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14574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限位孔呈阶梯轴式布置,支架为立方体板状结构,支架设置有两根,支架上端面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在支架的上端面等距进行布置,试管固定器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试管固定器上开设有U型槽,本实用新型固定测试样品和收集气泡试管的位置,可以准确的收集测试样品泄漏位置的气泡,精确地得到泄漏量,为产品研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避免了试验人员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收集气泡的不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更为安全,试验人员在实验进行中不用近距离靠近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避免在高温低温泄漏实验,发生大的泄漏,高温或低温液体飞溅对试验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而杜绝了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专利说明】
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属于气密性测试实验设备领域。【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实验室气密性测试多采用检漏仪和气泡收集法来确定测试样品泄漏量,检漏仪简单直观但一次只能测试一个或者两个样品,且不能确定测试样品泄漏的位置; 所以V0SS实验室采用气泡收集法来进行气密性型测试。气泡收集法介绍:将待测样品放入测试介质(如水)中,给测试样品通入压缩空气,查看样品是否泄漏,如有泄漏会产生气泡, 通过试管夹试管收集气泡,计算气泡的体积,可得到测试样品的泄漏量。但是试验人员不能长时间收集气泡,另外在高低温下收集气泡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包括集气装置主体以及收集装置,所述集气装置主体由支架、定位孔、压块、限位孔、试管固定器、U型槽以及连接板组成,所述压块为立方体板状结构,所述压块上分布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在压块上端面等距进行布置,所述限位孔呈阶梯轴式布置,所述限位孔上端部分直径为l〇mm,所述限位孔下端部分直径为6mm,所述支架为立方体板状结构,所述支架设置有两根,所述支架上端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在支架的上端面等距进行布置,所述试管固定器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试管固定器上开设有U型槽,两根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板进行固定,所述收集装置由试管与〇型圈组成,所述〇型圈嵌套在试管外表面的中间位置。
[0005]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设置有十八个且所述十八个所述U型槽关于试管固定器的垂直对称面垂直进行布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架采用黄铜制作而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压块采用黄铜制作而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试管固定器采用铝制作而成。
[0009]进一步地,分布在试管固定器上的U型槽宽度为16_。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本实用新型固定测试样品和收集气泡试管的位置,可以准确的收集测试样品泄漏位置的气泡,精确地得到泄漏量,为产品研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避免了试验人员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收集气泡的不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更为安全,试验人员在实验进行中不用近距离靠近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避免在高温低温泄露实验,发生大的泄漏,高温或低温液体飞溅对试验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而杜绝了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中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中试管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中0型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支架、2-定位孔、3-压块、4-限位孔、5-试管固定器、6-U型槽、7-连接板、8-试管、9-0型圈。【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9]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包括集气装置主体以及收集装置,集气装置主体由支架1、定位孔2、压块3、限位孔4、试管固定器5、U型槽6以及连接板7组成,压块3为立方体板状结构,压块3上分布有限位孔4,限位孔4在压块3上端面等距进行布置,限位孔4呈阶梯轴式布置,限位孔4上端部分直径为l〇mm,限位孔4下端部分直径为6mm,支架1为立方体板状结构,支架1设置有两根,支架1上端面开设有定位孔2,定位孔2在支架1的上端面等距进行布置,试管固定器5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试管固定器5上开设有U型槽6,两根支架1之间通过连接板7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固定测试样品和收集气泡试管的位置,可以准确的收集测试样品泄漏位置的气泡,精确地得到泄漏量,为产品研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避免了试验人员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收集气泡的不稳定性。
[0020]收集装置由试管8与0型圈9组成,0型圈9嵌套在试管8外表面的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更为安全,试验人员在实验进行中不用近距离靠近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避免在高温低温泄露实验,发生大的泄漏,高温或低温液体飞溅对试验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而杜绝了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0021]U型槽6设置有十八个且十八个U型槽6关于试管固定器5的垂直对称面垂直进行布置,支架1采用黄铜制作而成,压块3采用黄铜制作而成,试管固定器5采用铝制作而成,分布在试管固定器5上的U型槽6宽度为16mm。
[0022]【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前,首先使用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组装,在这过程中将支架1与压块3固定在一起,然后将支架1之间通过连接板7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对试管固定器5进行安装,在这过程中将两块试管固定器5安装在压块3的上端面,两块试管固定器5 处于同一水平面进行布置,接下来,将〇型圈9嵌套在试管8的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嵌套完成后将试管8固定在试管固定器5的U型槽6中,此时,0型圈9与U型槽6啮合在一起,此时,使用者即可进行使用了,本实用新型固定测试样品和收集气泡试管8的位置,可以准确的收集测试样品泄漏位置的气泡,精确地得到泄漏量,为产品研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避免了试验人员用试管夹夹持试管8收集气泡的不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更为安全,试验人员在实验进行中不用近距离靠近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避免在高温低温泄露实验,发生大的泄漏,高温或低温液体飞溅对试验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而杜绝了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〇〇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包括集气装置主体以及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 气装置主体由支架(1)、定位孔(2)、压块(3)、限位孔(4)、试管固定器(5)、U型槽(6)以及连 接板(7)组成,所述压块(3)为立方体板状结构,所述压块(3)上分布有限位孔(4),所述限位 孔(4)在压块(3)上端面等距进行布置,所述限位孔(4)呈阶梯轴式布置,所述限位孔(4)上 端部分直径为l〇mm,所述限位孔(4)下端部分直径为6mm,所述支架(1)为立方体板状结构, 所述支架(1)设置有两根,所述支架(1)上端面开设有定位孔(2 ),所述定位孔(2)在支架(1) 的上端面等距进行布置,所述试管固定器(5)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试管固定器(5)上开 设有U型槽(6),两根所述支架(1)之间通过连接板(7)进行固定;所述收集装置由试管(8)与0型圈(9)组成,所述0型圈(9)嵌套在试管(8)外表面的中间 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6)设置 有十八个且所述十八个U型槽(6)关于试管固定器(5)的垂直对称面垂直进行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采用 黄铜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3)采用 黄铜制作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固定器 (5)采用铝制作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试验用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布在试管固定器 (5)上的U型槽(6)宽度为16mm。
【文档编号】G01M3/06GK205691301SQ201620591174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6日 公开号201620591174.4, CN 201620591174, CN 205691301 U, CN 205691301U, CN-U-205691301, CN201620591174, CN201620591174.4, CN205691301 U, CN205691301U
【发明人】袁长顺, 王宗广, 田幸
【申请人】福士汽车零部件(济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