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头以及具有该望远镜头的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65315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望远镜头以及具有该望远镜头的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望远镜头W及具有该望远镜头的摄像装置。特别设及最适于更换镜头 系统用途的望远镜头。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伴随数码照相机的发展,提出了各种数码照相机用更换镜头。例如,在日 本特开2007 - 322986号公报中,在正/负/正的3组结构中,在第1组的最靠像侧配置 光圈,通过第2组的移动进行向近距离物点的对焦。利用该结构,实现了更换镜头用途的 300mm/F4的望远镜头。
[0003] 并且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 - 250293号公报中,在正/负/正的3组结构中,通 过第2组的移动进行对焦,光圈被配置在第3组中。利用该结构,实现了更换镜头用途的 400mm/F2. 8至800mm/巧.6的望远镜头。
[0004]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7 - 322986号公报W及日本特开2013 - 250293号公报的 结构中,难W同时实现光学系统的小直径化和各像差的校正。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达到了光学系统的小直 径化、并且良好抑制了各像差的产生的望远镜头W及具有该望远镜头的摄像装置。
[0006]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望远镜头从物体侧朝像侧依次具有:
[0007] 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
[0008] 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W及
[0009] 正屈光力的后透镜组。
[0010] 此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W下部件:
[0011] 上述望远镜头;W及
[0012] 摄像元件,其具有摄像面,并且将通过望远镜头形成在摄像面上的像转换为电信 号。
[0013] 本发明起到如下效果:能够提供达到了光学系统的小直径化、并且良好抑制了各 像差的产生的望远镜头W及具有该望远镜头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0014] 图IA是实施例1的望远镜头的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IB是实施例 2的望远镜头的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0015] 图2A是实施例3的望远镜头的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2B是实施例 4的望远镜头的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0016] 图3A是实施例5的望远镜头的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3B是实施例 6的望远镜头的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0017] 图4A、图4B、图4C、图4D是示出实施例1的望远镜头在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 像差(SA)、像散(A巧、崎变像差值T)、倍率色差(CC)的图。图4E、图4F、图4G、图4H是示 出实施例2的望远镜头在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SA)、像散(A巧、崎变像差值T)、倍 率色差(CC)的图。
[001引图5A、图5B、图5C、图5D是示出实施例3的望远镜头在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 像差(SA)、像散(A巧、崎变像差值T)、倍率色差(CC)的图。图祀、图5F、图5G、图甜是示 出实施例4的望远镜头在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SA)、像散(A巧、崎变像差值T)、倍 率色差(CC)的图。
[0019] 图6A、图她、图6C、图抓是示出实施例5的望远镜头在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 像差(SA)、像散(A巧、崎变像差值T)、倍率色差(CC)的图。图6E、图6F、图6G、图細是示 出实施例6的望远镜头在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SA)、像散(A巧、崎变像差值T)、倍 率色差(CC)的图。
[0020] 图7是摄像装置的剖视图。
[0021] 图8是摄像装置的前方立体图。
[0022] 图9是摄像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0023] 图10是摄像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内部电路的结构框图。
[0024] 图11是第2方式的望远镜头在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透镜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在实施例的说明之前,对本发明的某个方式的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另 夕1>,在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时,示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与后述的实施 例的情况一样,运些实施例所例示的方式毕竟只不过是本发明中包含的方式中的一部分, 该方式具有多种变形。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所例示的方式。
[0026] 此外,在W下的说明中,共同的结构具有同样的技术意义,因此省略说明。
[0027] 本实施方式的第1方式的望远镜头从物体侧朝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 组、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和正屈光力的后透镜组,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像侧依次具有第 1子透镜单元和第2子透镜单元,并满足W下的条件式(1)。
[002引 0.4 < 屯山。2/(1口< 0.8 (1)
[002引运里,屯。1。2是从第1子透镜单元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第2子透镜 单元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0030] 屯1是第1透镜组的位于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第1透镜组的位于最 靠像侧的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0031] 为了缩短整个光学系统的全长,优选将光学系统的结构设为远距型的结构。在本 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从物体侧朝像侧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 第2透镜组,因此光学系统包含远距型的结构。因此,能够缩短镜头全长。
[0032] 而且,在第2透镜组的像侧配置有正屈光力的后透镜组。由此,能够通过后透镜 组,抑制球面像差、曽形像差和像散的产生。
[0033] 此外,第1透镜组具有第1子透镜单元和第2子透镜单元,由此能够通过两个子透 镜单元,抑制球面像差和色差的产生。
[0034]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满足上述条件式(I)。条件式(I)是与第2子 透镜单元的透镜直径相关的条件式。
[0035] 通过低于条件式(1)的上限值,能够在第2子透镜单元中确保适当的透镜直径、并 且一定程度地增大入射到第2子透镜单元的光线的高度。由此,能够通过第2子透镜单元 抑制像差的产生。此外,由于能够利用第2子透镜单元充分抑制像差的产生,因此能够减少 第1子透镜单元中的透镜的片数。或者,不需要减小第1子透镜单元的屈光力。其结果,能 够减小整个光学系统的全长和重量。
[0036] 通过超过下限值,能够适当地确保第1子透镜单元与第2子透镜单元之间的轴上 间隔。该情况下,入射到第2子透镜单元的光线的高度降低,因此能够减小第2子透镜单元 中的透镜直径。
[003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满足W下的条件式似。
[0038] 0. 4 < fsu/f < 1. 0 (2)
[00測运里,fsul是第1子透镜单元的焦距,
[0040] f是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望远镜头整体的焦距。
[0041] 条件式(2)是与第1子透镜单元的屈光力相关的条件式。
[0042] 通过低于条件式(2)的上限值,第1子透镜单元的屈光力增大。由此,能够降低入 射到第2子透镜单元的光线的高度,因此能够使第2子透镜单元小型轻量化。此外,镜头整 体也能够小型轻量化。
[0043] 通过超过条件式似的下限值,能够减小第1子透镜单元的屈光力,因此能够抑制 高次的球面像差的产生。
[004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满足W下的条件式(3)。
[004引 4 < fsui/cU2< 15 做
[0046] 运里,是第1子透镜单元的焦距,
[0047] 屯。。2是从第1子透镜单元的最靠像侧的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2子透镜单元的最靠 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0048] 通过低于条件式(3)的上限值,能够降低入射到第2子透镜单元的光线的高度,因 此能够使第2子透镜单元小型轻量化。此外,镜头整体也能够小型轻量化。
[0049] 通过超过条件式(3)的下限值,能够一定程度地增大入射到第2子透镜单元的光 线的高度。因此,能够通过第2子透镜单元减少在第1子透镜单元中产生的各种像差。
[005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1透镜组在第2子透镜单元的像 侧具有第3子透镜单元。
[0051] 由此,能够通过第3子透镜单元良好地校正残余像差(二级光谱)、即无法通过第 1子透镜单元和第2子透镜单元完全校正的像差。
[005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1子透镜单元的屈光力和第3子 透镜单元的屈光力均是正屈光力。
[0053] 如上所述,通过将光学系统的结构设为远距型的结构,能够得到缩短整个光学系 统的全长的作用。能够通过增强第1透镜组的正屈光力,增大该作用。其结果,能够进一步 缩短整个光学系统的全长。
[0054] 通过将第1子透镜单元的屈光力和第3子透镜单元的屈光力均设为正屈光力,能 够由两个子透镜单元分担第I透镜组的正屈光力。因此,即使增强第I透镜组的正屈光力, 也能够抑制像差的产生。其结果,能够进一步缩短整个光学系统的全长,并且良好地保持光 学系统的成像性能。
[005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3子透镜单元具有至少1片满足 W下的条件式(4)的正透镜。
[005引 16 < V su3pmm< 55 (4)
[0057] 运里,V 是第3子透镜单元内的正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小的阿贝数。
[0058] 通过低于条件式(4)的上限值,能够在第3子透镜单元中配置高色散的正透镜。高 色散的玻璃材料的0评(部分色散比)较大,因此在第3子透镜单元中,能够增大正透镜的 0评。其结果,能够通过第3子透镜单元良好地校正残余像差(二级光谱)、即无法通过第 1子透镜单元和第2子透镜单元完全校正的像差。
[0059] 通过超过条件式(4)的下限值,能够使得容易选择正透镜所使用的玻璃材料。
[006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满足W下的条件式巧)。
[0061] 0. 35<fsu3A'<l 妨
[006引运里,是第3子透镜单元的焦距,
[0063] f是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望远镜头整体的焦距。
[0064] 通过低于条件式巧)的上限值,能够充分确保第1透镜组的正屈光力。通过超过 条件式(5)的下限值,能够抑制在第3子透镜单元中产生的像差。
[006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1子透镜单元由1片或两片单透 镜构成。
[0066] 当第1子透镜单元中的透镜片数增加时,整个光学系统的重量增加,并且成本也 上升,因此是不优选的。通过由1片或两片单透镜构成第1子透镜单元,能够实现整个光学 系统的轻量化和成本减少。
[006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2子透镜单元从物体侧朝像侧依 次具有负透镜、正透镜、正透镜和负透镜。
[0068] 在第2子透镜单元中,主要进行在第1子透镜单元中产生的球面像差和色差的校 正。通过在第2子透镜单元中配置负透镜和正透镜,能够在不显著减小第1透镜组整体的 正屈光力的情况下,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特别是球面像差和色差。
[006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2子透镜单元在最靠物体侧的位 置具有接合透镜。
[0070] 通过配置接合透镜,能够在将空气接触面设为与单透镜相同面数的状态下,针对 色差得到较大的校正效果。由此,接合透镜的配置有利于校正色差。
[007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2子透镜单元从物体侧朝像侧依 次具有物体侧接合透镜和像侧接合透镜。
[0072] 如上所述,通过配置接合透镜,能够在将空气接触面设为与单透镜相同面数的状 态下,针对色差得到较大的校正效果。通过配置两个接合透镜,能够得到更大的色差校正的 效果,因此能够更良好地校正色差。
[007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2子透镜单元的物体侧接合透镜 从物体侧朝像侧依次由负的单透镜和正的单透镜构成,第2子透镜单元的像侧接合透镜从 物体侧朝像侧依次由正的单透镜和负的单透镜构成。
[007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3子透镜单元由1个透镜成分构 成。
[0075] 运里,透镜成分是单透镜或接合透镜、且是与空气接触的光学有效面是两个面的 透镜。
[0076] 在第3子透镜单元中,主要进行轴上色差的校正。因此,能够由1个透镜成分构成 第3子透镜单元。此外,即使在使第3子透镜单元具有正屈光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1个 透镜成分确保充分的屈光力。
[0077] 通过使用接合透镜作为透镜成分,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
[007引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满足W下的条件式化)。
[0079] 0. 42 < da/L化< 0. 52 (6)
[0080] 运里,如是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 侧的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0081] ^^是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望远镜头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像面的 距离。
[0082] 通过低于条件式化)的上限值,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通过超过条件式化) 的下限值,能够减小第1透镜组的径向大小。^^是未进行空气换算时的距离。
[008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满足W下的条件式(7)。
[0084] 1 < cUs/dGi< 1. 2 (7)
[0085] 运里,cUk是第1子透镜单元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光圈在光轴上 的距离,
[0086] 如是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 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0087] 通过满足条件式(7),光圈(开口光圈)位于第1透镜组与第2透镜组之间。其结 果,能够实现驱动光圈的机构(机械机构)的简化和整个光学系统的小直径化。
[008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后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 组、负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和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
[0089] 第3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由此能够通过第3透镜组会聚穿过第1透镜组和第2 透镜组的光线。由此,能够减少入射到第4透镜组的光束,因此容易将第4透镜组中的透镜 小直径化。此外,由于第5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因此可W增大第4透镜组的负屈光力。
[0090] 运样,能够通过将后透镜组中的屈光力的配置设为正屈光力、负屈光力、正屈光 力,使得佩兹伐(Petzval)和良好。其结果,能够抑制像散的产生。
[009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5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像侧依次具 有物体侧接合透镜和像侧接合透镜。
[0092] 第5透镜组配置于接近像面处。因此,通过使第5透镜组具有两个接合透镜,能够 增大第5透镜组的屈光力。由此,能够在使佩兹伐和良好的同时,在将对轴上色差带来的影 响抑制到最小限度的状态下,有效地校正倍率色差。
[009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满足W下的条件式做。
[0094] 0. 60 < OgFcsm…<0.68 做
[009引运里,0 gFesmm是第5透镜组内的负透镜的0评中的、最小的0评,
[0096] 0 gF是部分色散比,用0 gF = (ng -证)/"(nF - nC)表示,
[0097] nC、nF、ng分别是针对C线、F线、g线的折射率。
[0098] 通常,当色散增大时,部分色散比也增大。通过将色散特别大的玻璃材料、即部分 色散比特别大的玻璃材料用于第5透镜组的负透镜,能够良好地校正短波长侧的倍率色 差。
[0099] 通过满足条件式(8),能够良好地校正短波长侧的倍率色差。此外,在第5透镜组 W外的透镜组中,在正透镜采用高折射率且高色散的玻璃材料的情况下,选择的范围增宽。 其结果,能够实现整个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0100] 通过超过条件式(8)的下限值,能够在得到良好的消色差效果(C线和F线的倾斜 校正)的同时,减少二级光谱。
[010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满足W下的条件式巧)。
[010引 0. 05 兰 fcs/f 兰 0. 15 巧)
[0103] 运里,片5是第5透镜组的焦距,
[0104] f是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望远镜头整体的焦距,
[0105] 通过低于条件式(9)的上限值,能够适当确保第5透镜组的屈光力。其结果,能够 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通过超过条件式巧)的下限值,能够抑制第5透镜组的屈光力变得 过大。其结果,能够在抑制像差产生的同时,确保适当长度的后焦距。
[010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满足W下的条件式(10)。
[0107] 0. 65 < W/f < 0. 95 (10)
[010引运里,Ltl是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望远镜头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像 面的距离,
[0109] f是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望远镜头整体的焦距,
[0110] 通过低于条件式(10)的上限值,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通过超过条件式(10) 的下限值,能够减小各透镜组中的屈光力。因此,能够使得光学性能良好。
[011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望远镜头中,优选的是,第5透镜组的物体侧接合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