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39009阅读:来源:国知局
(a)所示,鼓框架58具有作为第I壁的一例的一对侧壁59、下壁60、前壁61、上壁62和转印辊支承壁63。
[0109]一对侧壁59形成为在后侧部分向上方延伸,在前侧部分向前方延伸的侧面看时为大致L字状的大致平板形状,且互相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
[0110]在侧壁59的后侧部分,在上下方向大致中央,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能够收进感光鼓20的感光鼓轴43的侧面看时为大致圆形状的鼓轴插通孔64。
[0111]另外,在右侧的侧壁59上设有对显影盒19相对鼓盒18的脱离进行限制的锁定杆65ο
[0112]下壁60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形成为架设在两侧壁59下端部间的大致平板形状。下壁60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具有多个(两个)被接触部66。另外,设在鼓盒18的右端部上的被接触部66在图2(b)中未图示,但与设在鼓盒18左端部上的被接触部66的结构相同。
[0113]如图4(b)所示,被接触部66形成为从下壁60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向前上侧突出的正面看时为大致矩形状的平板形状。被接触部66的自由端部在剖视时被倒角成为圆弧形状。
[0114]如图2(a)所示,前壁61从下壁60的前端部连续地向上侧延伸而形成为架设在两侧壁59前端部间的大致平板形状。前壁61具有延伸部68、鼓把持部69和推压部件72。
[0115]延伸部68形成为从前壁61左右方向大致中央的上端部向上侧突出,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状。
[0116]鼓把持部69以从延伸部68左右方向大致中央的后表面向后侧突出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形成为长的大致方筒形状。
[0117]如图4(b)所示,推压部件72具有筒部件73和弹簧部件75。
[0118]筒部件73形成为后端部被闭合的大致有底方筒形状。在筒部件73的后端面上一体地设有鼓出部74。
[0119]鼓出部74形成为从筒部件73的后端面大致中央部分向后侧鼓出的剖视时的大致圆弧形状。
[0120]弹簧部件75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压缩螺旋弹簧。弹簧部件75的后端部从前侧与筒部件73的后端部内表面(前表面)抵接。弹簧部件75的前端部从后侧与前壁61的后表面抵接。由此,通过弹簧部件75的作用力而使筒部件73始终被朝向后侧施力。
[0121]如图2(a)所示,上壁62架设在两侧壁59的后侧部分的上端部间。
[0122]转印辊支承壁63形成为从两侧壁59的后端部向后方鼓出。
[0123]转印辊支承壁63具有:剖视时为大致U字状的支承后壁77 (参照图4(b));以及从支承后壁77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向前方延伸,且与一对侧壁59前端部连接的支承侧壁78。
[0124]并且,由一对侧壁59的后侧部分,上壁62,与上壁62相对的下壁60和转印辊支承壁63划分出鼓收容部80。
[0125]如图1所示,在鼓收容部80上支承有感光鼓20、转印辊21及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2。
[0126]如图2(a)所不,感光鼓20通过将感光鼓轴43插通在一对侧壁59的鼓轴插通孔64内而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一对侧壁59上。
[0127]感光鼓20的感光鼓轴43向一对侧壁59的左右方向外侧突出。
[0128]另外,如图3所示,在感光鼓20上,在其右端部中感光鼓轴43与鼓44之间配置有摩擦部件45。
[0129]摩擦部件45具有鼓侧凸缘46、侧壁侧凸缘47和弹簧48。
[0130]鼓侧凸缘46形成为左端部被闭合的大致圆筒形状。鼓侧凸缘46形成为其外径与鼓44的内径大致相同(稍微小的小径),且在该闭合部分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可插通感光鼓轴43的插通孔。鼓侧凸缘46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在鼓44的右端部。
[0131]侧壁侧凸缘47形成为右端部被闭合的大致圆筒形状。侧壁侧凸缘47形成为其外径与鼓侧凸缘46的内径大致相同(稍微小的小径),且在该闭合部分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可插通感光鼓轴43的插通孔。侧壁侧凸缘47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右侧的侧壁59接触。
[0132]并且,侧壁侧凸缘47以在其内侧空间内收容弹簧48的方式从右侧嵌合在鼓侧凸缘46上。
[0133]这样一来,感光鼓20在鼓盒18的后侧部分受到左右方向的推压,鼓44的左表面与左侧的侧壁59接触,侧壁侧凸缘47的右表面与右侧的侧壁59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限制旋转并且感光鼓20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0134]如图1所示,转印辊21收容在转印辊支承壁63内,且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一对支承侧壁78上。
[0135]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2支承在上壁62上。
[0136]另外,如图2(a)所示,利用一对侧壁59的前侧部分、下壁60和前壁61划分出作为盒收容部的一例的盒安装部81。
[0137]盒安装部81形成为与鼓收容部80连通且上方被开放的大致有底矩形框形状。
[0138](1-2)导轨
[0139]在一对侧壁59上划分(形成)有对显影盒19相对鼓盒18的装拆进行导向用的导轨83。各导轨83形成在所对应的侧壁59的前侧部分上端部与后侧部分前端部之间。导轨83的前侧部分上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导轨83的后侧部分前端部沿上下方向延伸。
[0140]导轨83具有作为第2导向部的一例的导向面84,以及作为第I导向部的一例的导向槽85。
[0141]在侧壁59的前侧部分上端部,导向面84形成为随着朝向后侧而向下侧倾斜。
[0142]在侧壁59的后侧部分中与前侧部分连接的部分的上方,导向槽85形成为前方被开放,且向后侧开口的侧面看时的大致C字状。在导向槽85上形成有从其上侧的前端部向后下方突出的侧面看时为大致矩形的卡止部86。
[0143]另外,对于导向槽85,划分有下表面87和上表面88。
[0144]下表面87从导向面84的后端部连续且随着朝向后侧而向上侧倾斜。
[0145]上表面88隔开间隔地与下表面87的上方相对,且与卡止部86的下表面一起与下表面87平行地随着朝向后侧而向上侧倾斜。
[0146]导向槽85的槽宽(从下表面87至上表面88之间的长度),形成为与衬套部件54(后述)的外径大致相同的长度(稍微长些)。
[0147]另外,侧壁59的后侧部分中的前端面,被划分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被抵接面89。
[0148]被抵接部89的下端部与导向槽85的卡止部86上端部连续。
[0149](2)显影盒
[0150]如图2(b)所示,显影盒19具有上述的显影框架25,以及配置在显影框架25左侧的驱动单元93。
[0151]另外,在显影框架25的右侧设有供电单元(未图示),该供电单元具有用于对供给辊33及显影辊34分别施加偏置电流的电极。
[0152](2-1)显影框架
[0153]显影框架25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箱形状。详细地说,显影框架25具有一对侧壁96、下壁97、前壁98和上壁99。
[0154]一对侧壁96以隔着调色剂收容室26的方式互相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侧壁96形成为侧面看时为大致矩形的大致平板形状。
[0155]下壁97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架设在两侧壁96的下端部间,在下壁97的后侧部分,沿着供给辊槽30、显影辊相对面31及下薄膜贴附面32而形成,并且,在下壁97的前侧部分,形成为沿搅拌器29旋转轨迹的剖视时的大致圆弧形状。在下壁97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具有多对(两对)被推压部100,以及多个(两个)接触部101。另外,设在显影盒19的左端部的被推压部100及接触部101在图2(b)中未图示,但与设在显影盒19右端部上的被推压部100及接触部101的结构相同,。
[0156]多对被推压部100分别与多个推压部件72分别对应并一对一对地设在下壁97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一对被推压部100在左右方向上互相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
[0157]如图4(b)所示,被推压部100以从下壁97的前端部的下表面向前下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具有朝向前下侧的顶部的侧面看时为大致三角形的平板形状。被推压部100的前端缘随着朝向下侧而稍微向后侧倾斜,被推压部100的下端缘随着朝向后侧而向下侧倾斜。
[0158]如图2 (b)所示,多个接触部101 —个一个地设在一对被推压部100的后端部间。如图4(b)所示,接触部101以从下壁97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具有向前下侧的顶部的侧面看时为大致三角形的平板形状。接触部101的前端缘以大于被推压部100前端缘的斜度而随着朝向下侧而向后侧倾斜,接触部101的下端缘随着朝向后侧而向上侧倾斜。接触部101的顶部配置在被推压部100顶部的后侧。
[0159]前壁98从下壁97的前端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