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合光装置以及投影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866138阅读:来源:国知局
即经过第一邻接面3024时,透射入射光线中的所有波长范围的光,到达第二棱镜3022的第二表面30222与第三棱镜3023的第一表面30231的第二邻接面3025,位于第二邻接面3025处的分光合光膜片将经过第一邻接面3024透射的入射光线中的任意一种基色光进行反射至所述第一光路传输,并沿第二棱镜3022的第三表面30223透射至第一 DMD304 ;并透射另外两种基色光至与第一光路不同的第二光路传输,并沿第三棱镜3023的第六表面30232透射至第二 DMD305。
[0075]如第二邻接面3025处的分光合光膜片将红基色光进行反射至第一光路传输,并沿第二棱镜3022的第三表面30223透射至第一 DMD304 ;并透射绿基色光以及蓝基色光,使绿基色光以及蓝基色光沿第二光路传输至第二光路传输,并沿第三棱镜3023的第六表面30232透射至第二 DMD305。或者,第二邻接面3025处的分光合光膜片将绿基色光进行反射至第一光路传输,到达第一 DMD304 ;透射红基色光以及蓝基色光使红基色光以及蓝基色光沿第二光路传输,到达第二 DMD305。或者,第二邻接面3025处的分光合光膜片将蓝基色光进行反射,使蓝基色光沿第一光路传输,到达第一 DMD304 ;并透射红基色光以及绿基色光,使红基色光以及绿基色光沿第二光路传输,到达第二 DMD305。
[0076]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邻接面3025处的分光合光膜片将经过第一邻接面3024透射的入射光线中的上述三种基色光中的两种进行反射,使之沿第一光路传输,到达第一 DMD304,并透射另外一种基色光,使之沿第二光路传输,到达第二 DMD305。
[0077]如第一邻接面3024透射的入射光线到达第二邻接面3025后,第二邻接面3025处的分光合光膜片将红基色光以及绿基色光进行反射,使红基色光以及绿基色光沿第一光路传输,到达第一 DMD304,并透射蓝基色光,使蓝基色光沿第二光路传输,到达第二 DMD305。或者,第二邻接面3025处的分光合光膜片将绿基色光以及蓝基色光进行反射,使绿基色光以及蓝基色光沿第一光路传输,到达第一 DMD304,并透射红基色光,使红基色光沿第二光路传输,到达第二 DMD305。或者,第二邻接面3025处的分光合光膜片将红基色光和蓝基色光进行反射,使红基色光以及蓝基色光沿第一光路传输,到达第一 DMD304,并透射绿基色光,使绿基色光沿第二光路传输,到达第二 DMD305。
[0078]第一 DMD304和第二 DMD分别对其接收到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线进行调制,并再完成调制后,第一 DMD304、第二 DMD305将接收到的光反射至第二邻接面3025,在第二邻接面3025处进行合光并至投影镜头303。
[0079]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中的投影系统包括光源装置、分光合光装置、第一DMD、第二 DMD以及投影镜头,分光合光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以及第三棱镜,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相邻接的第一邻接面透射入射光线中的所有波谱范围的光;第二棱镜与第三棱镜相邻接的第二邻接面将经第一邻接面透射的入射光线中的第一光谱范围的光处理成沿第一光路传输的光,将入射光线中的第二光谱范围的光处理成沿第二光路传输的光,且第一光路与所述第二光路不同。与现有的三片式DMD分光合光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分光合光装置减少了一片DMD,并且在第一棱镜的第四表面与第二棱镜的第一表面之间不设置反射膜片,不仅结构更加简单,而且成本也更加低廉。另外,由于入射光线第一棱镜的第四表面、第二棱镜的第一表面进入所述第二棱镜时,不反射光线至任何DMD,即在这个环节减少了一个DMD的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在基于三片式DMD分光合光装置的基础上简单设计双片式DMD分光合光装置,不仅简化了双片式DMD分光合光装置的设计过程,还简化了合光分光装置的安装过程,且调节过程得到很大幅度的简化,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DMD投影系统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扩展了投影系统的灵活性。
[008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分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合光装置包括依次邻接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 其中所述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相邻接的第一邻接面透射入射光线中的所有波谱范围的光; 所述第二棱镜与第三棱镜相邻接的第二邻接面将经所述第一邻接面透射的入射光线中的第一光谱范围的光处理成沿第一光路传输的光,将入射光线中的第二光谱范围的光处理成沿第二光路传输的光,所述第一光路与所述第二光路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合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邻接面的分光合光膜片,所述分光合光膜片将所述入射光线中的第一光谱范围的光反射至所述第一光路传输,将所述入射光线中的第二光谱范围的光透射至所述第二光路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合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邻接面的增透膜或减反膜,所述增透膜或减反膜透射入射光线中的所有波谱范围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棱镜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透射所述沿第一光路传输的光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棱镜包括与所述第二棱镜第一表面邻接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二棱镜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棱镜的第四表面组成第一邻接面,透射入射光线中的所有波谱范围的光; 所述第三棱镜包括与所述第二棱镜第二表面邻接的第五表面以及透射所述沿第二光路传输的光的第六表面,所述第二棱镜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棱镜的第五表面组成第二邻接面,将经所述第一邻接面透射的入射光线中的第一光谱范围的光处理成沿第一光路传输的光,将入射光线中的第二光谱范围的光处理成沿第二光路传输的光,所述第一光路与所述第二光路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线为时序的单基色光和包括两种单基色光的复合光,所述单基色光和所述包括两种基色光的复合光的合光为白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谱范围的光为所述包括两种基色光的复合光中的其中一种单基色光,所述第二光谱范围的光为所述单基色光和所述包括两种单基色光的复合光中的剩余单基色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光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线为时序的蓝光和黄光,所述第一光谱范围的光为所述黄光中的红光,所述第二光谱范围的光为所述蓝光和所述黄光中的绿光的时序光。
8.—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统包括光源装置、分光合光装置、投影镜头以及第一 DMD和第二 DMD,其中,所述分光合光装置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光合光装置; 所述光源装置设置于所述分光合光装置的前端,为所述分光合光装置提供入射光线, 所述第一 DMD设置于所述第一光路的一端,接收所述沿第一光路传输的光,所述第二DMD设置于所述第二光路的一端,接收所述沿第二光路传输的光; 所述投影镜头置于与所述第一 DMD以及第二 DMD的出光面处,接收所述第一 DMD以及第二 DMD反射的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线为时序的单基色光和包括两种单基色光的复合光,所述单基色光和所述包括两种基色光的复合光的合光为白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到所述第一DMD以及第二 DMD的出光面的距离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光合光装置以及投影系统,分光合光装置包括所述分光合光装置包括依次邻接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其中所述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相邻接的第一邻接面透射入射光线中的所有波谱范围的光;所述第二棱镜与第三棱镜相邻接的第二邻接面将经所述第一邻接面透射的入射光线中的第一光谱范围的光处理成沿第一光路传输的光,将入射光线中的第二光谱范围的光处理成沿第二光路传输的光,所述第一光路与所述第二光路不同。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现有投影系统的安装以及调节难度,扩展了投影系统的灵活性,降低了成本。
【IPC分类】G03B21-00, G02B27-10
【公开号】CN204575980
【申请号】CN201520005310
【发明人】郭祖强, 王则钦
【申请人】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