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5055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包括箱体、主动轴和传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传动轴平行活动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其中,还包括主动齿轮组、从动齿轮组、变速滑块和变速拨叉,所述主动齿轮组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组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变速滑块与所述主动轴花键连接,且所述变速滑块位于相邻两个主动齿轮之间,所述变速拨叉嵌设在所述变速滑块内。由于采用变速滑块与主动齿轮的啮合来实现换挡,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电动三轮车调速更加容易、行驶稳定、安全。
【专利说明】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三轮车是生活中载货、载人的一种常用运输工具,目前电动三轮车使用更为普遍,它为人们来了诸多方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此类电动三轮车的变速通常采用控制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车速,当过载产生大电流时容易造成电机损坏,同时也要消耗大量电能,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大功率电动三轮车会使用变速箱进行变速,但是在换挡过程中通常使用齿轮硬挂挡,换挡瞬间产生冲击力,超过齿轮的疲劳强度就会造成打齿故障,易发生事故,且从电机到轮毂通过数个齿轮传力,相对损耗比较大。
[0003]因此急需一种使电动三轮车调速更加容易、行驶稳定、安全的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电动三轮车调速更加容易、行驶稳定、安全的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包括箱体、主动轴和传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传动轴平行活动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其中,还包括主动齿轮组、从动齿轮组、变速滑块和变速拨叉,所述主动齿轮组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组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主动齿轮组包括若干个主动齿轮,所述变速滑块与所述主动轴花键连接,且所述变速滑块位于相邻两个主动齿轮之间,所述变速拨叉嵌设在所述变速滑块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主动齿轮凸齿和若干个主动齿轮凹槽,所述主动齿轮凸齿和所述主动齿轮凹槽均径向相间均匀设置。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变速滑块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变速滑块凸齿和若干个变速滑块凹槽,所述变速滑块凸齿与所述主动齿轮凹槽对应设置,所述变速滑块凹槽与所述主动齿轮凸齿对应设置。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变速滑块的外周上设有拨叉凹槽,所述变速拨叉嵌设在所述拨叉凹槽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主动齿轮与所述第四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输出齿轮嗤合。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为21齿,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为26齿,所述第三主动齿轮为31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为30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为20齿,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为25齿,所述第四从动齿轮为20齿。
[0013]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电动三轮车调速更加容易、行驶稳定、安全、降低噪音。
[001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齿轮的主视图。
[0018]图3是图2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变速滑块的主视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变速滑块的左视图。
[0021]图中标记为:箱体1、主动轴2、传动轴3、主动齿轮组4、第一主动齿轮41、第二主动齿轮42、第三主动齿轮43、主动齿轮凸齿44、主动齿轮凹槽45、从动齿轮组5、第一从动齿轮51、第二从动齿轮52、第三从动齿轮53、第四从动齿轮54、固定套6、第一变速滑块7、变速滑块凸齿71、变速滑块凹槽72、花键槽73、拨叉凹槽74、变速拨叉8、第二变速滑块9、垫片10、卡簧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参考图1至图5,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包括箱体1、主动轴2和传动轴3,所述主动轴2和传动轴3平行活动设置在所述箱体I上,其中,还包括主动齿轮组4、从动齿轮组5、变速滑块和变速拨叉8,所述主动齿轮组4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轴2上,所述从动齿轮组5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轴3上,所述主动齿轮组4包括若干个主动齿轮,所述变速滑块与所述主动轴2花键连接,且所述变速滑块位于相邻两个主动齿轮之间,所述变速拨叉8嵌设在所述变速滑块内。
[0024]如图1所示,所述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还包括若干个固定套6、若干个垫片10和若干个卡簧11,所述固定套6套设在所述传动轴3上,且位于相邻两从动齿轮之间,用于限定所述从动齿轮的位置,所述垫片10与所述卡簧11均套设在所述主动轴2上,所述垫片10与所述卡簧11配套使用,且位于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变速滑块之间,用于将所述主动齿轮在轴向上固定。
[0025]如图1所示,所述主动齿轮组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主动齿轮41、第二主动齿轮42和第三主动齿轮43,所述从动齿轮组5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从动齿轮51、第二从动齿轮52、第三从动齿轮53和第四从动齿轮54,且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1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2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53啮合,所述第三主动齿轮43与所述第四从动齿轮54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与输出齿轮啮合,所述变速滑块包括第一变速滑块7和第二变速滑块9,所述第一变速滑块7位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1和第二主动齿轮42之间,所述第二变速滑块9位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2和第三主动齿轮43之间。
[0026]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主动齿轮凸齿44和若干个主动齿轮凹槽45,所述主动齿轮凸齿44和所述主动齿轮凹槽45均径向相间均匀设置。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变速滑块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变速滑块凸齿71和若干个变速滑块凹槽72,所述变速滑块凸齿71与所述主动齿轮凹槽45对应设置,所述变速滑块凹槽72与所述主动齿轮凸齿44对应设置,所述变速滑块的外周上设有拨叉凹槽74,所述变速拨叉8嵌设在所述拨叉凹槽74内,所述变速滑块内设有一花键槽73,所述花键槽73与所述主动轴2上的花键卡合连接。
[0028]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1为21齿,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2为26齿,所述第三主动齿轮43为31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为30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为20齿,所述第三从动齿轮53为25齿,所述第四从动齿轮54为20齿。
[0029]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比分为三挡,电机带动所述主动轴2旋转时,当所述变速拨叉8拨动所述第一变速滑块7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1啮合时为一档,所述主动轴2通过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1带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的运转来带动所述传动轴3运动,传动比为07:1,进而通过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带动输出齿轮运动使输出轴转速变化;当所述变速拨叉8拨动所述第二变速滑块9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2啮合时为二档,所述主动轴2通过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2带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53的运转来带动所述传动轴3运动,传动比为1.04:1,进而通过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带动输出齿轮运动使输出轴转速变化;当所述变速拨叉8拨动所述第二变速滑块9与所述第三主动齿轮43啮合时为三档,所述主动轴2通过所述第三主动齿轮43带动所述第四从动齿轮54的运转来带动所述传动轴3运动,传动比为1.55:1,进而通过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带动输出齿轮运动使输出轴转速变化;整个过程通过所述变速滑块在所述主动轴2的滑动与不同的主动齿轮的啮合来实现换挡,调整过程更加容易,使行驶稳定,也减少了换挡过程中产生的冲击,降低噪音,也降低了齿轮的磨损,提高安全性。
[00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包括箱体(I)、主动轴(2)和传动轴(3),所述主动轴(2)和传动轴(3)平行活动设置在所述箱体(I)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齿轮组(4)、从动齿轮组(5)、变速滑块和变速拨叉(8),所述主动齿轮组(4)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轴(2)上,所述从动齿轮组(5)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轴(3)上,所述主动齿轮组(4)包括若干个主动齿轮,所述变速滑块与所述主动轴(2)花键连接,且所述变速滑块位于相邻两个主动齿轮之间,所述变速拨叉(8)嵌设在所述变速滑块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主动齿轮凸齿(44)和若干个主动齿轮凹槽(45),所述主动齿轮凸齿(44)和所述主动齿轮凹槽(45)均径向相间均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滑块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变速滑块凸齿(71)和若干个变速滑块凹槽(72),所述变速滑块凸齿(71)与所述主动齿轮凹槽(45)对应设置,所述变速滑块凹槽(72)与所述主动齿轮凸齿(44)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滑块的外周上设有拨叉凹槽(74),所述变速拨叉(8)嵌设在所述拨叉凹槽(74)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组(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主动齿轮(41)、第二主动齿轮(42)和第三主动齿轮(43),所述从动齿轮组(5)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从动齿轮(51)、第二从动齿轮(52)、第三从动齿轮(53)和第四从动齿轮(5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1)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2)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53)啮合,所述第三主动齿轮(43)与所述第四从动齿轮(54)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与输出齿轮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变速箱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1)为21齿,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2)为26齿,所述第三主动齿轮(43)为31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1)为30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2)为20齿,所述第三从动齿轮(53)为25齿,所述第四从动齿轮(54)为20齿。
【文档编号】F16H3/083GK205715477SQ201620597688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发明人】陈海燕, 邵永奇
【申请人】德施普科技发展温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