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装置及具有该导光装置的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27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装置及具有该导光装置的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装置及具有该导光装置的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是显示器背光模组中的光引导介质,目前,多数背光模组为侧光型(Edge Type),利用导光板来引导侧向的光线,使其从显示器的正面射出,从而提高面板的辉度(luminance)并控制亮度的均勻。导光板的工作原理是使光线进入导光板后发生反射,将光线传至导光板的另一端,特别的,可利用导光板的一侧特定结构产生各个角度的扩散现象,将反射光引导到导光板正面,折射率越大,其导光能力就越好。另外,除了射向正面的光线外,有些光线还会受到导光板底部的反射板的反射而被再次导入导光板。如

图1所示,为美国专利第7,108,385号(公告于2006年9月19日)所公开的发光元件的光源模组,其公开一种导光板,其中,液晶面板57、扩散膜56、菱镜模组55、光源模组50、光射出的平面523,导光板520与反射板524,光源模组50中的电路板51与反光层 54,上述各元件形成一个背光模组5。然而,现有技术提供的导光板中各元件(例如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菱镜片等) 具有各自的缺点,可归纳为如下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光装置,该导光装置可搭配一侧光源使用;该导光装置包括一导光层,其对应一入光面;该入光面可供所述侧光源所发出的光从该入光面进入该导光层中;一反射层,可对从所述导光层中射向该反射层的光加以反射,使其返回所述导光层;以及一均光层,其较远离所述反射层一侧的表面是一出光面;其中, 所述导光层位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均光层之间,并且,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垂直, 可使所述导光层内的光至少有一部分可从所述出光面射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均光层三者为共押出一体成型,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导光层之间无空气界面;并且,在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有一反射面,且在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一立体的微结构。T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上的微结构的深宽比$符合以下关系式45^0^(^^)0^1-1^ ;并且nl < n2 ;其中,H2为所述反射面的0.5P2n2微结构的深度,P2为所述反射面的微结构的宽度,nl为所述均光层的折射率,n2为所述导光层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上的微结构的深宽比符合至少下列条件之一条件一 0.233 <^^0.419;条件二 P2的值介于80 μ m至250 μ m之间;TTJ条件三所述微结构的深宽比5的值介于0. 2至0. 319之间,且所述均光层的厚度tl与导光层的厚度t2的比值的范围为条件四所述微结构为非连续的微结构,且相邻两微结构之间的距离G的值介于Omm至 1. 4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装置还包括至少下列其中之一复数个扩散粒子,位于所述导光层中;复数个扩散粒子,位于所述均光层中;在所述出光面上设有的一立体的微结构;不同折射率的两种塑料,混合在所述反射层中;复数个反射粒子,位于所述反射层中;以及可控制疏密变化的一粗糙面或一雾面,位于所述出光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光层中有所述复数个扩散粒子时,所述导光层内的扩散粒子与所述导光层本身的塑料基材的折射率的差Δη 的值满足0.04< Δη1< 0.1,所述导光层内的扩散粒子的粒径介于2 μ m与10 μ m之间,且所述导光层本身的塑料基材的折射率介于1. 42与1. 63 之间;当所述均光层中有所述复数个扩散粒子时,所述均光层内的扩散粒子与所述均光层本身的塑料基材的折射率的差Δη2值系满足0.04< Δη2< 0.1,所述均光层内的扩散粒子的粒径介于2 μ m-10 μ m之间,且所述均光层本身的塑料基材的折射率介于1. 42与1. 63之间;当所述反射层中混合有两种不同折射率的塑料时,所述不同折射率的两种塑料的混合比例为7:3;当所述反射层中有复数个反射粒子时,所述反射粒子的折射率在2. 2-3. 2之间,且所述反射粒子的重量百分比小于0. 5%,且所述反射粒子的粒径介于4 μ m与50 μ m之间,所述反射层本身的塑料基材的折射率介于1. 6与2. 5之间,且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导光层两者的折射率的差值介于0. 05与1之间;以及当所述出光面上具有所述粗糙面时,所述出光面的粗糙度Ra的值满足Iym < Ra < 6 μ m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出光面上具有所述粗糙面时, 所述出光面的粗糙度Ra的值满足1 μ m < Ra < 2. 21 μ 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光面上设置有一立体的微结构,并且,在所述出光面上的微结构的排列方向和所述反射面的微结构的排列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互正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出光面上的微结构与所述反射面上的微结构是以下其中之一具有多数狭长且平行排列的连续性三角条状的微结构; 具有多数狭长且平行排列的连续性半圆条状的微结构; 具有多数以阵列排列的立体的连续性锥形的微结构; 具有多数以阵列排列的立体的连续性球形的微结构; 具有多数以阵列排列的立体的连续性弧状锥形的微结构;具有多数狭长且平行排列的非连续性立体三角条状、不等距且两侧向远离入光面处变密集的可控制疏密变化的微结构;具有多数狭长且平行排列的非连续性立体三角条状、等距疏密变化的微结构; 具有多数狭长且平行排列的非连续性立体半圆条状、不等距且两侧向远离入光面处变密集的可控制疏密变化的微结构;具有多数狭长且平行排列的非连续性立体半圆条状、等距疏密变化的微结构; 具有多数以阵列排列的非连续性立体的锥形、不等距且两侧向远离入光面处变密集的可控制疏密变化的微结构;具有多数狭长且以阵列排列的非连续性立体的锥形、等距疏密变化的微结构; 具有多数以阵列排列的非连续性立体的球形微结构、不等距且两侧向远离入光面处变密集的可控制疏密变化的微结构;具有多数以阵列排列的非连续性立体的球形微结构、等距疏密变化的微结构; 具有多数以阵列排列的非连续性弧状锥形微结构、不等距且两侧向远离入光面处变密集的可控制疏密变化的微结构;以及,具有多数以阵列排列的非连续性弧状锥形微结构、等距疏密变化的微结构。
9. 一种具有导光装置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 一侧光源;一导光层,其对应一入光面;该入光面可供所述侧光源所发出的光从所述入光面进入该导光层中;一反射层,可对从所述导光层中射向该反射层的光加以反射,使其返回所述导光层; 一均光层,其较远离所述反射层一侧的表面是一出光面;其中, 所述导光层位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均光层之间,并且,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垂直, 可使所述导光层内的光至少有一部分可从所述出光面射出;以及至少一光学膜,覆盖于所述出光面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均光层三者为共押出一体成型,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导光层之间无空气界面;并且,在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有一反射面,且在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一立体的微结构;并且,所述反射面上的微结构的深宽比符合以下关系式
10. 一种具有导光装置的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侧光源;一导光层,其对应一入光面;该入光面可供所述侧光源所发出的光从该入光面进入该导光层中;一反射层,可对从所述导光层中射向该反射层的光加以反射,使其返回所述导光层; 一均光层,其较远离所述反射层一侧的表面是一出光面;其中, 所述导光层位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均光层之间,并且,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入光面垂直, 可使所述导光层内的光至少有一部分可从所述出光面射出; 至少一光学膜,覆盖于所述出光面上;以及一液晶面板,位于所述光学膜较远离所述导光层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均光层三者为共押出一体成型,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导光层之间无空气界面;并且,在所述导光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有一反射面,且在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一立体的微结构;并且,所述反射面上的微结构的深宽比€符合以下关系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装置及具有该导光装置的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该导光装置包括有一均光层、一导光层及一反射层。导光层对应一入光面,可供侧光源所发出的光进入。反射层可将导光层中的光反射回导光层。均光层上表面是一出光面,与入光面垂直,可供导光层内的光至少有一部分可从出光面射出。其中,反射层、导光层与均光层三者为共押出一体成型,反射层与导光层之间无空气界面;并且,反射层的上表面为一反射面,且在该反射面上设置有一立体的微结构。本发明不需使用菱镜模组即可提升光的利用率,使出光更为均匀,辉度更为增亮,并降低背光模组的成本。
文档编号F21V8/00GK102411165SQ20111020006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3日
发明者林浩翔, 谢承祐, 陈佳珍, 陈晏佐, 陶育均 申请人: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