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喇叭碗唢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3948发布日期:2021-09-18 02:07阅读:10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喇叭碗唢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唢呐,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喇叭碗唢呐。


背景技术:

2.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但是现有带喇叭碗的唢呐由于喇叭碗的存在携带十分的不方便,而且声音洪亮,无论实在练习或者演奏的时候声音都过于洪亮,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发出唢呐音色,且音量不高的唢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由于唢呐碗的存在声音过于洪亮而且携带不方便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去除唢呐碗,携带更加方便适合练习或演奏的无喇叭碗唢呐。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喇叭碗唢呐,包括吹管及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管的上端装设有所述的吹嘴,所述的吹管的上端设有吸音孔,所述的吹管的下端设有出音孔,所述的吸音孔及所述的出音孔内均塞有吸音棉,所述的吹管塞有所述的吸音棉处套设有隔离套,还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上的音孔群,所述的音孔群的各音孔在吹奏的过程中与对应各手指相抵或分离。
5.作为本实用新型无喇叭碗唢呐的优化,所述的吸音孔在所述的吹管的上端沿所述的吹管的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出音孔为2

5个,所述的音孔群设置在所述的吸音孔与所述的出音孔间的所述的吹管上,包裹所述的出音孔的所述的隔离套为下隔离套,所述的下隔离套底部封口设置用于包裹所述的吹管下端的通孔,所述的下隔离套底部连接有所述的吸音棉,所述的吸音棉向所述的吹管内延伸设置,所述的吹管内的吸音棉与所述的吹管成间隙配合,所述的下隔离套底部设有通音孔,所述的通音孔为1

2个,所述的通音孔直径为2

4mm,所述的下隔离套与所述的吹管成过盈配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无喇叭碗唢呐的优化,所述的音孔群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上的十二音孔,所述的十二音孔中包括单音孔及由部分两相邻音孔组成的音孔组,所述的音孔组为三组。
7.作为本实用新型无喇叭碗唢呐的优化,所述的十二音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左侧的第一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二音孔及第三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右侧的第四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左侧的第五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右侧的第六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的第七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左侧的第八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右侧的第九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背面的第十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左侧的第十一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右侧的第十二音孔;所述的第四音孔及第五音孔相邻设置组成右
手食指音孔组,所述的第八音孔与所述的第九音孔相邻设置组成左手中指音孔组,所述的第十一音孔与所述的第十二音孔组成左手食指音孔组。
8.作为本实用新型无喇叭碗唢呐的优化,所述的十二音孔包括: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小拇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一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二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三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右手食指音孔组,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小拇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六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七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左手中指音孔组,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大拇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十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左手食指音孔组。
9.作为本实用新型无喇叭碗唢呐的优化,所述的音孔群为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及第六音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背面的背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无喇叭碗唢呐的优化,所述的音孔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右侧的右半音侧孔及设置在所述的吹管中线左侧的左半音侧孔,所述的右半音侧孔设置所述的第一音孔及所述的出音孔间,所述的左半音侧孔设置在所述的第三音孔及所述的第四音孔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无喇叭碗唢呐的优化,所述的音孔群包括: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小拇指相抵的所述的右半音侧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一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二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三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小拇指相抵的所述的左半音侧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四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五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六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拇指相抵的所述的背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无喇叭碗唢呐的优化,所述的音孔群为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及第七音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背面的背孔,所述的背孔设置在所述的第六音孔及所述的第七音孔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无喇叭碗唢呐的优化,所述的音孔群包括: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小拇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一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二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三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四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五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六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七音孔,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大拇指相抵的所述的背孔。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无喇叭碗唢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唢呐去除唢呐碗后,不仅使整个唢呐携带更方便,而且发出的音量也不会非常高,特别时候练习和演奏;
16.2.通过在吹管的上端设有吸音孔,吹管的下端设有出音孔,吸音孔及出音孔内均塞有吸音棉,进一步降低无喇叭唢呐的音量;
17.3.吹管塞有吸音棉处套设有隔离套的作用是这样出音孔和吸音孔内塞设吸音棉时从外面就很难看出来,整个喇叭就会显得更加的美观;
18.4.当需要增大音量的时候将下隔离套拆卸,然后换上喇叭碗,从而形成多功能唢呐;
19.5.吹管上通过设置不同组合的音孔群可以形成不同种类的无喇叭唢呐,当音孔群为“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上的十二音孔,所述的十二音孔中包括单音孔及由部分两相邻音孔组成的音孔组,所述的音孔组为三组,所述的十二音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左侧的第一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二音孔及第三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右侧的第四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左侧的第五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右侧的第六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的第七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左侧的第八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右侧的第九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背面的第十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左侧的第十一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右侧的第十二音孔;所述的第四音孔及第五音孔相邻设置组成右手食指音孔组,所述的第八音孔与所述的第九音孔相邻设置组成左手中指音孔组,所述的第十一音孔与所述的第十二音孔组成左手食指音孔组”时该唢呐构成了十二音孔唢呐;
20.6.当音孔群为“所述的音孔群为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及第六音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背面的背孔”时该唢呐构成了入门款七音孔唢呐;
21.7.当音孔群为“所述的音孔群为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及第六音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背面的背孔,所述的音孔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右侧的右半音侧孔及设置在所述的吹管中线左侧的左半音侧孔,所述的右半音侧孔设置所述的第一音孔及所述的出音孔间,所述的左半音侧孔设置在所述的第三音孔及所述的第四音孔间”时构成了演奏款九音孔唢呐;
22.8.当音孔群为“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及第七音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背面的背孔,所述的背孔设置在所述的第六音孔及所述的第七音孔间”时构成了传统款八音孔唢呐;
23.9.下表表一为十二音孔款无喇叭碗唢呐指法,表二入门款和演奏款唢呐指法,表三传统唢呐指法表
24.一、十二音孔款无喇叭碗唢呐指法
25.○
为开孔
ꢀ●
为闭孔 上带
·
为高音 下带
·
为低音 不带
·
为中音 #为升高半音
[0026][0027][0028]
根据表一可知运用十二音孔款无喇叭碗唢呐比传统八音孔唢呐在演奏时具有升高半音,所以用十二音孔款无喇叭碗唢呐演奏时更富有表现力,能演奏更多的歌曲,表二中第二列至第十八列属于平吹,用的劲比较小,故都为低音、中音,而第十九列至低二十六列属于超吹,用的劲比较大,故为高音,音孔布局采取了钢琴键12音的顺音阶排列,所以比传统八音孔唢呐演奏半音阶的现代音乐作品,指法更加方便、流畅、转调也更加容易,因为缩小了音孔的直径,所以比传统八音孔唢呐音高准确度、稳定性更高,唢呐音量也小,音色也柔和。
[0029]
二、入门款和演奏款唢呐指法
[0030]

为开孔
ꢀ●
为闭孔 上带
·
为高音 下带
·
为低音 不带
·
为中音 #为升高半音
[0031][0032]
入门款和演奏款唢呐在演奏时具有升高半音,所以用入门款和演奏款唢呐演奏时更富有表现力,能无障碍演奏传统乐曲和现代乐曲,表二中第二列至第十七列属于平吹,用的劲比较小,故都为低音、中音,而第十八列至第二十七列属于超吹,用的劲比较大,故为高音;
[0033]
三、传统八音孔唢呐指法
[0034]

为开孔
ꢀ●
为闭孔 上带
·
为高音 下带
·
为低音 不带
·
为中音
[0035][0036]
以第三音孔为d的d调唢呐为例,正常的唢呐木杆总长度为25.5公分左右,本技术加出音孔和吸音棉后为28公分左右。
[0037]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38]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十二音孔款无喇叭碗唢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9]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入门款七音孔无喇叭碗唢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0]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演奏款九音孔无喇叭碗唢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1]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统款八音孔无喇叭碗唢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2]
图中件号说明:1.吹管、2.吹嘴、3.吸音孔、4.出音孔、5.隔离套、6.第一音孔、7.第
二音孔、8.第三音孔、9.第四音孔、10.第五音孔、11.第六音孔、 12.第七音孔、13.第八音孔、14.第九音孔、15.第十音孔、18.右手食指音孔组、 19.左手中指音孔组、20.左手食指音孔组、21.背孔、22.右半音侧孔、23.左半音侧孔、24.下隔离套、25.通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4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喇叭碗唢呐,包括吹管1、吹嘴2及,吹管1上端装设有吹嘴2,吹管1由金属制成,一般为铜,吹管1一般为木质结构,吹管1上套有双簧的苇哨,在吹奏时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苇哨(亦即簧片),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的振动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并通过不同指法演奏成曲。
[0045]
实施例1:
[0046]
根据图1所示十二音孔款无喇叭碗唢呐,包括吹管1及吹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装设有所述的吹嘴2,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设有吸音孔3,所述的吹管1的下端设有出音孔4,所述的吸音孔3及所述的出音孔4内均塞有吸音棉,所述的吹管1塞有所述的吸音棉处套设有隔离套5,还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上的音孔群,所述的音孔群的各音孔在吹奏的过程中与对应各手指相抵或分离,所述的吸音孔3在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沿所述的吹管1 的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出音孔4为2

5个,包裹所述的出音孔4的所述的隔离套5为下隔离套24,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封口设置用于包裹所述的吹管下端的通孔,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连接有所述的吸音棉,所述的吸音棉向 25所述的吹管1内延伸设置,所述的吹管内的吸音棉与所述的吹管1成间隙配合,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设有通音孔25,所述的通音孔25为1

2个,所述的通音孔25直径为2

4mm,所述的下隔离套与24所述的吹管1成过盈配合,所述的音孔群设置在所述的吸音孔3与所述的出音孔4间的所述的吹管1上,所述的音孔群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上的十二音孔,所述的十二音孔中包括单音孔及由部分两相邻音孔组成的音孔组,所述的音孔组为三组,所述的十二音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左侧的第一音孔6,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二音孔7及第三音孔8,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位置右侧的第四音孔9,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位置左侧的第五音孔10,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右侧的第六音孔11,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位置的第七音孔12,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位置左侧的第八音孔13,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位置右侧的第九音孔14,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背面的第十音孔 15,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位置左侧的第十一音孔,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 的中线位置右侧的第十二音孔;所述的第四音孔9及第五音孔10相邻设置组成右手食指音孔组18,所述的第八音孔13与所述的第九音孔14相邻设置组成左手中指音孔组19,所述的第十一音孔与所述的第十二音孔组成左手食指音孔组 20,所述的十二音孔包括: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小拇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一音孔6,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二音孔7,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三音孔8,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右手食指音孔组18,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小拇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六音孔11,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七音孔12,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左手中指音孔组19,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大拇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十音孔15,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左手食指音孔组20。
[0047]
唢呐去除唢呐碗后,不仅使整个唢呐携带更方便,而且发出的音量也不会非常高,特别时候练习和演奏。通过在吹管1的上端设有吸音孔3,吹管1的下端设有出音孔4,吸音孔3及出音孔4内均塞有吸音棉,进一步降低无喇叭唢呐的音量。吹管1塞有吸音棉处套设有隔离套5的作用是这样出音孔4和吸音孔3 内塞设吸音棉时从外面就很难看出来,整个喇叭就会显得更加的美观,当需要增大音量的时候将下隔离套24拆卸,然后换上喇叭碗,从而形成多功能唢呐,根据表一可知运用十二音孔款无喇叭碗唢呐比传统八音孔唢呐在演奏时具有升高半音,所以用十二音孔款无喇叭碗唢呐演奏时更富有表现力,能演奏更多的歌曲,表二中第二列至第十八列属于平吹,用的劲比较小,故都为低音、中音,而第十九列至低二十六列属于超吹,用的劲比较大,故为高音,音孔布局采取了钢琴键12音的顺音阶排列,所以比传统八音孔唢呐演奏半音阶的现代音乐作品,指法更加方便、流畅、转调也更加容易,因为缩小了音孔的直径,所以比传统八音孔唢呐音高准确度、稳定性更高,唢呐音量也小,音色也柔和。
[0048]
实施例2:
[0049]
根据图2所示入门款无喇叭碗唢呐,一种无喇叭碗唢呐,包括吹管1及吹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装设有所述的吹嘴2,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设有吸音孔3,所述的吹管1的下端设有出音孔4,所述的吸音孔3及所述的出音孔4内均塞有吸音棉,所述的吹管1塞有所述的吸音棉处套设有隔离套5,还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上的音孔群,所述的音孔群的各音孔在吹奏的过程中与对应各手指相抵或分离。所述的吸音孔3在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沿所述的吹管1的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出音孔4为2

5个,所述的音孔群设置在所述的吸音孔3与所述的出音孔4间的所述的吹管1上,包裹所述的出音孔4的所述的隔离套5为下隔离套24,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封口设置用于包裹所述的吹管下端的通孔,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连接有所述的吸音棉,所述的吸音棉向25所述的吹管1内延伸设置,所述的吹管内的吸音棉与所述的吹管1成间隙配合,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设有通音孔25,所述的通音孔 25为1

2个,所述的通音孔25直径为2

4mm,所述的下隔离套与24所述的吹管1成过盈配合。所述的音孔群为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一音孔6、第二音孔7、第三音孔8、第四音孔9、第五音孔10及第六音孔1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背面的背孔21。所述的音孔群包括: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一音孔6,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二音孔7,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三音孔8,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四音孔9,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五音孔10,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六音孔11,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拇指相抵的所述的背孔21。
[0050]
唢呐去除唢呐碗后,不仅使整个唢呐携带更方便,而且发出的音量也不会非常高,特别时候练习和演奏。通过在吹管1的上端设有吸音孔3,吹管1的下端设有出音孔4,吸音孔3及出音孔4内均塞有吸音棉,进一步降低无喇叭唢呐的音量。吹管1塞有吸音棉处套设有隔离套5的作用是这样出音孔4和吸音孔3 内塞设吸音棉时从外面就很难看出来,整个喇叭就会显得更加的美观,当需要增大音量的时候将下隔离套24拆卸,然后换上喇叭碗,从而形成多功能唢呐。
[0051]
实施例3:
[0052]
根据图3所示演奏款无喇叭碗唢呐,一种无喇叭碗唢呐,包括吹管1及吹嘴2,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装设有所述的吹嘴2,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设有吸音孔3,所述的吹管1的下端设有出音孔4,所述的吸音孔3及所述的出音孔4内均塞有吸音棉,所述的吹管1塞有所述的吸音棉处套设有隔离套5,还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上的音孔群,所述的音孔群的各音孔在吹奏的过程中与对应各手指相抵或分离。所述的吸音孔3在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沿所述的吹管1的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出音孔4为2

5个,所述的音孔群设置在所述的吸音孔3与所述的出音孔4间的所述的吹管1上,包裹所述的出音孔4的所述的隔离套5为下隔离套24,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封口设置用于包裹所述的吹管下端的通孔,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连接有所述的吸音棉,所述的吸音棉向25所述的吹管1内延伸设置,所述的吹管内的吸音棉与所述的吹管1成间隙配合,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设有通音孔25,所述的通音孔 25为1

2个,所述的通音孔25直径为2

4mm,所述的下隔离套与24所述的吹管1成过盈配合。所述的音孔群为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一音孔6、第二音孔7、第三音孔8、第四音孔9、第五音孔10及第六音孔1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背面的背孔21,所述的音孔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右侧的右半音侧孔22及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中线左侧的左半音侧孔23,所述的右半音侧孔22设置所述的第一音孔6及所述的出音孔4 间,所述的左半音侧孔23设置在所述的第三音孔8及所述的第四音孔9间。所述的音孔群包括: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小拇指相抵的所述的右半音侧孔22,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一音孔6,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二音孔7,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三音孔8,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小拇指相抵的所述的左半音侧孔23,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四音孔9,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五音孔 10,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六音孔11,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拇指相抵的所述的背孔21。
[0053]
唢呐去除唢呐碗后,不仅使整个唢呐携带更方便,而且发出的音量也不会非常高,特别时候练习和演奏。通过在吹管1的上端设有吸音孔3,吹管1的下端设有出音孔4,吸音孔3及出音孔4内均塞有吸音棉,进一步降低无喇叭唢呐的音量。吹管1塞有吸音棉处套设有隔离套5的作用是这样出音孔4和吸音孔3 内塞设吸音棉时从外面就很难看出来,整个喇叭就会显得更加的美观,当需要增大音量的时候将下隔离套24拆卸,然后换上喇叭碗,从而形成多功能唢呐。
[0054]
实施例4:
[0055]
根据图4所示传统款无喇叭碗唢呐,包括吹管1及吹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装设有所述的吹嘴2,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设有吸音孔3,所述的吹管1的下端设有出音孔4,所述的吸音孔3及所述的出音孔4内均塞有吸音棉,所述的吹管1塞有所述的吸音棉处套设有隔离套5,还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上的音孔群,所述的音孔群的各音孔在吹奏的过程中与对应各手指相抵或分离。所述的吸音孔3在所述的吹管1的上端沿所述的吹管1 的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出音孔4为2

5个,所述的音孔群设置在所述的吸音孔3与所述的出音孔4间的所述的吹管1上,包裹所述的出音孔4的所述的隔离套5为下隔离套24,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封口设置用于包裹所述的吹管下端的通孔,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连接有所述的吸音棉,所述的吸音棉向 25所述的吹管1内延伸设置,所述的吹管内的吸音棉与所述的吹管1成间隙配合,所述的下隔离套24底部设有通音孔25,所述的通音孔25为1

2个,所述的通音孔25直径为2

4mm,所述的下隔离套与24所述的吹管1成过盈配
合。所述的音孔群为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的中线位置上的第一音孔6、第二音孔7、第三音孔8、第四音孔9、第五音孔10、第六音孔11及第七音孔1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吹管1背面的背孔21,所述的背孔21设置在所述的第六音孔11及所述的第七音孔12间。所述的音孔群包括: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小拇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一音孔6,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二音孔 7,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三音孔8,在使用过程中与右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四音孔9,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无名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五音孔 10,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中指相抵的所述的第六音孔11,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食指相抵的所述的第七音孔12,在使用过程中与左手大拇指相抵的所述的背孔 21。
[0056]
唢呐去除唢呐碗后,不仅使整个唢呐携带更方便,而且发出的音量也不会非常高,特别时候练习和演奏。通过在吹管1的上端设有吸音孔3,吹管1的下端设有出音孔4,吸音孔3及出音孔4内均塞有吸音棉,进一步降低无喇叭唢呐的音量。吹管1塞有吸音棉处套设有隔离套5的作用是这样出音孔4和吸音孔3 内塞设吸音棉时从外面就很难看出来,整个喇叭就会显得更加的美观,当需要增大音量的时候将下隔离套24拆卸,然后换上喇叭碗,从而形成多功能唢呐,以第三音孔为d的d调唢呐为例,正常的唢呐木杆总长度为25.5公分左右,本技术加出音孔和吸音棉后为28公分左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