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色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6645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消色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色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该消色装置具备:消色部,包括通过加热来消除无用介质上图像的消色单元,以便重复利用介质;积载盒,设置在所述消色部的一侧,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空间内的为所述消色单元提供消色前介质的容纳空间A,和接收所述消色单元消色后介质的容纳空间B;排纸部,包括将所述容纳空间A内的消色前介质输送至所述消色部的送纸辊,和将所述容纳空间B内的消色后介质供给转印部的排纸辊。本实用新型将消色前介质和消色后介质放置在一个积载盒内,在不改变机械自身尺寸大小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机械内部的空间,以积载更多的纸张。
【专利说明】
消色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消色前和消色后介质占用空间的消色装置,以及采用该消色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MFP:Mu 1 t 1-Funct i ona 1 Per i phera 1,多功能外围设备)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动作:图像读取装置通过扫描原稿,生成图像数据,然后在感光部的表面形成色调剂图像,再将感光部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部,转印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介质上,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通过定影部对介质的两面进行加压和加热,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到介质上后再排出到排纸托盘。
[0003]如图2所示,在有些图像形成装置中还设置有消色部40,该消色部40通过加热将由特定色调剂形成的图像由介质上消去,使转印后的介质能够再次得到利用。现有消色部40 的积载盒一般采用两个独立的纸张盒,以便分别盛装消色前的介质43和消色后的介质42。 这种结构需要占用两个独立的空间,且需要设置相应的安装支架,在不改变原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尺寸的情况下,消色部的两个纸张盒每次能够存放的介质,会受到空间上的限制, 使消色后介质的积载数量,只能达到最大积载数量的一半,即减少了积载台的最大介质积载数量。【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改变原图像形成装置尺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消色部处理的介质占用空间的消色装置。
[000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消色装置,具备:
[0006]消色部,包括通过加热来消除无用介质上图像的消色单元,以便重复利用介质;
[0007]积载盒,设置在所述消色部的一侧,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空间内的为所述消色单元提供消色前介质的容纳空间A,和接收所述消色单元消色后介质的容纳空间B;
[0008]排纸部,包括将所述容纳空间A内的消色前介质输送至所述消色部的送纸辊,和将所述容纳空间B内的消色后介质供给转印部的排纸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A和所述容纳空间B之间设置有活动隔板,所述活动隔板随两个空间内介质的数量变化而自动调整位置。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积载盒垂直于内部介质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置有垂直于内部介质的滑槽,所述活动隔板的两端设置有穿过所述滑槽且卡在所述滑槽上的卡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积载盒上与所述滑槽相邻的侧面设置有放入消色前介质的开合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納设置有检测当前介质高度的位置传感器。
[0013]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〇〇14]原稿自动输送装置,将原稿沿预定的输送通道进行自动输送;
[0015]扫描部,通过扫描经过的原稿以获取光学模拟图像信号;
[0016]感光部,承载形成图像的静电潜像和色调剂图像;[〇〇17]曝光部,接收所述扫描部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并在所述感光部上形成所述静电潜像;
[0018]显影部,通过显影剂对所述感光部上的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所述色调剂图像;
[0019]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介质;以及
[0020]消色部,包括通过加热来消除无用介质上图像的消色单元,以便重复利用介质;
[0021]所述消色部进一步包括:
[0022]积载盒,设置在所述消色部的一侧,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空间内的为所述消色单元提供消色前介质的容纳空间A,和接收所述消色单元消色后介质的容纳空间B;
[0023]排纸部,包括将所述容纳空间A内的消色前介质输送至所述消色部的送纸辊,和将所述容纳空间B内的消色后介质供给所述转印部的排纸辊。
[0024]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A和所述容纳空间B之间设置有活动隔板,所述活动隔板随两个空间内介质的数量变化而自动调整位置。
[0025]进一步地,在所述积载盒垂直于内部介质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置有垂直于内部介质的滑槽,所述活动隔板的两端设置有穿过所述滑槽且卡在所述滑槽上的卡块。
[0026]进一步地,所述积载盒上与所述滑槽相邻的侧面设置有放入消色前介质的开合门。
[0027]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B内设置有检测当前介质高度的位置传感器。
[0028]本实用新型将消色前介质和消色后介质放置在一个积载盒内,在不改变机械自身尺寸大小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机械内部的空间,以积载更多的纸张。【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现有技术中消色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0031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积载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4]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图像形成部10、具备拾取辊34 的供给部11、排出部12以及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3。
[0035]图像形成部10具备沿着转印带15并列配置的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这四组图像形成站16Y、16M、16C和16K。各图像形成站16Y、16M、16C和16K分别设置在沿箭头a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7Y、17M、17C和17K的周围。在感光鼓17Y、17M、17C和17K的周围还设置有为各感光鼓供电的带电装置18Y、18M、18C和18K,将各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20Y、20M、20C和20K,以及清洁各感光鼓的清洁器21Y、21M、21C和21K。
[0036]图像形成部10的激光曝光装置22照射激光,并在各感光鼓17Y、17M、17C和17K上形成静电潜像。
[0037]支撑辊27以及从动辊28支撑转印带15,使转印带15沿箭头b方向行进。位于转印带 15内侧的一次转印辊23Y、23M、23C和23K将形成于各感光鼓17Y、17M、17C和17K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在转印带15上,并使色调剂图像重叠在转印带15上。各清洁器21Y、21M、21C和 21K去除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7Y、17M、17C和17K上的色调剂。[〇〇38]处于隔着转印带15与支撑辊27相对的位置上的二次转印辊35从动于转印带15而沿箭头c方向旋转。二次转印辊35将转印带15上的色调剂图像一起二次转印在沿着输送路径36从供给部11供应的作为记录介质的薄片Pi。[〇〇39]图像形成部10沿输送路径36在二次转印辊35的下游设置有定影部9、排出辊对37。 定影部9利用加热后的高温使通过的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固定在介质上,再由排出辊对37 排出至排出部12。
[0040]图2为现有技术中消色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积载盒结构不意图。
[0041]如图2所示,消色部40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上,包括通过加热来消除无用介质上图像的消色单元41,消色单元41 一般由可产生温度的加热件构成, 其可以成对的相对设置,以分别消除同一介质正反两面的图像,从而提高介质的利用率。消色部40处理的介质上的图像,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下能够消除的色调剂形成的,因此可以在消色单元41加热时消除,成为无图像的介质而可再次使用。[〇〇42]本发明为消色单元提供介质的积载盒50,设置在消色部40的一侧,取代了图2中存放消色后介质42和消色前介质43的两个积载盒。[〇〇43]如图3所示,积载盒50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空间内的为消色单元41提供消色前介质 43的容纳空间A51,和接收消色单元41消色后介质42的容纳空间B52。
[0044]容纳空间A51位于容纳空间B52的下方,两个空间之间可以设置间隔部件,如:隔板、挡板。也可以不设置间隔部件,而通过人为观察或传感器检测来调整两个空间内相应介质数量。
[0045]积载盒50内的介质由排纸部控制进出,该排纸部包括将容纳空间A51内的消色前介质43输送至消色部40的送纸辊54,和将容纳空间B52内的消色后介质42供给转印部的排纸辊55。[〇〇46]转印部将转印到转印带15上的图案,通过转印的方式再转印到积载盒50输送的消色后介质42上,印有图案的消色后介质42经过定影部9高温加热后排出至排出部12。[〇〇47]在使用时,可以在积载盒50内全部放入消色前介质43,利用安装在积载盒50底部的送纸辊54将消色前介质43由积载盒50底部依次送至消色部40,通过消色单元41加热消色后,消色后介质42通过消色部40的输出通道44由积载盒50的顶部送入积载盒50,并排在消色前介质43的上部。当图像形成装置100需要介质时,其可以利用排纸辊55直接由积载盒50 的上部将消色后介质42排出而进入输送路径36。[〇〇48]在本实施方式中,消色部40既可以独立工作,其根据容纳空间A51和容纳空间B52 的比例关系自动进行消色处理,使容纳空间B52内的消色后介质42始终保持在一定数量内。 也可以随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长时间工作而持续进行消色作业。
[004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避免消色前介质43被直接排出而进入输送路径36,可以在容纳空间A51和容纳空间B52之间设置活动隔板53,该活动隔板53 可以随容纳空间A51和容纳空间B52内介质的数量变化而自动调整位置。具体的活动隔板53 可以直接放置在消色前介质43和消色后介质42之间,随消色前介质43的数量减少而下降, 随消色前介质43数量的增加而上升,并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清楚的分界标识。此外,通过活动隔板53也可以很方便的控制容纳空间A51的大小,从而更易放入消色前介质43。
[0050]进一步地,为防止活动隔板53脱落,可以在积载盒50垂直于内部介质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置垂直于内部介质的滑槽,该活动隔板53的两端设置有穿过滑槽且卡在滑槽上的卡块。卡块可以限制活动隔板53偏移,同时不影响容纳空间A51和容纳空间B52空间变化。 通过两端的卡块,可以清楚的从外面了解积载盒50内部的不同介质的数量,同时通过卡块还可以方便调整活动隔板53上下的位置,以便放入消色前介质43。[〇〇51]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容纳空间B52内设置检测当前介质高度的位置传感器。通过位置传感器可以即时了解当前消色状态。如,当容纳空间B52 的空闲空间超过一定量时,则可以启动消色装置进行消色作业,以补充消色后介质42。而当活动隔板53的位置低于某个预定值时,则可以通知操作人员进行消色前介质43的补充。 [〇〇52]为方便消色前介质43的放入,可以在积载盒50上与滑槽相邻的侧面设置放入消色前介质43的开合门。利用开合门不但方便消色前介质43的放入,还方便内部卡纸等故障的处理。
[0053]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主权项】
1.消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消色部,包括通过加热来消除无用介质上图像的消色单元,以便重复利用介质; 积载盒,设置在所述消色部的一侧,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空间内的为所述消色单元提供消色前介质的容纳空间A,和接收所述消色单元消色后介质的容纳空间B; 排纸部,包括将所述容纳空间A内的消色前介质输送至所述消色部的送纸辊,和将所述容纳空间B内的消色后介质供给转印部的排纸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空间A和所述容纳空间B之间设置有活动隔板,所述活动隔板随两个空间内介质的数量变化而自动调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积载盒垂直于内部介质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置有垂直于内部介质的滑槽,所述活动隔板的两端设置有穿过所述滑槽且卡在所述滑槽上的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积载盒上与所述滑槽相邻的侧面设置有放入消色前介质的开合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空间B内设置有检测当前介质高度的位置传感器。6.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原稿自动输送装置,将原稿沿预定的输送通道进行自动输送; 扫描部,通过扫描经过的原稿以获取光学模拟图像信号; 感光部,承载形成图像的静电潜像和色调剂图像; 曝光部,接收所述扫描部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并在所述感光部上形成所述静电潜像; 显影部,通过显影剂对所述感光部上的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所述色调剂图像; 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介质;以及 消色部,包括通过加热来消除无用介质上图像的消色单元,以便重复利用介质; 所述消色部进一步包括: 积载盒,设置在所述消色部的一侧,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空间内的为所述消色单元提供消色前介质的容纳空间A,和接收所述消色单元消色后介质的容纳空间B; 排纸部,包括将所述容纳空间A内的消色前介质输送至所述消色部的送纸辊,和将所述容纳空间B内的消色后介质供给所述转印部的排纸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空间A和所述容纳空间B之间设置有活动隔板,所述活动隔板随两个空间内介质的数量变化而自动调整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积载盒垂直于内部介质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置有垂直于内部介质的滑槽,所述活动隔板的两端设置有穿过所述滑槽且卡在所述滑槽上的卡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积载盒上与所述滑槽相邻的侧面设置有放入消色前介质的开合门。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B内设置有检测当前介质高度的位置传感器。
【文档编号】G03G15/00GK205656426SQ201620360297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6日 公开号201620360297.7, CN 201620360297, CN 205656426 U, CN 205656426U, CN-U-205656426, CN201620360297, CN201620360297.7, CN205656426 U, CN205656426U
【发明人】齐藤裕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