图1基础上的俯视图;
[0019]图6是在图3基础上的俯视图;
[0020]图7是在图1基础上的右视图;
[0021]图8是在图1基础上的左视图;
[0022]图9是在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3]图10是在图1基础上的后视图;
[0024]图11是尺寸图。
[0025]附图符号说明:
[0026]1.壳体,2.矩形平台,3.安装棱边,4.矩形凹槽,5.输入端口,6.第一输出端口,7.第二输出端口,8.第三输出端口,9.第四输出端口,10.上容纳层,11.下容纳层,12.隔板,13.侧板,14.上盖板安装柱,15.下盖板安装柱,16.层间通孔,17.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壳体设有由隔板12隔开的上容纳层和下容纳层。从图1可知,隔板12上面是上容纳层。从图3可知隔板12下面是下容纳层。图1、图2和图3中未画出封闭上容纳层的上盖板和封闭下容纳层的下盖板。结合图5和图9可以看出,剖切面为工字形,上容纳层10位于壳体的上部,下容纳层11位于壳体的下部。
[0029]如图1和图4所示,壳体I的前壁板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棱边3,安装棱边3内部从上至下开有通孔。前壁板上部设有输入端口 5、第一输出端口 6、第二输出端口 7、第三输出端口 8、第四输出端口 9,这些端口与上容纳层10连通。
[0030]如图7所示,壳体I的右壁板外侧连接有带沉孔的侧板13。如图8所示,壳体I的左壁板外侧连接有带沉孔的侧板13。
[0031]如图2和图5所示,矩形平台2安装在隔板12上,靠近输入端口 5的直角上。
[0032]如图2、图5、图7和图10所示,壳体I的后壁板设有矩形凹槽4,矩形凹槽4设有用于安装九孔插头的窗口 17,窗口 17与上容纳层10连通。
[0033]如图1和图5所示,壳体I的左壁板内侧连接有上盖板安装柱14,壳体I的右壁板内侧也连接有上盖板安装柱14,上盖板安装柱14上开有安装孔,上盖板安装柱14用于安装上盖板。隔板12开有层间通孔16,层间通孔16可连通上容纳层和下容纳层。
[0034]如图3和图6所示,下容纳层的四个角分别设有下盖板安装柱15,下盖板安装柱15开用安装孔,下盖板安装柱15用于安装下盖板,下盖板安装柱15内陷设计,即下盖板安装柱15的表面低于下容纳层的表面,相应的下盖板设计为嵌入式下盖板。
[0035]如图9和图10所示,壳体长度a = 110±2mm,最佳值是IlOmm ;宽度b =110±2mm,最佳值是IlOmm ;高度C = 58±2mm,最佳值是58mm。相应的上盖板的厚度设计为2±0.02mm,最佳值是2mm ;相应的下盖板的厚度设计为2±0.02mm,最佳值是2mm。对应地,下盖板安装柱15内陷距离为2±0.02mm,最佳值时2mm。
[0036]如图11所示,安装棱边3的宽度d = 10±lmm,其中通孔的直径e = 5±0.1mm。层间通孔16的直径i = 16 ± 1mm。矩形凹槽4的长度f = 42 + Imm,宽度g = 13.5± Imm,如图7所示,高度h = 17±lmm。壳体中部的壁厚p = 1 + 0.0lmm,最佳值时Imm ;靠近矩形平台2处的壁厚q = 2±0.0lmm,最佳值时2mm。
[0037]如图9所示,隔板12的厚度m = 3±0.02mm,最佳值时3mm。矩形平台2的厚度j=2.8±0.02mm,最佳值时2.8mm。上容纳层10的高度n = 16±0.05mm,最佳值是16mm。下容纳层11的高度k = 40 ±0.05mm,最佳值时40mm。
[0038]从上述说明可以看看出,本装置尺寸小、体积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功能多、性能可靠。
[0039]本发明的壳体是一体结构,通过一次性加工而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数控机床,尽量使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性能好的数控加工中心能够同时安装一二十种刀具,操作时只要把需要使用的刀具安装到位,程序调整好以后,可以根据需要自动换刀并进行加工,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加工精度很高。加工时的材料成本低。
[0040]此外,加工时需注意:如果壁板太薄、加工顺序设计不合理的话,将会顶穿壁板,形成废品,因此,实现确定好加工的顺序至关重要。此外,加工时需要使用夹具工装,夹具及工装的制作及使用对于整个产品的加工质量及用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0041]数控设备的使用,程序设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加工时对刀及中间环节的调整也需要时间。在图纸设计完善的情况下,整个加工的费时就主要由这两个环节组成。
[0042]本发明的下容纳层11用于安装光纤绕线盘,上容纳层10用来安装电源、隔离器、激光器、接受装置等器件,上容纳层10的器件连线简单。与光纤绕线盘单独放置于下容纳层11,避免了上容纳层10中的器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光纤绕线盘有四种长度不同的光纤,实现了四种不同时间的延时,分四路输出从第一输出端口 6、第二输出端口 7、第三输出端口 8、第四输出端口 9引出,即一路射频信号输入,分别通过四路延迟后,经过光电转换输出四路射频信号。
[0043]本装置在使用时,两个安装棱边3可与系统中的其他部件实现悬空连接。
[0044]以上所述仅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限定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其特征在于,设有相互连接的前壁板、后壁板、左壁板和右壁板,所述前壁板、所述后壁板、所述左壁板和所述右壁板形成上容纳层和下容纳层,所述上容纳层和所述下容纳层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设有层间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延迟线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的上部设有与所述上容纳层连通的端口,所述隔板上连接有矩形平台,所述后壁板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设有窗口 ;所述左壁板的内侧和所述右壁板的内侧分别连接有上盖板安装柱,所述下容纳层的四个角分别设有下盖板安装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延迟线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包括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第四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输出端口、所述第三输出端口、所述第四输出端口与所述上容纳层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纤延迟线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板的外侧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棱边,所述安装棱边设有通孔;所述右壁板和所述左壁板的外侧分别连接有带沉孔的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延迟线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延迟线外壳的长度是108?112mm,宽度是108?112mm,高度是56?60mm ;所述安装棱边的宽度是9?Ilmm,所述安装棱边的通孔的直径是4.9?5.1mm ;所述层间通孔的直径是15?17_ ;所述矩形凹槽的长度是41?43mm,所述矩形凹槽的宽度是12.5?14.5mm,所述矩形凹槽的高度是16?18_ ;所述隔板的厚度是2.98?3.02_,所述矩形平台的厚度是2.78?2.82mm ;所述上容纳层的高度是15.95?16.05mm,所述下容纳层的高度是39.95?40.05mm。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其解决了现有壳体体积大、重量很重、占用空间大、安装不方便、材料成本高,使用时连线复杂、性能不可靠的技术问题,其设有相互连接的前壁板、后壁板、左壁板和右壁板,前壁板、后壁板、左壁板和右壁板形成上容纳层和下容纳层,上容纳层和下容纳层之间设有隔板,隔板设有层间通孔。本发明广泛用于X波段光纤延迟线技术领域。
【IPC分类】H05K5-02, G02B6-28
【公开号】CN104656196
【申请号】CN201410212222
【发明人】王翀
【申请人】西安邮电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5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