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片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6954阅读:79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碟片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碟片灯。



背景技术:

LED节能灯是继紧凑型荧光灯(即普通节能灯)后的新一代照明光源。LED即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节能灯是用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发光源,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是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光色柔和、艳丽、丰富多彩、低损耗、低能耗,绿色环保,适用家庭,商场,银行,医院,宾馆,饭店其他各种公共场所长时间照明。无闪直流电,对眼睛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是台灯,手电的最佳选择。

发光二极管,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因为LED灯发热量不高,把电能量尽可能地转化成了光能,而普通的灯因发热量大把许多电能转化成了热能,白白浪费。对比而言,LED照明就显得节能。

在现有技术产品中,LED吸顶灯,通常只有正面发光,在灯的背面会有暗区。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研究和设计了一种碟片灯,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片灯,通过在灯的正反两面设置LED光源,使得碟片灯照射的范围更广,使得整个空间均可以受到光线的照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碟片灯,包括灯头、绝缘座、驱动电源、支架、面板及LED光源组件,所述绝缘座设于所述灯头上方,所述驱动电源设于所述绝缘座内,所述支架设于所述绝缘座上,所述面板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面板为透光面板,所述LED光源组件设于所述面板内,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及LED灯珠,若干LED灯珠分别均匀设于所述基板的正反两面,所述面板包括正面板及背面板,所述正面板设于所述支架的正面,所述背面板设于所述支架的背面。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架的形状为圆形。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架还包括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以辐射状的形式设于所述支架中心。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架采用的材料为石墨烯材料,且所述支架上分布有若干散热孔。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LED灯珠为发出白色光或黄色光的LED灯珠。

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碟片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即包括灯头、绝缘座、驱动电源、支架、面板及LED光源组件,所述绝缘座设于所述灯头上方,所述驱动电源设于所述绝缘座内,所述支架设于所述绝缘座上,所述面板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面板为透光面板,所述LED光源组件设于所述面板内,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及LED灯珠,若干LED灯珠分别均匀设于所述基板的正反两面,所述面板包括正面板及背面板,所述正面板设于所述支架的正面,所述背面板设于所述支架的背面;使得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LED吸顶灯,在灯背部设置光源,可以增加LED的照射范围,进而使得整个空间受到光的照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碟片灯,包括灯头1、绝缘座2、驱动电源(图未示)、支架3、面板4及LED光源组件(图未示),所述绝缘座2设于所述灯头1上方,所述驱动电源设于所述绝缘座2内,所述支架3设于所述绝缘座2上,所述面板4设于所述支架3上,所述面板4为透光面板,所述LED光源组件设于所述面板4内,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及LED灯珠,若干LED灯珠分别均匀设于所述基板的正反两面,所述面板4包括正面板41及背面板42,所述正面板41设于所述支架3的正面,所述背面板42设于所述支架3的背面。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架3的形状为圆形。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架3还包括若干加强筋31,若干所述加强筋31以辐射状的形式设于所述支架3中心。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支架采用的材料为石墨烯材料,且所述支架上分布有若干散热孔。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LED灯珠为发出白色光或黄色光的LED灯珠。

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时,将灯头插置于天花板的灯座上,由于LED光源组件可以正面和背面发光,分别通过正面和背面的透光面板,使得碟片灯的正反两面都可以发光,进而增加了节能灯的照射范围,使得整个空间具有明亮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次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