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手风琴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6579阅读:2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手风琴背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风琴背带。



背景技术:

手风琴在演奏时需通过背带背前胸前,而手风琴本身较重,长时间演奏容易对演奏者的双肩造成压迫疼痛。在演奏过程中,往往由于乐器所发出的声音较大,会遮挡手机铃音,致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会错过重要来电,因此需要一种多功能手风琴背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手风琴背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功能手风琴背带,包括左肩带和右肩带,所述右肩带的前面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隐形话筒、按键和信号灯,所述操作面板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侧设置有存储卡,所述操作面板的上端设置有手机袋,所述手机袋内设置有振动检测器,所述左肩带通过连接扣与所述右肩带连接,所述连接扣下面设置有防滑松紧带,所述防滑松紧带下面设置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两侧延长部位与所述防滑松紧带的拼接处设置有调节扣。

上述结构中,将所述左肩带和所述右肩带挂在手风琴上,调节所述调节扣使所述支撑垫松紧度适中,将手风琴放置于所述支撑垫上面,可减小手风琴在弹奏时对肩部的压力,再次调节所述左肩带和所述右肩带的松紧度,演奏前可将手机铃音调为振动后放入所述手机袋内,演奏时,如手机发出振动信号,所述振动检测器会将振动信号传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所述信号灯闪烁,以便演奏者及时查看手机,避免错过重要来电,同时演奏者还可将所创作或演奏的乐曲通过所述隐形话筒录制在所述存储卡内,以便对乐曲进行保存和修改。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风琴背带的使用功能,所述操作面板为软面板。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风琴背带的使用功能,所述按键为录音启动按键、录音暂停按键和关闭按键。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风琴背带的使用功能,所述信号灯为红、黄、绿三色闪烁灯。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风琴背带的使用功能,所述存储卡通过所述操作面板一侧插入所述控制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风琴背带的使用功能,所述手机袋伸入所述操作面板底部,所述振动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风琴背带的使用功能,所述连接扣位于所述左肩带和所述右肩带的背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风琴背带的使用功能,所述防滑松紧带为人字型,由背部延伸至腰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风琴背带的使用功能,所述支撑垫为围绕腰部的环形套,位于腹部前侧设置有腰櫈。

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支撑垫可将手风琴的重量由双肩转移至腰部,减轻对肩部的压迫,同时方便存储手机,当有来电时,还可通过发出灯光提醒演奏者及时接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手风琴背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手风琴背带的右肩带展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左肩带;2、右肩带;3、连接扣;4、防滑松紧带;5、调节扣;6、支撑垫;7、隐形话筒;8、操作面板;9、按键;10、手机袋;11、信号灯;12、存储卡;13、控制器;14、振动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手风琴背带,包括左肩带1和右肩带2,右肩带2的前面设置有操作面板8,操作面板8上设置有隐形话筒7、按键9和信号灯11,操作面板8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一侧设置有存储卡12,操作面板8的上端设置有手机袋10,手机袋10内设置有振动检测器14,左肩带1通过连接扣3与右肩带2连接,连接扣3下面设置有防滑松紧带4,防滑松紧带4用于防止左肩带1和右肩带2向两侧滑,防滑松紧带4下面设置有支撑垫6,支撑垫6两侧延长部位与防滑松紧带4的拼接处设置有调节扣5。

上述结构中,将左肩带1和右肩带2挂在手风琴上,调节调节扣5使支撑垫6松紧度适中,将手风琴放置于支撑垫6上面,可减小手风琴在弹奏时对肩部的压力,再次调节左肩带1和右肩带2的松紧度,演奏前可将手机铃音调为振动后放入手机袋10内,演奏时,如手机发出振动信号,振动检测器14会将振动信号传送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接收到信号后,控制信号灯11闪烁,以便演奏者及时查看手机,避免错过重要来电,同时演奏者还可将所创作或演奏的乐曲通过隐形话筒7录制在存储卡12内,以便对乐曲进行保存和修改。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风琴背带的使用功能,操作面板8为软面板,按键9为录音启动按键、录音暂停按键和关闭按键,信号灯11为红、黄、绿三色闪烁灯,存储卡12通过操作面板8一侧插入控制器13,手机袋10伸入操作面板8底部,振动检测器14与控制器13电连接,连接扣3位于左肩带1和右肩带2的背部,防滑松紧带4为人字型,由背部延伸至腰部,支撑垫6为围绕腰部的环形套,位于腹部前侧设置有腰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