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540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地说是一种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
背景技术
配备有安全气囊的车辆,时钟弹簧用于承接整车线束和安装在方向盘上的驾驶员安全气囊。它为一个半封闭结构,内部为以由若干扁平线缆(排线)所组成的转向柱为中心的往复转动结构,此结构可保证线缆在方向盘转动过程中不发生拉断现象。对于无气囊配置的车辆,从理论上讲也可以使用时钟弹簧,但是从降低整车成本的角度考虑,无气囊配置的车辆实际上并不使用时钟弹簧。由于无气囊配置车辆的方向盘上喇叭是唯一的电器操作和连接件,此时喇叭滑环成为了时钟弹簧的替代品。喇叭滑环,圆形结构,为汽车喇叭电路中使用的零部件,它位于方向盘下方,在整个电路视同为线束一部分,它可以避免方向盘转动导致线束损坏,是用于连接汽车方向盘处喇叭开关(即方向盘装饰盖)或喇叭支架的一种可以转动的电气装置,转动时可以持续保持方向盘与整车线束的连接,它分为随方向盘转动的上半部分和安装在对应转向柱上的下半部分。喇叭滑环主要电器部件包括触点、滑环片,辅助结构为用于安装的塑料底座(结构参考附图1),其特点是触点为常闭触点(附图中13)与滑环片保持滑动接触,二者间为常接触,即常导通状态,通过喇叭支架上的触点的运动进行导通。喇叭的电路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其中喇叭触点结构参考附图2,电路原理参考附图3,由电源正极依次串接继电器线圈、喇叭滑环、装饰盖上支架、下支架,再与方向盘串接而成,方向盘可视同为电源负极。当装饰盖被按动,喇叭触点发生接触时,控制电路便形成了回路。控制回路接通后继电器开始工作,汽车喇叭开始正常工作。这类产品在方向盘转动过程中喇叭滑环滑环片之间的金属摩擦容易引起噪声,还需采用控制触点压力、增大触点和滑环片光滑度和涂抹润滑油脂等方式解决噪声。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工艺要求较高,产品不良率也高,而且这种不良在装车前不可预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喇叭触点与滑环片在正常状态为分离结构的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需要喇叭工作时二者才发生接触,从而避免了金属摩擦噪音,节省了传统喇叭滑环制造工艺中需要进行材料处理和噪声预防的抛光和涂润滑油脂工序,在生产时其结构要求不严格,易于加工,成本低廉。本装置在整个电路中视同为线束一部分,它可以避免方向盘转动导致线束损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包括喇叭触点、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滑环片及其底座,它还包括复位弹簧,其中①底座主体为圆环结构,用于固定滑环片;②滑环片----主体为圆环形状,与喇叭触点的运动轨迹圆相匹配,经底座上的镶嵌孔和自攻钉固定于底座上,用于与喇叭触点相接触以将喇叭的控制电路接通,使喇叭能够工作;③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主体为带凹槽的圆环结构,与转向开关进行配合设计,安装在转向盘下方,用于转向开关自动回位;④喇叭触点竖置,为“直弯状Z字”型,设于汽车转向盘装饰盖的喇叭支架与滑环片之间,其水平上段于汽车转向盘装饰盖的喇叭支架上固定;其竖向中段通过转向盘孔位,喇叭触点与滑环片二者间相对悬空,即喇叭触点悬于滑环片上方;常态下其水平下段与滑环片的上表面相隔设置,用于当按下汽车转向盘装饰盖时,水平下段的底面与滑环片相接触,使喇叭的控制电路导通,能够保证喇叭的工作需要;⑤复位弹簧一一设于喇叭上支架与下支架间,起导线作用将二者导通并与转向盘、车身相连,形成一条回路;所述喇叭滑环设于汽车转向盘下部,其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固定在转向盘上,喇叭触点固定在喇叭支架上,滑环片和底座固定在转向柱或组合开关上,喇叭触点与滑环片通过喇叭装饰盖的按动实现接触导通;所述喇叭的控制电路的控制开关,为所述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的喇叭触点与滑环片组件,二者常态下为分离状态,此时控制电路断开;喇叭触点与滑环片相触时实现控制电路闭合。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将喇叭开关以喇叭滑环替代,减少了构件组成,滑环片与触点为常开配合,当按动方向盘装饰盖时,由此产生的行程导致触点与滑环片导通, 接通喇叭电路;汽车喇叭的控制电路相应发生了变化,取消了原有的控制开关,以可离合的喇叭触点与滑环片的配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只有需要喇叭工作时喇叭触点与滑环片才发生接触,从而避免了金属摩擦噪音,节省了传统喇叭滑环制造工艺中需要进行材料处理和噪声预防的抛光和涂润滑油脂工序,在生产时其结构要求不严格,易于加工,成本低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定,所述喇叭触点经铆接、螺接或者卡接的方式与喇叭支架联接。该联接方式为活动联接,方便拆卸与维修。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将喇叭开关以喇叭滑环替代,以可离合的喇叭触点与滑环片的配合来实现,减少了构件组成,滑环片与触点为常开配合,只有需要喇叭工作时才按动方向盘装饰盖以使喇叭触点与滑环片才发生接触,接通喇叭电路。从而避免了金属摩擦噪音,节省了传统喇叭滑环制造工艺中需要进行材料处理和噪声预防的抛光和涂润滑油脂工序,在生产时其结构要求不严格,易于加工,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汽车,作为喇叭开关的相关构件。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3分别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喇叭滑环、喇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与电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喇叭支架的结构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用来说明复位弹簧对喇叭上下支架间的导通作用;[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原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分解图。图中1-电源,2-继电器线圈,3-喇叭滑环,4-喇叭上支架,5-喇叭下支架,6-转向盘骨架(负极),7-转向盘装饰盖,8-喇叭触点,9-复位弹簧,10-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 11-滑环片,12-底座,13-常闭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4-图8所示为一种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包括喇叭触点8、滑环片11及其底座12,它还包括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10、复位弹簧9,其中①底座12—一主体为圆环结构,安装位置依据具体车辆情况进行设计,通常可以设于车辆转向柱或组合开关上,其配合关系可以设计为螺钉安装或卡接安装,用于固定滑环片;②滑环片11一一主体为圆环形状,依据于喇叭触点运动轨迹圆进行设计,通过底座12上的镶嵌孔和自攻钉固定于底座12上,用于与喇叭触点8相接触以使喇叭的控制电路接通,能够工作;③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10主体为带凹槽的圆环结构,与转向开关进行配合设计,安装在转向盘下方,用于转向开关自动回位;④喇叭触点8竖置,为“直弯状Z字”型,设于汽车转向盘装饰盖7的喇叭支架与滑环片11之间,其水平上段于汽车转向盘装饰盖7的喇叭支架上固定(固定形式非唯一,可为铆接、螺接或者卡接的联接方式)。依据喇叭支架可灵活设计,其竖向中段通过转向盘孔位后将喇叭触点8设于滑环片11上方,喇叭触点8与滑环片11 二者间常态下相对悬空,即常态下其水平下段与滑环片 11的上表面相隔设置,当按下汽车转向盘装饰盖7时,水平下段的底面才与滑环片11相接触,使喇叭的控制电路导通,能够保证喇叭的工作需要;⑤复位弹簧9一一设于装饰盖上支架4与下支架5间,起导线作用将二者导通,其上端与接于电源1的正极的装饰盖上支架4相连接,下端设于装饰盖下支架5处,该复位弹簧9与装饰盖下支架5、转向盘、车身相连,形成一条回路。本实施例喇叭滑环于喇叭触点8与滑环片11间还设有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10,其主体为带凹槽的圆环结构,与转向开关进行配合设计,安装在转向盘下方,用于转向开关自动回位。本实施例的喇叭滑环设于汽车转向盘下部,其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10固定在转向盘上,喇叭触点8固定在喇叭支架上,滑环片11和底座12固定在转向柱6或组合开关上, 喇叭触点8与滑环片11通过喇叭装饰盖7的按动实现接触导通。本实施例中喇叭的电路分为工作电路与控制电路,其工作电路与现有产品相同。其控制回路是这样的自电源1的正极,依次串接喇叭继电器2、滑环片11、喇叭触点8、转向盘骨架(负极)6,当滑环片11与喇叭触点8相接触时电路闭合,驱动喇叭继电器 2的开关吸合,最终起到鸣笛作用。可见喇叭的控制电路与现有产品有所不同,即其控制开关为本实施例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的喇叭触点8与滑环片11组件,二者常态下为分离状态,此时控制电路断开;喇叭触点8与滑环片11相触时实现控制电路闭合。
权利要求1.一种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包括喇叭触点、滑环片及其底座、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复位弹簧,其中①底座----主体为圆环结构,用于固定滑环片;②滑环片----主体为圆环形状,与喇叭触点的运动轨迹圆相匹配,固定于底座上,用于与喇叭触点相接触以将喇叭的控制电路接通,使喇叭能够工作;③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主体为带凹槽的圆环结构,与转向开关进行配合设计,安装在转向盘下方,用于转向开关自动回位;④喇叭触点----竖置,为“直弯状Z字”型,设于汽车转向盘装饰盖的喇叭支架与滑环片之间,其水平上段于汽车转向盘装饰盖的喇叭支架上固定;其竖向中段通过转向盘孔位, 喇叭触点与滑环片二者间相对悬空,即喇叭触点悬于滑环片上方;常态下其水平下段与滑环片的上表面相隔设置,用于当按下汽车转向盘装饰盖时,水平下段的底面与滑环片相接触,使喇叭的控制电路导通,能够保证喇叭的工作需要;⑤复位弹簧----设于喇叭上支架与下支架间,起导线作用将二者导通并与转向盘、车身相连,形成一条回路;所述喇叭滑环设于汽车转向盘下部,其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固定在转向盘上,喇叭触点固定在喇叭支架上,滑环片和底座固定在转向柱或组合开关上,喇叭触点与滑环片通过喇叭装饰盖的按动实现接触导通;所述喇叭的控制电路的控制开关,为所述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的喇叭触点与滑环片组件,二者常态下为分离状态,此时控制电路断开;喇叭触点与滑环片相触时实现控制电路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触点经铆接、 螺接或者卡接的方式与喇叭支架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包括喇叭触点、转向开关回位拨动件、滑环片及其底座,它还包括复位弹簧,融喇叭开关与滑环功能于一体,由于喇叭触点与滑环片在正常状态为分离结构的非接触式汽车喇叭滑环,需要喇叭工作时二者才发生接触,从而避免了金属摩擦噪音,节省了传统喇叭滑环制造工艺中需要进行材料处理和噪声预防的抛光和涂润滑油脂工序,在生产时其结构要求不严格,易于加工,成本低廉。本装置在整个电路中视同为线束一部分,它可以避免方向盘转动导致线束损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汽车,作为喇叭开关的相关构件。
文档编号G10K9/12GK201951346SQ20102063962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杜兴帅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