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按键语音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3276发布日期:2019-10-08 20:45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按键语音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音技术,具体是一种智能按键语音线。



背景技术:

自从人类可以制造和使用各种机器以来,人们就有一个理想,那就是让各种机器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并能按人的口头命令来行动,从而实现人机的语言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识别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的这一理想得以实现。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语音识别正逐步成为信息技术中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与语音合成技术的结合,使人们能够甩掉键盘,通过语音命令进行操作。语音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当今,语音识别产品在人机交互应用中已经占到越来越大的比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按键语音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按键语音线,包括按键模块、USB模块、语音模块、Type-C模块、Lightning模块和Microusb模块,所述语音模块通过USB模块与电脑连接,Type-C模块与语音模块连接,Lightning模块与语音模块连接,Microusb模块与语音模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USB模块还连接按键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USB模块包括芯片ASK8068-2.2S。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按键模块包括芯片MX8733和按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语音模块包括芯片ASK80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充电数据线基础上,集成强大的语音控制功能,依托在线持续的功能迭代与服务更新,使得充电数据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硬件产品,而是成为一款“互联网+”产品,彻底颠覆传统充电数据线的定义。以充电数据线作为进入语音领域的契入点,为各类企业和单位堤供在线人机交互定制服务,通过专业的解决方案,可以快速让产品获得更高效、更智能的体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USB模块/按键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语音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Type-C模块/Lightning模块/Microusb模块三种接口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智能按键语音线,包括按键模块、USB模块、语音模块、Type-C模块、Lightning模块和Microusb模块,所述语音模块通过USB模块与电脑连接,Type-C模块与语音模块连接,Lightning模块与语音模块连接,Microusb模块与语音模块连接。电脑通过USB模块和语音模块采集用户语音信息,获取语音信息后通过电脑应用软件解析语音数据,用于实现语音上网、语音打字、语音翻译、语音控制、音频转文字。外接Type-C模块/Lightning模块/Microusb模块部分,用于实现充电数据线。电脑端主要是对语音模块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将语音信息进行识别采集,用于软件实现实现语音上网、语音打字、语音翻译、语音控制、音频转文字等一系列功能。通过外接Type-C模块/Lightning模块/Microusb模块,实现了充电数据线,便于Microusb设备进行充电和获取数据。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设计的USB模块包括芯片ASK8068-2.2S,Type-C模块应用其中的一路USB进行通讯,便于Type-C设备进行充电和获取数据,按键模块包括芯片MX8733和按键,语音模块包括芯片ASK8070,芯片ASK8070通过和芯片ASK8068-2.2S通讯,芯片ASK8068-2.2S再和电脑连接,便于电脑供电和获取数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