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926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道路灯,道路灯包括下盖,下盖包括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成型的下盖底壁以及与下盖底壁连接且彼此间隔设置的两个下盖侧壁,下盖侧壁包括从下盖底壁向下盖底壁的侧向延伸的侧壁主体,下盖底壁的远离侧壁主体一侧用于固定光源基板。因此,通过直接将光源基板固定在下盖底壁上,利用金属材料的下盖底壁对光源基板进行散热,方法简单、快捷、方便,并且省略了其他散热材料,降低了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道路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灯。

【背景技术】
[0002] 道路灯可以改善交通条件,有效的减轻驾驶员夜间疲劳,并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 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道路因为设置有光源等发热元件,为保证其的工作性能,需要对光源 等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现有技术的道路通常是通过散热元件,例如散热鳍片组来对道路灯 的光源进行散热。这将要安装散热鳍片组到道路灯上,操作复杂并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并且成本高的问 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道路灯,道路灯包 括下盖,下盖包括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成型的下盖底壁以及与下盖底壁连接且彼此间隔设 置的两个下盖侧壁,下盖侧壁包括从下盖底壁向下盖底壁的侧向延伸的侧壁主体,下盖底 壁的远离侧壁主体一侧用于固定光源基板。
[0005] 其中,光源基板上设置有基板通孔,下盖底壁设置有盖体盲孔,盖体盲孔与基板通 孔对应,并允许第一固定件从光源基板的远离下盖底壁的一侧经基板通孔固定至盖体盲孔 内,进而将光源基板固定到下盖底壁上。
[0006] 其中,下盖底壁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一盖体通孔和第二盖体通孔,道路灯还包括防 水组件,防水组件包括:
[0007] 弹性嵌块,弹性嵌块包括嵌块固定部以及与嵌块固定部连接的插置部,其中嵌块 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嵌块通孔,插置部上设置有第二嵌块通孔;
[0008] 刚性套件,刚性套件包括套件固定部以及容置部,套件固定部上设置有套件盲孔, 容置部上设置有容置孔以及与容置孔连通的套件通孔,弹性嵌块和刚性套件依次放置于下 盖底壁上且彼此嵌套设置,其中套件固定部叠放于嵌块固定部上,且第一盖体通孔、第一嵌 块通孔、套件盲孔对应设置,以允许第二固定件从下盖底壁的远离弹性嵌块的一侧经第一 盖体通孔和第一嵌块通孔固定至套件盲孔,进而将弹性嵌块和刚性套件固定于下盖底壁 上,插置部插置于容置部的容置孔内,且第二盖体通孔、第二嵌块通孔和套件通孔对应设 置,以允许线材穿过第二盖体通孔、第二嵌块通孔和套件通孔。
[0009] 其中,弹性嵌块的接触下盖底壁的侧面在第一嵌块通孔的周围突出设置有弹性凸 缘,弹性凸缘在弹性嵌块固定于下盖底壁上时对第一嵌块通孔和第二固定件进行密封。
[0010] 其中,当线材穿过第二嵌块通孔与套件通孔时,插置部与线材之间以及插置部与 容置部之间形成紧配合。
[0011] 其中,嵌块固定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插置部的相对两侧,套件固定部为两个且 分别设置于容置部的相对两侧。
[0012] 其中,光源基板和防水组件分别设置于下盖底壁的相对两侧。
[0013] 其中,弹性嵌块和刚性套件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弹性嵌块和刚性套件中的一者的 外缘设置有限流凸缘,限流凸缘包围弹性嵌块和刚性套件中的另一者的外缘,进而防止防 水胶从弹性嵌块和刚性套件之间流。
[0014] 其中,道路灯进一步包括防水硅胶圈和透镜罩板,防水硅胶圈上设置有胶圈通孔, 透镜罩板上设置有罩板通孔,其中,下盖底壁在光源基板的外围设置有第三盖体通孔,防水 硅胶圈和透镜罩板依次放置于下盖底壁上且罩设于光源基板的周围,胶圈通孔、罩板通孔 以及第三盖体通孔对应设置,以允许第三固定件从透镜罩板远离下盖底壁的一侧经罩板通 孔和胶圈通孔固定至第三盖体通孔,进而将防水硅胶圈和透镜罩板固定于下盖底壁上且在 光源基板的周围形成密闭空间。
[0015] 其中,道路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散热鳍片组,散热鳍片组设置在下盖底壁的远离 光源基板的一侧上,且位于两个侧壁主体之间。
[0016]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光源基板固定在金属片材冲 压形成的下盖底壁,直接利用下盖底壁对光源进行散热,方法简单、快捷、方便,并且省略了 其他散热材料,降低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灯的分解图;
[0018] 图2是沿图1所示的道路灯沿虚线AB解剖的剖视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道路灯的防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1所示的道路灯部分结构的组合图;
[0021] 图5是是图1所示的道路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图1所示的散热鳍片组和压杆的放大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道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是图7所示的道路灯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0025] 图9是图7所示的道路灯的主视图;
[0026] 图10是图7所示的道路灯的又一主视图;
[0027]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2是图11所示的道路灯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0029]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道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道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6是图15所示的道路灯在组合状态下沿EF线的剖视图;
[0033]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道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8是图18是图17所示的道路灯的第二灯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9是图17所示的道路灯的第一灯臂和第二灯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灯的盖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灯的分解图。如图1所示,本实 施例的道路灯10包括下盖11和设置有光源的光源基板110,下盖11包括由金属片材一体 冲压成型的下盖底壁111以及与下盖底壁111连接且彼此间隔设置的两个下盖侧壁112,下 盖侧壁112包括从下盖底壁111向下盖底壁111的侧向延伸的侧壁主体113,下盖底壁111 的远离侧壁主体113的一侧用于固定光源基板110。
[0038]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光源基板110固定在下盖底壁111上,直接与下盖底壁111 接触,利用金属材质的下盖底壁111对光源基板110发出的热量进行散除,方便、简单且效 果好。
[0039] 请一并参阅图2,图2是沿图1所示的道路灯沿虚线AB解剖的剖视图,其中,圆圈 D内的结构是圆圈C内的结构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道路灯1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M10,光 源基板110的一侧上设置有基板通孔010,下盖底壁111设置有盖体盲孔011,盖体盲孔011 与基板通孔011对应,并允许第一固定件M10从光源基板110的远离下盖底壁111的一侧经 基板通孔010固定至盖体盲孔011内,进而将光源基板110固定到下盖底壁111上。一方 面实现光源基板110与下盖底壁111的接触,利于利用下盖底壁111进行散热,另一方面, 由于下盖底壁111上的盖体盲孔oil的端部为封闭设计,第一固定件M10不会穿通盖体盲 孔011,因此,盖体盲孔011的设计起到防水的效果。
[0040] 进一步的,道路灯10还包括防水组件120,其设置在下盖底壁111的另一侧上。换 而言之,光源基板110和防水组件120分别设置于下盖底壁111的相对两侧。由于光源基 板110上的光源需要线材传输信号来驱动,并且该线材通常是通过穿过下盖底壁111来电 连接光源基板110,因此,需要在下盖底壁111上设置一提供给线材穿过的通孔(即下文所 述的第二盖体通孔013)。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水组件120即是用于防止下盖底壁111因设计 了提供线材穿过的通孔后导致水从该通孔进入的情况发生。
[0041] 具体而言,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道路灯的防水组件120的结 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下盖底壁111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一盖体通孔012和第二盖 体通孔013。防水组件120包括弹性嵌块121和刚性套件122。
[0042] 其中,弹性嵌块121包括嵌块固定部1211以及与嵌块固定部1211连接的插置部 1212。嵌块固定部1211上设置有第一嵌块通孔014,插置部1212上设置有第二嵌块通孔 015。
[0043] 可选的,嵌块固定部121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插置部1212的相对两侧。插置部 1212相对于嵌块固定部1211凸起设置,并且优选为圆柱形。
[0044]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插置部1212还可以为方形或其他形状,在此不作限制。
[0045] 刚性套件122包括套件固定部1221以及容置部1222。套件固定部1221上设置有 套件盲孔016,容置部1222上设置有容置孔017以及与容置孔017连通的套件通孔018。
[0046] 可选的,套件固定部122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容置部1222的相对两侧。容置部 1222优选为圆柱形。
[0047]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部1222还可以为方形或其他形状,在此不作限制。
[0048] 其中,第一盖体通孔012、第二盖体通孔013、第一嵌块通孔014、第二嵌块通孔 015、套件盲孔016、容置孔017以及套件通孔018的轴向方向均垂直于下盖11的接触弹性 嵌块121的侧面设置。
[0049] 弹性嵌块121和刚性套件122依次放置于下盖底壁111上且彼此嵌套设置。其中 套件固定部1221叠放于嵌块固定部1211上,且第一盖体通孔012、第一嵌块通孔014、套件 盲孔016对应设置,以允许第二固定件M12从下盖底壁111的远离弹性嵌块121的一侧经 第一盖体通孔012和第一嵌块通孔014固定至套件盲孔016,进而将弹性嵌块121和刚性套 件122固定于下盖底壁111上。插置部1212插置于容置部1222的容置孔017内,且第二 盖体通孔013、第二嵌块通孔015和套件通孔018对应设置,以允许线材穿过第二盖体通孔 013、第二嵌块通孔015和套件通孔018。
[0050] 进一步的,插置部1212的端部倾斜设置有导引面,以在插置部1212插入容置孔 017时引导插置部1212进入容置孔017。
[0051] 进一步的,弹性嵌块121的接触下盖底壁111的侧面在第一嵌块通孔014的周围 突出设置有弹性凸缘1213,如图2中的放大图D所示,弹性凸缘1213在弹性嵌块121固定于 下盖底壁111上时对第一嵌块通孔014和第二固定件M12进行密封。其中,弹性凸缘1213 绕第一嵌块通孔014呈闭合环形设置。
[0052] 进一步的,当线材穿过第二嵌块通孔015与套件通孔018时,插置部1212与线材 之间以及插置部1212与容置部1222之间形成紧配合。
[0053] 具体的,插置部1212的直径小于容置孔017的直径,线材的直径大于第二嵌块通 孔015的直径,以在插置部1212插置于容置孔017内且线材穿过第二嵌块通孔015与套件 通孔018时,由线材的径向支撑作用使得插置部1212与容置部1222形成紧配合。
[0054] 或者,插置部1212的直径大于容置孔017,以在插置部1212插置于容置孔017内 时与容置部1222形成紧配合。
[0055] 进一步的,弹性嵌块121和刚性套件122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图未示),弹性嵌块 121和刚性套件122中的一者的外缘设置有限流凸缘,限流凸缘包围弹性嵌块121和刚性套 件122中的另一者的外缘,进而防止防水胶从弹性嵌块121和刚性套件122之间流出。具 体的,本实施例中,在刚性套件122的外缘设置有限流凸缘1223,其包围弹性嵌块121的外 缘,进而防止防水胶从弹性嵌块121和刚性套件122之间流出。
[0056] 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弹性嵌块121的外缘设置上述的限流凸缘。
[0057] 承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除了利用下盖底壁111对光源基板110发出的热量进行 散除外,还通过在下盖底壁111上设置盖体盲孔011以及在下盖底壁111未设置光源基板 110的另一侧上进一步设置防水组件120来进行防水。
[0058] 为了进一步增加防水效果,本实施例还设置了防水硅胶圈123。
[0059] 具体而言,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所示,道路灯10还包括设置有透镜的透镜罩板 130,其设置在光源的出光方向上,即图1和图2中光源基板110远离下盖底壁111的一侧。 透镜罩板130用于提升光源的出光效率。本实施例的防水硅胶圈123设置在透镜罩板130 与光源基板110之间。并且设置透镜罩板130和防水硅胶圈123的面积均大于光源基板 110的面积,以可完全罩设着光源基板110。
[0060] 具体的,在防水硅胶圈123上设置有胶圈通孔019,透镜罩板130上设置有罩板通 孔020。其中,下盖底壁111在光源基板110的外围设置有第三盖体通孔021。防水硅胶圈 123和透镜罩板130依次放置于下盖底壁111上且罩设于光源基板110的周围,胶圈通孔 019、罩板通孔020以及第三盖体通孔021对应设置,以允许第三固定件M13从透镜罩板130 远离下盖底壁111的一侧经罩板通孔020和胶圈通孔019固定至第三盖体通孔021,进而将 防水娃胶圈123和透镜罩板130固定于下盖底壁111上且在光源基板110的周围形成密闭 空间,对光源基板110起到防水的效果。
[0061] 承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下盖底壁111对光源基板110发出的热量进行散,另 夕卜,还通过盖体盲孔011、防水组件120、防水硅胶圈123以及透镜罩板130来进行防水。
[0062]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图4是图1所示的道路灯部分结构的组合图。 道路灯还包括上盖16、前盖17和后盖18,下盖11和上盖16、前盖17和后盖18形成一个容 置空100,利用该容置空间100可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
[0063] 进一步的,在下盖侧壁113上设置了多个导热通孔022,可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
[0064] 进一步的,在下盖底壁111上设置散热鳍片组,可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具体请一 并参阅图1和图5。
[0065] 其中,图5是图1所示的道路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5所示,道路灯10 还包括散热鳍片组12、压杆13以及电源14。
[0066] 其中,压杆13为多个。散热鳍片组12设置在下盖底壁111的一侧面上,且位于两 个下盖侧壁112之间。具体来说,散热鳍片组12和防水组件120设置在下盖底壁111的同 一侧上。压杆13桥接于两个下盖侧壁112之间,且压持于散热鳍片组12上,进而将散热鳍 片组12固定在下盖底壁111上。电源14设置在散热鳍片组12上,具体为,道路灯10还包 括电源支架15,其桥接于两个下盖侧壁112之间,电源14设置于电源支架15上。
[0067] 由此,道路灯10不仅可以进一步通过散热鳍片组12及时、有效的将电源14和光 源基板110等发热元件发出的热散除,还可以进一步简化散热鳍片组12的安装方式,提高 散热鳍片组12的稳定性,使得其散热效果更好,从而提高道路灯的使用寿命。
[0068] 请一并参阅图6,图6是图1所示的散热鳍片组和压杆的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 中,散热鳍片组12为成阵列设置的多个,其中沿压杆13的延伸方向和该延伸方向的垂直方 向分别设置至少两个散热鳍片组12。其中,每个散热鳍片组12还包括多个沿压杆13的延 伸方向间隔排列的散热鳍片200。
[0069] 请再参阅图1和图4所示,道路灯10包括固定件M14,下盖侧壁112上设置有安 装孔023,固定件M14穿设安装孔023内,并将压杆13压持于散热鳍片组12上(如图5所 示)。
[0070] 具体而言,两个下盖侧壁112还包括分别从侧壁主体113向另一下盖侧壁112延 伸的侧壁延伸部114。其中,侧壁主体113垂直于下盖底壁111设置,侧壁延伸部114垂直 于侧壁主体113设置,且侧壁主体113、侧壁延伸部114与下盖底壁111 一体成型。压杆13 设置于侧壁延伸部114与散热鳍片组12之间。具体的,压杆13为可弯折的弹性杆,且压杆 13的长度大于两个下盖侧壁112的侧壁延伸部114之间的距离且小于两个下盖侧壁112的 侧壁主体113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将压杆13弯折预设角度后插入侧壁延伸部114与散热 鳍片组12之间以及两个侧壁主体113之间(如图5所示)。
[0071] 其中,安装孔023设置于侧壁延伸部114上。请再一起参阅图6,图6中的圆圈F 内的结构为圆圈E内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压杆13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固定件M14的第一 安装凹槽131。散热鳍片组12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压杆13的第二安装凹槽201,使得压杆13 固定在侧壁延伸部114与散热鳍片组12之间时,其位于第二安装凹槽201内,固定其的位 置。
[0072] 其中,第一安装凹槽131的长度优选为与压杆13的长度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 第一安装凹槽131的长度也可以小于压杆13的长度,其分别设置在压杆13两个端部。只 要可以接收固定件M14即可,本发明对其长度不作限制。
[0073]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成本,两个下盖侧壁112还可仅包括从下盖底壁111向 下盖底壁111的侧向延伸的侧壁主体113。则安装孔023设置在侧壁主体113上并优选与 压杆13的位置的高度一致,使得固定件M14从安装孔023穿设后同样可以收容于第一安装 凹槽131内。
[0074] 本实施例中,所有固定件均可为螺钉,接收固定件的孔对应为螺孔。在其他实施例 中,固定件和接收固定件的孔可以为其他。
[0075] 请再参阅图5,散热鳍片组12、压杆13、电源14以及电源架15自下盖11依次向上 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00中。道路灯10进一步包括用于与外部支撑结构连接的灯臂19。本 实施例中,灯臂19自后盖18的一侧向外延伸突出,并与后盖18固定连接。
[0076] 请再参阅图1,道路灯10还包括防水接头124。防水接头124设置在后盖18上。
[0077] 承前所述,本实施例中,道路灯10进一步通过散热鳍片组12及时、有效地将电源 14和光源基板110等发热元件发出的热散除,还进一步简化散热鳍片组12的安装方式且提 高散热鳍片组12的稳定性,使得其散热效果更好。从而提高道路灯10的使用寿命。
[0078]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道路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 示,本实施例的道路灯70与前文实施例的道路灯10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道路灯70的 灯臂79设置于下盖71的内部且与下盖71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灯臂79还可部分设置 于下盖71内部且与下盖71固定。
[0079] 具体而言,灯臂79的与外部支撑结构相邻的外端部与下盖71的与外部支撑结构 相邻的外端部平齐或设置于下盖71的与外部支撑结构相邻的外端部的内部。
[0080] 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灯臂79至少部分设置于下盖71的内部且与下盖71固 定,有效的保护了灯臂79,增强了灯臂79的强度。
[0081] 请一并参阅图8,图8是图7所示的道路灯70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其中,圆圈Μ 内的结构为圆圈Ν内的结构的放大图。如图8所示,灯臂79包括用于接收外部支撑结构且 呈管状设计的灯臂主体791以及与灯臂主体791连接的支撑组件792,其中灯臂主体791和 支撑组件792至少部分设置于下盖71的内部,且支撑组件792与下盖71固定。
[0082] 具体的,如前文的道路灯10,本实施的道路灯70的下盖71依然包括下盖底壁711 以及与下盖底壁711连接且彼此间隔设置的两个下盖侧壁712,下盖侧壁712包括从下盖底 壁711向下盖底壁711的侧向延伸的侧壁主体713。
[0083] 灯臂79设置于下盖底壁711上且位于两个下盖侧壁712之间,支撑组件792包括 第一支撑部7921和第二支撑部7922。其中,第一支撑部7921自灯臂主体791的侧部向相 邻的侧壁主体713延伸,第二支撑部7922从第一支撑部7921的靠近相邻的侧壁主体713 的一端向下盖底壁711弯折延伸且固定于侧壁主体713上。
[0084] 具体而言,第二支撑部7922和侧壁主体713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安装孔070和 071,道路灯进一步包括固定件Μ71,固定件Μ71穿设在第二支撑部7922和侧壁主体713的 安装孔070和071内,进而将第二支撑部7922固定于侧壁主体713上。
[0085] 进一步的,侧壁主体713上设置有朝向第二支撑部7922突起的凹部715,侧壁主 体713的安装孔071设置在凹部715内。在第二支撑部7922的与侧壁主体713的相邻的 一侧设置有两条间隔设置的凸肋7923和7924,第二支撑部7922的安装孔070设置在两条 凸肋7923和7924之间,凹部715插入两条凸肋7923和7924之间。
[0086] 进一步的,如前文的道路灯10,本实施的道路灯70的下盖侧壁712进一步包括从 侧壁主体713向另一下盖侧壁712延伸的侧壁延伸部714,侧壁延伸部714进一步支撑于第 一支撑部7921上。
[0087] 具体的,第一支撑部7921的上表面包括呈台阶形状设置的第一台阶面7925、第二 台阶面7926和连接于第一台阶面7925和第二台阶面7926之间的连接面7927。其中,连 接面7927为倾斜设计。第一台阶面7925自灯臂主体791的侧部向相邻的侧壁主体713延 伸,第二台阶面7926自第一台阶面7925靠近相邻的侧壁主体713的一端向相邻的侧壁主 体713延伸且相较于第一台阶面7925更靠近下盖底壁711,侧壁延伸部714支撑于第二台 阶面7926上。连接面7927的高度等于或大于侧壁延伸部714的厚度,且与侧壁延伸部714 的侧面抵接。
[0088] 进一步的,侧壁延伸部714上设置有向第二台阶面7926突起的第一凹部716,第 二台阶面7926的与侧壁延伸部714相邻的一侧设置对应的第二凹部7928,在安装灯臂79 时,第一凹部716设置于第二凹部7928内。从而第二凹部7928在安装灯臂79时,起到引 导灯臂79安装到下盖71上,并在安装好灯臂79后,通过第二凹部7928与第一凹部716的 配合,起到固定灯臂79的作用,方便、简单并且省略了其他固定件,节约成本。
[0089] 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9。如前文的道路灯10,本实施的道路灯70依 然包括上盖76、前盖77以及后盖78。下盖71、上盖76、前盖77以及后盖78形成一容置空 间700,灯臂79设置在容置空间700中,并且其完全被上盖76覆盖。
[0090] 在其他实施例中,灯臂79还可以设在下盖71上,并且灯臂主体791的顶部突出于 上盖76的顶部,具体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10所示。
[0091] 承前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灯臂79至少部分设置于下盖71的内部且与下盖71 固定,有效的保护了灯臂79,增强了灯臂79的强度。
[0092] 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侧壁延伸部714与第二台阶面7924抵接,并且连接面7927的 高度等于或大于侧壁延伸部714的厚度,且与侧壁延伸部714的侧面抵接,对灯臂79起到 一定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因此,可以减少灯臂79的固定件,节约成本。
[0093]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 示,道路灯80依然包括下盖81、上盖87以及灯臂89,灯臂主体891的顶部依然突出于上盖 87的顶部。与前文图10所示的道路灯70的不同之处在于:
[0094] 首先,本实施例的道路灯80省去了前盖和后盖,上盖87的远离灯臂主体891的端 部向下延伸,并与下盖81配合,从而封闭下盖81的一端。上盖87的与灯臂主体891相邻 的端部向上延伸,并设置有罩设于灯臂主体891的顶部上的凸缘871。
[0095] 其次,请一并参阅图12,本实施例的道路灯80的下盖81在下盖底壁811与下盖侧 壁812之间的连接处还进一步设置有散热通孔810,用于散热。
[0096] 再者,本实施例的道路80的连接面8925为垂直与第一台阶面8923和第二台阶面 8924的面。进一步的,侧壁延伸部815上省略了第一凹部,第二台阶面省略了第二凹部。
[0097] 承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道路灯80结构更加简单,更加节省生产成本。
[0098]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值得注意的 是,图13是道路灯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其中,图13中的圆圈J内的结构为圆圈Η内 的结构的放大图。如图13所示,灯臂29依然设置于下盖底壁211上且位于两个下盖侧壁 212之间。依然包括灯臂主体291和支撑部。
[0099] 图13所示的道路灯20与前文的道路灯70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3所示的道路灯 20的支撑部包括三个。具体如下所述:
[0100] 灯臂29包括第一支撑部292。其中,第一支撑部292连接于灯臂主体291的底部, 并自灯臂主体291的底部向下盖底壁211延伸且支撑并固定于下盖底壁211上。优选地, 第一支撑部292设置有安装孔(图未示),下盖底壁211与第一支撑部292的安装孔对应的 位置设置有安装孔028。道路灯20进一步包括固定件Μ21,固定件Μ21穿设在第一支撑部 292的安装孔和下盖底壁211的安装孔028内,进而将第一支撑部292固定于下盖底壁211 上。
[0101]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92的长度优选与灯臂主体291的长度相同。在其他实 施例中,为了节省材料,第一支撑部292的长度可以小于灯臂主体291的长度。
[0102] 进一步的,灯臂29包括第二支撑部293,第二支撑部293连接于灯臂主体291的侧 部,并从灯臂主体291的侧部向下盖底壁211和相邻的下盖侧壁212倾斜延伸且支撑并固 定于下盖底壁211上。优选地,第二支撑部293和下盖底壁211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安 装孔029和030。道路灯20进一步包括固定件Μ22,固定件Μ22穿设在第二支撑部293和 下盖底壁211的安装孔029和030内,进而将第二支撑部293固定于下盖底壁211上。
[0103] 进一步的,灯臂29还包括第三支撑部294,第三支撑部294从第二支撑部293的靠 近侧壁主体212的一端弯折延伸且与侧壁主体212相邻设置且固定在侧壁主体212上。优 选地,第三支撑部294和侧壁主体212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安装孔024和025,道路灯20 进一步包括固定件Μ23,固定件Μ23穿设在第三支撑部294和侧壁主体212的安装孔024和 025内,进而将第三支撑部294固定于侧壁主体212上。
[0104] 其中,灯臂29的第三支撑部294的与侧壁主体212相邻一侧设置有两条间隔设置 的凸肋2941和2942,第三支撑部294的安装孔024设置于两条凸肋2941和2942之间。侧 壁主体212的与第三支撑部294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凸部213,侧壁主体212的安装孔025设 置于凸部213上,凸部213插入于两条凸肋2941和2942之间。使得第三支撑部294设置 于侧壁延伸部214与下盖底壁211之间。
[0105] 由于第一支撑部292和第三支撑部294均固定在下盖21上,由此,为了节省材料 和工序,在其他实施中,可不对第二支撑部293和下盖底壁211进行固定。具体的,第二支 撑部293连接于灯臂主体291的侧部,并向平行于盖底壁211的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0106] 本实施例中,后盖28通过灯臂29与下盖21固定。具体而言,第三支撑部294和 后盖28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安装孔027和026,道路灯20进一步包括固定件Μ24,固定 件Μ24穿设第三支撑部294和后盖28的安装孔027和026内,进而将后盖28固定于第三 支撑件294上,且后盖28上设置有允许灯臂主体291伸出或外部支撑结构插入的开口 281。
[0107]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027包括由凸肋2941和2942的反向侧面形成的凹槽2943和 2944形成的安装孔。
[0108] 本实施例所提及的安装孔均优选为螺孔,固定件均优选为螺钉。
[0109]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三个支撑部来将灯臂29固定于下盖21上,加强了固定作 用。
[0110]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道路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 所示,本发明的道路灯30与前文所述道路灯1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道路灯30的灯 臂39可相对于灯壳旋转。具体而言,请一并参阅图15,图15是图14所示的道路灯的局部 结构的分解图。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道路灯30包括旋转块S31和固定件M31。灯壳的后 盖上38设置有连接部381,连接部38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031。灯臂39设置于连接部381 的一侧,旋转块S31设置于连接部381的与灯臂39相对的另一侧。旋转块S31通过第一通 孔031与灯臂39配合,并由固定件M31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灯臂39。其中旋转块S31与连 接部381的相邻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卡齿L1和第二卡齿L2,当旋转块S31固定在灯臂39 上时,第一卡齿L1和第二卡齿L2相互啮合,进而使得灯臂39与连接部381相对固定,当旋 转块S31从灯臂39松脱时,第一卡齿L1和第二卡齿L2相互分离,进而使得灯臂39能够相 对连接部381进行枢转,从而实现灯臂39相对灯壳枢转。
[0111] 优选地,旋转块S31通过第一通孔031与灯臂39接插配合,具体的,旋转块S31包 括外置部S311和内置部S312,外置部S311的端面支撑于连接部381上且暴露于第一通孔 031外侧,内置部S312与外置部S311的端面连接且插入第一通孔031内,进而与灯臂39配 合。
[0112] 第一卡齿L1设置于外置部S311的端面且位于内置部S312的外侧。并且旋转块 S31与灯臂39的接插深度大于第一卡齿L1与第二卡齿L2的啮合深度,以使第一卡齿L1和 第二卡齿L2相互分离时,旋转块S31与灯臂39仍保持接插状态。
[0113] 请一并参阅图16,图16是图15所示的道路灯在组合状态下沿EF线的剖视图。如 图15和16所示,进一步的,内置部S312包括第一环状套件S313和设置于第一环状套件 S313内部且与环状套件S313的内侧面连接的支撑板S314,支撑板S31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032。灯臂39包括一支撑柱391,支撑柱39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安装孔033, 支撑板S314支撑于支撑柱391的端面上,固定件M31穿设于第二通孔032和安装孔033内, 进而将旋转块S31固定于灯臂39上。
[0114] 进一步的,内置部S312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板S314上的接插柱S315,支撑柱391的 端面上设置有与接插柱S315对应的接插孔034,当支撑板S314支撑于支撑柱391的端面上 时,接插柱S315接插至接插孔034内。其中,接插柱S315和接插孔034的数量分别为至少 两个。
[0115] 本实施例中,接插柱S315相对接插孔034的接插深度大于第 ^齿L1与第二卡 齿L2的啮合深度,以使第一卡齿L1和第二卡齿L2相互分离时,接插柱S315与接插孔034 仍保持接插状态。
[0116] 本实施例中,接插柱S315和接插孔034的形状均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接插 柱S315和接插孔034的形状还可以为方形或其他。
[0117] 进一步的,灯臂39还包括第二环状套件392,第二环状套件392设置于支撑柱391 的外围,当支撑板S314支撑于支撑柱391的端面上时,第一环状套件S313接插至支撑柱 391与第二环状套件392之间。
[0118] 本实施例中,第一环状套件S313相对支撑柱391与第二环状套件392的接插深度 大于第一卡齿L1与第二卡齿L2的啮合深度,以使第一卡齿L1和第二卡齿L2相互分离时, 第一环状套件S313接插孔仍接插于支撑柱391与第二环状套件392之间。
[0119]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灯臂39可相对于后盖38的连接件381旋转,由前文所述可 知,光源固定在下盖上,而后盖38与下盖固定设置。因此,通过旋转灯臂39和后盖38的连 接件381的相对位置可调整光源相对于地面的方向,从而达到可以调整光源发出的光的方 向。
[0120]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在外置部S311与连接部381中的一者上设置有指针X31,外 置部S311与连接部381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指示刻度X32。本实施例中,指针X31设置在 外置部S311上,指示刻度X32设置在连接部381上。并且定义指示刻度X32的零度与指针 X31相重合时,灯壁39与连接部381的方向是平行的。由此,可以更加清楚的获知灯壁39 与连接部381的相对方向,即可获知光源的方向。
[0121]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道路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 所示,本发明的道路灯的灯臂依然可以相对灯壳旋转。本发明的道路灯40与前文的道路灯 3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道路灯40的包括灯臂组件410,通过灯臂组件410之间的相 对转动来改变光源的方向。具体结构如下:
[0122] 请一并参阅图18-19,其中,图18是第二灯臂42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第一灯臂 和第二灯臂的分解图。如图17-18所示,灯臂组件410包括第一灯臂41和第二灯臂42和第 一固定件M41。第一灯臂41和第二灯臂42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040和第二安装 通孔041,并进一步在第一灯臂41和第二灯臂42相邻的表面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卡齿411 和第二卡齿421,第一固定件M41穿设于第一灯臂41和第二灯臂42的第一安装通孔040和 第二安装041通孔内,进而将第一灯臂41固定至第二灯臂42上,其中当第一灯臂41和第 二灯臂42紧配合时,第一卡齿411和第二卡齿421相互啮合,以使得第一灯臂41和第二灯 臂42相对保持固定,第一灯臂41和第二灯臂42松配合时,第一卡齿411和第二卡齿421 相互分离,以使得第一灯臂411能够相对第二灯臂421进行枢转。
[0123] 其中,第一灯臂41进一步与灯壳410可拆卸连接,第二灯臂42进一步与灯杆420 可拆卸连接,由此,可通过第一灯臂41和第二灯臂42的相互旋转来改变灯壳的方向,从而 改变光源的光照方向。
[0124] 进一步的,第一灯臂41包括第一主体部412和第一旋转部413,第二灯臂42包括 第二主体部422和第二旋转部423。
[0125] 其中,第一主体部412与路灯壳体410可拆卸连接,第二主体部422与灯杆420可 拆卸连接。具体而言,第一主体部412和路灯灯壳4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安装孔042和043, 通过第二固定件M42穿过第三安装孔042和043,进而将第一主体部412固定在410灯壳上。 换而言之,第一灯臂41的主体部412的方向是与灯壳410的方向平行。第二主体部422上 设置有收容孔424,用于收容灯杆420,其中第二主体部422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044,通过 第三固定件M43穿过第四安装孔044并抵压收容在收容孔424里的灯杆420,进而将灯杆 420固定在第二主体部422的收容孔424内。换而言之,第二灯臂42的主体部422的方向 是与灯杆420的方向平行。由此,只要获悉第一灯壁41与第二灯壁42的相对方向,即可获 得设置在灯壳410的光源上的方向。
[0126] 其中,第一^^齿411和第一安装通孔040设置在第一旋转部413上,第二卡齿421 和第二安装通孔041设置于第二旋转部423上。
[0127] 进一步的,第一旋转部413包括第一壳体414以及设置于第一壳体414内部的插 置部415,第二旋转部423包括第二壳体425以及设置于第二壳体425内部的容置部426, 容置部426上设置有容置孔045。第一^^齿411设置于第一壳体414上,第一安装通孔040 设置于插置部415上。第二卡齿421设置于第二壳体425上,第二安装通孔041设置于容 置部426且与容置孔045连通,当第一壳体414与第二壳体425扣合时,插置部415的至少 一部分容置于容置孔045中。
[0128] 其中,插置部415与容置孔045的容置深度大于第一卡齿411和第二卡齿421的 啮合深度,以使得第一卡齿411和第二卡齿421分离时,插置部415和容置孔045仍处于收 容状态。
[0129] 进一步的,第一旋转块413和第二旋转块423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第一 旋转块413和第二旋转块423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刻度指针。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旋转块413 上设置有角度刻度416,在第二旋转块423上设置有刻度指针427。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 以在第二旋转块425上设置有角度刻度,在第一旋转块415上设置有刻度指针。并且定义 角度刻度416的零度与刻度指针427相重合时,第一灯壁41与第二灯壁42的方向是平行 的。由此,可以更加清楚的获知第一灯壁41与第二灯壁42的相对方向,即可获知光源的方 向。
[0130] 本发明还基于前文的道路灯的提供一种道路灯的盖体的制造方法。具体请参阅图 20 〇
[0131]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灯的盖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为了 更方便理解,本实施例将结合前文实施例提供的下盖举例描述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如图 20所示,本发明的道路灯的盖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32] 步骤S1 :提供一金属板材。
[0133] 具体的,在传输带上提供一金属板材,该金属板材的材质可为铜、铝或其合金。
[0134] 步骤S2 :沿金属板材的长度方向在沿金属板材的宽度方向位于金属板材中央的 第一区域依次冲压出第一冲压图案,同时在位于第一区域两侧的第二区域上依次冲压出第 二冲压图案,并对冲压次数进行计数。
[0135] 其中,第一冲压图案不同于第二冲压图案。第一区域例如可以作为下盖的下盖底 壁,第二区域例如可以作为下盖的下盖侧壁。
[0136] 本步骤中,第一冲压图案和第二冲压图案的冲压可以先后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具体根据第一冲压图案和第二冲压图案的具体位置而定。
[0137] 步骤S3 :当冲压次数的计数值满足根据盖体的预期长度设定的冲压阈值后,停止 冲压,并从金属板材上截取已冲压的部分金属板材。
[0138] 其中,在停止冲压前,沿金属板材的长度方向对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分别进行 至少两次冲压,以在第一区域形成由至少两组第一冲压图案形成的第一冲压图案阵列,并 在第二区域形成由至少两组第二冲压图案形成的第二冲压图案阵列。
[0139] 其中,第一冲压图案阵列中的部分第一冲压图案不同于其他第一冲压图案,或者 第二冲压图案阵列中的部分第二冲压图案不同于其他第二冲压图案。例如第一冲压图案和 第二冲压图案分别为下盖的安装盲孔、安装通孔、线材通孔、散热通孔以及容置凹部中的任 意一个或组合。
[0140] 其中,在冲压停止后,从传输带上取下截取的已冲压的部分金属板材。
[0141] 步骤S4:相对于已冲压的部分金属板材的第一区域弯折第二区域,进行形成盖 体。
[0142] 本步骤中,首先获取从传输带上取下的部分金属板材。然后对该金属板材进行弯 折。
[0143] 其中,第二区域划分成沿金属板材的宽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 其中第一子区域靠近第一区域。其中,第一子区域例如可以为侧壁主体,第二子区域例如可 以为侧壁延伸部。
[0144] 本步骤中,具体为将第一子区域弯折成与第一区域垂直,且将第二子区域弯折成 平行于第一区域且彼此朝向延伸。
[0145] 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一个传输带上对金属板材完成所有的冲压程序,相对于 现有技术中在不同的传输带上完成冲压的方案,本实施的方案更简单,方便,节约时间。
[01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道路灯,所述道路灯包括下盖,所述下盖包括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成型的下盖 底壁以及与所述下盖底壁连接且彼此间隔设置的两个下盖侧壁,所述下盖侧壁包括从所述 下盖底壁向所述下盖底壁的侧向延伸的侧壁主体,所述下盖底壁的远离所述侧壁主体一侧 用于固定光源基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基板上设置有基板通孔,所述 下盖底壁设置有盖体盲孔,所述盖体盲孔与所述基板通孔对应,并允许第一固定件从所述 光源基板的远离所述下盖底壁的一侧经所述基板通孔固定至所述盖体盲孔内,进而将所述 光源基板固定到所述下盖底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底壁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一盖 体通孔和第二盖体通孔,所述道路灯还包括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 弹性嵌块,所述弹性嵌块包括嵌块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嵌块固定部连接的插置部,其中 所述嵌块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嵌块通孔,所述插置部上设置有第二嵌块通孔; 刚性套件,所述刚性套件包括套件固定部以及容置部,所述套件固定部上设置有套件 盲孔,所述容置部上设置有容置孔以及与所述容置孔连通的套件通孔,所述弹性嵌块和所 述刚性套件依次放置于所述下盖底壁上且彼此嵌套设置,其中所述套件固定部叠放于所述 嵌块固定部上,且所述第一盖体通孔、所述第一嵌块通孔、所述套件盲孔对应设置,以允许 第二固定件从所述下盖底壁的远离所述弹性嵌块的一侧经所述第一盖体通孔和所述第一 嵌块通孔固定至所述套件盲孔,进而将所述弹性嵌块和所述刚性套件固定于所述下盖底壁 上,所述插置部插置于所述容置部的容置孔内,且所述第二盖体通孔、所述第二嵌块通孔和 所述套件通孔对应设置,以允许所述线材穿过所述第二盖体通孔、所述第二嵌块通孔和所 述套件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嵌块的接触所述下盖底壁的 侧面在所述第一嵌块通孔的周围突出设置有弹性凸缘,所述弹性凸缘在所述弹性嵌块固定 于所述下盖底壁上时对所述第一嵌块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进行密封。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线材穿过所述第二嵌块通孔与 所述套件通孔时,所述插置部与所述线材之间以及所述插置部与所述容置部之间形成紧配 合。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固定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 所述插置部的相对两侧,所述套件固定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部的相对两侧。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基板和所述防水组件分别设 置于所述下盖底壁的相对两侧。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嵌块和所述刚性套件之间设 置有防水胶,所述弹性嵌块和所述刚性套件中的一者的外缘设置有限流凸缘,所述限流凸 缘包围所述弹性嵌块和所述刚性套件中的另一者的外缘,进而防止所述防水胶从所述弹性 嵌块和所述刚性套件之间流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灯进一步包括防水硅胶圈和 透镜罩板,所述防水硅胶圈上设置有胶圈通孔,所述透镜罩板上设置有罩板通孔,其中,所 述下盖底壁在所述光源基板的外围设置有第三盖体通孔,所述防水硅胶圈和所述透镜罩板 依次放置于所述下盖底壁上且罩设于所述光源基板的周围,所述胶圈通孔、所述罩板通孔 以及所述第三盖体通孔对应设置,以允许第三固定件从所述透镜罩板远离所述下盖底壁的 一侧经所述罩板通孔和所述胶圈通孔固定至所述第三盖体通孔,进而将所述防水硅胶圈和 所述透镜罩板固定于所述下盖底壁上且在所述光源基板的周围形成密闭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散热鳍 片组,所述散热鳍片组设置在所述下盖底壁的远离所述光源基板的一侧上,且位于所述两 个侧壁主体之间。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4100889SQ201410353268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杜建军, 邹洪 申请人:深圳市超频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