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盒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515984阅读:来源:国知局
40-42中分别示出的光纤盒110、120的版本中,多排光纤适配器5被示出为位于盒110、120上。
[0102]在图1-24的盒10的示出实施例中,将与盒10—起使用的适配器的尺寸可以被规定为容纳配合的LC连接器。SC连接器也可以与适当尺寸的适配器一起使用。
[0103]图1-24的盒10可以被密封或者可以被打开,从而允许维修或清洁内部毂46和插芯44。在一些情况下,适配器块可以被卡扣到主体26的剩余部分,以便于组装。适配器块优选地也可以从盒10的剩余部分上移除,以允许清洁内部的非传统连接器20。柔性光回路12允许包括MPO连接器16的整个光纤束能够被移出,以便清洁或更换。
[0104]具体地,现在参考图13和图16-24,从形成柔性光回路12的基板24的后端54延伸出的光纤尾纤14形成带状(ribbonized),以端接至MPO连接器16的MT插芯56。从基板24的前端58延伸出的光纤尾纤14被分别端接至插芯44以被定位在盒10的前部22。如图所示,基板24限定前部延伸体60 (每个光纤14 一个),每一个前部延伸体以间隔分开的构造被设置用于向基板24提供一些柔性。各个光纤14在基板24的后部54从带状部分分离出来,并且被布线通过基板24至各个前部延伸体60。每一个插芯毂46限定一个凹口或一个切口 62以用于容纳基板24的前部延伸体60的前部64。
[0105]在图21至24中示意性示出了从基板24的前部延伸体60的每一个延伸的光纤尾纤14。现在参考图21-24的示意图,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从基板24延伸的光纤尾纤14可以通过由被覆层包围的光纤芯部组成的光纤66限定。形成柔性光回路12的基板24的前部延伸体60的部分68被插入到延伸通过插芯毂46的中心的柱形孔70中,同时由光纤芯部和周围的覆层(在主要涂层已经被剥离之后)组成的露出的光纤66被插入到插芯44中(参见图21)。插芯毂46的切口 62在使端接稳定中接收基板24的前部延伸体60的部分68。
[0106]根据一个示例性处理步骤,通过使用刚性基板,当光纤被端接至插芯44时,光纤的端部可以被劈开,并且延伸自基板24的插芯44的所有端部可以同时被抛光。
[0107]如图11-13、15和15A所示,除了柔性光回路12的基板24在盒10的前部22处提供用于非传统连接器20的插芯44的偏置以用于插芯接口变化的固有能力之外,其他结构也可以被用于补充柔性路12的固有偏置。例如,在盒10的示出实施例中,弹性夹72被定位在盒10中的容纳部74中,并且平行于盒主体26的纵向轴线A延伸。在传统的光纤连接器中,插芯组件一般地包括弹簧,从而当它们被配合在适配器中时,插芯一起被弹簧的偏置力压靠。在描述的盒10中,弹簧夹72可以被定位成抵靠插芯毂46的后端75,从而当它们配合进入的连接器时,向插芯44提供一些偏置。柔性光回路12的基板24的柔性允许非传统连接器20的插芯44向后弯曲,并且弹性夹72提供额外的偏置以迫使它们向前。弹性夹72可以被粘结到盒10的一部分上,以便将弹性夹72刚性地固定在盒10中。
[0108]应当注意,诸如弹性夹72的结构可以被用在本申请中描述和图示的光纤盒的实施例的任意一个中。
[0109]现在参考图25-36,示出了光纤盒110的另一实施例例。光纤盒110与图1_24的盒10类似,使用主体126中的柔性光纤光路112以用于传送光纤114。在该实施例中,多光纤连接器116 (以MPO连接器的形式)被定向成平行于非传统连接器120,该非传统连接器120位于盒110的前部122并且基本上垂直于由盒110限定的纵向轴线A。多光纤连接器116经由在盒10的后部118坐落于容纳部140中的多光纤适配器111被安装到盒110上。
[0110]柔性回路112被构造为将光纤114从位于限定信号进入位置138的后部118处的多光纤连接器116过渡到位于盒110的前部122处的非传统连接器120。盒110被示出为在盒110的前部122处包括成适配器块115形式的多排适配器5。诸如LC连接器的传统连接器经由适配器可以与位于盒110的前部122的非传统连接器120的插芯144配合。适配器5被线性地设置并且沿着纵向轴线A被定位。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适配器5的尺寸被规定为接收前部LC连接器。SC连接器也可以与适当尺寸的适配器一起使用。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适配器5是具有前端117、相反的后端119的块状构造115的形式。前端115包括用于接收LC连接器的轮廓。在适配器115的后端119处,非传统连接器120的包括插芯毂146和插芯114的插芯组件坐落于容纳部148中,该容纳部148与适配器5的端口 121对齐。对于每一连接器对,夹板套筒152也被设置,用于每一个非传统连接器120的毂和插芯与传统LC连接器的插芯之间的插芯对准。
[0111]如前所示和所述,适配器块115可以被卡扣、超声波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到盒主体126的剩余部分或者形成主体126的一部分。盖127可以被用于覆盖块115后部的区域。在图26-31中,盒110已经被示出为不具有盖127,以示出盒110的内部特征。
[0112]与盒10的第一实施例一样,图25-36的盒110被构造为使得该盒110可以被密封或者可以被打开,从而允许维修或者清洁内部毂146和插芯114。在一些情况下,适配器块115可以被卡扣到主体126的剩余部分以便于组装。适配器块115优选地也可以从盒110的剩余部分上移除以允许清洁内部的非传统连接器120。柔性光纤光路112允许包括MPO连接器116的整个光纤束能够被移除以用于清洁或更换。
[0113]延伸自柔性回路112的基板124的前部158的光纤尾纤114的端接与如上所述的参考图1-24的盒10的插芯组件的端接类似。在基板124的后部154,如前所述,光纤114形成带状,以端接至MT插芯156。
[0114]基板124包括位于前侧158的延伸体160。延伸体160限定位于每一个延伸体之间的切口 161。切口 161使基板124具有柔性,并且基本上使得非传统连接器120的插芯144是基本自由浮动的结构,以允许在两个不同的轴线(例如,向上/向下,前/后)上运动。
[0115]具体地,参考图27、28、31、33和36,柔性光回路112的基板124也示出为具有靠近盒110的后容纳部140的弯曲部125。如前所述,使用柔性基板124以固定光纤114的一个优点是允许基板124的有限的受控制的运动,以适应内部部件和盒主体126之间的任何公差变化或者在连接到进入的连接器期间适应内部插芯144的任何运动。
[0116]具有基板324的简单柔性光回路312的一个示例在图37-39中示出了,该基板324包括用于控制弯曲和允许光纤314中的轴向移动的设计。U型弯曲或者S型弯曲325可以被设置在柔性光回路312的基板324中,以允许光纤314的轴向移动。在连接器插芯的公差和成型的聚合物结构(诸如盒主体)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插芯接口变化的显著累积。通过允许柔性回路312的基板324以受控的方式被弯曲,可以适应这些公差。
[0117]图40-42示出了使用柔性光回路212的光纤盒210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弯曲225基本上被设置在回路212的基板224的中部227中。图40-42的盒210的基板224提供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盒10、110类似的优点。
[0118]作为另一示例,图43-45示出了柔性回路412,该柔性光回路412包括基板424,该基板具有位于基板424的带状的光纤部中的扭曲425。此种设计可以适应连接器接口之间的距离的较大变化。如图43-45的柔性回路412的实施例所示,位于基板的后端的MPO连接器可以限定纵向轴线,该纵向轴线垂直于位于基板424的前部的非传统连接器的那些纵向轴线。因此,延伸自MPO连接器的光纤14在端接于前部连接器之前可以跟随“S”或者“Z”型路径。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随着该光纤14延伸到基板前部的非传统连接器,光纤14以并排、非重叠的构造进入基板424并且从该基板424中分支出去。基板424允许光纤14跟随此路径,同时保留任何最小的弯曲半径需求。在将在下面讨论的如图51、52所示的不同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后部进入基板的光纤可平行于从基板的前部延伸出的部分定向。在此示例中,光纤可以以非重叠的构造再次从基板的后部进入,并且可以分支出去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