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功能电口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302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功能电口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高保真扩音性能的口琴,属于乐器技术领域。
口琴因小而灵,携带方便,音质优美而为人们所喜爱,但由于口琴是通过气流冲击篑片而发声的,因而音量小,在用它来演奏或伴奏时通常需要扩音机放大其音量。由于普通扩音机不可把口琴的各种音都给以不失真的放大,故影响了口琴的音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保真扩音性能的口琴,即电口琴。
本实用新型由口琴、声电转换装置和扩音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声电转换装置由外壳、声电转换器、调频发射器和音频输出电路构成,其中声电转换器为两个并联的微型麦克风(MIC),调频发射器为LC谐振电路和一个晶体管,音频输出电路为CR电路和输出插口,外壳上有左右对称的两付卡脚。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重量轻的特点,具有调频讯号输出和音频信号输出两种功能,通过收音机或扩音机输出后,可以实现口琴音色的高保真,可广泛用于舞台演奏或伴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框示意图;图2为声电转换装置的电原理示意图;图3为声电转换装置的外亮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可按附图所示的方案实现。口琴(1)可采用各种型号的普通口琴,扩音器(3)可根据需要选用各种型号的普通扩音机。高传真扩音机或收音机,声电转换装置可按图2所示的方案实施。两个微型麦克风(MIC)并联;电源E通过开关K1与电阻R串联,然后再与MIC并联;电容C2的一端与开关K2的2端相连,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3的正极相连;电感L和可变电容C1并联后,一端与天线T和晶体管BG的收集极相连,另一端与C3的正极和BG的基极相连,BG的发射极与K2的1端相连;电源E的负相和电容C3的负极与输出插口X相连接。电信号输出的方式通过开关K2转换,当开关K2接通1端时,调频讯号通过天线输出,供收音机接收;当开关K2接通2端时,音频信号通过插口输入扩音机。两个微型MIC可以直接装在外壳上,外壳的结构可以按图3所示的结构,卡脚A和B可以非常贴切地卡在口琴上,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声电转换的高保真性能。当不需要扩音时,可以方便地取下声电转换装置,保持原来口琴的正常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高保真扩音性能的双功能电口琴,由口琴、声电转换装置和扩音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声电转换装置由外壳、声电转换器、调频发射器和音频输出电路构成,其中声电转换器为两个并联的微型麦克风(MIC),调频发射器为LG谐振电路和一个晶体管,音频输出电路为CR电路和输出插口,外壳上左右对称的两付卡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电口琴,其特征在于两个MIC并联;电源E通过开关K1与电阻R串联,再与MIC并联;电容C2分别与开关K2的2端和电容C3的正极相连;电感L和电容C1并联后分别与天线和BG的收集极,C3的正极和BG的基极相连,BG的发射极与K2的1端相连;电源E的负极和电容C3的负极与输出插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功能电口琴,其特征在于设有电信号输出方式的转换开关K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功能电口琴,其特征在于两个MIC直接装在外壳上,外壳的卡脚卡在口琴上。
专利摘要双功能电口琴是一种具有高保真扩音性能的口琴,由口琴、声电转换装置和扩音器组成,声电转换装置包括两个MIC构成的声电转换器、LC谐振电路和晶体管构成的调频发射器、CR电路和输出插口构成的音频输出电路和具有左右对称卡脚的外壳,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重量轻的特点,可广泛用于舞台演奏或伴奏,有利于实现口琴音色的高保真,也可以作为普通口琴使用。
文档编号G10H3/16GK2112876SQ92213180
公开日1992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31日
发明者林叙金 申请人:林叙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