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击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635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击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击鼓结构。
背景技术
仿真机器人可以做出人体的许多基本动作,如行走、点头及张嘴说话等, 做出这些动作,机器人需要有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目前的机器人完成这类 动作的造价都很昂贵,生产成本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击鼓结构,该自动击鼓结构简单,操作 方便,制作成本低,利用该自动击鼓结构能精确,简单的完成击鼓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击鼓结构,包括一 面鼓,其中,还包括一固定板, 一击鼓装置和一支撑架,所述固定板垂直设 置在鼓侧壁与击鼓装置中间;所述击鼓装置由设置在鼓上的固定板固定于鼓 一侧壁;所述支撑架垂直安装于鼓面边沿上部,并通过固定板与击鼓装置连 接。
上述自动击鼓结构,其中,所述击鼓装置还包括控制器、鼓棒、弹簧、辅 助架,所述控制器上边沿通过固定板与支撑架连接;所述辅助架垂直设置在 控制器顶端并与支撑架平行;所述鼓棒中间和从辅助架中间通过的鼓棒部分 钻孔并用横杆穿过分别固定于支撑架、辅助架上;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底部。
上述自动击鼓结构,其中,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机相接。 上述自动击鼓结构,其中,所述控制器材质为电磁铁。
上述自动击鼓结构,其中,所述固定板、支撑架、辅助架材质都为金属。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
果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击鼓结构能精确,简单的完成击鼓动作;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击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击鼓结构中的击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自动击鼓结构,包括一面鼓IO,还包括一固定板25, 一击鼓装置20和一支撑架26,所述固定板25垂直设置在鼓10侧壁与击鼓 装置20中间;所述击鼓装置20由设置在鼓上的固定板25固定于鼓10 —侧 壁;所述支撑架26垂直安装于鼓面11边沿上部,并通过固定板25与击鼓装 置20连接。所述控制器21与外部电机相接。所述控制器21材质为电磁铁。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击鼓结构中的击鼓装置结构示意图,在图中, 所述击鼓装置20还包括控制器21、鼓棒23、弹簧22、辅助架24,所述控制 器21上边沿通过固定板25与支撑架26连接;所述辅助架24垂直设置在控 制器21顶端并与支撑架26平行;所述鼓棒23中间和从辅助架24中间通过的鼓棒23部分钻孔并用横杆穿过分别固定于支撑架26、辅助架24上;所述 弹簧22两端分别连接在鼓棒23末端和控制器21底部。所述固定板25、支 撑架26、辅助架24材质都为金属。当外部电流通过控制器21时,控制器21 会向上运动,产生一个与弹簧22方向相反且大得多的力矩,使鼓棒23打击 一次鼓面ll。当电流消失,控制器21的力矩消失,弹簧22的力矩使鼓棒23 弹起。从而实现自动击鼓结构敲击鼓面11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自动击鼓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利用该自动 击鼓结构能精确,简单的完成击鼓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击鼓结构,包括一面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板(25),一击鼓装置(20)和一支撑架(26),所述固定板(25)垂直设置在鼓(10)侧壁与击鼓装置(20)中间;所述击鼓装置(20)由设置在鼓上的固定板(25)固定于鼓(10)一侧壁;所述支撑架(26)垂直安装于鼓面(11)边沿上部,并通过固定板(25)与击鼓装置(20)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击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击鼓装置(20)还包括控制器(21)、鼓棒(23)、弹簧(22)、辅助架(24),所述控制器(21)上边沿通过固定板(25)与支撑架(26)连接;所述辅助架(24)垂直设置在控制器(21)顶端并与支撑架(26)平行;所述鼓棒(23)中间和从辅助架(24)中间通过的鼓棒(23)部分钻孔并用横杆穿过分别固定于支撑架(26)、辅助架(24)上;所述弹簧(22)两端分别连接在鼓棒(23)末端和控制器(21)底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击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1)与外部电机相接。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击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1)材质为电磁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击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5)、支撑架(26)、辅助架(24)材质都为金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击鼓结构,包括一面鼓,其中,还包括一固定板,一击鼓装置和一支撑架,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在鼓侧壁与击鼓装置中间;所述击鼓装置由设置在鼓上的固定板固定于鼓一侧壁;所述支撑架垂直安装于鼓面边沿上部,并通过固定板与击鼓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自动击鼓结构能精确,简单的完成击鼓动作,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
文档编号G10F5/02GK201402600SQ20092006905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9日
发明者扬 曾, 骞 沈, 郑子懿 申请人:上海市向明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