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及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6688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光学镜头及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及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摄影的主要工具之一,并且,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智能手机镜头拍摄的影像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手机镜头成像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学镜头中镜片与镜筒结构的精密度,因此,如何提高光学镜头的精密度已经成为当前研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3]现有的光学镜头都是以镜筒作为载体来承载各个光学组件构成的堆叠结构,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但是,由于各个光学组件的组装全部依赖于镜筒的内径,且在机台和模具等的限制下,镜筒的精密度并不高,因此,会导致镜片的光学中心与光学镜头的镜筒以及镜筒内各部件的光学中心之间的偏差较大,进而导致光学镜头拍摄的影像的质量较差,不能满足人们拍摄高质量影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及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镜筒精密度低、偏心大以及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两个透镜;
[0007]所述透镜包括光学部分和位于所述光学部分四周的非光学部分;
[0008]所述透镜至少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扣合部,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透镜的扣合部紧密扣合。
[0009]优选的,所述至少两个透镜包括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于所述镜筒内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
[0010]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相对的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第一扣合部;
[0011]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相对的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与所述第一扣合部紧密扣合;
[0012]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相对的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第三扣合部;
[0013]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相对的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第四扣合部,所述第四扣合部与所述第三扣合部紧密扣合。
[0014]优选的,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如下关系式:
[0015]0° ( Q1S1d ;0° ( Θ 2彡 10° ;
[0016]0.05mm < S1S 0.1mm ;0.05mm < S 0.1mm ;
[0017]所述θ 1是指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扣合角度;
[0018]所述Θ 2是指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扣合角度;
[0019]所述S1是指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的扣合面的接触距离;
[0020]所述S2是指所述第三扣合部与所述第四扣合部的扣合面的接触距离。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镜筒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镜筒间隙配合,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镜筒过盈配合,且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所述镜筒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式:
[0022]O T 0.0lmm ;0.0lmm < T 0.03mm ;0 < T 0.0lmm ;
[0023]所述T i是指所述第一透镜的外径与所述镜筒的第一透镜档位内径的差;
[0024]所述T2是指所述镜筒的第二透镜档位内径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外径的差;
[0025]所述T 3是指所述第三透镜的外径与所述镜筒的第三透镜档位内径的差。
[0026]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透镜之间具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的内侧为斜边结构;
[0027]在所述光学镜头光学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遮光片的投影与所述透镜非光学部分的投影交叠,但与所述非光学部分的扣合部的投影无交叠。
[0028]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遮光片为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与所述第二透镜间隙配合;
[0029]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遮光片为第二遮光片,所述第二遮光片与所述第三透镜间隙配合;
[0030]所述第一遮光片和所述第二遮光片满足如下关系式:
[0031]a ^ Φ2.5mm ;b ^ 0.022mm ;0 < T 12< 0.0lmm ;0 < T 23< 0.0lmm ;
[0032]所述a是指所述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的外径;
[0033]所述b是指所述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的厚度;
[0034]所述T 12是指所述第一遮光片档位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
[0035]所述T23是指所述第二遮光片档位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距离。
[0036]优选的,所述镜筒的材料为聚碳酸酯;所述遮光片的材料为KMOTO。
[0037]优选的,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镜筒的底面之间具有止档件;在所述光学镜头光学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止档件的投影与所述第三透镜非光学部分的投影交叠。
[0038]优选的,所述透镜的非光学部分均经过雾化处理;所述透镜的光学部分均具有增透膜。
[003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4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学镜头及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透镜的至少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扣合部,且相邻的两个透镜的扣合部紧密扣合,由于透镜的尺寸精度远高于镜头,因此,通过透镜之间的扣合可以提高光学镜头的精密度,减小透镜光学中心与镜筒以及镜筒内各部件光学中心之间的偏差,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为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中第一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3为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中第二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4为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中第三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5为图1所不的光学镜头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0048]图6为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中遮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可以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能够进行视频或图像采集的电子设备。
[0051]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包括镜筒以及依次设置于镜筒内的至少两个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光学部分和位于光学部分四周的非光学部分,透镜的至少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扣合部,且相邻的两个透镜的扣合部紧密扣合,以提高光学镜头的精密度,减小透镜光学中心与光学镜头光学中心之间的偏差,提高光学镜头拍摄的影像的质量。
[0052]下面以所述至少两个透镜包括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镜头进行解释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镜筒内可以设置两个透镜,也可以设置四个及以上个数的透镜。
[0053]参考图1,光学镜头包括镜筒4,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于镜筒4内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其中,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均包括光学部分和非光学部分。由于如图1所示的光学镜头在成像时,成像面位于光学镜头的右侧,因此,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于镜筒内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也可表示为从左侧往右侧依次设置于镜筒内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
[0054]优选的,镜筒4的材料为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醋),由于PC具有良好的韧性,因此,更有利于改善镜筒4内径档的配合,且PC的成本也较低,可以降低光学镜头的成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的材料可以为光学塑胶或光学玻璃,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0055]参考图1?图4,第一透镜I与第二透镜2相对的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第一扣合部41,第二透镜2与第一透镜I相对的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第二扣合部42,第二扣合部42与第一扣合部41通过表面12和21紧密扣合;第二透镜2与第三透镜3相对的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第三扣合部43,第三透镜3与第二透镜2相对的一侧的非光学部分具有第四扣合部44,第四扣合部44与第三扣合部43通过表面22和31紧密扣合。
[0056]其中,第一扣合部41、第二扣合部42、第三扣合部43和第四扣合部44均为向透镜外侧延伸的凸起,该凸起为连续的圆环,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凸起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定,只要其能够实现透镜之间的扣合固定即可。优选的,第二扣合部42和第四扣合部44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以此增大光学部件(如遮光片)与透镜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起到固定光学部件的作用。
[0057]其中,第一扣合部41与第二扣合部42接触的扣合面120为倾斜的表面,以便于第一透镜I和第二透镜2的安装,并且,扣合面1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 i,第二扣合部42与第一扣合部41接触的扣合面121也为倾斜的表面,且扣合面12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为Q1,以使第一扣合部41的扣合面120与第二扣合部42的扣合面121紧密扣合,其中,Θ:即为第一透镜I与第二透镜2之间的扣合角度。
[0058]同样,第三扣合部43与第四扣合部44接触的扣合面310以及第四扣合部44与第三扣合部43接触的扣合面311均为倾斜的表面,以便于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的安装,并且,扣合面31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2,扣合面3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为θ2,以使第三扣合部43与第四扣合部44紧密扣合,其中,Θ 2为第二透镜2与第三透镜3之间的扣合角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