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2559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乃是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相关,且尤其是与应用六片 式透镜之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相关。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手机和数字相机的普及使得包含光学成像镜头、镜筒及影像传感器等之 摄影模块蓬勃发展,手机和数字相机的薄型轻巧化也让摄影模块的小型化需求愈来愈高, 随着感光稱合组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O))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组件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CMOS)之技术进步和尺寸缩小,装戴在 摄影模块中的光学成像镜头也需要缩小体积,但光学成像镜头之良好光学性能也是必要顾 及之处。
[0003] 随着消费者对于成像质量上的需求,传统的四片式透镜的结构,已无法满足更高 成像质量的需求。因此亟需发展一种小型且成像质量佳的光学成像镜头。
[0004] 习知的光学成像镜头多为四片式光学成像镜头,由于透镜片数较少,光学成像镜 头长度可以缩得较短,然而随着高规格的产品需求愈来愈多,使得光学成像镜头在画素及 质量上的需求快速提升,极需发展更高规格的产品,如利用六片式透镜结构的光学成像镜 头。然而,习知的六片式镜头如美国专利号7663814及8040618所示,其镜头长度动辄高达 21_以上,不利手机和数字相机的薄型化。
[0005] 因此,极需要开发成像质量良好且镜头长度较短的六片式光学成像镜头。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之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透过控制各透 镜的凹凸曲面排列,而在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维持系统性能之条件下,缩短系统长度。
[0007]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 镜、一光圈、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每一透镜都 具有屈光率,而且具有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 通过的像侧面。
[0008] 为了便于表示本发明所指的参数,在本说明书及图示中定义:T1代表第一透镜在 光轴上的厚度、G12代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光圈到下一个 相邻透镜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为TA(负号表示该距离方向朝向物侧),T2代表第二透镜 在光轴上的厚度、G23代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T3代表第 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G34代表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T4 代表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G45代表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 度、T5代表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G56代表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 间隙宽度、T6代表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G6F代表第六透镜之像侧面至红外线滤光片 之物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F代表红外线滤光片在光轴上的厚度、GFP代表红外线滤光片 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Π 代表第一透镜的焦距、f2代表第二透镜的焦距、f3代 表第三透镜的焦距、f4代表第四透镜的焦距、f5代表第五透镜的焦距、f6代表第六透镜的 焦距、nl代表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2代表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3代表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4 代表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5代表第五透镜的折射率、n6代表第六透镜的折射率、vl代表第 一透镜的阿贝数、v2代表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3代表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4代表第四透镜 的阿贝数、v5代表第五透镜的阿贝数、v6代表第六透镜的阿贝数、EFL代表光学成像镜头 的有效焦距、TTL代表第一透镜之物侧面至一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ALT代表第一透镜至 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六片透镜厚度总和(即Tl、T2、T3、T4、T5、T6之和)、AAG代表第一透 镜至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五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和(即G12、G23、G34、G45、G56之和)、 BFL代表光学成像镜头的后焦距,即第六透镜之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即G6F、 TF、GFP 之和)。
[0009] 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第一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 的凹面部,第二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三透镜之物侧面具有 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第四透镜之物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第 五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第六透镜之像侧面具有一位于光轴附 近区域的凹面部,且材质为塑料,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包括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 镜。
[0010] 其次,本发明更可选择性地控制以下参数之比值分别满足各条件式:
[0011] EFL 与 G12 满足
[0012] EFL/G12 ^ 86 条件式⑴;
[0013] ALT 与 T1 满足
[0014] ALT/T1 ^ 9. 3 条件式⑵;
[0015] EFL 与 T4 满足
[0016] EFL/T4 ^ 11. 7 条件式⑶;
[0017] T1 与 G12 满足
[0018] T1/G12 ^ 7 条件式⑷;
[0019] T3 与 G12 满足
[0020] T3/G12 ^ 7 条件式(5);
[0021] T2 与 T1 满足
[0022] T2/T1 ^ 1. 66 条件式(6);
[0023] EFL 与 T1 满足
[0024] EFL/T1 ^ 13 条件式(7);
[0025] T5 与 G12 满足
[0026] T5/G12 ^ 7. 4 条件式⑶;
[0027] T2 与 G12 满足
[0028] T2/G12 ^ 7. 7 条件式(9);
[0029] vl 与 v5 满足
[0030] vl-v5| ^ 10 条件式(10);
[0031] BFL 与 T1 满足
[0032] BFL/T1 ^ 4 条件式(11);
[0033] EFL 与 T2 满足
[0034] EFL/T2 ^ 8. 2 条件式(12);
[0035] Τ4 与 G12 满足
[0036] T4/G12 ^ 6. 5 条件式(13);
[0037] AAG 与 Τ1 满足
[0038] AAG/T1 ^ 3 条件式(14);
[0039] ALT 与 G12 满足
[0040] ALT/G12 ^ 60 条件式(15);
[0041] T1 与 T5 满足
[0042] 0. 89 ^ T1/T5 条件式(16);
[0043] ?? 与 T4 满足
[0044] T6/T4 ^ 2. 6 条件式(17);
[0045] BFL、G23、G34、G45 与 G56 满足
[0046] BFL/(G23+G34+G45+G56) ^ 1.65 条件式(I8)。
[0047] 前述所列之示例性限定条件式,亦可任意选择性地合并施用于本发明之实施例 中,并不限于此。
[0048] 在实施本发明时,除了上述条件式之外,亦可针对单一透镜或广泛性地针对多个 透镜额外设计出其他更多的透镜的凹凸曲面排列等细部结构,以加强对系统性能及/或分 辨率的控制。须注意的是,此些细节需在无冲突之情况之下,选择性地合并施用于本发明之 其他实施例当中,并不限于此。
[0049] 本发明可依据前述之各种光学成像镜头,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机 壳以及一影像模块,影像模块安装于该机壳内。影像模块包括依据本发明之任一光学成像 镜头、一镜筒、一模块后座单元及一影像传感器。镜筒以供给设置光学成像镜头,模块后座 单元以供给设置镜筒,影像传感器设置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
[0050] 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发明之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透过控制各透 镜的凹凸曲面排列,以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附图说明】
[0051]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透镜剖面结构示意图。
[0052] 图2绘示透镜面形与光线焦点的关系示意图。
[0053] 图3绘示范例一的透镜面形与有效半径的关系图。
[0054] 图4绘示范例二的透镜面形与有效半径的关系图。
[0055] 图5绘示范例三的透镜面形与有效半径的关系图。
[0056] 图6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 意图。
[0057] 图7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 意图。
[0058] 图8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据。
[0059] 图9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060] 图10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 意图。
[0061] 图11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意 图。
[0062] 图12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据。
[0063] 图13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064] 图14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 意图。
[0065] 图15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意 图。
[0066] 图16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据。 [0067] 图17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068] 图18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 意图。
[0069] 图19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意 图。
[0070] 图20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据。
[0071] 图21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四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072] 图22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 意图。
[0073] 图23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意 图。
[0074] 图24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据。
[0075] 图25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五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076] 图26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六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 意图。
[0077] 图27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六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意 图。
[0078] 图28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六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据。
[0079] 图29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六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080] 图30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七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 意图。
[0081] 图31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七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 意图。
[0082] 图32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七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据。
[0083] 图33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七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084] 图34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八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 意图。
[0085] 图35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八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意 图。
[0086] 图36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八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据。 [0087] 图37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八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088] 图38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九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 意图。
[0089] 图39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九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意 图。
[0090] 图40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九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据。
[0091] 图41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九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092] 图42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示 意图。
[0093] 图43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意 图。
[0094] 图44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据。 [0095] 图45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096] 图46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六片式透镜之剖面结构 示意图。
[0097] 图47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一实施例光学成像镜头之纵向球差与各项像差图示 意图。
[0098] 图48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各透镜之详细光学数 据。
[0099] 图49显示依据本发明之第十一实施例之光学成像镜头之非球面数据。
[0100] 图50显示依据本发明之以上^-一个实施例的Tl、G12、T2、G23、T3、G34、T4、G45、 T5、G56、T6、G6F、TF、GFP、ALT、AAG、BFL、TTL、EFL、vl、v5、EFL/G12、ALT/T1、EFL/T4、T1/ G12、T3/G12、T2/Tl、EFL/Tl、T5/G12、T2/G12、vl-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