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压放电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14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压放电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由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种高压放电灯出发。这种灯具特别是用于一般照明的高压放电灯。
背景技术
金属的辅助点火装置和由石英玻璃或钠渗透的陶瓷制成的放电容器至今仅仅可能非常受限制地进行组合,这是因为绕过放电容器的金属部分影响钠从放电容器中向外扩散。为了避免由于金属的辅助点火装置引起的钠溢出,提出一些现在耗费成本的措施。因此通过例如US-A 5757137中的双金属开关或例如EP-A 1162865中的外部开关在点火后将电流接触分离,以便避免钠溢出。此外由US-A 5001360已知的是,陶瓷管套在平行于燃烧器延伸的馈电线上,以便防止引线中的光化电离。在此的问题是,陶瓷管不能屏蔽整个导线,并且引线剩余的自由部分仍会通过光化电离引起钠溢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压放电灯,利用简单并且成本低廉的措施确保其点火。这特别适于钠高压放电灯也或者金属卤素灯,其中放电容器的材料是陶瓷或石英玻璃,并且包含钠作为填充组成部分。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I体现出的特征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中具有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两侧插接的无氪85的HID灯具具有含钠的填充物和放电容器,钠可以扩散通过该放电容器、特别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放电容器,对于点燃这种灯具来说至今无法实现的是,在延迟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可靠地启动灯具,并且和含有氪85的灯具相比,基本不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或光技术方面的数据。对于HID灯的点燃而言,必须在放电容器中产生自由电子。这至今通过填充气体中放射性的氪85来实现。特别在无钠扩散的陶瓷中通过金属辅助点火装置(例如US 6,198,223)可能存在场过高的情况。另一个解决方法是UV射束(例如石英技术US
4,721, 888 ;US 4, 812, 714 ;US4, 818, 915 ;US 4,987,344 ;US 5, 323, 087 ;US 5, 323, 091 ;US 5, 397, 259 ;US 5, 959, 404 ;US 5, 990, 599 ;US 6, 806, 646 ;US 7,301,283 ;陶瓷技术US 5, 811, 933 ;US 5, 942, 840 ;US 6,806,646)。在具有两个电极的UV增强器中,需要其他的部件、例如电容器(US4,987,344)还或者复杂的触发器(US 4,721,888),以便通过UV增强器限制电流。此外UV增强器实现的是,它们具有仅仅一个电极,并且使用介电阻碍的放电方式。这种UV增强器相对有利并且可以在无钠的灯具中或在无钠扩散的放电容器中直接触点接通(没有附加的部件)。相对电极从外部安装在UV增强器上。对此在上述专利中包括实施例。可能的简单解决方法例如是铺设电线,也或者可能的复杂解决方法例如是金属环。US 5,990,599甚至介绍了在金属环下的附加的外灯壳。在现有技术中没有专利针对两侧插接的灯具,该灯具具有可能钠从燃烧器中溢出的情况。为了利用其中仅仅夹住一个电极的UV增强器来点燃,必须绕过燃烧器进行接触,这在和馈电线电流接触时导致钠从燃烧器中溢出。通过将用于介电阻碍的UV增强器的馈电线电容式地耦合,可以可靠地点燃在两侧插接的HID灯,其具有在两侧的放电容器,放电容器由石英玻璃制成、特别地具有含钠的填充物。·
本发明的其他的标号列出的特征是I. 一种带有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压放电灯,具有由陶瓷或石英玻璃制成的放电容器,所述放电容器的两侧封闭,所述放电容器装在两侧同样封闭的外灯壳中,其中所述放电容器具有两个其中固定有电极的端部,其中两个馈电线将所述放电容器固定在所述外灯壳中,其中UV增强器作为所述辅助点火装置放置在所述外灯壳中,所述UV增强器具有的一个唯一的电极和介电接触的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UV增强器位于所述放电容器的一个端部附近,而引线由所述第一馈电线出发沿着所述放电容器导向,并且与所述UV增强器连接,其中所述引线与所述第一馈电线电容式地耦合,其中所述UV增强器安装在引线和第二馈电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UV增强器的所述一个唯一的电极也与所述第二馈电线电容式地耦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在引线和第一馈电线之间的所述电容式的耦合通过同轴地引导两个导线、半同轴地引导或通过并行引导两个导线、也或者通过平面地伸展并且并行地引导两个导线来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由陶瓷制成,在所述两端具有两个毛细管,其中所述引线焊接在所述两个毛细管上和所述放电容器上作为导电条,其中所述电容式的耦合在所述毛细管中延伸的套管分别实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导线自身由导电条出发在UV增强器的方向上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附加的耦合电容器被引入导电条和第一引线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UV增强器的所述介电接触的端部紧邻所述导电条安置在所述第二毛细管上。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第二 UV增强器安置在所述第一毛细管上,其中UV增强器的所述介电端部总是在所述馈电线的方向上示出,并且其中所述导线触点接通两个UV增强器的各一个电极,从而直接通过两个UV所述增强器实现所述电容式的耦合。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具有含钠的填充物。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由石英玻璃制成。


以下应根据多个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这些附图示出图I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压放电灯;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压放电灯;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压放电灯;图4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具有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压放电灯;图5是电容式辅助点火装置的实施例的细节图;图6至9是根据其他实施例的具有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压放电灯。·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中示意性地示出了金属卤素灯9,其中在石英玻璃制成的外灯壳2中包括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放电容器I。两个容器是在两侧封闭的圆柱形容器。第一馈电线3被密封在外灯壳的第一端部4和放电容器的第一端部14中,并且导向放电容器I中的第一电极
5。第二馈电线6被密封在外灯壳的第二端部7中和放电容器的第二端部15中,并且导向放电容器I中的第二电极8。从第一馈电线3出发,在放电容器处的引线10延伸直至第二馈电线6的高度。在此,引线终止在UV增强器12的唯一的电极11处。增强器与第二馈电线6介电连接。由金属的辅助点火装置已知了钠溢出的问题。在此,通过双金属开关(例如US5,757,137)或者外部开关(例如EP 1162865)在点火之后将电流接触分离,以便避免钠溢出。已知的是,陶瓷管套在平行于燃烧器延伸的馈电线上,以便避免引线中的光化电离。此夕卜,问题在于,经过陶瓷管并不能完全屏蔽引线,并且引线剩余的自由部分通过光化电离会引起钠溢出。图2非常简化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金属卤化灯20的结构。该金属卤化灯具有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放电容器21,其安装在由石英玻璃制成的外灯壳22中。由于该结构不会出现钠溢出的情况,因此其与现有技术不同。该基础在于,绕过放电容器的引线23仅仅电容式地经过电容器24并且并不像图I中那样电流地耦合。因此完全的、通过引线23构成的用于UV增强器25的馈电线被电流分离,并且不会如已知方法中那样在应用陶瓷管的情况下仍部分地引起光化电离和钠溢出。UV增强器25的唯一的电极26的触点接通可以在两个方向取向不仅利用电极对准电容式耦合的引线23 (图2)还对准引线23 (参见图3)。UV增强器的第二电极介电地连接在各自的引线或馈电线上,以参考标号27标出。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即使仅仅示出一种形式,也表示用于UV增强器25的唯一的电极的两种触点接通。图4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除了根据图3的电路以外,UV增强器25的电极26也电容式地经过另一个电容30耦合在第二馈电线6上。该电容式的耦合可以特别地借助于个别的部件、例如电容器来实现。电容式的耦合的其他形式同样可以通过导线/触点(例如可能具有适宜介质的平行或同轴的导向装置)适合的几何布置来实现。对此在图5中示出了一些例子。由于可能的高温度负载而限制了介质的选择。在此可能的是来自玻璃和陶瓷的材料。例如对于不同几何结构的横截面可能实现电容式的耦合。
图5a示出了第一馈电线3和引线10用于实现电容式的耦合24的同轴布置。图5b示出了第一馈电线3和引线10用于实现电容式的耦合24的同轴布置,其中馈电线3仅仅被引线10半包围。图5c示出了第一馈电线3和引线10简单地平行导向。图5d示出了第一馈电线3和引线10简单地平行导向,其中两者至少逐段地设计为平面薄膜,从而可以实现特别紧凑的电容式的耦合。也不排除的是,其他的部件、例如电阻或电感与电容串联。这当然可以抑制电容的影响。例如通过连接的线圈或变压器不能实现电感式耦合,这是因为在点燃时没有导线电流流过馈电线或放电容器。如果需要应用这种部件,那么必须通过寄生电容作为辅助点火装置来起作用。在图6中将电流分离的引线40烧结在陶瓷的放电容器30上。在放电容器的第一侦U,通过烧结的引线40在第一毛细管31上的平行导向,利用第一馈电线3或装在其上的套管43在毛细管31中实现了到放电容器的电容式的耦合。烧结的引线40延伸直放电容器的另一侧,在该处安装有第二毛细管41,在此也安装有UV增强器25。从该引线出发将触点35导向UV增强器25。再次类似于在图2或3中那样实现UV增强器25的装配。为了提高电容式的耦合,也可以以围绕毛细管或平面烧结部的环形形式来加宽引线,例如已知的那样。图7示出了类似在图6中的实施例,其具有附加的电容45,以便增强电容式的耦
口 ο在图8中将烧结的引线40用作用于UV增强器25的外部的、介电阻碍的电极。必须这样实现对此的几何布置,即在引线40的端部上的烧结部段尽可能接近UV增强器的被 包围的容器。以这种方式,无需将如图7在中烧结的引线分离地触点接通。在图9中,两个分别具有一个唯一的电极26的UV增强器25a和25b分别应用在放电容器的每一侧。在此通过这两个UV增强器自身实现了电容式的耦合。在此也可以考虑在图2和3中示出的布置。这种新布置特别的优点在于,实现了无时间延迟的点燃。以节约成本的方式和方法,通过绕过放电容器的引线的电容式的耦合阻止了钠从放电容器中溢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压放电灯,具有由陶瓷或石英玻璃制成的放电容器,所述放电容器的两侧封闭,所述放电容器装在两侧同样封闭的外灯壳中,其中所述放电容器具有两个其中固定有电极的端部,其中两个馈电线将所述放电容器固定在所述外灯壳中,其中UV增强器作为所述辅助点火装置放置在所述外灯壳中,所述UV增强器具有一个唯一的电极和介电接触的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UV增强器位于所述放电容器的第二端部附近,而引线由第一馈电线出发沿着所述放电容器导向,并且与所述UV增强器连接,其中所述引线与所述第一馈电线电容式地耦合,其中所述UV增强器安装在引线和第二馈电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UV增强器的所述一个唯一的电极也与所述第二馈电线电容式地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在引线和第一馈电线之间的所述电容式的耦合通过同轴地引导两个导线、半同轴地引导或通过并行引导两个导线、也或者通过平面地伸展并且并行地引导两个导线来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由陶瓷制成,在所述两端分别具有毛细管,其中所述引线焊接在所述两个毛细管上和所述放电容器上作为导电条,其中所述电容式的耦合在所述毛细管中延伸的套管分别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触点自身由所述导电条出发在UV增强器的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附加的耦合电容器被引入导电条和第一馈电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UV增强器的所述介电接触的端部紧邻所述导电条安置在所述第二毛细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第二UV增强器安置在所述第一毛细管上,其中所述UV增强器的所述介电端部总是在所述馈电线的方向上示出,并且其中所述导线触点接通两个UV增强器的各个所述唯一的电极,从而直接通过两个所述UV增强器实现所述电容式的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具有含钠的填充物。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容器由石英玻璃制成。
全文摘要
一种带有辅助点火装置的高压放电灯(20)具有两侧封闭的放电容器(21),该放电容器装在两侧封闭的外灯壳(22)中,其中放电容器具有两个其中固定有电极的端部,并且其中两个馈电线(6)将放电容器的端部和外灯壳连接。具有电极(26)和介电接触的第二电极(27)的UV增强器(25)放置在外灯壳中,其中UV增强器位于放电容器的一个端部附近,并且与沿放电容器导向的引线(23)连接,该引线电容式地耦合到在放电容器的另一端的馈电线上。
文档编号H01J61/34GK102986000SQ20118002823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3日
发明者约翰内斯·巴茨塔德特, 斯特凡·利希滕贝格 申请人:欧司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