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031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电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灯,尤其涉及一种在发光管内作为发光物质封入有金属的放电灯。
背景技术
在电子工业领域、印刷业领域中,为了将紫外线硬化型的油墨、涂料、粘合材料通过紫外线硬化干燥,使用作为发光物质密封了作为金属的水银的放电灯,该放电灯是利用作为水银的明线之一的365nm附近的波长区域的光的紫外线放射的放电灯。这种放电灯也开始用于液晶基板的对粘等粘合中,用于这一目的的是所谓长弧型的放电灯,其具有较长的直管型的发光管,在该发光管的两端具有一对电极。近年来,在液晶基板的对粘中要求粘合速度的高速化,并且在油墨、涂料的干燥中要求干燥速度的高速化,为此明显出现向放电灯中注入较大电流、增加光输出的倾向。为对应这种较大电流,采用了在灯的密封部埋设2片金属箔的密封构造。这种光的高输出化要求在最近进一步加大,因此即使在2片金属箔构造中,也要求使用不会因灯电流的增大而使金属箔熔化断裂的宽度大的金属箔的构造。专利文献1 (特开2006-134710号公报)中公开了该构造。图7表示其整体构造,在石英玻璃制的发光管1的两端部上形成有密封部2,在发光管1内配置有一对电极3、3。上述电极3的后端部3a被切削加工成使上下部成为平坦面形状,基本形成为角柱状。上述密封部2中埋设有石英玻璃制的扁平状的间隔玻璃4,在其上下面上配置一对O片)金属箔fe、5b以夹持该间隔玻璃4。并且,该密封部2上配置了石英玻璃制的保持用筒体6,电极3插通到该保持用筒体6,从而支撑该电极3。此外,在金属箔fe、5b的后端连接有外部导线7。图8表示其要部详情,图8(A)是分解立体图,图8(B)是组装立体图。电极3贯通保持用筒体6,其后端部3a从该保持用筒体6突出。该后端部3a的上下面被切削加工,形成平坦面的形状,与扁平状的间隔玻璃4的顶端、即电极一侧端部相对配置。在该间隔玻璃4的上下面上载置有一对金属箔如、513,其顶端与上述电极3的后端部 3a重叠,通过点焊等连接。并且,在间隔玻璃4的后端,相对配置有外部导线7,上述金属箔5ajb的后端在该外部导线7上从上下重叠,同样在上下方向上通过点焊等连接。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对应于上述光的高输出化要求,金属箔fe、5b的宽度较大化, 因此一般情况下,金属箔fe、5b的宽度L2大于电极3的后端部3a的直径(宽度)L1。因此,如图8(B)所示,在金属箔如、恥之间的、上述电极后端部3a的两侧,形成空隙部分K。如图9所示,在密封作业时熔融密封部2,熔融的玻璃的一部分进入到上述空隙K中,但在填满该空隙K全部空间之前便不再流入,无论如何都会形成没有玻璃的空隙部分 K0在这种放电灯中,和发光管1相比,密封部2的温度较低,作为密封到发光管1内的发光物质的水银蒸汽会向温度低的部分移动,在该空隙K中液化,作为水银存留,在发光管1内应蒸发的预定的水银量变得不足,产生光输出大幅下降的问题。这一情况如上所述,因伴随着光的高输出化的金属箔的宽度较大化而变得严重。此外,作为发光物质列举了水银的例子,但在密封了除此以外的金属物质的例如金属卤化物灯中,也会发生完全相同的现象发光管内的金属蒸汽进入到该空隙K,在此固化并作为金属存留,发光管内的金属变得不足。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1;347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放电灯,在该放电灯中,在发光管内作为发光物质封入有金属,在密封部内的间隔玻璃的上下配置有一对金属箔,将电极的后端部插入到该金属箔之间并与该金属箔连接,其可防止发光管内的作为发光物质的金属进入到密封部内,不会导致光输出的下降。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放电灯中,在对配置在发光管内的一对电极进行密封的密封部内,埋设有扁平的间隔玻璃,以夹持该间隔玻璃的方式配置有一对金属箔,上述电极的端部插入到该一对金属箔之间并与各金属箔接合,在上述发光管内,作为发光物质封入有金属,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箔的宽度大于上述电极端部的宽度,在上述一对金属箔之间的、上述电极端部的两侧的空隙中,配置有玻璃制的填充部件。并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密封部内,配置有保持用筒体,该保持用筒体插通有上述电极,支撑该电极,上述填充部件是从上述保持用筒体的反电极一侧端部突出的突出片。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填充部件是从上述间隔玻璃的电极一侧端部突出的一对突出片。进一步,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隔玻璃的反电极一侧端部具有切口部,该切口部中嵌入有从密封部向外部延伸的外部导线的端部。进一步,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隔玻璃的厚度小于上述电极的端部的厚度。根据本发明的放电灯,在密封部内的间隔玻璃的上下面上配置的一对金属箔之间,电极的端部的两侧被填充部件填满,因此密封时在该部分不会形成空隙,因此发光管内作为发光物质的金属不会进入。因此,发光物质在发光管内不会减少,对光输出的下降可防患于未然。并且,作为上述填充部件,使用在保持用筒体或间隔玻璃上形成的突出片,从而在组装电极支架的同时自然地填充空隙,因此无需其他作业。并且,可不利用其他部件地构成,配件个数不会增加。进一步,在间隔玻璃的反电极一侧端部形成切口部,通过向该切口部嵌入外部导线,在密封作业时,即使加热密封部的同时旋转灯,外部导线也是固定到间隔玻璃的状态, 因此金属箔和外部导线的焊接点不会脱落,外部导线容易找到位置。进一步,间隔玻璃的厚度小于电极后端部的厚度,因此即使因金属箔和间隔玻璃的膨胀量不同造成密封作业时金属箔从间隔玻璃延伸的情况时,也可由电极端部和间隔玻璃的高度差吸收该延伸量的差,金属箔不会出现褶皱,可防止金属箔断裂。


图1是本发明的放电灯中的要部的透视说明图。图2是进一步的图1的要部说明图。图3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要部的透视说明图。图4是图1的A-A截面图。图5是图3的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图6是其他实施例的说明图。图7是现有例的灯的整体图。图8是图7的要部的透视说明图。图9是图7的B-B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放电灯中的作为要部的电极支架,相当于上述现有例的图8。图1 (A)是分解立体图,图1 (B)是组装立体图。如图I(A)及图2所示,在保持用筒体6的后端部、即反电极一侧端部上形成有一对突出片61、61,该突出片61、61构成填充部件。其突出量与贯通该保持用筒体6的电极3 的后端部3a的突出量相同,两者的后端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对齐。并且,该突出片61的厚度也和上述电极后端部3a的厚度基本相同。该突出片61、61在组装电极支架时,插入到金属箔5a、恥之间,相对配置在间隔玻璃4的顶端。其他构成和图8相同。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顶端部或前端部是指电极一侧端部,后端部是指反电极一侧端部。在这样组装的电极支架中,如图I(B)所示,在金属箔fejb之间,在电极3的后端部3a的两侧,存在上述保持用筒体6的突出片61、61,因此在这个地方不会产生空隙。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填充间隙的填充部件,示例了在保持用筒体6上形成突出片61、61的部件,但不限于此,也可形成在间隔玻璃一侧,其例子如图3所示。如图3(A)所示,在间隔玻璃4的前端、即电极侧端形成一对突出片41、41,它构成填充部件。电极支架组装时,在该突出片41、41之间插入电极3的后端部3a。在这样组装的电极支架中,和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样,在金属箔5ajb之间, 在电极3的端部3a的两侧,存在上述间隔玻璃4的突出片41、41,因此在这个地方不产生空隙。如上所述,在电极轴3的端部3a的两侧,作为填充部件配置有保持用筒体6的突出片61、61、或间隔玻璃4的突出片41、41时,如图4所示,在该部件上存在该突出片 6K41),空隙消失,发光管内的金属蒸汽不会进入到这里。图5是在图3的实施例的间隔玻璃4的后端部形成了切口 42的例子。该切口 42
5内插入有外部导线7。这样一来,在密封作业时,即使灯旋转,金属箔和外部导线的焊接点也不会脱落。并且如图6所示,上述间隔玻璃4的厚度Tl可小于上述电极3的端部3a的厚度 T2。这样一来,金属箔5追加设置到间隔玻璃4并密封时,因两者的膨胀率的差而使金属箔5延伸时,该延伸量的差也可被间隔玻璃4和电极端部fe的高度差部分吸收,金属箔 5不会产生褶皱。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密封部内的间隔玻璃上配置的一对金属箔之间的、电极端部的两侧,配置有玻璃制的填充部件,因此该部位不会产生空隙,发光管内的作为发光物质的金属不会进入到这里。这样一来,对于导致光的输出降低的情况可防患于未然。
权利要求
1.一种放电灯,在对配置在发光管内的一对电极进行密封的密封部内,埋设有扁平的间隔玻璃,以夹持该间隔玻璃的方式配置有一对金属箔,上述电极的端部插入到该一对金属箔之间并与各金属箔接合,在上述发光管内,作为发光物质封入有金属,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箔的宽度大于上述电极端部的宽度,在上述一对金属箔之间的、上述电极端部的两侧的空隙中,配置有玻璃制的填充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密封部内,配置有保持用筒体,该保持用筒体中插通有上述电极,支撑该电极, 上述填充部件是从上述保持用筒体的反电极一侧端部突出的突出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上述填充部件是从上述间隔玻璃的电极一侧端部突出的一对突出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玻璃的反电极一侧端部具有切口部,该切口部中嵌入有从密封部向外部延伸的外部导线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玻璃的厚度小于上述电极的端部的厚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电灯,在该放电灯中,以夹持发光管内的间隔玻璃的方式配置有一对金属箔,电极的后端部插入到一对金属箔之间并与各金属箔接合,在上述发光管内,作为发光物质封入金属,上述灯构造是,在一对金属箔之间,使发光空间内的金属不侵入到电极端部的两侧,解决方法是,在上述一对金属箔之间的、上述电极的端部的两侧的空隙中配置有玻璃制的填充部件。
文档编号H01J61/02GK102163533SQ2011100321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7日
发明者森和之 申请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