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39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特别涉及用于在获取图像时照亮拍摄对象物的环形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FA (Factory Automation:工厂自动化)领域等中利用各种图像处理技术。典型地,如下这种图像处理技术正在广泛实用,该图像处理技术基于对检查对象物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数据,对检查对象物上印制的文字进行识别,或检查检查对象物的表面上有无瑕疵。在利用此种图像处理技术对检查对象物进行各种计测处理时,需要恰当地取得表示检查对象物的图像。因此,为了在拍摄时确保恰当的照度,大多设置用于照亮检查对象物的照明装置。作为此种照明装置,利用了耗电低且寿命长的发光元件(LED =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正在实用。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139708号公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环形照明装置中,将多个LED列设置成同心圆状,并且与各LED列相对应地将多个光学构件设置成同心圆状,各LED列对工件的照明方式互不相同,另一方面,使各光学构件连续并成为一体结构。由此,能够以一台照明装置应对多种物镜及工件。另外,在日本特开2009-1468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LED照明装置中,通过将设置于平坦的基座部的定位销插入到贯通孔和定位销插入孔中,以此使透镜架相对于LED基板定位,其中,上述定位销设置于平坦的基部,上述贯通孔设置于安装有多个LED的平坦的LED基板上,上述定位销插入孔设置于保持多个透镜的一体型的透镜架上。由此,能够使各透镜分别相对多个LED定位。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97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468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如上述的FA领域的图像处理技术中,需要能够对多种检查对象物进行计测。例如,就检查对象物而言,从小型电子零件到汽车等成品,遍布多个方面。因此,对于照明装置而言,也优选照明视场、照明距离(设定距离,Work Distance:工件间隔)相关的多种变更(variation)(产品组),以便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应用。为了这样的多种变(产品组),优选对发光元件与用于光程控制的透镜进行组合。另外,就照明装置的形状而言,大多采用在中心孔周围呈同心圆状地配置发光元件的环形。通过采用此种环形,能够均匀地对工件照射光,能够进行更恰当的拍摄。
另一方面,在此种环形的照明装置中,为了让光照射到位于中心孔的轴上的工件,需要安装成使各发光元件的光轴相对中心孔的轴倾斜的结构。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环形照明装置存在如下问题:需要准备的透镜种类必须与和工件间隔的变更的数目相同,而成为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LED照明装置不能使发光元件和透镜倾斜,因此和工件间隔所能采取的变更有限。另外,相对于透镜架,透镜配置在光照射面一侧,因此担心透镜脱落而朝向工件掉落,不适合作为FA用的视觉传感器用的照明装置。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能够在抑制成本提高及可靠性降低的情况,并能够提出样式不同的多种不同的规格。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包括:多个透镜;第一框体,具有照射面,并且在与该照射面相向的位置具有开口部,其中,所述照射面上呈环状地排列设置有用于分别独立安装多个透镜的多个窗部;第一基板,分别配置为与多个透镜相对应;第二框体,用于封闭第一框体的开口部。在各第一基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第一框体包括具有分别与多个窗部相对应地设置的保持部。各保持部,允许从第一框体的开口部一侧安装透镜,并且限制透镜向第一框体的照射面一侧移动,而且,在各保持部安装了透镜的情况下,该透镜的光轴方向与第一框体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为预先设定的角度。优选照明装置还具有用于使第一基板相电连接的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为刚体,第二基板具有挠性。进而优选第二基板沿着多个窗部的排列而弯曲,并且,各第一基板分别相对于第二基板的对应的部分弯曲,而且各第一基板的弯曲角度为与被保持部保持的透镜的倾斜度相对应的角度。进而优选各保持部还保持第一基板,使该第一基板相对于透镜而维持预先设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优选第二框体具有按压部,在第二框体与第一框体结合了的情况下,该按压部朝向照射面对安装在第一框体上的各第一基板进行按压。进而优选各按压部分别按压对应的第一基板的两端。进而优选照明装置还具有片材,该片材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框体的按压部之间,并且该片材具有传热性及弹性。进而优选片材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形成有切口部,该切口部与第一基板的配置形状相对应地划分该片材。优选照明装置还具有电源电缆,该电源电缆贯通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而导入至内部。第二基板具有用于与电源电缆电连接的一对连接器,并且,一对连接器的设置朝向与电源电缆的导入位置相对应。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环形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能够在抑制成本提高及可靠性降低并且提出多种不同的变形。


图1是示出了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视觉传感器系统的概要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装配步骤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基体的外观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基体上形成的保持部的结构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基体上形成的保持部的结构的图。图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透镜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另一方式的透镜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Rigid-Flexible Substrate)的结构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供电的方法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上安装的辅助固定构件的图。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布线图案的例子的图。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布线图案的例子的图。图1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上安装的辅助固定构件的图。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布线图案的例子的图。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布线图案的例子的图。图2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图。图2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图。图2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图。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发光元件的安装例的图。图2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散热片的结构的图。图2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壳体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形成一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8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又一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点亮用的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图3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点亮用的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图3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点亮用的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对于图中的同一或等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所以不重复其说明。《A.系统结构》图1是示出了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视觉传感器系统SYS的概要的示意图。参照图1,典型地,视觉传感器系统SYS基于对组装在生产线等上的检查对象物(工件)W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图像,执行文字识别、瑕疵检查等处理(计测处理)。更具体地,视觉传感器系统SYS包括:图像处理装置3 ;照相机2,其与图像处理装置3相连接;环形(面包圈形状:doughnut)的照明装置1,用于对照相机2的视场范围和视场范围附近进行照明。照相机2在恰当的时刻对在生产线4上搬运的工件W进行拍摄而生成图像数据,并将该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处理装置3。图像处理装置3是计算机,包括CPlX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图像处理装置3与用于显示计测处理结果等的显示器形成为一体。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以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为光源。作为照明装置I的光源的LED,根据其形状及安装方式等的不同,能够采用炮弹型LED、表面安装型芯片LED及裸芯片(bare chip)安装型LED等。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采用表面安装型芯片LED或裸芯片安装型LED的情况最佳。此外,图1示出了在照相机2的周围安装照明装置I的结构,但也能够将照明装置I相对于照相机2来说,配置在工件W的附近或远处。《B.照明装置的外观》接着,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外观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外观的立体图。在这里,图2的Ca)是表示照明装置I的照射面一侧的图,图2的(b)是表示照明装置I的背面一侧的图。如图2的(a)及图2的(b)所示,照明装置I的整体为环形。更具体地,照明装置I包括与第一框体相对应的基体100、与第二框体相对应的壳体500。如后所述,基体100和壳体500通过卡扣装配(snap fit)等而相互嵌合,而构成一体的环形。 在基体100的照射面上以露出的方式安装有多个透镜200,且多个透镜200配置成同心圆状。该基体100的照射面与中心孔700的中心轴成规定角度的方式形成为倾斜面,其中,上述中心孔700是贯通基体100及壳体500而形成的。壳体500内配置有单元基板,在该单元基板上分别与各透镜200相对应地安装有发光元件,并且穿过形成于壳体500的侧面上的缺口部而安装有用于对这些发光元件供电的电源电缆600。
《C.基本结构》接着,参照图3及图4,对照明装置I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剖视图。参照图3,在照明装置I中,从环形的基体100的背面侧安装透镜200。如后所述,基体100的用于安装透镜200的窗部上设有保持部,该保持部用于保持透镜200,并且,用于限制透镜200向基体100的照射面(露出面)一侧移动。与透镜200的配置形状相对应地配置有形成为同心圆状的刚柔结合基板300。该刚柔结合基板300具有单元基板,该单元基板上安装有分别与配置为同心圆状的多个透镜200相对应的发光元件。利用电源电缆600对该刚柔结合基板300供给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电力。在刚柔结合基板300与壳体500之间插入有大致圆形的散热片400,该散热片400用于使刚柔结合基板300的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散发出去。该散热片400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还作为插入到基体100与壳体500之间的空间中的透镜200和刚柔结合基板300的缓冲件或按压部而发挥作用在壳体500的基体100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凸部,该凸部用于固定由透镜200和安装有发光元件的单元基板构成的各组件。如图4所示,各透镜200在其配置位置上被定位为各自的光轴大致垂直于基体100的照射面。因此,各透镜200的光轴不与中心孔700的中心轴平行,而保持为与中心孔700的中心轴成与照射面的倾斜角相对应的规定角度的状态。即,各透镜200的光轴(光轴AXl及AX2)与中心孔700的中心轴(光轴AXC)不平行。各透镜200的光轴(光轴AXl及AX2)彼此间也不平行。《D.装配步骤》接着,参照图5,对照明装置I的装配步骤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装配步骤的示意图。在这里,图5的(a)表示在基体100上安装透镜200的阶段,图5的(b)表示安装与透镜200相对应的刚柔结合基板300的阶段,图5的(c)表示在刚柔结合基板300上安装电源电缆的阶段,图5的(d)表示安装散热片400的阶段,图5的(e)表示嵌合基体100和壳体500的阶段。如图5的(a)所示,作为第一阶段,从基体100的背面侧(开口部一侧)将透镜200分别安装在各窗部。此时,在各窗部上形成有用于保持透镜200的保持部,并通过将透镜200嵌入至该保持部来将透镜200固定在基体100上。接着,如图5的(b)所示,使单元基板与各透镜200相对应地来安装刚柔结合基板300。该刚柔结合基板300包括多个单元基板,在多个单元基板的表面分别安装有芯片LED。基体100的形成在窗部上的构件,除了保持透镜200之外,还能够保持刚柔结合基板300的各单元基板。利用该结构能够可靠地进行透镜200和发光元件(单元基板)之间的光学结

口 ο接着,如图5的(C)所示,电源电缆600与形成在刚柔结合基板300上的一对连接器351、352相连接。此外,在刚柔结合基板300上以使多个发光元件串联连接的方式形成有布线图案,通过电源电缆600供给的正(+)电极与该串联连接的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而负(-)电极与该串联连接的发光元件的另一端相连接。接着,如图5的(d)所示,在刚柔结合基板300的上部配置散热片400。最终,如图5的(e)所示,在基体100上安装壳体500,由此形成照明装置I。可以利用粘接剂等来使该基体100和壳体500成为一体,但为了降低制造工时,优选通过卡扣装配等来使两者嵌合。下面,对各结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E.基体的详细结构》接着,参照图6至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基体100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基体100的外观的立体图。在这里,图6的(a)表示基体100的照射面160侧,图6的(b)表示基体100的背面侧(开口部侧)。图7及图8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基体100上形成的保持部的结构的图。如图6的(a)所示,在基体100的照射面160上形成有用于沿其倾斜面安装透镜200的窗部102-1至102-8。该窗部102-1至102-8相对于中心孔700的中心轴而配置为同心圆状。即,作为第一框体的基体100,具有照射面160,在上述照射面160上呈环状地排列设置有用于分别独立安装多个透镜200的多个窗部102-1至102-8,并且在与该照射面160相向的位置具有开口部170。此外,在基体100的照射面上设有螺纹孔140-1至140_4,使得能够安装未图示的扩散板。另外,在基体100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与壳体500配合的嵌合孔130-1至130_4。该嵌合孔130-1至130-4,通过与设置壳体500上的卡扣部配合,而将壳体500固定在基体100上。即,作为第二框体的壳体500封闭作为第一框体的基体100的开口部。如图6的(b)所示,基体10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被切除,来设置电源电缆穿过用凹部150,该电源电缆穿过用凹部150用于将电源电缆600导入至基体100的内部。接着,参照图7及图8,对以分别与图6的(b)所示的各窗部102-1至102_8相关联对应的方式设置的保持部110进行说明。参照图7,以分别与各窗部102-1至102-8相关联的方式设置的保持部110,具有用于保持透镜200及刚柔结合基板300 (图8)的各单元基板320 (图8)的结构。就保持部110而言,允许从作为第一框体的基体100的开口部一侧安装透镜200,并且限制透镜200向基体100的照射面一侧移动。进而,在保持部110上安装了透镜200的情况下,透镜200的光轴方向(图4所示的光轴AXl及AX2)与基体100的中心轴(图4所示的光轴AXC)所成的角度为预先设定的角度。此外,如图4所示,透镜200的光轴AXl和AX2不平行于中心孔700的光轴AXC。更具体地,作为对透镜200进行定位的部件,包括卡扣部111、底面保持部112及113、侧面限制部114及115、底面保持部116-1、116-2、轻压入用爪117-1、117-2、侧面限制部 118-1、118-2。更具体地,参照图7及图8的(a),卡扣部111与透镜200配合,来在光轴方向上对透镜200进行定位并限制透镜200移动。底面保持部112和113保持与卡扣部111配合的透镜200的底面。由此,限制透镜200向基体100的露出面一侧移动。另外,由侧面限制部114及115限制与卡扣部111配合的透镜200的侧面,由此,在与透镜200的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将透镜200定位。另外,参照图7及图8的(b),轻压入用爪117与刚柔结合基板300的各单元基板320相配合,由此在光轴方向上对单元基板320进行定位并限制单元基板320移动。由底面保持部116-1、116-2保持与轻压入用爪117配合的单元基板320的底面。由此,限制单元基板320向基体100的露出面一侧移动。另外,由侧面限制部118-1、118-2限制单元基板320的侧面,由此,在与透镜200的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将单元基板320定位。S卩,保持部110保持作为第一基板的单元基板320,使得该单元基板320相对于透镜200能够维持预先设定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中,为了进行冷却等,在透镜200和单元基板320之间形成有规定空间。这样,以基体100为基准而组装各透镜200和刚柔结合基板300的各单元基板320,由此能够将透镜200及发光元件的位置精度维持为与基体100的成型精度相同的程度。即,由设置在基体100上的保持部110来决定透镜200的位置以及透镜200相对于基体100的安装角度等,因而通过以恰当的精度形成基体100,作为照明装置I整体来说能够确保所希望的精度。另外,在设置这样的保持部110的基础上,还从基体100的背面(开口部一侧)安装透镜200,并且限制透镜200向照射面一侧移动。于是,照明装置I大多设置为其照射面的朝向沿着重力方向向下,但在这样的使用环境下也能够避免透镜200向工件的方向落下的情况。进而,在基体100的窗部102-1至102-8上安装了透镜200之后,能够通过轻轻压入刚柔结合基板300的单元基板320,来保持透镜200及单元基板320,因而能够使在这之后进行的电源电缆600的连接以及基体100与壳体500的配合这样的装配作业简单。《F.透镜的详细结构》接着,参照图9及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透镜200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透镜20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另一方式的透镜200A的外观的立体图。参照图9,在透镜200的中心部具有凹部210,该凹部210用于容纳安装在刚柔结合基板300的单元基板320上的发光元件。该凹部210在图9的上侧与凸部202相连通,由此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该凸部202而向规定方向照射。凸部202与大致呈四边形的基体部形成为一体。在该基体部上与各边相对应地设有耳部。其中的一对耳部相当于与图7及图8所示的卡扣部111配合的接触面204-1、
204-2。即,这些接触面204-1及204-2分别与卡扣部111相配合。而且,该耳部在接触面208-1、208-2、206处,与保持部110的底面保持部112及113相接合。另外,在透镜200的基体部的四个角上设有与保持部的侧面限制部114、115相接合的接触面212-1、212-2、214-1、214-2。即,基体部的四个角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形成接触面212-1、212-2、214-1、214-2 的缺口部。也可以采用提高了光的反射效率的透镜200A,来代替图9所示的透镜200。就该透镜200A而言,在与凸部203 —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在基板侧,在每个规定分区形成有多个反射面214。容纳在凹部210中的发光元件照射出的光的大部分直接导入至凸部203。其余的光中的被导向与光轴不同的方向的光在反射面214被反射。其结果,这些光的传输方向发生变化而被导向形成有凸部203的面(光出射面)一侧。通过设置这样的反射面214,能够更有效地使发光元件照射出的光从光出射面照射。在该透镜200A安装在基体100的窗部102_1至102_8上的情况下,在其接触面205-1、205-2处,分别与卡扣部111 (参照图7及图8)相配合。另外,在与接触面205-1、
205-2相向的接触面209-1、209-2、207处,与保持部110的底面保持部112及113相接合。并且,在形成于透镜200A的四个角的缺口部上的接触面213-1、213-2、215-1、215-2处,与保持部的侧面限制部114、115相接合。若采用该透镜200A,能够有效地照射照明光,因而能够提高照明强度。通过提高照明强度(照明效率),能够提高计测精度,并且能够以更低的电量实现所需的照明强度,因而还能够抑制耗电及产生热量。《G.刚柔结合基板的详细结构》接着,参照图11至图23,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刚柔结合基板300进行说明。[gl:基本结构]图11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刚柔结合基板300的结构的图。即,图11的(a)是示出了刚刚制造之后的刚柔结合基板300的图,图11的(b)是示出了组装到基体100上之前的刚柔结合基板300的状态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刚柔结合基板300供电的方法的图。参照图11的(a),刚柔结合基板300包括与安装于基体100上的透镜200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单元基板320-1至320-8 (也将这些统称为“单元基板320”)。各单元基板320-1至320-8为了进行如上述的定位和固定,而由相对硬的材质形成的物体(刚体)构成。具体而言,单元基板320-1至320-8由环氧玻璃基板形成。在该环氧玻璃基板(单元基板320-1至320-8)上,分别安装有用于产生光的发光元件330-1至330-8 (也将这些统称为“发光元件330”)。更具体地,通过表面安装或裸芯片安装将发光元件330安装在单元基板320的规定位置。进而,有时还与各发光元件330相对应地安装有微透镜(micro lens)。此外,安装在各单元基板320上的发光元件的数目可以为多个,可以根据照明装置I所要求的设计值(照射强度)等来进行适当设定。通过利用这样的刚体基板来作为单元基板320,即使如上述那样压入固定在基体100上,基板也不会变形,从而能够使发光元件相对于透镜高精度地定位。刚柔结合基板300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下面,也称为“柔性基板”)340,该柔性基板340用于将单元基板320-1至320-8 (其上所安装的发光元件330-1至330-8)之间电连接。该柔性基板340上形成有用于对发光元件330供电的布线等。更具体地,柔性基板340在薄膜状的绝缘体(基体薄膜)上形成了布线图案的导体箔,在此基础上再用绝缘体覆盖S卩,照明装置I上组装有分别与多个透镜200相对应地配置的作为第一基板的单元基板320。在这里,在各个单元基板320上至少安装有一个发光元件。并且,在照明装置I上组装有柔性基板340,该柔性基板340用于使作为第一基板的单元基板320彼此间电连接。在这里,单元基板320为刚体,柔性基板340具有挠性。这样的刚柔结合基板300形成为如图11的(b)示出那样的同心圆状,然后组装在基体100上。即,刚柔结合基板300的柔性基板340是部分340a和部分340b —体构成的,其中,上述部分340a在多个单元基板320上形成为直线,上述部分340b是从部分340a分支到各单元基板320的部分。在形成为直线的部分340a的用虚线表示的部分(参照图11的(a)),分别使柔性基板340弯折,由此如图11的(b)所示,柔性基板340成行为龟甲形状。进而,在分支到单元基板320的部分340b的用虚线表示的部分(参照图11的(a)),将柔性基板340分别向外周一侧弯折,由此单元基板320-1至320-8与由柔性基板340构成的大致圆形(龟甲形状)所确定的平面成规定角度。此外,在使柔性基板340弯曲时,优选单元基板320之间的关系成为如图11的(b)示出那样的多边形。此时,优选对于图11的(a)的虚线表示的部分进行使其为容易弯折的加工。但是,也可以将柔性基板340弯曲成圆形。在这种情况下,在图11的(a)的用虚线表示的部分无需一定进行弯折。通过利用刚体的基板作为单元基板320,即使在如图11的(b)示出那样将柔性基板340弯曲的状态下,单元基板320也不会变形。因此,不会对表面安装于单元基板320上的发光元件330施加应力,从而不会导致可靠性降低。这样,在刚柔结合基板300中,柔性基板340沿着基体100的圆周方向成形为规定的平面形状,各单元基板320相对于柔性基板340的对应部分(在多个单元基板320上都形成为直线的部分340a)被弯曲,且被弯曲的角度为与由基体100的保持部110保持的透镜200的倾斜度相对应的角度。即,柔性基板340沿着多个窗部102-1至102-8的排列来弯曲。如后所述,在柔性基板340上以使安装在单元基板320-1至320_8上的发光元件330-1至330-8之间串联连接的方式形成有布线图案。因此,通过对由包括发光元件330的柔性基板340所形成的布线路径上的二点之间供电,能够点亮驱动一组发光元件330-1至330-8。更具体地,如图12所示,在构成刚柔结合基板300的单元基板320中,在位于贯通基体100和壳体500而导入到内部的电源电缆600 (电源电缆穿过用凹部150)附近的两个单元基板320上,分别安装连接器353和连接器354,并且在该连接器353和连接器354上连接连接器351和连接器352,其中,所述连接器351和连接器352分别安装于电源电缆600的正(+)电极和负(_)电极的布线601及602的端部。另外,连接器353和连接器354设置成在单元基板32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上都不平行的朝向。即,为了更容易对来自电源电缆600的布线601和布线602进行处理,布线601和布线602分别向连接器353和连接器354连接的方向被设定成朝向电源电缆600的方向。换言之,柔性基板340包括用于与电源电缆600电连接的一对连接器353和354,该一对连接器353、354设置在与电源电缆600的导入位置相对应的方向上。如后所述,在用于点亮的发光元件330的数目多时,也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将串联连接的规定数目的发光元件330并联连接需要的数目。另外,在各单元基板320的未安装发光元件330的一侧的面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发光元件330的电路零件358。即,在各单元基板320上,发光元件330以外的电路零件基本上安装在与安装有发光元件330的面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由此,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能够缩小各单元基板320的基板尺寸。
[g2:装配的容易化]如参照图3的说明,刚柔结合基板300形成为同心圆状,并且插入到与第一框体相对应的基体100和与第二框体相对应的壳体500之间。在进行这样的对壳体的安装作业时,处于弯曲状态的柔性基板340发生变形,担心会插入到与第一框体相对应的基体100和与第二框体相对应的壳体500之间。即,柔性基板340可能从本来的位置倒向内侧或外侧,而会与基体100或壳体500发生干涉。因此,通过利用如图13所示的辅助固定构件,能够进一步改进装配性。图13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上安装的辅助固定构件的图。图13的(a)示出了在形成为同心圆状的刚柔结合基板300上安装有作为辅助固定构件的环状构件360的状态,图13的(b)示出了要对形成为同心圆状的刚柔结合基板300安装作为辅助固定构件的环状构件360的状态。如图13的(b)所示,采用环状构件360作为辅助固定构件。该环状构件360的内径设置成比形成为同心圆状的柔性基板340的外切圆大规定的余量。并且,环状构件360安装在形成为同心圆状的柔性基板340的外周侧。另外,作为环状构件360,优选由树脂等材料形成。这样,通过用环状构件360支撑柔性基板340,能够防止柔性基板340的变形(从本来位置倒向内侧或外侧)。由此,能够避免柔性基板340插入到第一框体所对应的基体100和第二框体所对应的盖体500之间的情况。其结果,能够改进装配性。[g3:布线图案]接着,对刚柔结合基板的布线图案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4及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布线图案的例子的图。图14示出了在一个刚柔结合基板上安装有8个发光元件330的例子,图15示出了在一个刚柔结合基板上安装12个发光元件330的例子。特别地,图14及图15示出了将用于供电的连接器集成为一个的结构例子。在图14所示的刚柔结合基板300中,在柔性基板340上形成有供给线332,该供给线332将分别安装于单元基板320-1至320-8上的发光元件330-1至330-8串联连接。该供给线332的两端均与连接器356相连接。并且,通过该连接器356,与后述那样的用于点亮发光元件330的控制器相连接。即,通过连接器356向供给线332的一端供给正(+)电位,通过连接器356向供给线332的另一端供给负(_)电位。在图15所示的刚柔结合基板300A中,为了使施加至供给线的电压不会过高,利用两个供给线332A和332B,按每6个一组的方式并列地对12个发光元件330供电。S卩,在图15中用实线表示的供给线332A将第奇数个单元基板320-1、320-3、320-5、320-7、320-9、320-11串联连接,在图15中用虚线表示的供给线332B将第偶数个单元基板320-2、320-4、320-6、320-8、320-10、320-12 串联连接。如后所述,因为控制为对发光元件330供给规定大小的恒定电流,所以为了使供给线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无偏差,将各个供给线332A和332B控制为相互独立地供给电流。因此,供给线333A和333B的一端通过连接器356A共同地供给正(+)电位,但供给线333A和333B的各自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器356A与不同的负(_)电位的端子相连接。另外,在柔性基板340上,能够确保使供给线332A与供给线332B绝缘且不能交叉,所以一般而言,在柔性基板340的一个面上形成供给线332A,在柔性基板340的另一个面上形成供给线332B。图15的(b)示出了该例子。[g4:第一变形例]作为刚柔结合基板的结构,也能够采用如图16至图19所示的结构来代替上述的图11至图15所示的结构。图1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中所安装的辅助固定构件的图。图18及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布线图案的例子的图。参照图16,示出了刚柔结合基板300B的安装有发光元件330的单元基板320A配置(在两侧交替配置)成交错状的结构。这些单元基板320B通过柔性基板340B连接。对于该刚柔结合基板300B,通过适当弯折柔性基板340B,能够形成为如图12所示的适于组装在基体100上的形状。更具体地,与配置于纸面上侧的单元基板320B相连接的柔性基板340B的部分,比与配置于纸面下侧的单元基板320B相连接的柔性基板340B的部分长。并且,将配置于纸面上侧的单元基板320B沿着纸面的上下方向弯折,以此能够实现与图11的(a)所示的刚柔结合基板300同样的结构。即,将配置于纸面上侧的4个单元基板320B在用虚线表示的位置弯折,并且,将柔性基板340B弯曲成大致圆形(龟甲形状)。因此,在柔性基板340B上,在位于纸面下侧的单元基板320B上安装有发光元件330的面与在位于纸面上侧的单元基板320B上安装有发光元件330面相反。S卩,如图17所示,刚柔结合基板300B中的4个单元基板320B (图16中位于纸面上侧的单元基板320B)弯折到外周侧,在此基础上形成为环状。在该变形例中,为了进一步改进装配性,优选利用如图17的(b)所示的辅助固定构件。图17的(b)所示的作为辅助固定构件的环状构件360B基本上与图13的(b)所示的环状构件360相同,但在与弯折到外周侧的4个刚柔结合基板300B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缺口部3601。该缺口部3601是用于吸收由柔性基板340B折叠产生的厚度的部分。最终地,如图17的(a)所示,在形成为同心圆状的刚柔结合基板300B上安装作为辅助固定构件的环状构件360B,在此基础上,将其组装到壳体中。通过采用如上述的结构,与图11所示的在柔性基板34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配置单元基板的结构(单侧配置)相比,能够使单元基板的间距进一步变窄,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小最终形成的照明装置I的环径。另外,刚柔结合基板本身也能够小型化。接着,参照图18和图19,它们是用于说明刚柔结合基板300B的布线图案的例子的图。图18示出了在一个刚柔结合基板上安装有8个发光元件330的例子,图19示出了在一个刚柔结合基板上安装有16个发光元件330的例子。在图18所示的刚柔结合基板300B中,在柔性基板340B上形成有供给线333,该供给线333如将分别安装于8个单元基板320B上的8个发光元件330串联连接。该供给线333的两端均与连接器356连接。并且,通过该连接器356,与如后述的用于点亮发光元件330的控制器相连接。即,通过连接器356向供给线333的一端供给正(+)电位,通过连接器356向供给线333的另一端供给负(_)电位。
在图19所示的刚柔结合基板300C中,为了使施加至供给线的电压不会过高,利用二个供给线332A和332B,以每8个一组的方式并列地对16个发光元件330供电,即,供给线333A形成为使配置于纸面下侧的单元基板320C串联连接,供给线333B形成为使配置于纸面上侧的单元基板320C串联连接。如后所述,因为控制为对发光元件330供给规定大小的恒定电流,所以为了使供给线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无偏差,各个供给线333A和333B相互独立地控制供给电流。因此,供给线333A和333B的一端通过连接器356A共同地供给正(+)电位,但供给线333A和333的各自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器356B与不同的负(-)电位的端子相连接。在图19所示的刚柔结合基板300C中,能够不交叉地形成供给线333A与供给线333B,所以能够在柔性基板340的一个面上形成二个供给线333A和333B。[g5:第二变形例]图2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图。参照图20,示出了刚柔结合基板300D将用于安装发光元件的单元基板320D配置成同心圆状(放射状)的结构。在图20所示的刚柔结合基板300D中,柔性基板340D位于中心侧,单元基板320D位于柔性基板340D的外周侧。各单元基板320D通过柔性基板340D而与位于两侧的单元基板320D电连接。对于该刚柔结合基板300D而言,通过适当地弯折柔性基板340D,能够构成为如图12所示的适合于组装到基体100中的形状。[ge:第三变形例]图2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图。参照图21,刚柔结合基板300E与图20所示的刚柔结合基板300D同样地,将用于安装发光元件的单元基板320E配置成同心圆状(放射状)。但是,在图21所示的刚柔结合基板300E中,柔性基板340E位于外周侧,单元基板320E位于柔性基板340E的内周侧。而且,各单元基板320E通过柔性基板340E而与位于两侧的单元基板320E电连接。对于该刚柔结合基板300E而言,通过适当地弯折柔性基板340E,能够构成为如图12所示的适合于组装到基体100中的形状。[g7:第四变形例]图2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刚柔结合基板的变形例的图。参照图22,通过组合多个刚柔结合基板300F,可以构成使发光元件形成为同心圆状的环形。例如,如图22所示,弯曲由4个单元基板320构成的刚柔结合基板300F,以构成大致圆形(龟甲形状)的一部分(半周),并且,通过组合两个上述刚柔结合基板300F,以此构成发光元件构成为环形的照明模式。这样,通过采用组合多个由更少单元基板320构成的刚柔结合基板的方法,即使要调整为多种变更(产品组)时,也能够降低刚柔结合基板的种类。[g8:发光元件的安装方式]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中,组装单元基板320上安装有发光元件330。典型地,该发光元件330是芯片LED。在安装此种芯片LED时,为了抑制因为芯片LED本身所产生的热等引起的劣化,优选采用以下说明的安装方式。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发光元件的安装例的图。参照图23,发光元件330配置在单元基板320上所形成的焊盘322a和322b上。该焊盘322a和322b分别相当于用于供给正(+)电位和负(-)电位的电极(垫片)。焊盘322a与焊盘322b配置为在彼此之间隔开规定的距离。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I中,在单元基板320上的在与焊盘322a和322b之间的空隙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用于放出焊剂(flux)的孔部324。该焊剂是在将发光元件330安装在焊盘322a和322b上时所利用的焊锡所含的成分。在制造工序中难以完全去除。若在焊盘322a与焊盘322b之间填充有焊剂的挥发成分的状态下,施加用于对发光元件330供给的电压,且由于发光元件330的发热而进一步形成高温环境中,则用于使发光元件330与焊盘322a和322b电连接的焊锡会在焊盘表面或单元基板表面上移动。由于该焊锡的移动,将产生枝状物(dendrite),该产生的枝状物会使焊盘322a与焊盘322b之间绝缘不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I的单元基板320中,在单元基板320上的焊盘之间设置有孔部324 (缝隙或凹部),该孔部324用于使在制造工序中不能完全除去的焊剂(的挥发成分)排出。设置孔部324的主要目的是不会使焊剂填充在发光元件330形成的空间中,所以优选孔部324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达到在俯视单元基板320时会有从发光元件330露出的部分的程度。即,优选在俯视单元基板320时,发光元件330未完全遮挡孔部324。通过如此构成,即使单元基板320的下表面侧覆盖有散热片400等,也能够使焊剂向上表面方向充分排出。另外,为了防止单元基板320弯曲,优选在孔部324与单元基板320的端部之间设置足够的间隔。作为典型的安装例,焊盘322a和322b的厚度为18μπι左右,孔部324的宽度方向的宽度dl为0.8mm左右。并且,焊盘322a与焊盘322b之间的空隙部326的宽度为Imm左右。此外,空隙部326的宽度dl与空隙部326的宽度之间的差d2为0.1mm左右,该宽度差用于防止形成发光元件330底面上的垫片脱落的间隙。通过这样安装发光元件330,能够降低安装工序所残留的焊剂产生的影响,其结果,能够提高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可靠性。《H.散热片的详细结构》接着,参照图24,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散热片400进行说明。图2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散热片400的结构的图。参照图24,就散热片400而言,基本上,抑制从与透镜200相对应地配置的发光元件330产生的热传达而将发光元件330的周围加热的情况。更具体地,散热片400是以娃凝胶(siliconegel)为主体的片材,具有相对高的导热性。散热片400的表面上形成有隔离膜及脱模薄膜,并具有柔软性。即,就散热片400而言,与凹凸面的贴合性良好,利用这样的特性,对插入于基体100和壳体500之间的空间的透镜200和刚柔结合基板300 (发光元件330)还作为缓冲部件或按压部来发挥功能。即,散热片400是插入在单元基板320和壳体500的按压部之间的具有传热性和弹性的片材。为了达成上述那样的目的,就该散热片400而言,采用至少能够将构成安装于基体100上的刚柔结合基板300的各单元基板320的位置覆盖的形状。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中,透镜200和单元基板320 (发光元件330)与中心孔700的中心轴(光轴AXC)成规定角度的状态下被定位,所以各单元基板320的面不处于同一面。即,单元基板320的背面与照明装置I的照射面相对应地形成凹状。因此,为了通过这样的不平面的面更紧贴,在散热片400上每隔规定角度设有切口部402。通过这样的切口部402,散热片400整体能够更容易地变形为凹状,从而能够提高与发光元件330的紧贴性。更具体地,散热片400包括由切口部402划分的与各单元基板320相对应的多个片。即,散热片400形成为大致圆状,并且形成有切口部402,以成与单元基板320的配置形状相对应分区该散热片400。《1.壳体的详细说明》接着,参照图25,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壳体500进行说明。图2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的壳体500的外观的立体图。SP,图25的(a)表不壳体500的照射面侧,图25的(b)则表不壳体500的背面侧。如图25的(a)所示,壳体500上设有如上述那样的保持/限制部,该保持/限制部用于相对基体100对透镜200及刚柔结合基板300 (严格地讲是安装于单元基板320上的发光元件330)进行定位。更具体地,壳体500上与多个透镜200 (发光元件330)中的各透镜200 (发光元件330)相对应地设有一对按压部512-1、512-2。在基体100和壳体500配合了时,该一对按压部512-1、512-2在对应的单元基板320的两端按压该单元基板320。于是,按压部512-1、512-2通过在对应的单元基板320的两端按压该单元基板320,来将该对应的单元基板320定位及固定在基体100上。更具体地,按压部512-1、512_2的接触面(按压面)与基体100上的透镜的光轴方向上的定位面平行。换言之,按压部512-1、512-2向与照明装置I的对应的照射面平行的方向压入透镜200和单元基板320。S卩,壳体500包括按压部512_1、512_2,在壳体500与基体100结合了的情况下,这些按压部512-1、512-2用于朝向照射面来按压安装在基体100上的各单元基板320。此外,由于在单元基板320和壳体500之间插入有散热片400,因而考虑该散热片400的厚度等来决定按压部512-1、512-2的大小(光轴方向的长度)。在基体100和壳体500成为一体的状态下,优选在单元基板320和按压部512_1、512-2之间设定比散热片400的厚度小的间隙。图26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I成为一体的状态的剖视图。在这里,图26的(a)是沿径向剖开照明装置I的情形的剖视图,图26的(b)是沿周向剖开照明装置I的情形(图26的(a)所示的点化线A-A)的剖视图。参照图26,首先,通过按压部512-1、512_2等的按压使散热片400弹性变形来按压单元基板320,由此吸收基体100和壳体500的尺寸公差。同时,实现透镜200与单元基板320的固定,并且使单元基板320散热。此时,在基体100和壳体500成为一体的状态下,优选在单元基板320和按压部512-1,512-2之间设定比散热片400的厚度小的间隙180。此时,优选安装在单元基板320上的发光元件330以及用于驱动该发光元件330的电路等的部件,配置在按压部512-1与按压部512-2之间。因此,按压部512-1、512-2与对应的的单元基板320的两端相接触。壳体500上设有容纳空间520,该容纳空间520用于容纳刚柔结合基板300的柔性基板340。S卩,如图11所示,刚柔结合基板300以特定状态被插入至基体100,该特定状态是指,柔性基板340形成为龟甲形状,并且各单元基板320弯折到外周侧的状态。该刚柔结合基板300的形成为龟甲形状的柔性基板340容纳于沿构成内周面的构件而形成的容纳空间520中。壳体50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被切除,设置有电源电缆穿过用凹部550,该电源电缆穿过用凹部550用于将电源电缆600导入至壳体500的内部。图6所示的基体100的电源电缆穿过用凹部150和图25所示的壳体500的电源电缆穿过用凹部550相组合而形成用于使电源电缆600贯通的圆孔。另外,壳体500的背面侧设有螺纹孔540-1至540-4,这些螺纹孔540-1至540-4用于将照明装置I固定在安装夹具等上。基体100和壳体500之间使用卡扣装配,而相互配合而形成一体。更具体地,在壳体500上设有用于卡扣装配的嵌合爪530-1至530-4,这些嵌合爪530-1至530-4与基体100的对应的嵌合孔130-1至130-4相嵌合,由此相对于基体100定位壳体500。《J.照明装置的变更》在上述说明中,主要例示了在照射面安装8个透镜的照明装置1,但也可以采用安装更多的透镜或更少的透镜的结构,来代替上述结构。图2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IA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8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照明装置IB的外观的立体图。在这里,图27的(a)及图28的(a)表示照明装置的照射面侧,图27的(b)及图28的(b)及表示照明装置的背面侧。如图27所示,也可以采用与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I相比安装了更多的透镜200(及发光元件330)的结构。在图27所示的例中,基本上,中心孔700A的直径大于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I的中心孔700的直径。但是,关于透镜200,能够使用与在图2示出的照明装置I中使用的透镜200相同的透镜。另一方面,如图28所示,也可以采用与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I相比安装了更少的透镜200 (及发光元件330)的结构。在图28所示的例子中,基本上,中心孔700B的直径大于在图2所示的照明装置I的中心孔700的直径。但是,关于透镜200,能够使用与在图2示出的照明装置I中使用的透镜200相同的透镜。《K.点亮用的控制器》接着,对用于点亮如上述的照明装置I的控制器(电源供给部)进行说明。图29至图3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点亮用的控制器800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29,控制器800包括控制电路810、升压电路820、过电流检测电路830、恒定电流电路840及恒定电压电路850。控制电路810根据来自外部的输入信号对各电路提供控制信号,对照明装置I (发光元件330)供给所要求的电流。另外,控制电路810将表示当前的电流供给的状态等的信号输出至外部。升压电路820将输入电压(24V)变换为预先指定的电压后输出。该升压电路820对于串联配置于输入节点与接地节点之间的晶体管(典型地,场效应晶体管(FET =FieldEffective Transistor))发送与从基准电位产生电路应当输出的电压相对应的指令值。过电流检测电路830是进行限制而使在连接的发光元件330中流过的电流不会过大的电路。具体而言,过电流检测电路830在电流的供给路上具有电阻元件,供给电流流过该电阻元件所产生的电位差发送至晶体管的基极-射极之间。若在该电阻元件的两端产生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的电压,则晶体管变为导通状态,该晶体管的状态变化被传递至控制电路810。控制电路810响应来自该过电流检测电路830的信号,停止或暂时切断控制器800的电流供给。恒定电流电路840对所连接的发光元件330供给预先规定的规定值的电流。图29所示的恒定电流电路840能够进行两个系统(Ich和2ch: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供电。并且,在恒定电流电路840中,并联连接有用于控制电流的晶体管(典型地为FET),以便能够在各系统中对更多的发光元件330组供给电流。S卩,在Ich (第一通道)上并联连接有恒定电流驱动器841a和841b,在2ch (第二通道)上并联连接有恒定电流驱动器842a和842b。这些恒定电流电路840中流过与来自FET驱动器860的指令相对应的电流值。用于驱动该FET驱动器860的电力由恒定电压电路850供给。恒定电压电路850按照来自控制电路810的指令信号,使控制电压(1.5V)降低到所指定的电压并输出至FET驱动器860。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器800能够在两个系统中输出用于驱动发光元件330的电流。因此,如图29所示,能够分别独立地驱动每4个发光元件330串联连接的刚柔结合基板300。发光元件330串联连接的数量依赖于发光元件330的正向电压,发光元件330能够串联连的数目为使发光元件330的正向电压的合计值未超过能够从控制器800输出的电压值的数目。例如,图30示出了驱动两个各串联连接有8个发光元件330的刚柔结合基板300的例子。在同时驱动更多的发光元件330时,可以如图31所示那样,在一个刚柔结合基板300中,安装多个发光元件串(String),该发光元件串是串联连接了上限值以下数目的发光元件330的串。另外,此时,为了抑制在各发光元件串中流动的电流不均衡(unbalance),优选预先在各发光元件串中安装控制电阻321。如上所述,通过串联连接多个发光元件330并对在其流过的电流大小进行控制,以此能够恰当地控制各发光元件330产生的明亮度。其结果,即使构成了环状的照明装置I时,也能够抑制局部性地明亮度不匀的产生等。《L.优点》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于基体100侧的保持部110,能够对各透镜200和安装有对应的发光元件330的单元基板320进行定位及固定。这样,能够以框体为基准来安装照射光所需的光学零件,所以能够提高可靠性,并且能够维持光学精度。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于基体100侧的保持部110,能够将透镜200和单元基板320这两者大致固定,所以能够使得用于从背面侧固定这些光学零件的结构简化。由此,能够减少零件件数从而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削减装配工序数。并且,通过减少装配工序数,也能够提闻可罪性。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于基体100侧的保持部110限制透镜200向照射面侧移动,所以能够排除透镜200向工件等方向落下的可能性。就该意义而言,也能够提高可靠性。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由相对较硬材质形成的物体(刚体)构成的单元基板320上安装发光元件330,并且使与单元基板320连接而且由相对较柔软材质构成的柔性基板340形成为同心圆状,以此来定位发光元件330。因此,能够抑制对发光元件330施加机械应力。
本次公开的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上都是举例说明的,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示出,而不是上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附图标记的说明UlAUB照明装置2照相机3图像处理装置4生产线100 基体102 窗部110保持部111卡扣装配112、116端面限制部114、115、118 侧面限制部117轻压入用爪130嵌合孔140、540 螺纹孔150,550电源电缆穿过用凹部160照射面170 开口部180 间隙200.200A 透镜202、203 凸部204、205、208、209、212、213 接触面210 凹部214反射面300、300A、300B、300C、300D、300E、300F 刚柔结合基板320、320A、320B、320C、320D、320E 单元基板321控制电阻322a、322b 焊盘324 孔部326空隙部330发光元件340、340A、340B、340D、340E 柔性基板351、352、353、354 连接器400散热片402 切口部500 壳体512按压部
520容纳空间530嵌合爪600电源电缆601 布线700、700A、700B 中心孔800控制器810控制电路820升压电路830过电流检测电路840恒定电流电路841a,842a恒定电流驱动器850恒定电压电路860FET 驱动器SYS视觉传感器系统W 工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多个透镜, 第一框体,具有照射面,并且在与该照射面相向的位置具有开口部,所述照射面上呈环状地排列设置有用于分别独立地安装所述多个透镜的多个窗部, 第一基板,分别配置为与所述多个透镜相对应,并且在各所述第一基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发光兀件, 第二框体,用于封闭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开口部; 所述第一框体具有分别与所述多个窗部相对应地设置的保持部; 各所述保持部,允许从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开口部一侧安装所述透镜,并且限制所述透镜向所述第一框体的所述照射面一侧移动,而且, 在各所述保持部上安装了所述透镜的情况下,该透镜的光轴方向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为预先设定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基板相互电气连接的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为刚体,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挠性。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沿着所述多个窗部的排列来弯曲; 各所述第一基板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对应的部分弯曲,而且各所述第一基板的弯曲角度为与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所述透镜的倾斜度相对应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保持部还保持所述第一基板,使所述第一基板相对于所述透镜维持预先设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具有按压部,在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一框体结合了的情况下,该按压部朝向所述照射面对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上的各所述第一基板进行按压。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按压部分别按压对应的所述第一基板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片材,该片材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框体的所述按压部之间,并且该片材具有传热性及弹性。
8.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形成有切口部,该切口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配置形状相对应地划分所述片材。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一项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电源电缆,该电源电缆贯通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而导入至内部,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源电缆电气连接的一对连接器, 所述一对连接器的设置朝向与所述电源电缆的导入位置相对应。
全文摘要
照明装置包括多个透镜(200);第一框体(100),具有照射面,并且在与该照射面相向的位置设有开口部,其中,所述照射面上设有呈环状排列的用于分别独立安装多个透镜的多个窗部;第一基板(300),分别配置为与多个透镜相对应,并且安装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第一框体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分别设置为与多个窗部相对应。各保持部,允许从第一框体的开口部一侧安装透镜,并且限制透镜向第一框体的照射面一侧移动,而且,在安装了透镜的情况下,该透镜的光轴方向与第一框体的中心轴成预先设定的角度。
文档编号F21S2/00GK103180663SQ20118005231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
发明者西森直树, 松井明, 増田梨惠, 太田润, 仲田佐幸, 稻积伸悟 申请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