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吉他调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8846阅读:1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吉他调音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吉他调音器。



背景技术:

吉他调音器是用于校正吉他音调或者给予标准音调的工具,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声音原理,其二是振动原理。声音原理就是通过调音器的内置拾音器收集吉他的声音,从而分析判断该音的音调。振动原理是通过感应弦的振动频率进行调音,由于不同的弦在发出不同的音时振动的频率不一样,调音器能够通过这些振动频率来判断音,并且将这个频率和应该有的频率进行比对,计算出这个音距离应调到的音的差距,并在调音器上显示来帮助调音。

目前,一般的吉他调音器的感应显示装置和夹持装置采用铰接连接,便于感应显示装置的角度调整,以便人们更好地实时观看。但是,在调音过程中伴随着弦的振动,感应显示装置和夹持装置的铰接处会出现感应显示装置绕铰接处轻微转动的现象,这将影响调音器对吉他弦发出的声音和振动的感应,导致音调不准,从而降低了调音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吉他调音器,提高了稳定性,实现了良好的声音和振动的感应,保证了检测音调的准确率,提高了调音的工作效率。

一种吉他调音器,包括感应显示装置、底壳装饰盖、哑铃臂、面夹装饰盖和夹持装置;所述感应显示装置的底面设有与底壳装饰盖适配的底壳安装部,所述夹持装置上设有与面夹装饰盖适配的面夹安装部;所述哑铃臂的两端呈球头状;所述哑铃臂上端的球头通过底壳装饰盖可转动的安装在底壳安装部内,哑铃臂下端的球头通过面夹装饰盖可转动的安装在面夹安装部内;所述哑铃臂上端的球头与底壳安装部之间以及哑铃臂下端的球头与面夹安装部之间均设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哑铃臂的球头设计,实现了感应显示装置和夹持装置可绕哑铃臂的球头多角度转动,以便操作人员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视角;橡胶垫的设计使得感应显示装置和夹持装置绕哑铃臂的球头转动时,带有阻力效应,保证了感应显示装置和夹持装置分别与哑铃臂长期保持某一角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工作时的稳定状态,实现了良好的声音和振动的感应,保证了检测音调的准确率,提高了调音的工作效率,而且减小了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提升了产品的整体品质。

优选地,所述底壳安装部和面夹安装部均环设有多个弧形柱,弧形柱的内侧面呈与哑铃臂的球头适配的球面,橡胶垫设在弧形柱内部的底面;所述底壳装饰盖和面夹装饰盖内设有环形柱,当底壳装饰盖与底壳安装部扣合时,底壳装饰盖的环形柱套合在底壳安装部的弧形柱的外侧;当面夹装饰盖和面夹安装部扣合时,面夹装饰盖的环形柱套合在面夹安装部的弧形柱的外侧。底壳安装部和面夹安装部的弧形柱的设计,底壳装饰盖和面夹装饰盖的环形柱的设计,以及橡胶垫的设计,使得哑铃臂的球头和弧形柱的内侧面紧紧贴合,保证了哑铃臂不会随着振动而在弧形柱发生转动的现象,保证了调音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底壳安装部和面夹安装部的弧形柱均设有三个,弧形柱的上端靠外侧设有倒角,便于底壳装饰盖和面夹装饰盖的环形柱的套装。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面夹、插销、卡门弹簧和底夹,面夹和底夹通过插销铰接;卡门弹簧位于面夹和底夹之间,且卡门弹簧套装在插销上。

优选地,所述面夹和底夹内侧的夹持部分呈L形,便于对吉他琴头的夹持,使得振动的传递更为精准。

优选地,所述面夹和底夹内侧的夹持部分设有防滑橡胶,避免了调音时面夹和底夹在吉他琴头处滑动的现象,从而影响振动的传递,提高了调音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底壳装饰盖上设有上部卡扣,底壳安装部的内壁上设有上部卡槽,底壳装饰盖通过上部卡扣和上部卡槽的配合卡接在底壳安装部上。底壳装饰盖的上部卡扣与底壳安装部的上部卡槽的设计,使得底壳装饰盖与底壳安装部的连接更为稳固,避免了哑铃臂上端球头转动时底壳装饰盖脱落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面夹装饰盖上设有下部卡扣,面夹安装部的内壁上设有下部卡槽,面夹装饰盖通过下部卡扣和下部卡槽的配合卡接在面夹安装部上。面夹装饰盖的下部卡扣与面夹安装部的下部卡槽的设计,使得面夹装饰盖与面夹安装部的连接更为稳固,避免了哑铃臂下端球头转动时面夹装饰盖脱落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哑铃臂的球头设计,实现了感应显示装置和夹持装置可绕哑铃臂的球头多角度转动,以便操作人员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视角;橡胶垫带有阻力效应,保证了感应显示装置和夹持装置分别与哑铃臂长期保持某一角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工作时的稳定状态,实现了良好的声音和振动的感应,保证了检测音调的准确率,提高了调音的工作效率,而且减小了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提升了产品的整体品质。此外,底壳安装部和面夹安装部的弧形柱的设计,底壳装饰盖和面夹装饰盖的环形柱的设计,以及橡胶垫的设计,使得哑铃臂的球头和弧形柱的内侧面紧紧贴合,保证了哑铃臂不会随着振动而在弧形柱发生转动的现象,保证了调音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附图中,1-感应显示装置,11-底壳安装部,111-上不卡槽,2-底壳装饰盖,21-上部卡扣,3-哑铃臂,4-面夹装饰盖,41-下部卡扣,5-夹持装置,51-面夹,52-插销,53-卡门弹簧,54-底夹,55-防滑橡胶,56-面夹安装部,561-下部卡槽,6-橡胶垫,7-弧形柱,8-环形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吉他调音器,包括感应显示装置1、底壳装饰盖2、哑铃臂3、面夹装饰盖4和夹持装置5;感应显示装置1的底面设有与底壳装饰盖2适配的底壳安装部11,夹持装置5上设有与面夹装饰盖4适配的面夹安装部56;哑铃臂3的两端呈球头状,哑铃臂3上端的球头通过底壳装饰盖2可转动的安装在底壳安装部11内,哑铃臂3下端的球头通过面夹装饰盖4可转动的安装在面夹安装部56内。哑铃臂3上端的球头与底壳安装部11之间以及哑铃臂3下端的球头与面夹安装部56之间均设有橡胶垫6。通过对哑铃臂3的球头设计,实现了感应显示装置1和夹持装置5可绕哑铃臂3的球头多角度转动,以便操作人员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视角;橡胶垫6的设计使得感应显示装置1和夹持装置5绕哑铃臂3的球头转动时,带有阻力效应,保证了感应显示装置1和夹持装置5分别与哑铃臂3长期保持某一角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工作时的稳定状态,实现了良好的声音和振动的感应,保证了检测音调的准确率,提高了调音的工作效率,而且减小了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提升了产品的整体品质。

夹持装置5包括面夹51、插销52、卡门弹簧53和底夹54,面夹51和底夹54通过插销52铰接;卡门弹簧53位于面夹51和底夹54之间,且卡门弹簧53套装在插销52上。面夹51和底夹54内侧的夹持部分呈L形,便于对吉他琴头的夹持,使得振动的传递更为精准。面夹51和底夹54内侧的夹持部分设有防滑橡胶55,避免了调音时面夹和底夹在吉他琴头处滑动的现象,从而影响振动的传递,提高了调音时的稳定性。底壳装饰盖2上设有上部卡扣21,底壳安装部11的内壁上设有上部卡槽111,底壳装饰盖2通过上部卡扣21和上部卡槽111的配合卡接在底壳安装部11上。底壳装饰盖2的上部卡扣21与底壳安装部11的上部卡槽111的设计,使得底壳装饰盖2与底壳安装部11的连接更为稳固,避免了哑铃臂3上端球头转动时底壳装饰盖2脱落的现象。面夹装饰盖4上设有下部卡扣41,面夹安装部56的内壁上设有下部卡槽561,面夹装饰盖4通过下部卡扣41和下部卡槽561的配合卡接在面夹安装部56上。面夹装饰盖4的下部卡扣41与面夹安装部56的下部卡槽561的设计,使得面夹装饰盖4与面夹安装部56的连接更为稳固,避免了哑铃臂3下端球头转动时面夹装饰盖脱落的现象。

底壳安装部11和面夹安装部56均环设有多个弧形柱7,本实施例中,底壳安装部11和面夹安装部56的弧形柱7均设为三个,弧形柱7的上端靠外侧设有倒角,便于底壳装饰盖2和面夹装饰盖4的环形柱8的套装。弧形柱7的内侧面呈与哑铃臂3的球头适配的球面,橡胶垫6设在弧形柱7内部的底面;底壳装饰盖2和面夹装饰盖4内设有环形柱8,当底壳装饰盖2与底壳安装部11扣合时,底壳装饰盖2的环形柱套合在底壳安装部11的弧形柱的外侧;当面夹装饰盖4和面夹安装部56扣合时,面夹装饰盖4的环形柱套合在面夹安装部56的弧形柱的外侧。底壳安装部11和面夹安装部56的弧形柱7的设计,底壳装饰盖2和面夹装饰盖4的环形柱8的设计,以及橡胶垫6的设计,使得哑铃臂3的球头和弧形柱7的内侧面紧紧贴合,保证了哑铃臂3不会随着振动而在弧形柱7发生转动的现象,保证了调音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