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吉他调音器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8845阅读:1429来源:国知局
用于吉他调音器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吉他调音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吉他调音器是用于校正吉他音调或者给予标准音调的工具,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声音原理,其二是振动原理。声音原理就是通过调音器的内置拾音器收集吉他的声音,从而分析判断该音的音调。振动原理是通过感应弦的振动频率进行调音,由于不同的弦在发出不同的音时振动的频率不一样,调音器能够通过这些振动频率来判断音,并且将这个频率和应该有的频率进行比对,计算出这个音距离应调到的音的差距,并在调音器上显示来帮助调音。

目前,吉他调音器一般通过液晶显示器(LCD面板)来显示各个吉他弦线的音调,而LCD面板本身不会发光,需要与设置在LCD面板后面的背光组件配合使用以达到显示的效果,为了反射来自光源的光,光源的周围一般设置有反光铝箔,同时为了阻止发生在后部的光损失,还需要在底部设置反光膜,这样的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生产,装配效率低,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吉他调音器的显示装置,以直观地显示吉他弦线的音调,且可简化生产,减少装配时间,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吉他调音器的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该壳体内的背光组件、LCD面板和控制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CD面板的窗口;所述背光组件安装在LCD面板的内侧,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槽、背光源、透明导光板和光扩散膜;所述导光板槽的底部和内壁为带反光效果的反光面;所述背光源用于提供光,背光源紧靠导光板槽的内壁设置;所述透明导光板用于转换线性光为平面光,透明导光板嵌入安装在导光板槽内;所述光扩散膜用于扩散光线,光扩散膜覆盖安装在透明导光板外侧;所述控制板输入有吉他弦线的振动信号,控制板的输出端与所述LCD面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为一发光体,通电后背光源发出的光经透明导光板由线性光转换为平面光,再经光扩散膜扩散照射在LCD面板上,控制板将吉他弦线的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上的变化,从而影响通过其的光线变化,控制板通过对电场的控制最终控制了光线的明暗变化,从而达到显示吉他弦线音调的目的;通过导光板槽的设计,省去了底部反光膜和周围反光铝箔,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减少了大部分的装配时间,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成本,同时也能达到较好的背光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荧光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槽的前部逐渐收窄,且所述背光源安装在导光板槽的前部收窄处。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导光板槽的内壁对背光的反射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槽安装在控制板上,所述背光源的安装板的下端穿过导光板槽的底部并固定在控制板上。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其结构紧凑,布置合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控制开关,所述电源控制开关的按钮的下端安装在控制板上,电源控制开关的按钮的上端露出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直观地显示吉他弦线的音调,且其背光组件省去了底部反光膜和周围反光铝箔,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减少了大部分的装配时间,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成本,同时也能达到较好的背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壳体;2表示背光组件;21表示导光板槽;22表示背光源;23表示透明导光板;24表示光扩散膜;3表示LCD面板;4表示控制板;5表示电源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吉他调音器的显示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该壳体1内的背光组件2、LCD面板3、控制板4和电源控制开关5,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露出LCD面板3的窗口,电源控制开关5的按钮的下端安装在控制板4上,电源控制开关5的按钮的上端露出壳体1。

背光组件2安装在LCD面板3的内侧,背光组件2包括导光板槽21、背光源22、透明导光板23和光扩散膜24;导光板槽21安装在控制板4上,导光板槽21的底部和内壁为带反光效果的反光面,这样可省去底部反光膜和周围反光铝箔,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减少了大部分的装配时间,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成本,同时也能达到较好的背光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导光板槽21的前部逐渐收窄,且背光源22安装在导光板槽21的前部收窄处,这样使得导光板槽21的内壁对背光的反射效果更好;背光源22用于提供光,背光源22紧靠导光板槽21的内壁设置,背光源22的安装板的下端穿过导光板槽21的底部并固定在控制板4上,通过这样的合理布置,使得其结构更紧凑;透明导光板23用于转换线性光为平面光,透明导光板23嵌入安装在导光板槽21内;光扩散膜24用于扩散光线,光扩散膜24覆盖安装在透明导光板23外侧;本实施例的背光源22优选为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荧光管,通电后,背光源22发出的光经透明导光板23由线性光转换为平面光,再经光扩散膜24扩散照射在LCD面板3上。

控制板4输入有吉他弦线的振动信号,控制板4的输出端与LCD面板3电连接,控制板4将吉他弦线的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上的变化,从而影响通过其的光线变化,控制板4通过对电场的控制最终控制了光线的明暗变化,从而达到显示吉他弦线音调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