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神经元散热相变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28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仿生神经元散热相变灯。

背景技术:
传统LED灯具的散热主要是依靠由多个散热翅片组成的散热器来完成的,通过增加散热翅片的数量和高度来加大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这种散热结构针对小功率的LED灯具起到了很好的散热效果,对于一些大功率的灯具,像功率在100W-500W之间,要想保证灯壳内的温度在LED芯片的工作范围内,需要不断的增加散热翅片的数量和散热面积,而散热翅片都是用铝、铜等金属材质做成的,数量的增加无疑会加重整个灯具的重量,给后期的安装带来困难,另一方面,据有效实验数据显示并不是散热翅片的数量越多、高度越高散热效果就越好,两者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收敛的,因此,目前大功率LED灯具的研发和生产因为散热问题而处于一个发展的瓶颈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重量轻的仿生神经元散热相变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生神经元散热相变灯,包括灯泡和灯座,所述灯泡固定连接在灯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包括相变介质、上盖、连接灯泡的下盖和若干根连接在上盖与下盖之间的空心管,所述上盖和下盖均中空设置,所述相变介质设置在下盖内,并在下盖、上盖和空心管之间流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根所述空心管规则排列成圆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管规则排列成的圆形具有多个,且多个圆形的直径由内向外依次增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包括上盖板和盖在上盖板上的盖顶,所述盖顶与上盖板密封连接,两者之间留有空腔,所述空心管插入到空腔内,并与空腔内部连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板朝向盖顶的一端设有与之同心的凸环,若干个所述空心管插入到空腔内的一端均设置在凸环内,所述凸环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盖顶上相对散热孔的位置上开设有导通孔,所述散热孔与导通孔相互连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板上套接有上盖定位板,所述空心管穿过上盖定位板,所述上盖定位板背向上盖板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设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背向上盖定位板的一端插入到下盖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包括底座、底座压板、套接在底座上的底座定位盖以及套接在底座下端与外部灯泡连接的灯罩,所述灯罩与底座定位盖之间垫设有密封垫,所述底座压板嵌设在底座内与底座密封连接,并与底座之间留有空腔,所述相变介质设置在空腔内,所述底座压板上开设有数量和位置均与空心管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呈漏斗状设置,所述空心管插入到通孔内与通孔的孔壁相抵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下盖上均开设有贯穿上盖和下盖的通线孔,供电线从上盖上的通线孔穿入,并穿过空心管之间的空隙和下盖上的通线孔后与灯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盖、下盖、空心管和相变介质的设置,就可以利用相变介质的相变功能,利用相变介质在相变过程中会吸收和释放热量,实现将灯泡传递到下盖上的热量传递到空心管内,然后通过空心管散发到外界的效果,如此便大大的提升了LED灯的散热性能,同时通过将空心管设置成多个,可以大大的接触空心管散热的接触面积,如此便可以不需要额外的在底座上套接一个散热片了,同时由于散热面积的增加,此时制作底座的材料便可以选用不锈钢材料了,而不需要采用现有技术中通用的铝材料了,因而这种结构的底座,强度更高,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生神经元散热相变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生神经元散热相变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仿生神经元散热相变灯,包括灯泡和灯座,所述灯泡固定连接在灯座上,所述灯座包括相变介质、上盖1、连接灯泡的下盖2和若干根连接在上盖1与下盖2之间的空心管3,所述上盖1和下盖2均中空设置,所述相变介质设置在下盖2内,并在下盖2、上盖1和空心管3之间流动,在相变灯工作的过程中,灯泡就会发光不断的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此时下盖2与灯泡是连接的,因而灯泡上产生的热量就会进入到下盖2内,那么下盖2内的相变介质就会吸收下盖2所接收到的热量,所以其温度就会缓缓上升,当温度上升到相变临界点的时候,相变介质就会产生相变,例如由液态转变为气态,那么相变介质就会沿着空心管3缓缓上升,而在相变介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远离了下盖2,所以就不再吸收热量了,因而相比介质就会不断放出热量,这个热量就会通过空心管3的管壁散发到外界,或是进入到上盖1内,通过上盖1将热量散发到外界,因而相变介质上的温度就会不断降低,当降低到临界点的时候,相变介质就会产生相变,由气态转变回液态,由于变成液态之后会有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变介质就会从空心管3处回流到下盖2内,然后又重复上述过程,这样通过相变介质的不断循环,就可以有效的实现将下盖2上的热量不断的输送到外界的效果,如此便大大的增强了灯座的散热性能,而通过将空心管3设置多个,而不是设置成单个很粗的空心管3,因为多个空心管3的接触面积远比单个很粗的空心管3大得多,所以多个空心管3的散热性能要比单个空心管3强得多,同时多个空心管3的设置,实现了将相变介质分开散热的效果,使得相变介质的散热更快更好,进而使得底座的散热性能更强,其中这里的相邻的两根空心管3之间还可以通过一根管子连接起来,实现空心管3的小循环功能,如此便可以实现相变介质在更低的温度进行相变,降低了开始散热温度,这样灯泡在温度更低的情况下进行散热,实现灯泡的低温运行。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若干根所述空心管3规则排列成圆形,将空心管3规则排列成圆形,将空心管3规则排列成圆形,一来符合灯座的形状,可以实现在灯座上设置多数量的空心管3,并且不影响灯座的美观。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空心管3规则排列成的圆形具有多个,且多个圆形的直径由内向外依次增大,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在灯座上设置最多的空心管3,同时还可以利用中心处散热速度低于外侧的散热速度来实现中心处的相变介质不断外流,来加强中心处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底座的散热性能。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盖1包括上盖板11和盖在上盖板11上的盖顶12,所述盖顶12与上盖板11密封连接,两者之间留有空腔,所述空心管3插入到空腔内,并与空腔内部连通,通过空腔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起到一个储存气态的相变介质散热的效果,使得相变介质能够更好的散热。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盖板11朝向盖顶12的一端设有与之同心的凸环111,若干个所述空心管3插入到空腔内的一端均设置在凸环111内,所述凸环111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12,所述盖顶12上相对散热孔112的位置上开设有导通孔121,所述散热孔112与导通孔121相互连通,通过凸环111的设置,在相变介质在上盖1内散热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散热孔112和导通孔121的设置,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了。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盖板11上套接有上盖定位板13,所述空心管3穿过上盖定位板13,所述上盖定位板13背向上盖板11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设有连接螺杆131,所述连接螺杆131背向上盖定位板13的一端插入到下盖2内,通过上盖定位板13和连接孔以及连接螺杆131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将上盖1和下盖2连接起来了,加强了上盖1与下盖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下盖2包括底座21、底座压板22、套接在底座21上的底座定位盖23以及套接在底座下端与外部灯泡连接的灯罩24,所述灯罩24与底座定位盖23之间垫设有密封垫25,所述底座压板22嵌设在底座21内与底座21密封连接,并与底座21之间留有空腔,所述相变介质设置在空腔内,所述底座压板22上开设有数量和位置均与空心管3相对应的通孔221,所述通孔221呈漏斗状设置,所述空心管3插入到通孔221内与通孔221的孔壁相抵触,通过底座21和底座压板22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形成容纳相变介质的空腔,如此便可以有效的支持相变介质在下盖2、空心管3和上盖1之间流动的效果了,而将通孔221设置成漏斗状,就可以利用空心管3与通孔221的孔壁之间相抵触而实现一个很好的密封效果,这样在不需要额外的增加密封结构了。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盖1、下盖2上均开设有贯穿上盖1和下盖2的通线孔,供电线从上盖1上的通线孔穿入,并穿过空心管3之间的空隙和下盖2上的通线孔后与灯泡连接,通过通线孔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实现供电线从上盖1经过空心管3之间最后到下盖2与灯泡连接的效果,使得供电线与灯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牢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仿生神经元散热相变灯,通过上盖1、空心管3、下盖2和相变介质的设置,就可以利用相变介质的相变特性大大的增加灯座的散热性能,而通过将空心管3设置成多个,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散热面积的增加,进一步增加了灯座的散热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