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散热型ledpar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271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散热型led par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散热型LED?PAR灯,涉及一种半导体LED照明灯具,含有灯头、电源线、电气线路板、温度感应头、微型风扇、空气对流孔、灯壳、散热器、壳体下盖、LED灯珠及配光组件、LED发光面,采用CPU单片机控制、传感器、散热器、微型风扇技术设计而成。该LED?PAR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风扇电路中采用温度感应头检测温度信息并产生驱动微型风扇启停的控制技术,能有效地提高PAR灯的散热效果,并且较现有的PAR灯,可减小散热器的体积,从而使整灯体积缩小,节约原材料,使用安全,安装方便。
【专利说明】—种智能散热型LED PAR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LED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智能散热型LED PAR灯。【背景技术】
[000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当今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的工业正逐步地向节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纵观国内外灯具的发展史,灯具经历了数几代的演变,从第一代的白炽灯,第二代的荧光灯,第三代的节能灯,到当前所倡导推广使用的第四代半导体照明LED灯。在该过程中,半导体照明LED灯因具有寿命较长、亮度高、性能稳定、无污染等优点,在照明灯具界掀起了一场绿色节能大风暴。随着微电子技术和材料技术创新的发展,LED照明产品的价格定会逐步下降。我国政府在LED照明产业方面也给与了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中,如学校、医院、家庭、酒店、商场以及其它需要室内照明的场所。特别是在城市照明改造方面,用LED路灯不断地替换传统路灯,达到节能的目的。LED PAR灯虽好,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传统的LED PAR灯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散热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因灯温高而使其内部组件经常被烧坏,是造成LED PAR灯损坏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上述问题,科研单位和企业技术人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现有的LED PAR灯进行改进设计,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散热型LED PAR灯,能够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整灯的散热速度及效果,使内部组件不易被烧坏,延长灯具的寿命,使用安全,安装方便。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有灯头、电源线、电气线路板、温度感应头、微型风扇、空气对流孔、灯壳、散热器、壳体下盖、LED灯珠及配光组件、LED发光面,灯壳呈喇叭形状,由耐高温的塑料材料制成,其中上部设有数个不同形状的空气对流孔,灯壳的上顶端连接一个螺旋状的灯头,灯壳的下顶端连接一个壳体下盖;电气线路板紧靠在灯头的下端,在电气线路板的上端有一根电源线与灯头相连接,在电气线路板上面设有驱动电源、CPU、微型风扇、温度感应头,微型风扇设置在电气线路板下方的中心位置,温度感应头设在电气线路板下方的右端;散热器由多层铝片叠组而成,设置在壳体下盖的卡槽中;LED灯珠及配光组件设有灯珠、电路板、透镜,其设置在壳体下盖的中间,且被散热器环绕包围;LED发光面是圆形的透明平光镜,由PMMA材料制成,其通过卡扣卡入壳体下盖内,组成了一种智能散热型LED PAR灯。
[0005]该智能散热型LED PAR灯的设计原理:采用CPU单片机控制、传感器、散热器、微型风扇技术设计而成。在紧靠灯头的下端设有一块电气线路板,该电气线路板是一个集成化的电路板,包括CPU模块、驱动电源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风扇电路模块,其采用体积小、性能优、价格低廉的单片机芯片做为CPU,温度感应头作为温度检测工具。通过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程序,温度感应头所能感应到的温度范围,可在程序中加以设置,程序编译无误后,只需采用烧录工具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即可。驱动电源分两路来工作,主导驱动电源驱动LED灯珠正常发光,另一路驱动微型风扇正常工作。通电后,特别是夏天炎热高温天气多,当灯体内的温度达到50摄氏度时,温度感应头会将感应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会根据程序内容发出指令,自动打开风扇电路系统,微型风扇开始运转,对灯体内部热能进行吹风冷却,此时灯体里面的温度会随着风扇的冷却,从而达到温度降低的目的,直到灯体内的温度低于30摄氏度时,微型风扇自动停止转动,恢复到正常状态。散热器采用多层铝片叠组而成,由铝制材料制成的散热器,散热效果快,能有效地将灯体内部的热能扩散,同时灯壳的中上部设有不同形状的空气对流孔,通过空气对流孔将灯体内部的热量排出,达到双效排热效果。该LED PAR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风扇电路中采用温度感应头检测温度信息并产生驱动微型风扇启停的控制技术,能有效地提高PAR灯的散热效果,并且较现有的PAR灯,可减小散热器的体积,从而使整灯体积缩小,节约原材料,便于工程安装及调试。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LED PAR灯采用CPU单片机控制、传感器、散热器、微型风扇技术设计而成。通电后,特别是夏天炎热高温天气多,当灯体内的温度达到50摄氏度时,可自动打开风扇电路系统,风扇开始运转,对灯体内部热能进行吹风冷却,由散热器将热能扩散,同时通过空气对流孔将内部热能向外排出,达到双效排热效果,直到灯体内的温度低于30摄氏度时,风扇停止运转,恢复到正常状态。该实用新型能够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整灯的散热速度及效果,使内部组件不易被烧坏,延长灯具的寿命,使用安全,安装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中是一种智能散热型LED PAR灯结构示意图
[0009]在图中:1.灯头、2.电源线、3.电气线路板、4.温度感应头、5.微型风扇、6.空气对流孔、7.灯壳、8.散热器、9.壳体下盖、10.LED灯珠及配光组件、11.LED发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在图中,灯壳7呈喇叭形状,由耐高温的塑料材料制成,其中上部设有数个不同形状的空气对流孔6,灯壳7的上顶端连接一个螺旋状的灯头1,灯壳7的下顶端连接一个壳体下盖9 ;电气线路板3紧靠在灯头I的下端,在电气线路板3的上端有一根电源线2与灯头I相连接,在电气线路板3上面设有驱动电源、CPU、微型风扇、温度感应头,微型风扇5设置在电气线路板3下方的中心位置,温度感应头4设在电气线路板3下方的右端;散热器8由多层铝片叠组而成,设置在壳体下盖的卡槽中;LED灯珠及配光组件10设有灯珠、电路板、透镜,其设置在壳体下盖9的中间,且被散热器8环绕包围;LED发光面11是圆形的透明平光镜,由PMMA材料制成,其通过卡扣卡入壳体下盖9内,组成了一种智能散热型LED PAR灯。
[0011]该LED PAR灯采用CPU单片机控制、传感器、散热器、微型风扇技术设计而成。在紧靠灯头I的下端设有一块电气线路板3,该电气线路板3是一个集成化的电路板,包括CPU模块、驱动电源模块、温度检测模块、风扇电路模块,其采用体积小、性能优、价格低廉的单片机芯片做为CPU,温度感应头4做为温度检测工具。通过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程序,温度感应头4所能感应到的温度范围,可在程序中加以设置,程序编译无误后,只需采用烧录工具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即可。驱动电源分两路来工作,主导驱动电源驱动LED灯珠正常发光,另一路驱动微型风扇5正常工作。通电后,特别是夏天炎热高温天气多,当灯体内的温度达到50摄氏度时,温度感应头4会将感应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会根据程序内容发出指令,自动打开风扇电路系统,微型风扇5开始运转,对灯体内部热能进行吹风冷却,此时灯体里面的温度会随着微型风扇5的冷却,从而达到温度降低的目的,直到灯体内的温度低于30摄氏度时,微型风扇5自动停止转动,恢复到正常状态。散热器8采用多层铝片叠组而成,由铝制材料制成的散热器,散热效果快,能有效地将灯体内部的热能扩散,同时灯壳7的中上部设有不同形状的空气对流孔6,通过空气对流孔6将灯体内部的热量排出,达到双效排热效果。该LED PAR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风扇电路中采用温度感应头检测温度信息并产生驱动微型风扇启停的控制技术,能有效地提高PAR灯的散热效果,并且较现有的PAR灯,可减小散热器的体积,从而使整灯体积缩小,节约原材料,便于工程安装及调试。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散热型LED PAR灯,含有灯头、电源线、电气线路板、温度感应头、微型风扇、空气对流孔、灯壳、散热器、壳体下盖、LED灯珠及配光组件、LED发光面,其特征在于:灯壳呈喇叭形状,由耐高温的塑料材料制成,其中上部设有数个不同形状的空气对流孔,灯壳的上顶端连接一个螺旋状的灯头,灯壳的下顶端连接一个壳体下盖;电气线路板紧靠在灯头的下端,在电气线路板的上端有一根电源线与灯头相连接,在电气线路板上面设有驱动电源、CPU、微型风扇、温度感应头,微型风扇设置在电气线路板下方的中心位置,温度感应头设在电气线路板下方的右端;散热器由多层铝片叠组而成,设置在壳体下盖的卡槽中;LED灯珠及配光组件设有灯珠、电路板、透镜,其设置在壳体下盖的中间,且被散热器环绕包围;LED发光面是圆形的透明平光镜,由PMMA材料制成,其通过卡扣卡入壳体下盖内,组成了一种智能散热型LED PAR灯。
【文档编号】F21S2/00GK203686712SQ20142005742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孙浩杰, 吴同超 申请人:江苏英尔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