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07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灯具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
背景技术
LED灯比日光灯更节能省电,耗电量甚至不到日光灯的1/2 ;同时,使用寿命长,可达10年。LED灯作为照明灯具已进入推广阶段,如LED日光灯就是一种。现有技术中,LED日光灯外形上与传统的日光灯近似,结构上包括长管形的灯罩及长条形的底座。一般来说,灯罩与底座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是灯罩与底座为整体成型的一体化结构,即灯罩与底座整体成型为一元不可分的形式;二是灯罩与底座为各自的独立件,即二元结构,灯罩与底座相扣接而成为一体化结构。这两种结构形式的LED日光灯管都不需要安装支架,因此,称之为“免支架”,底座起到了支架的作用,也称为“免支架底座”。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LED日光灯管(专利号200920130433. 3,专利权人李阳),灯罩与底座为整体成型的一体化结构,并且整体呈圆筒管状。这种圆管状的一体化日光灯管结构紧凑,整体性好,不需要安装支架。但也有不足之处其一,圆管状的外形过于单调;其二,缺乏一个平面状的安装底面,在某些场合,为了便于安装,需要一个平面状的安装底面来起定位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市场需求,提供一种新式的LED灯的灯管装置——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其具有安装快捷稳靠、外形别致、安全及经济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构造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包括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顶端部及底座部,顶端部位于所述主体的顶部,底座部位于所述主体的底部,顶端部及底座部由塑料整体成型为一体;顶端部呈弧状凸出以作为安装于所述主体内的发光二极体的灯罩,底座部包括后侧壁、平整的底面及前侧壁,后侧壁、所述底面、前侧壁及顶端部依次围圈成主体的所述空心管状;在底座部上与顶端部相结合的部位制有安装散热装置的卡位;在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与底面结合的部位具有向外凸出的便于卡簧将主体与被安装对象卡接的凸出部。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为平面状,且后侧壁与前侧壁之间的距离其顶端比底端要短。或者,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为弧面状,弧面凹向所述主体内,且后侧壁与前侧壁之间的距离其顶端比底端要短。在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与底面结合的部位具有的向外凸出的所述凸出部为直角拐折凸出或弧形凸出。所述卡位卡接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上分别制有与灯头安装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分别位于散热装置的左右端的前沿及后沿,也可以位于左右端的中间部位。在散热装置上制有安装电路板及发光二极体的基板的卡槽。所述顶端部为透明式的,或磨砂扩光式的,或带有条纹。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其一,不用安装支架,即免支架,节约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其二,底座部具有一平整的底面,在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与底面结合的部位具有向外凸出的凸出部,便于通过卡簧将主体与被安装对象卡接,安装十分便捷。其三,主体为全塑料结构,结构牢固,绝缘性好,安全可靠,容易通过安规测试。其四,内嵌铝材散热装置,其结构呈齿条状,散热性能好;其五,散热装置上分别制有与灯头安装的安装孔, 便于与灯头组装,便于维修。其六,造型美观,同时,在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制有不同式样的齿纹,也使美感增强。其七,用途广,适用于T5、T8、T9及TlO的日光灯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实施例一);图2为图1的端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实施例二);图4为图3的端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灯头配置成为完整的照明灯具示意图。图中1、主体;11、顶端部;12、底座部;121、前侧壁;122、底面;123、后侧壁;2、卡位;3、凸出部;4、散热装置;5、卡槽;6、边缘安装孔;7、中心安装孔;8、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及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包括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的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顶端部11及底座部12,顶端部11位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底座部12位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顶端部11及底座部12由塑料整体成型为一体;顶端部11 呈弧状凸出以作为安装于所述主体1内的发光二极体的灯罩,底座部12包括后侧壁123、平整的底面122及前侧壁121,后侧壁123、所述底面122、前侧壁121及顶端部11依次围圈成主体1的所述空心管状;在底座部12上与顶端部11相结合的部位制有安装散热装置4的卡位2,卡位2为卡槽结构(图1及图2),或者为凸位结构(图3及图4);在后侧壁123及前侧壁121分别与底面122结合的部位具有向外凸出的便于卡簧将主体1与被安装对象卡接的凸出部3。后侧壁123及前侧壁121分别为平面状(图3及图4),且后侧壁123与前侧壁121 之间的距离其顶端比底端要短。或者,后侧壁123及前侧壁121分别为弧面状(图1及图2),弧面凹向所述主体1 内,且后侧壁123与前侧壁121之间的距离其顶端比底端要短。在后侧壁123及前侧壁121分别与底面121结合的部位具有的向外凸出的所述凸出部3为直角拐折凸出(图3及图4)或弧形凸出(图1及图2)。所述卡位2卡接散热装置4,该散热装置4上分别制有与灯头8安装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位于散热装置的左右端的前沿及后沿(称作边缘安装孔6),[0028]也可以位于左右端的中间部位(称作中心安装孔7)。在散热装置4上制有安装电路板及发光二极体的基板的卡槽6。散热装置4为内嵌铝材结构,其结构呈齿条状,散热性能好。所述顶端部11为透明式的,或磨砂扩光式的,或带有条纹。主体1为全塑料结构,用PC或PMMA制作,底座部12—般不透明。在后侧壁123 与前侧壁121上制有齿纹,齿纹的疏密不等,能增强装饰作用。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灯头8配置成为完整的照明灯具示意图。在主体1中插卡散热装置4,把电路板和安装发光二极体的基板装配在散热装置4上,再在主体1的两端套装灯头8,用螺钉拧入安装孔锁紧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包括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顶端部及底座部,顶端部位于所述主体的顶部,底座部位于所述主体的底部,顶端部及底座部由塑料整体成型为一体;其特征在于顶端部呈弧状凸出以作为安装于所述主体内的发光二极体的灯罩,底座部包括后侧壁、平整的底面及前侧壁,后侧壁、所述底面、前侧壁及顶端部依次围圈成主体的所述空心管状;在底座部上与顶端部相结合的部位制有安装散热装置的卡位;在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与底面结合的部位具有向外凸出的便于卡簧将主体与被安装对象卡接的凸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其特征在于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为平面状,且后侧壁与前侧壁之间的距离其顶端比底端要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其特征在于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为弧面状,弧面凹向所述主体内,且后侧壁与前侧壁之间的距离其顶端比底端要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其特征在于在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与底面结合的部位具有的向外凸出的所述凸出部为直角拐折凸出或弧形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位卡接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上分别制有与灯头安装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其特征在于在散热装置上制有安装电路板及发光二极体的基板的卡槽。
专利摘要一种全塑一体化日光灯管,涉及LED照明灯具的部件。包括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顶端部及底座部,顶端部及底座部由塑料整体成型为一体;顶端部呈弧状凸出以作为安装于所述主体内的发光二极体的灯罩,底座部包括后侧壁、平整的底面及前侧壁,后侧壁、所述底面、前侧壁及顶端部依次围圈成主体的所述空心管状;在底座部上与顶端部相结合的部位制有安装散热装置的卡位;在后侧壁及前侧壁分别与底面结合的部位具有向外凸出的便于卡簧将主体与被安装对象卡接的凸出部。有益效果在于不用安装支架,即免支架,节约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安装十分便捷。主体为全塑料结构,结构牢固,绝缘性好,安全可靠,散热性能好。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2216190SQ20112028521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
发明者李阳 申请人:东莞市欣隆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