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1597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内部具有棱柱型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背景技术】
[0002] 具有光扩散性的部件除了照明器具、建材以外也在显示装置中使用。作为该显示 装置,例如有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等。作为光扩散部件的光 扩散表现机理,可以举出由表面上所形成的凹凸引起的散射(表面散射)、由基体树脂与其 中分散的微粒间的折射率差引起的散射(内部散射)、以及由表面散射和内部散射两者引 起的散射。但是,对于这些光扩散部件而言,通常其扩散性能是各向同性的,即使稍稍改变 入射角度,其透过光的扩散特性也不会有大的差异。
[0003] 另一方面,已知如下各向异性光学膜:一定角度区域的入射光强烈扩散,而其他角 度的入射光透过(例如,专利文献1)。该各向异性光学膜是从片状的感光性组合物层的上 空使用线状光源照射光而固化得到的。而且认为,在片状的基体内,如图10所示,彼此平行 地形成有在制作各向异性光学膜50时与配置于其上空的线状光源5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与 周边区域折射率不同的板状结构40。如图12所示,可以在未图示的光源与光接收器3之间 配置样品1 (各向异性光学膜),一边以样品表面的直线L为中心轴改变角度一边直线透过 样品来测定进入光接收器3的直线透过率。
[0004] 图11是表示使用图12所示的方法测定的图10所示的各向异性光学膜50所具有 的散射特性的入射角依存性的图。图11是评价与后述比较例2、3具有相同板状结构的各 向异性光学膜的图。纵轴表示作为表示散射程度的指标的直线透过率(入射规定光量的平 行光线时,向与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所出射的平行光线的光量),横轴表示入射角。图11中 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以图10中的A-A轴(穿过板状结构)和B-B轴(平行于板状结构) 为中心旋转各向异性光学膜50的情况。予以说明的是,入射角的正负表示旋转各向异性光 学膜50的方向相反。对于图11中的实线,无论正面方向还是斜方向直线透过率都小,这意 味着,在以A-A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时,光学膜50为与入射角无关地进行散射的状态。此外, 对于图11中的虚线,在0°附近的方向上直线透过率变小,这意味着,在以B-B轴为中心进 行旋转时,光学膜为对于正面方向的光进行散射的状态。进一步,入射角大的方向上直线透 过率增加,这意味着,在以B-B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时,各向异性光学膜为对于斜方向的光透 过的状态。由于该结构,可以提供如下特性:例如,虽然在横向上透过度根据入射角的不同 而不同,但在纵向上即使改变入射角透过度也不变。在此,以下将如图11所示表示散射特 性的入射角依存性的曲线称为"光学曲线"。光学曲线不直接表现散射特性,但如果解释为 直线透过率降低反而使扩散透过率增大,则可以说其大致表示了扩散特性。
[0005] 对于各向异性光学膜50,可以利用其板状结构40相对于膜法线的倾斜度来规定 光学特性。在该情况下,来自与板状结构40大体平行的方向的入射光强烈扩散,以贯穿该 板状结构的方式入射的光几乎不扩散而透过,因此板状结构40可称为光散射面。
[0006] 该各向异性光学膜50的性质依赖板状结构的倾斜度和入射光的倾斜度,因此光 被强烈扩散时的入射角度范围是有限制的。此外,各向异性光学膜50在改变入射角度时扩 散性变化极其剧烈,因此在应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表现为辨认性的急剧变化,有时存在 不自然的感觉。为了解决该问题,可列举将多个改变了板状结构的倾斜度的各向异性光学 膜进行层叠的方法,但存在成本花费多的问题,从而需要改善。除此之外,板状结构的各向 异性光学膜容易产生光的干涉(虹),从而要求改善辨认性。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25474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即使为1层的各向异性扩散层也能够 以宽的入射角度范围进行光的扩散和聚光,且不会有不自然的感觉,并且不易发生光的干 涉(虹)。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3]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构成解决了上述课题。
[0014] (1) 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其是扩散性根据光的入射角而变化的各向异性光学膜, 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棱柱区域和基体区域,直线透过率最大的入射角时的最大直线透过 率为30 %以上且小于95 %,直线透过率最小的入射角时的最小直线透过率为20 %以下。
[0015] (2)上述(1)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棱柱区域的短径与长径的 纵横比处于2~40范围内。
[0016] (3)上述(1)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棱柱区域的厚度处于 30 μ m~200 μ m范围内。
[0017] (4)上述(1)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对于上述最大直线透过率与上 述最小直线透过率之差为1/2以下的直线透过率,入射光的扩散范围的角度范围为50°~ 80。。
[0018] (5)上述(2)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短径的长度处于0. 5 μ m~ 5. 0 μ m范围内。
[0019] (6)上述(2)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上述长径的长度处于3.0 μπι~ 50 μ m范围内。
[0020] (7) -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各向异性光学膜。
[0021] (8) -种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从光源得到平行光线的 工序;使上述平行光线向指向性扩散元件入射而得到具有指向性的光的工序;和使上述具 有指向性的光向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入射而使光固化性组合物层固化的工序。
[0022] (9)上述(8)所述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具有指向性的 光的纵横比处于2~40范围内。
[0023] 发明效果
[0024]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各向异性光学膜,即使为1层的各向异性扩散层,也能够以 宽的入射角度范围进行光的扩散和聚光,且不会有不自然的感觉,并且不易发生光的干涉 (虹)。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示意图,(a)是平面图,(b)是截面图。
[0026]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0027] 图3是实施例1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曲线。
[0028] 图4是实施例2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曲线。
[0029] 图5是实施例3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曲线。
[0030] 图6是实施例4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曲线。
[0031] 图7是比较例1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曲线。
[0032] 图8是比较例2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曲线。
[0033] 图9是比较例3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曲线。
[0034] 图10是以往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示意图。
[0035] 图11是表示具有板状结构的各向异性光学膜的直线透过率的图。
[0036] 图12表示各向异性光学膜的光学曲线的测定方法。
[0037] 图13是实施例3的各向异性光学膜截面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在此,对本专利申请的范围及本说明书中各用语的定义进行说明。
[0039] "低折射率区域"和"高折射率区域"是因构成各向异性光学膜的材料的局部性的 折射率高低差而形成的区域,是表示与其他区域相比折射率高或低的相对性的用语。这些 区域在形成各向异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