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固定结构及led灯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91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线缆固定结构及led灯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及LED灯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LED灯条的线缆与线路板之间容易进水进尘以及线缆与线路板之间容易断裂松脱的技术问题。压紧件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线缆先穿过压紧件上的卡槽,卡槽与基座相配合将线缆固定在基座上。在安装及使用灯条的过程中,即使线缆受到外部力量的牵扯拔拉,也能避免线缆与线路板之间焊锡断裂松脱或者线缆从灯条上脱落。穿过卡槽的线缆再伸入基座的第一穿孔,线缆的末端若干电线,这些电线与线路板电连接,实现电源及信号的稳定地输入与输出。由第一穿孔往线路板填充灌封胶,使电线及线路板与外界隔离,实现防水防尘效果,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满足户外使用的要;求。
【专利说明】线缆固定结构及LED灯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及LED灯条。

【背景技术】
[0002]LED (发光二极管)灯条的线路板需要通过线缆的方式输入输出电源及信号,形成灯条类LED显示屏。在现有的LED灯条技术中,线路板与电源线信号线的连接方式有两种。此处,电源线与信号线均称作电线,且若干根电线形成线缆。其中一种连接方式是在灯条PCB(印刷线路板)上直接焊接电线,然后将电线穿过灯条固定,这种连接方式,线缆难免会受到外部力量的牵扯拔拉等影响,造成线缆与灯板之间的焊锡断裂松脱或是线缆从灯条上脱落,影响了电源及信号的稳定输入输出。另外一种连接方式是在灯条外面加尼龙线缆固定头与线缆连接,由于安装环境往往处于户外,这种连接方式,外部的水或尘容易进入LED灯条的内部,引发LED灯条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LED灯条的线缆与线路板之间容易进水进尘以及线缆与线路板之间容易断裂松脱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缆固定结构,用于将具有若干根电线的线缆固定在基座上并将由线缆的末端的电线与线路板之间电连接,所述线路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线缆固定结构包括将所述线缆卡紧在所述基座上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压紧件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基座配合以卡紧所述线缆的卡槽,所述压紧件上开设有在所述线缆穿过所述卡槽后使该线缆伸入所述基座的第一穿孔,所述线缆的所述电线与所述线路板之间焊接,由所述第一穿孔往所述线路板填充有用于使所述电线及所述线路板均与外界隔离的灌封胶。
[0005]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包括开设有所述第一穿孔的压板、由所述第一穿孔的边缘朝所述线路板延伸形成的且用于限定所述灌封胶的填充区域的隔离壁以及开设有所述卡槽的卡接臂,所述卡接臂设置在所述压板的远离于所述基座的一侧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卡接臂垂直设置在所述压板的远离于所述基座的一侧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卡接臂与所述压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具有与所述线缆相适配的形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与所述压紧件之间夹设有用于防止水由所述基座与所述压紧件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线路板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对应于所述压紧件的所述第一穿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穿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圈的所述第二穿孔的边缘朝所述压紧件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定位缘,所述压紧件靠近所述防水圈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缘相卡接的定位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线缆固定结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紧件紧固在所述基座上的紧固件。
[00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线路板、具有若干根电线的线缆以及线缆固定结构,所述线缆由所述线缆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线缆的所述电线与所述线路板之间电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便于使所述线缆的所述电线焊接于所述线路板上的接插件,所述接插件具有与所述线缆的所述电线一一对应焊接的接插杆。
[00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压紧件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线缆先穿过开设在压紧件上的卡槽,卡槽与基座相配合将线缆固定在基座上。在安装及使用灯条的过程中,即使线缆受到外部力量的牵扯拔拉,也能避免线缆与线路板之间焊锡断裂松脱或者线缆从灯条上脱落。穿过卡槽的线缆再伸入基座的第一穿孔,线缆的末端若干电线,这些电线与线路板电连接,可以实现电源及信号的稳定地输入与输出。由第一穿孔往线路板填充灌封胶,可以使电线及线路板均与外界隔离,实现防水防尘的效果,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满足户外使用的要求。主要由基座、线路板、线缆以及线缆固定结构组成的LED灯条,线路板与线缆之间能防水防尘,保证户外使用的要求,而且能防止线路板与线缆之间被外力扯断或松脱,造成的电源及信号中断的情况,保证稳定传输电源及信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灯条的结构图。
[0016]图2是图1的LED灯条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3是图2的A处的放大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固定结构中线缆穿过压紧件与防水圈后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的线缆固定结构中线缆固定在基座上并穿过基座后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5的线缆固定结构中线缆上的电线与线路板焊接后的示意图。
[0021]图7是图6的线缆固定结构中压紧件的第一穿孔填充灌封胶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固定结构100,用于将具有若干根电线51的线缆50固定在基座60上并将由线缆50的末端的电线51与线路板70之间电连接,所述线路板70固定于所述基座60上,所述线缆固定结构100包括将所述线缆50卡紧在所述基座60上的压紧件10,所述压紧件10固定在所述基座60上,所述压紧件10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基座60配合以卡紧所述线缆50的卡槽131,所述压紧件10上开设有在所述线缆50穿过所述卡槽131后使该线缆50伸入所述基座60的第一穿孔111,所述线缆50的所述电线51与所述线路板70之间焊接,由所述第一穿孔111往所述线路板70填充有用于使所述电线51及所述线路板70均与外界隔离的灌封胶20。
[0024]在本实施例中,基座60采用铝型材制作,坚固耐用,质量轻便。压紧件10上开设有卡槽131,线缆50的横截面呈圆形,卡槽131呈“U”字形,卡槽131的缺口朝向基座60,卡槽131与基座60相配合,可以将线缆50卡紧在基座60上。基座60上开设有开孔61,开孔61用于将线缆50伸入基座60,进而由线缆50的若干电线51与线路板70电连接,压紧件10上的第一穿孔111与基座60上的开孔61对齐,再将压紧件10紧固在基座60上。线路板70即灯板,其上分布有灯珠。在线缆50与线路板70完成连接后,在压紧件10的第一穿孔111灌满灌封胶20,实现第一穿孔111处的防水。
[0025]压紧件10固定设置在基座60上,线缆50先穿过开设在压紧件10上的卡槽131,卡槽131与基座60相配合将线缆50固定在基座60上。在安装及使用灯条的过程中,即使线缆50受到外部力量的牵扯拔拉,也能避免线缆50与线路板70之间焊锡断裂松脱或者线缆50从灯条上脱落。穿过卡槽131的线缆50再伸入基座60的第一穿孔111,线缆50的末端若干电线51,这些电线51与线路板70电连接,可以实现电源及信号的稳定地输入与输出。由第一穿孔111往线路板70填充灌封胶20,可以使电线51及线路板70均与外界隔离,实现防水防尘的效果,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满足户外使用的要求。
[0026]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10包括开设有所述第一穿孔111的压板11、由所述第一穿孔111的边缘朝所述线路板70延伸形成的且用于限定所述灌封胶20的填充区域的隔离壁12以及开设有所述卡槽131的卡接臂13,所述卡接臂13设置在所述压板11远离于所述基座60的一侧上。压板11呈片状,压板11被压紧在基座60上,而且压板11上的第一穿孔111与基座60上的开孔61对齐。压紧件10的隔离壁12可以伸入基座60上的开孔61,隔离壁12与线路板70 —起限定了灌封胶20的填充区域,有效使用灌封胶20,避免灌封胶20的浪费。
[0027]进一步地,所述卡接臂13垂直设置在所述压板11远离于所述基座60的一侧上。该结构便于线缆50穿过卡接臂13的卡槽131,使安装容易。
[0028]进一步地,所述卡接臂13与所述压板1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有利于提高压紧件10的结构强度,避免卡接臂13与压板11之间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况,而让压紧件10断裂失效,不能有效将线缆50紧固于基座60上。
[0029]进一步地,所述卡槽131具有与所述线缆50相适配的形状。线缆50的横截面呈圆形,卡槽131的横截面呈“U”字形,卡槽131的缺口朝向基座60,卡槽131与基座60相配合,可以将线缆50卡紧在基座60上。可以理解地,卡槽131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或者其他形状,只要能让卡槽131与基座60配合将线缆50固定在基座60上即可。
[003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60与所述压紧件10之间夹设有用于防止水由所述基座60与所述压紧件10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线路板70的防水圈30,所述防水圈30对应于所述压紧件10的所述第一穿孔111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穿孔31。防水圈30为防水硅胶圈,通过压紧压紧件10挤压防水圈30,实现压紧件10与基座60之间缝隙的防水,满足户外使用的要求。
[0031]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圈30的所述第二穿孔31的边缘朝所述压紧件10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定位缘32,所述压紧件10靠近所述防水圈30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缘32相卡接的定位槽112。定位缘32与定位槽112相卡接,便于将压紧件10固定在基座60上,也有利于防水圈30防水作用的发挥。
[0032]进一步地,所述线缆固定结构100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紧件10紧固在所述基座60上的紧固件40。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0为螺母,螺母配合固定设置在基座60上的螺柱62实现压紧件10固定在基座60上,而压紧件10的卡槽131与基座60卡紧电缆,防止电缆松脱。可以理解地,紧固件40还可以为卡勾结构或者螺栓或者其他机械连接结构。
[0033]LED灯条的组装过程,首先将防水圈30放置在基座60上,使防水圈30的第二穿孔31与基座60上的开孔61对齐,线缆50通过压紧件10的卡槽131与第一穿孔111,然后穿过防水圈30的第二穿孔31与基座60的开孔61,将线缆50末端的电线51焊接到线路板70上,最后将压紧件10及防水圈30连同线缆50 —起压紧在基座60上,使用灌封胶20封住压紧件10的第一穿孔111。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供一种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包括基座60、安装于所述基座60上的线路板70、具有若干根电线51的线缆50以及线缆固定结构100,所述线缆50由所述线缆固定结构100固定在所述基座60上,且所述线缆50的所述电线51与所述线路板之间电连接。
[0035]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70上设置有便于使所述线缆50的所述电线51焊接于所述线路板上的接插件80,所述接插件80具有与所述线缆50的所述电线51 —一对应焊接的接插杆81。采用接插件80,便于将由线缆50的电线51与线路板之间的焊接,实现电线51与线路板70的级联,保证电源及信号的传输。
[0036]主要由基座60、线路板70、线缆50以及线缆固定结构100组成的LED灯条,线路板70与线缆50之间能防水防尘,保证户外使用的要求,而且能防止线路板70与线缆50之间被外力扯断或松脱,造成的电源及信号中断的情况,保证稳定传输电源及信号。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固定结构,用于将具有若干根电线的线缆固定在基座上并将由线缆的末端的电线与线路板之间电连接,所述线路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结构包括将所述线缆卡紧在所述基座上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压紧件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基座配合以卡紧所述线缆的卡槽,所述压紧件上开设有在所述线缆穿过所述卡槽后使该线缆伸入所述基座的第一穿孔,所述线缆的所述电线与所述线路板之间焊接,由所述第一穿孔往所述线路板填充有用于使所述电线及所述线路板均与外界隔离的灌封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开设有所述第一穿孔的压板、由所述第一穿孔的边缘朝所述线路板延伸形成的且用于限定所述灌封胶的填充区域的隔离壁以及开设有所述卡槽的卡接臂,所述卡接臂设置在所述压板的远离于所述基座的一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垂直设置在所述压板的远离于所述基座的一侧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臂与所述压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具有与所述线缆相适配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压紧件之间夹设有用于防止水由所述基座与所述压紧件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线路板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对应于所述压紧件的所述第一穿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穿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的所述第二穿孔的边缘朝所述压紧件的一侧延伸形成有定位缘,所述压紧件靠近所述防水圈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缘相卡接的定位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结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紧件紧固在所述基座上的紧固件。
9.一种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条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线路板、具有若干根电线的线缆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所述线缆由所述线缆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线缆的所述电线与所述线路板之间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便于使所述线缆的所述电线焊接于所述线路板上的接插件,所述接插件具有与所述线缆的所述电线一一对应焊接的接插杆。
【文档编号】F21V23/06GK204026540SQ201420326002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何进龙, 徐志权, 刘玲, 吴振志 申请人: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