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前镜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480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前镜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式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前镜框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头戴式显示器的外形如眼镜,通过感应人们眼部活动,接受指令后呈现图像,让你直接在眼镜上读取各种数据。其原理是通过一组光学系统放大超微显示屏上的图像,将影像投射于视网膜上,进而呈现于观看者眼中大屏幕图像,形象点说就是拿放大镜看物体呈现出放大的虚拟物体图像。一般来说,显示器由光学透镜组件和显示屏构成。
[0003]现有头戴式显示器的前镜框一般为内部设有安装空腔的壳体,显示器安装在壳体内,壳体未进行封闭设置,并且壳体上也没有设计针对人眼四周的遮光部件,使用者佩戴完成后,外部环境中的光线可从各处进入前镜框,影响显示器在人眼的成像质量,降低头戴式显示器的观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前镜框结构,该前镜框结构封闭设置且设有配合人眼四周的遮光片,防止光线进入前镜框内,保证头戴式显示器的观看效果达到最佳。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前镜框结构,包括:由上壳、下壳、前壳和后壳构成的主壳体,上壳和下壳的左右两侧折弯连接形成用于安装显示器的盒体,前壳封闭连接于盒体的前端,后壳封闭连接于盒体的后端且后壳上设有与人眼配合的镜孔。
[0006]上壳的后侧边可拆卸设有从后壳顶面伸出的上遮光片,下壳的后侧边可拆卸设有从后壳底面伸出的下遮光片,上遮光片末端向上扩张折弯、下遮光片向下扩张折弯形成配合人眼四周的敞口,下遮光片的中间设有用于鼻梁佩戴的缺口。
[0007]其中,上遮光片的底面前侧排列有向下伸出的上卡扣,上壳的后侧边排列有与该上卡扣配合的上缺口。下遮光片的顶面前侧设有向上伸出的下卡扣,下壳的后侧边设有与该下卡扣配合的下缺口。
[0008]优选的,上遮光片和下遮光片均采用娃胶制作。
[0009]上卡扣、下卡扣均由连接柱和固定于连接柱底部的凸块构成,上卡扣的凸块可挤压插入或拔出上壳的上缺口内,下卡扣的凸块可挤压插入或拔出下壳的下缺口内。
[0010]优选的,凸块的末端边缘设有倒角。
[0011]优选的,上壳的后侧边设有用于安装上遮光片的上凹部,下壳的后侧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下遮光片的下凹部,上遮光片的前端位于该上凹部内、且上遮光片的前端顶面与上壳顶面平齐,下遮光片的前端位于该下凹部内、且下遮光片的前端底面与下壳底面平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前镜框封闭设置,前镜框的后端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遮光片,遮光片的形状依照人眼四周的弧度设计,使得前镜框在佩戴时能更好的贴合人眼,防止光线进入前镜框内影响图像的观看效果。遮光片还能从前镜框上拆卸下来,使用灵活且能方便遮光片的清洗。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14]图1是前镜框的组合示意图;
[0015]图2是前镜框的拆分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前镜框结构,包括:由上壳1、下壳2、前壳3和后壳4构成的主壳体,上壳I和下壳2的左右两侧折弯连接形成用于安装显示器的盒体,前壳3封闭连接于盒体的前端,后壳4封闭连接于盒体的后端且后壳4上设有与人眼配合的镜孔41ο
[0018]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壳3为装饰件,其从盒体前端向后折弯包裹盒体的两侧,遮挡上壳I和下壳2的连接部位,使前镜框的前端面及侧面从外表看形成一个整体,优化前镜框的外部造型。
[0019]如图2所示,上壳I和下壳2的内侧边可设置为由中间逐渐向两侧收拢弯曲的弧形,使前镜框佩戴后其两侧能更贴合人体的头部弧度。上壳I的后侧边可拆卸设有从后壳4顶面伸出的上遮光片5,下壳2的后侧边可拆卸设有从后壳4底面伸出的下遮光片6,上遮光片5末端向上扩张折弯、下遮光片6向下扩张折弯形成配合人眼四周的敞口,下遮光片6的中间设有用于鼻梁佩戴的缺口。当前镜框顶部设有支撑架7时,上遮光片5的中间设有缺口以配合支撑架7的安装位。
[0020]遮光片与壳体之间的可拆卸结构具体是,上遮光片5的底面前侧排列有向下伸出的上卡扣51,上壳I的后侧边设有与该上卡扣51配合的上缺口 11。下遮光片6的顶面前侧排列有向上伸出的下卡扣61,下壳2的后侧边设有与该下卡扣61配合的下缺口 21。
[0021]较优的,上遮光片5和下遮光片6均采用硅胶制作,硅胶材质较软,遮光片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人眼四周轮廓作调整,以更好的贴合人眼四周,同时,较软的材料提高前镜框佩戴的舒适性。
[0022]由于硅胶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一定的变形,因此遮光片与壳体之间的可拆卸结构也可以更简单,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卡扣51、下卡扣61均由连接柱8和固定于连接柱8底部的凸块9构成,凸块9的尺寸大于缺口的尺寸,上卡扣51的凸块9可挤压插入或拔出上壳的上缺口 11内,下卡扣61的凸块9可挤压插入或拔出下壳的下缺口 21内,通过凸块9与缺口之间挤压变形的作用对遮光片进行固定,使得遮光片的拆装更方便。为了方便卡扣与缺口之间的插拔,凸块9的末端边缘设有倒角。
[0023]如图2所示,上壳I的后侧边设有用于安装上遮光片5的上凹部12,下壳2的后侧边设有用于安装下遮光片6的下凹部22,上遮光片5的前端位于该上凹部12内、且上遮光片6的前端顶面与上壳I顶面平齐,下遮光片6的前端位于该下凹部22内、且下遮光片6的前端底面与下壳2底面平齐,在上壳I和下壳2上分别设置凹部可以让遮光片的安装部位与壳体表面顺滑过渡,不会影响前镜框外形的美观性。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头戴式显不器的前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壳、下壳、前壳和后壳构成的主壳体,所述上壳和下壳的左右两侧折弯连接形成用于安装显示器的盒体,所述前壳封闭连接于盒体的前端,所述后壳封闭连接于盒体的后端且后壳上设有与人眼配合的镜孔; 所述上壳的后侧边可拆卸设有从后壳顶面伸出的上遮光片,下壳的后侧边可拆卸设有从后壳底面伸出的下遮光片,所述上遮光片末端向上扩张折弯、下遮光片末端向下扩张折弯形成配合人眼四周的敞口,所述下遮光片的中间设有用于鼻梁佩戴的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遮光片的底面前侧排列有向下伸出的上卡扣,上壳的后侧边设有与该上卡扣配合的上缺口 ; 所述下遮光片的顶面前侧排列有向上伸出的下卡扣,下壳的后侧边设有与该下卡扣配合的下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遮光片和下遮光片均采用硅胶制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扣、下卡扣均由连接柱和固定于连接柱底部的凸块构成,所述上卡扣的凸块可挤压插入或拔出上壳的上缺口内,所述下卡扣的凸块可挤压插入或拔出下壳的下缺口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末端边缘设有倒角。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前镜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后侧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上遮光片的上凹部,所述下壳的后侧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下遮光片的下凹部,所述上遮光片的前端位于该上凹部内、且上遮光片的前端顶面与上壳顶面平齐,所述下遮光片的前端位于该下凹部内、且下遮光片的前端底面与下壳底面平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前镜框结构,包括:由上壳、下壳、前壳和后壳构成的主壳体,上壳和下壳的两侧折弯连接形成用于安装显示器的盒体,前壳封闭连接于盒体的前端,后壳封闭连接于盒体的后端且后壳上设有与人眼配合的镜框。上壳的后侧边可拆卸设有从后壳顶面伸出的上遮光片,下壳的后侧边可拆卸设有从后壳底面伸出的下遮光片,上遮光片末端向上扩张折弯、下遮光片向下扩张折弯形成配合人眼四周的敞口,下遮光片的中间设有用于鼻梁佩戴的缺口。本实用新型在前镜框上设有遮光片,使得前镜框在佩戴时能更好的贴合人眼,保证头戴式显示器的观看效果达到最佳。
【IPC分类】G02B27/01
【公开号】CN204903863
【申请号】CN201520538518
【发明人】滕敏
【申请人】北京中创华影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