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保过程中智能眼镜的照明方法_3

文档序号:9505528阅读:来源:国知局
近耳朵的部位;摄像头15由摄像头15支架9支撑安装在摄像头15容置部中,陀螺仪,用以识别振动信号,设定不同的振动信号以对使汽车维保的智能眼镜执行对应动作。光源、麦克风和喇叭是实现使用智能眼镜进行维保的多方位交互手段,实现了一种全方位的智能交互,以提高智能眼镜的智能化。
[0064]实施例3:与实施例2具有相同的技术方案,区别是:摄像头15、光源、麦克风11和喇叭12连接于控制板10,该控制板10具有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摄像头15、光源、麦克风11发出的信号,并可对该接收信号进行数据处理,且该控制板10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且使用该信号收发模块向远程服务器发送和接收信号,无线信号包括,Wifi,蓝牙,GPS,FM。由于智能眼镜是直接与控制板连接,控制板再与远程服务器进行信号交互,而控制板还可对该接收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即一些简单的识别操作或者其它的操作,可以完全又控制板进行识别或其它处理,或者由控制板在先预处理,可以缓解远程服务器的处理压力,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处理速度,特别是预处理过的信号再交于远程服务器完成后续处理,可以极大缩减远程服务器的处理时间,使得用户较快速地得到处理结果。
[0065]实施例4:与实施例1或2或3具有相同的技术方案,区别是:控制板10包括有图像识别匹配模块,用于图像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识别;控制模块,用于输入信息识别后,执行相应操作以及反馈;图像输出模块,用于给操作者进行图像反馈;音频输出模块,用以给操作者进行声音反馈;震动反馈模块,用以进行震动反馈;服务器数据库模块,用于服务端数据的检索;控制板的上述各模块是下载在控制板中的程序运行得以实现的,设定上述模块,目的在于对采集的图像、声音等信号进行处理,以期得到相应的输出结果。
[0066]实施例5:与实施例1-4任意个具有相同的技术方案,区别是:控制板10还连接存储器,该控制板10通过信号线与摄像头15、光源、麦克风11和喇叭12连接,且集成于一主机箱内,该控制板10同步进行数据处理和信号收发。该处控制器连接存储器的目的在于,由于智能眼镜维保的时候,有可能出现网络故障等无法与远程服务器交互数据的情形,但是,智能眼镜仍然需要采集数据,那么采集的数据就可以暂时不停下来,先进行数据存储,在网络恢复时,继续就数据的传输。
[0067]实施例6:与实施例1-5任意个具有相同的技术方案,区别是:摄像头采集的车牌图像,仅由控制板执行图形识别处理,得到该车牌信息,直接将车牌信息发送于远程服务器。摄像头采集车牌信息,该车牌信息直接由智能眼镜的控制板进行识别,将识别之后的信息再发与远程服务器,该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直接发送车牌的图像至远程服务器进行识别再匹配,不仅传输的信号比较多,耗费时间,服务器接收该信号进行识别处理的时间很长,而在现场对该图片信息处理,得到识别的数据进行传输,信号传输时间短,速度快,可以尽快是的用户得到该车牌下的车辆信息或者其它信息。
[0068]实施例7:与实施例1-6任意个具有相同的技术方案,区别是:远程服务器具有车辆信息数据库、行车数据数据库、车辆结构模型数据库、维保流程数据库、工具模型数据库、汽车故障智能分析系统,所述车辆信息数据库存储车牌号,及该车牌号对应的车辆的车架号、车主信息、车辆保养记录和车辆维修记录,且还存储该车牌号下的车型、年款和车辆配置信息;所述的行车数据数据库存储由车牌号或者该车牌号下的车架号对应的车辆的0BD数据和故障码;所述车辆结构模型数据库存储由车型、年款和车辆配置信息对应的车辆组成及组成部分的说明和3D建模图形;所述维保流程数据库存储该车牌号或车架号对应的车辆行驶里程和故障信息,及维保流程说明;所述工具模型数据库存储针对不同车辆故障维修需要使用的工具的说明和3D建模图形,所述汽车故障智能分析系统,整合远程服务器具有车辆信息数据库、行车数据数据库、车辆结构模型数据库、维保流程数据库,分析车辆故障和确定保养流程。
[0069]在远程服务器设置上述数据库,对于智能眼镜采集的关于车辆维保的信息,都可以调取相关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反馈用户结果,于光机、喇叭等进行显示和提示,是实现智能眼镜用于车辆维保智能化的一个保障,且建立、健全该数据库的内容,会涉及智能眼镜的各个采集数据的处理,丰富智能眼镜用于车辆维保的功能。
[0070]实施例8: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智能眼镜进行车辆维保的方法,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所述的汽车维保过程中智能眼镜的照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1]S1.启动智能眼镜,首先进入识别模式:
[0072]通过摄像头采集来的视频数据,自动扫描画面中是否出现车牌号,如果出现车牌号,识别出车牌号;通过识别出的车牌号,从车辆信息数据库中取得车架号或者直接识别出车架号;根据车架号,在车辆信息数据库中取得该车架号对应的车型、年款,在行车数据数据库中取得行驶里程、0BD数据和故障码;通过汽车故障智能分析系统,由行驶里程确定车辆需要做的保养项目;通过汽车故障智能分析系统,由0BD数据和故障码确定车辆需要做的维修项目;
[0073]S2.进入操作模式:用户通过语音输入和手势,选择系统提示的维保项目;
[0074]S3.进入教学模式:如果用户选择的维保项目是视频教学,则通过维保流程数据库取得维保流程视频,并开始播放;
[0075]S4.播放维保视频过程中进入操作模式:用户通过语音输入和手势,控制维保流程视频的播放;
[0076]S5.进入教学模式:如果用户选择的维保项目是文字动画教学,则通过维保流程数据库取得维保流程,如果维保流程中需要提示用户操作某汽车零件的时候,进入识别模式;
[0077]S6.进入识别模式:识别出画面中出现的特定汽车零件,并提示用户该零件的安装位置,再返回教学模式;
[0078]S7.进入教学模式:从车辆结构模型数据库中取得该零件的3D模型,并显示在视频输出系统,并且在3D模型上以动画的形式提示用户应该进行操作的位置以及操作方法;
[0079]S8.播放教学动画过程中进入操作模式:用户通过语音输入和手势,操作眼前的3D模型,包括转动,放大,缩小,拆分,合并的动作,使用户更加详细的了解教学过程;
[0080]S9退出教学和操作模式:完成操作和教学,退出。
[0081]将智能眼镜应用于车辆维保时,分出3个模式(识别,操作,教学),3个模式互相依托,互相支持,互相转换,以实现车辆维保的信息采集、辅助与自实现的目的,而3个模式又都依托于车辆信息数据库,行车数据数据库,车辆结构模型数据库,维保流程数据库,汽车故障智能分析系统(RDM)等一系列信息系统。并展现了一个完整地使用智能眼镜进行辅助车辆维保的过程。
[0082]实施例9:与实施例1-8任意个具有相同的技术方案,区别是:光强度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光强度值,输出信号经信号处理通过A/D转换单元将模拟光强度信号转变成数字光强度信号,以串行方式发送到控制板的接收端口,控制板接收数据,输出将信息转换成可读取数值,显示当前光强度值;控制板通过内置的控制算法对接收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以判断光源的开关状态、计算光照补偿值和发送控制信号。
[0083]触控板设置滑动强制开启灯光模式,设定一滑动手势,则该手势操作使得光源强制开启;该步骤中,一旦输入开启光源的语音指令,则强制开启光源。
[008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