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吹嘴葫芦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3707发布日期:2018-08-21 17:50阅读:41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族吹管乐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吹嘴葫芦丝。



背景技术:

现常用葫芦丝吹嘴为固定式吹。受乐器构造所限,其吹嘴主要采用竹子或者塑质等材料,其设计为与葫芦丝的葫芦连为一体的固定式吹嘴设计。不同的葫芦丝有固定的吹嘴,该吹嘴不能拆卸,与葫芦丝乐器本身连为一体,这样在交流中如果需要多种葫芦丝,就需要同时携带多种葫芦丝,这就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另一方面,现常用葫芦丝副管单一,一般与主管的主音为三度关系。葫芦丝的副管一般分为单副管和双副官两种,不管采用哪种,其发音都与主管的主音为三度关系。

随着世界音乐发展多样化的加速,各种文化交流也对葫芦丝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和世界音乐接轨,有识之士在葫芦丝的主管音域扩大、半音阶的应用、葫芦丝的制作选材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在关注副管多样化的研究成果很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影响传统技巧表达、不影响乐器整体风格、携带方便、具有通用性、能更好的满足葫芦丝演奏需要的可拆卸吹嘴葫芦丝。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可拆卸吹嘴葫芦丝,包括吹嘴、葫芦、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嘴为可拆卸式,包括外接部和与外接部连接的内接部,外接部包括吹嘴和套接于吹嘴一端的内套,内套无螺纹,内接部包括固定于葫芦丝葫芦口内部的外套,外套无螺纹,外接部与内接部通过内套插入外套中进行连接;

所述葫芦丝副管为高音副管和低音副管的双副管组合;高音副管管体上设置的高音副管发音孔位置为葫芦丝主管主音上方大二度音程关系位置;低音副管管体上设置的低音副管发音孔位置为葫芦丝主管主音下方纯四度音程关系位置;高音副管管体与低音副管管体底端均封闭,两种管体上分别连接有用于开闭高音副管发音孔与低音副管发音孔的蝴蝶扣。

所述吹嘴采用竹子制成,其长度为35mm,直径为10mm。

所述内套采用铜制成,长度为12mm,直径为12mm。

所述吹嘴与内套之间采用胶水固定连接。

所述外套采用铜制成,与葫芦口内部之间采用胶水固定连接,外套的长度为12mm,直径为14mm。

所述蝴蝶扣包括蝴蝶扣基座、蝴蝶片、蝴蝶片转动轴、软木塞,蝴蝶扣基座固定连接于副管发音孔的侧面,蝴蝶扣基座通过蝴蝶片转动轴连接蝴蝶片,蝴蝶片上连接用于堵住副管发音孔软木塞。

所述软木塞为锥形,大面直径5mm,大面固定连接于蝴蝶片上,小面朝向副管发音孔。

所述蝴蝶扣基座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于副管管体上。

所述高音副管发音孔与低音副管发音孔均位于相应副管的后面,直径均为5mm。

所述高音副管中高音副管管体的前端内部安装高音副管簧片。

所述低音副管中低音副管管体的前端内部安装低音副管簧片。

所述高音副管和低音副管均采用紫竹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改变葫芦丝奏技法与风格,基本保持传统葫芦丝外形及构造;解决了“一嘴一乐器”的不便,实现了“一嘴对多乐器”的便利,在交流过程中,克服以往葫芦丝使用者需要携带多种乐器所带来的尴尬和不便;该设计对于葫芦丝的使用者在交流等过程中,还规避了多人使用一个吹嘴所带来的健康问题;结构简单,接口均为无螺纹设计,加工简单,安装快捷方便;解决了传统副管单一的不便,实现了副管多样性,丰富了葫芦丝的表现力;采用紫竹作为副管,紫竹音色多为深色,更符合东方审美需求,且音色更加柔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吹嘴外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吹嘴内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吹嘴的组合示意图(省略副管)。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音副管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音副管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低音副管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低音副管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蝴蝶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

图中:1-外接部,1-1-吹嘴,1-2-内套,2-内接部,2-2-外套,3-高音副管,3-1-高音副管管体,3-2-高音副管簧片,3-3-高音副管发音孔,4-低音副管,4-1-低音副管管体,4-2-低音副管簧片,4-3-低音副管发音孔,5-蝴蝶扣,5-1-蝴蝶扣基座,5-2-蝴蝶片,5-3-蝴蝶片转动轴,5-4-软木塞,5-5-固定螺丝,6-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可拆卸吹嘴葫芦丝,包括吹嘴、葫芦、副管,所述吹嘴为可拆卸式,包括外接部1和与外接部1连接的内接部2,外接部1包括吹嘴1-1和套接于吹嘴1-1一端的内套1-2,内套1-2无螺纹,吹嘴1-1与内套1-2之间采用胶水固定连接,吹嘴1-1采用竹子制成,其长度为35mm,直径为10mm,内套1-2采用金属铜制成,长度为12mm,直径为12mm,内接部2包括采用胶水固定于葫芦丝葫芦口内部的外套2-2,采用金属铜制成,外套2-2的长度为12mm,直径为14mm,外套2-2无螺纹,外接部1与内接部2通过内套1-2插入外套2-2中进行连接。

如图9-图10所示,葫芦丝组合副管为高音副管3和低音副管4的双副管组合,高音副管3和低音副管4均采用紫竹制成;

如图4-图5所示,高音副管3中高音副管管体3-1的前端内部安装高音副管簧片3-2,高音副管管体3-1上设置的高音副管发音孔3-3位置为葫芦丝主管主音上方大二度音程关系位置;

如图6-图7所示,低音副管管体4-1上设置的低音副管发音孔4-3位置为葫芦丝主管主音下方纯四度音程关系位置。

高音副管发音孔3-3与低音副管发音孔4-3均位于相应副管的后面,直径均为5mm。高音副管管体3-1与低音副管管体4-1底端均封闭,两种管体上分别连接有用于开闭高音副管发音孔3-3与低音副管发音孔4-3的蝴蝶扣5。

如图8所示,蝴蝶扣5包括蝴蝶扣基座5-1、蝴蝶片5-2、蝴蝶片转动轴5-3、软木塞5-4,蝴蝶扣基座5-1过固定螺丝5-5固定连接于副管发音孔的侧面,蝴蝶扣基座5-1通过蝴蝶片转动轴5-3连接蝴蝶片5-2,蝴蝶片5-2上连接用于堵住副管发音孔软木塞5-4。软木塞5-4为锥形,大面直径5mm,大面固定连接于蝴蝶片5-2上,小面朝向副管发音孔。

本实用新型演奏时,主要指法不变,左手小拇指对应高音副管发音孔3-3,右手小拇指对应低音副管发音孔4-3。需要开高音副管发音孔3-3时,用左手小拇指将蝴蝶扣5打开演奏,不需要时用左手小拇指将其关闭;需要开低音副管发音孔4-3时,用右手小拇指将蝴蝶扣打开演奏,不需要时用右手小拇指将其关闭。

本实用新型吹嘴部分可拆卸,解决了“一嘴一乐器”的不便,实现了“一嘴对多乐器”的便利,在交流过程中,克服以往葫芦丝使用者需要携带多种乐器所带来的尴尬和不便;该设计对于葫芦丝的使用者在交流等过程中,还规避了多人使用一个吹嘴所带来的健康问题;结构简单,接口均为无螺纹设计,加工简单,安装快捷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